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诗入景中,意在盆外——盆景作品的题名点景》(见贵刊89、8)一文很有启发。一盆优秀的盆景作品,就应达到“诗入景中,意在盆外”,“景中寓诗,诗中有景,诗外有诗,景外有景”的艺术效果。这也是我创作盆景《鹤引诗情到碧霄》的苦苦追求。《鹤引诗情到碧霄》是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  相似文献   

2.
优秀的盆景作品,不但要求景物匠心别具,盆钵、几架幽雅别致,搭配得当,而且命名必须富有诗情画意,发人遐想,以扩大对盆景意境的想象。好的命名恰如画龙点睛。闻其名就能吸引着人们,观后又能把人们带入景物之中,达到景中寓诗,诗中有景,景外有景的效果。盆景的命名常采用的形式有: 一、某些盆景艺术家喜爱用古代诗人名句来为盆景命名。如用唐代杰出的诗人和画家王维的著名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给表现冰天雪地北国风光的盆景命名。用古代诗词给盆景命名,必须深刻领会诗词的意境,使景诗贴切。二、亦有人用名胜古迹地名给盆景命名。如“漓江晓趣”意境深远,游览过漓江的人会忆起漓江两岸,  相似文献   

3.
我国盆景现行分为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两大类,这意味着用树桩盆景去包括其他植物盆景。植物是母项,树桩是子项,怎能把母项归纳到于项里边去?是纲目颠倒,不科学不可取的。“树”是万木之总名;“桩”乃树木之残余。它表明树桩盆景应有树景与桩景之区分。更有甚者将“树桩盆景简称桩景”,这是不妥的。山水盆景,有人称山石盆景,又有人称水石盆景。其实它们之间各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含义,“水石”与“山石”两词较实,比较而言,山水盆景这个名称为好,好在它能引导欣赏者联想到山水画和自然景色中的山山水水之美。以我浅见,中国盆景分类按造景材料应分为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植物盆景,即使配有拳石之类,仅属烘托、陪衬;山水盆景,也有植  相似文献   

4.
一景二盆三几架,是盆景艺术表现的完整形式。作为盆景艺术发祥地之中国,在唐代,因结合盛世诗坛,盆景意境的表现方式之一的题咏也随之出现。故现时也有一景二盆三几架四题咏之说,井将题咏列为盆景的品评标准之一。作为一种要求,题咏(名)似乎是少不了的,因而出现了大量以“无题”为题的题咏,算是对诗坛手法的彻底借鉴,真可谓师出有名却也实属无奈了。目前很多盆景作者,除在作品上精心制作外,为题咏而煞费苦心的确实不少。很多作品本身质量很高,然题名却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犹如蛇足,有的与盆中造型风马牛不相及,真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则以古诗词典硬套,实属效颦有术;还有的以地方景色冠之,全然不顾张冠李戴;更有的专以冷僻字组合,以示艺术功底的不同凡  相似文献   

5.
河南平顶山市周脉常同志从事桩景制作与研究已三十多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几十年来,他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经常利用节假日,自费到深山中采挖桩景素材,精心制作出近千盆优秀作品。1984年,为了促进我市盆景艺术事业的发展,他毅然将自己培制的2350盆盆景和花卉(其中盆景813盆)无代价地献给了平顶山市河滨公园。省、市各级领导对此非常感动。在此基础上,市政府拨款100余万元,建成占地近10亩的盆景园。全国政协副主席陆定一同志亲自为该园题名“逢春苑”。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周咏常同志就为本苑收集到63个树种,采挖栽培成活  相似文献   

6.
为有利于盆景的分类评比,我非常赞成盆景要有大小档次之分、全国要有一个统一标准的观点。但我认为,盆的大小应是划分盆景大小的唯一基准。理由有二:1.盆是景的“载体”,凡盆景,都是离不开盆的。树木盆景有盆,山水盆景有,  相似文献   

7.
去年某刊物上发表的《盆景四味》一文中谈到:作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都是由景、盆、几座、题名四个部分组成,这就是盆景艺术的“四味”。还说称得上优秀的作品必然是“四味”俱全。我认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不能局限于“四味”,它还有五味、六味甚至更多的味。因为盆景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8.
更正     
盆景的诗化,是形象艺术向意象艺术嬗变的过程。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使诗与景交相辉映,互作补充,可谓“诗情随景发,画意入景来”。诗化的盆景,乃盆艺中之逸品,作者须具相当的文学艺术修养,非浅薄者所能为。  相似文献   

9.
“月点波心一颗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句诗。其中的“点”字是诗眼,一个“点”字,诗境全活。盆景中的小配件——人物、动物、舟、桥、亭、塔等,在盆景构图立意中,起“点景”和“渲染”作用。“画龙点睛”,才能全景皆活。一、点染主题借重小配件来表达盆景的主题思想。如树桩盆景《归牧》(本刊88年1期插三)画面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一景二盆三几架”不仅是人们品评盆景的序列,同时也成了盆景品评的范围。然而,所谓盆景,顾名思义就是盆中之景。“一景二盆”自然在盆景二字之内。那么几架,是否也应列在盆景品评的范围之内呢? 毫不否认,几架对于提高盆景的观赏价值关系很大。“精隽之盆栽,如不配合几座,则如同一个人衣冠齐整,而不穿鞋”(《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11.
盆景旧时也称盆玩或盆栽,它包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遗弃“盆玩”一词,无疑是明智的。因为“盆玩”总有点玩物丧志之嫌。不用“盆栽”一词,也有其一定道理,因为盆景栽培手法与盆栽花卉的栽培手法大相径庭,用盆景一词加以区别也合乎情理。随着盆景艺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对盆景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盆景”一词不能很好地概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的艺术本质。一般认为,盆景是“活的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12.
盆景为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人们之所以称之谓“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缘由盆景在美感上与诗、画存在着内在联系。当今,我国盆景艺术日益兴盛,笔者鉴赏以观代盆最实例和《中国花卉盆景》历年来所发表的艺术作品,仿唐司徒圣表和清黄钺之例,归纳为《盆景二十四品》。但限于艺术修养,谬误之处,幸希博雅正是!  相似文献   

13.
《盆景的含蓄美》(见1992年第8期)一文配发的松树盆景《依恋》(下称“依”)和《倩影婆娑》(下称“倩”),未能表现出松的刚劲美。除“倩”的根尚可外,两景其实难觅“最美点”。“依”的主干曲折,浑圆呆板,显不出“弯曲中藏有力度,变化中求气势”。除右边两“片”略小外,其余四“片”大小几乎相等,层距相差无几,无张无弛,无收无放,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盆景艺术就有“一景二盆三架”之说。一件好的盆景作品,不仅要布局合理,制作精细,还要有比例适宜、造型优美的盆、架配置,以起到烘托主题、突出意境的作用。一、盆钵的选配盆钵不仅是盆景景物的容器,同时本身也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是盆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盆景所用的盆钵种类很多,按  相似文献   

15.
晓潘同志在《中国花卉盆景》89年11—12期合刊中,强调了“几架不应列入盆景的品评范围”,并讲了一些理由。本人不敢苟同,谈点看法,以供参考。对盆景的品评,之所以讲究“一景二盆三几架”,是因为景、盆、架三者必须协调一致,才能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16.
盆景的优劣成败与“盆”的造型及颜色的调配有很大的关系。造型优美的景必须有一个相配得体的盆,才能称之为完美的艺术品。什么样的树桩、上水石,选择什么颜色、什么造型的盆,都要仔细推敲。搭配合适能使“盆”与“景”相互增辉,达到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林冲夜奔》的初作,刊于《中国花卉盆景》1987年第三期。事隔一年零四个月,又发表了修改作。两相比较,足见作者在追求艺术中的苦心。但以修改作图版视之,似乎在盆景的背后,衬有一幅明月当空的挂图,对此,发点议论。一、盆景艺术不同于戏剧舞台。戏剧舞台可以借助布景来言明天时,地利,渲染情节,烘托气氛,显示出舞台美术特有的功能。盆景之所以是盆景,顾名思义即盆中之景,以盆外之景来补充盆内之景,实非盆景之本义。二、“林冲夜奔”是《水浒》中“林教头风雪山  相似文献   

18.
景、盆、几、题咏被人们列为盆景四味。这四者相互补充,紧密结合,形成了盆景极富魅力的美。但归根到底,盆景之所以成为盆景,主要在于由树木、山石组成的“景”。这个“景”也就是美学上的“形”。盆景的“形”,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界中的景致,而是盆景创作者对众多造型优美、气势磅礴的树木、山川经过多次观察、分析,去粗取精后在心灵深处闪  相似文献   

19.
这盆题名为《问天》的榕树盆景在家里分工归我管。这次在参加广东茂名市老干部盆景协会2008年迎春盆景展览时获得金奖。我拿着获奖证书,感慨良多,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果说“十年磨一剑”的话,我这盆盆景花15年时间也不止了。  相似文献   

20.
诗、书、画、印“四绝”和盆景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它们之间历来互相影响和借鉴,使华夏文化艺术更加绚丽多姿。今就篆刻值得盆景借鉴之处谈点管见。艺术不同于技术,盆外功夫不可忽视。近代孔云白在《篆刻入门》有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