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介绍克氏原螯虾行业目前围网养殖情况,进行湖泊围网养殖需要的基础条件和养殖设施,介绍了大水面围网养殖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要点和日常管理措施,分享养殖经验并提出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期促进克氏原螯虾养殖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日,安徽郎溪县水产站“改造低洼田养殖克氏原螯虾成虾的方法”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3.
为了引进和推广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于2007年9月、10月分别从湖北购入亲虾和幼虾在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进行水泥池、稻田和土池塘三种条件下养殖;于2008年5月每周或半周测量一次体长体重,分别进行体长体重关系、个体出现率、个体相对增重率和体重体长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1.稻田克氏原螯虾体长体重的关系为:雌虾,y=0.0184x3.1984,R2=0.9506,雄虾,y=0.0113x3.4626,R2=0.9611,且雌虾生长匀速,雄虾生长异速,符合体重体长形态参数y=a*Lb;2根据个体出现率可知,水泥池和稻田生长的群体主要集中7.71cm-9.71cm之间,土池塘生长的群体主要集中在8.21cm-10.71cm之间,土池塘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根据生长集中区间的个体相对增重率可知,5月份稻田个体增重率最高,为24.13%,土池塘最低;体重、体长比值随着体长的变化趋势表明,稻田虾呈线性变化,水泥池和土池塘虾变化呈“S”型,趋向线性变化。可以认为,克氏原螯虾可在安康地区正常生长,且本试验条件下5月份稻田中克氏原螯虾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4.
克氏原螯虾在安康地区三种养殖条件下生长情况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引进和推广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于2007年9月、10月分别从湖北购入亲虾和幼虾在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进行水泥池、稻田和土池塘三种条件下养殖;于2D08年5月每周或半周测量一次体长体重,分别进行体长体重关系、个体出现率、个体相对增重率和体重体长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1.稻田克氏原螯虾体长体重的关系为:雌虾,y=0.0184x301984,R2=0.9506,雄虾,y=0.0113x3.4626,R2=0.9611,且雌虾生长匀速,雄虾生长异速,符合体重体长形态参数y=a*Lb;2根据个体出现率可知,水泥池和稻田生长的群体主要集中7.71cm~9.71cm之间,土池塘生长的群体主要集中在8.21cm~10.71cm之间,土池塘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根据生长集中区间的个体相对增重率可知,5月份稻田个体增重率最高,为24.13%,土池塘最低;体重、体长比值随着体长的变化趋势表明,稻田虾呈线性变化,水泥池和土池塘虾变化呈"S"型,趋向线性变化.可以认为,克氏原螯虾可在安康地区正常生长,且本试验条件下5月份稻田中克氏原螯虾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克氏原螯虾养殖现状与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湖北省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热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分析所发生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路。借鉴国内外在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等淡水螯虾中已经获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克氏原螯虾的养殖业者要从改变养殖方式人手,根据克氏原螯虾生理、生态习性,采用适宜的养殖方式,才有可能将克氏原螯虾养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克氏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壳亚纲,十足目,螯虾科,俗称龙虾.原产于北美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日本传入我国江苏省,现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克氏螯虾天然资源锐减,市场价格逐年提高,但数量仍供不应求,因而克氏螯虾的人工养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成本低廉、绿色健康。文章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克氏原螯虾的病害防治、生长性能、免疫活性、抗胁迫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克氏原螯虾健康养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文章在分析所发生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路。借鉴国内外在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等淡水螯虾中已经获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克氏原螯虾的养殖业者要从改变养殖方式入手,根据克氏原螯虾生理、生态习性,采用适宜的养殖方式,才有可能将克氏原螯虾养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人工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克氏原螯虾的病理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从发病中国虾体内提取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人工感染克氏原螯虾,被感染克氏原螯虾均发病死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虾的组织切片,发现其胃、鳃等的上皮组织以及结缔组织的细胞核明显肿大和嗜伊红染色;电镜观察超薄组织切片,发现病螯虾的胃部、鳃部组织的细胞核内有大量的杆状病毒样病毒粒子,该病毒粒子有囊膜;斑点杂交检测发病螯虾,阳性率为100%;人工感染克氏原螯虾的角化上皮、胃上皮、肝胰腺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肌肉、造血组织和鳃、经原位杂交检测呈阳性。  相似文献   

10.
克氏螯虾的营养需求研究及饲料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克氏螯虾来自美洲,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特种水产养殖品种,由于它的生物学和经济学价值,对克氏螯虾营养需求及饲养方面的研究已逐步开展。文中就克氏螯虾对蛋白质、脂肪、糖类、氨基酸、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素需求及相关的摄食量、消化利用率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比较分析,并对克氏螯虾人工配合饲料的应用进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1.
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克氏原螯虾育苗过程中亲虾的成活率,利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食盐、聚维酮碘和溴氯海因对购进的亲虾进行消毒试验,结果表明:经上述5种常用药物浸泡消毒后,亲虾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40%、5%、10%和15%,对亲虾采用高锰酸钾消毒效果较好;为提高克氏原螯虾亲虾的抱卵率,采用盐水诱导、雌虾去单侧眼柄诱导、盐水诱导+雌虾去眼柄双重诱导3种不同人工诱导方式诱导亲虾,促使其性腺发育,试验结果显示,经3种诱导方式诱导的亲虾抱卵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0%、31%和39%,双重诱导的平均产卵率高于单因子诱导。  相似文献   

12.
以红薯干20%、30%、50% ̄56%配合基础日粮,分别饲喂前期,中期,后期二元杂交生长育肥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841复合饲料添加剂。试验从体重20kg开始,至90kg结束,5批次试验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缩短饲养期55.5天,日增重增加211g,提高53%,每千克增重降低饲料消耗1.17kg,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2种不同配合料饲喂育肥猪的饲养效果和效益情况,筛选出适合试验猪场生产所需的饲料品种。[方法]选择体重在(47.3±2.5)kg的洋三元猪40头作为试验对象,将其分为2组,并分别饲喂2种配合料55 d,当体重达到90 kg左右后,对其生长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试验阶段结束后,大北农饲料组的实验猪在头均末重和头均总增重上分别极显著高于金格力饲料组11.29%和16.32%(P〈0.01),但其料肉比却极显著低于金格力饲料组13.64%(P〈0.01)。[结论]综合以上因素,并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出发,可以认为大北农公司的配合料更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水貂膨化配合饲料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对动、植物性饲料干、湿法膨化技术的加工工艺 ,配制成水貂膨化配合饲料 ,与新鲜鱼、肉搅碎后 ,再加入蒸、煮或炒熟的玉米、大豆 ,形成糊状饲料进行饲养水貂的不同饲料配方正交筛选试验。试验设计选用L4(2 3 )正交表 ,设置三因素 ,每因素二水平。试验动物选择纯种美洲标准貂 ,在生长前期、冬毛生长期分别进行了 89d与 5 9d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各因素极差值对影响日增重的主次关系估计为C >B >A ;B、C因素与A因素已达到显著水准 (P <0 0 5 ) ,B、C因素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竹叶复合颗粒饲料加工工艺及其喂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竹叶的开发,研制出适合优质肉羊饲用的竹叶颗粒饲料,使竹叶变废为宝,有效地解决了临安市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利用。进行了竹叶复合颗粒饲喂育成羊和羔羊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羊只的增重效果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显著。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必须对饲料成本做好把控,同时做好重大疫病的防控工作,保证生猪都能够出栏。该文主要论述降低猪饲料成本的意义和影响猪饲料成本的因素,然后提出降低猪饲料成本的方式,最后提出提升经济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环保的南板蓝复方饲料添加剂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按L9(34)正交设计,对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行考察,以干浸膏得率、靛玉红总量、绿原酸总量隶属度加权和为综合评价指标。[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16倍量50%乙醇,提取2次,每次45min。[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单方便、稳定、重复性好,适合规模化生产,为南板蓝复方饲料添加剂的提取工艺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芬兰北极狐混合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 2 0 0 0年芬兰北极狐混合饲料组成及其蛋白质、能量和干物质的营养水平 ,结合国内北极狐饲养状况提出改进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