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6月份,平安县成贵镟鸡养殖场35日龄左右雏鸡发生大批死亡,以腹水为主症,笔者对其进行了诊断和防治。1发病情况两批雏鸡5 000羽,在20~50日龄陆续发病665羽,发病率13.3%;死亡612羽,病死率达92.0%;治愈53羽,治愈率8.0%。50日龄后较少发病。2临床症状雏鸡群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经1~2 d后病鸡腹部膨大,触  相似文献   

2.
<正>临川区某养鸡场于2011年6月4日从省种鸡场购进雏鸡(AA鸡)2000羽,育雏期间因保温不当死亡近300羽,已卖出鸡350羽。8月15日鸡相继发病,出现肿眼的症状,不断有鸡死亡,至9月5日,约有600羽鸡发病(眼观症状),发病率为30%,死亡550羽,死亡率为33%,病死率92%。养鸡者用多种维生素治疗,均无效。  相似文献   

3.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疾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乌骨鸡对本病非常敏感.笔者养殖乌骨鸡多年,1994年养殖2批1600多羽,相继发生一种以外周神经症状和两腿麻痹、瘫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开始认为是维生素D和维生素B_2缺乏症,经过治疗无效,最后经过实验室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通过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使发病率明显减少,1995年养殖乌骨鸡5批8000多羽,平均育成率95%以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霉变鱼粉导致鸡感染曲霉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情介绍黑龙江省建三江农管局七星农场饲养的爱拨艾克肉鸡和海来蛋鸡,于1987年3月中旬园饲喂了混有霉变鱼粉的配合料,导致13名养殖户的1—6批37775羽6—62龄 AA 鸡和海来鸡感染曲霉菌病。病程历时39天、35075羽 AA 鸡暴发,死亡9278羽、占26.5%,僵鸡5370羽、占15.3%;2700羽海来鸡暴发,死亡2404羽、占89%,僵鸡167羽、占62%;造成较大损失。二、临床症状急性死亡的 AA 鸡和海来鸡均表现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或不食、衰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择某品种鸡的快羽系与慢羽系为试验群体,利用ELISA技术检测鸡蛋和胎粪中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试验结果显示:慢羽系鸡蛋中ALV p27抗原阳性率高于快羽系;检测重复鸡蛋数分别为1、2、3枚时,阳性鸡检出比例分别为2.5%、5.0%和6.0%,随着检测鸡蛋数的增加,检出阳性鸡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检测的准确性也逐渐增加;对慢羽系种蛋3个批次检测时,3批都检出阳性鸡的比例为7.5%,2批检出率为21.4%,1批检出率为39.3%,31.8%的慢羽系在3批中都呈阴性。雏鸡胎粪检测结果显示:慢羽系个体阳性率(5.2%)高于快羽系(1.45%),慢羽系家系后代阳性率(32.0%)高于快羽系(10.9%);当1个家系某批次中检出阳性雏鸡数≥3只时,93.4%的家系会在多批纯繁中都会检出阳性雏鸡。本试验证明了ALV感染鸡只的排毒呈现明显的间歇性,需要多次反复检测才能达到种群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发病情况楚州区南闸镇一养鸡户王某养殖成年鸡3000羽、雏鸡3000羽,均在运河西堤树林中散养。2011年7月15日鸡群开始发病,成年鸡发病710羽,1周后死亡102羽;雏鸡发病1260羽,1周死亡750羽,发病率分别达到23.7%、42%,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市某蛋鸡场外购的两批雏鸡因免疫失败致临近开产时发生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分别从两个种鸡场购入两批不同品种蛋鸡苗。2000年11月10日从江苏某种鸡场购进绿壳蛋鸡苗5000羽,140日龄时开始发病,发病率10%,死亡率4%,2001年2月15日从上海某种鸡场购进海兰蛋鸡苗10000羽,100日龄也开始发病,发病率为6%,死亡率为3%。2临床症状两批病鸡的临床表现比较相似,均表现精神萎靡,饮、食欲停止,躯体消瘦,羽毛松乱、翅下垂,个别病鸡呈现一腿伸向前方,另一腿伸向后方。3…  相似文献   

8.
新疆石河子148团某个体养鸡户,笼养2568羽海兰商品蛋鸡,前期生长情况良好.6月龄时开始发病,到就诊时已发病7天,累计发病鸡126羽,累计死亡35羽,发病率为4.91%,致死率为27.78%.综合诊断为产蛋鸡大肠杆菌病,经合理用药,控制疫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危害性随着养鸡业的大力发展、养鸡密度增加而越来越严重,常常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5月下旬,华容县有8个乡镇的土杂鸡暴发了此病.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华容县东山乡某养鸡场分别有32日龄土杂鸡3400羽,72日龄土杂鸡155羽,成年土杂鸡850羽.5月对日开始发病,当天晚上有ZO多羽雏鸡突然死亡.到自日止有32日龄的530羽发病,死亡380羽,发病率匕石叽,死亡率nZ现对O日龄的对0羽发病,死亡98羽,发病率为14.l%,死亡率46.7%;全群死亡…  相似文献   

10.
鸡Eimeria tenella致弱虫苗的实验研究及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双重致弱球虫疫苗(DLV虫苗)进行了实验室的安全试验。通过对380羽3日龄小鸡的3批毒力测定,强毒虫株2.5×10~4接种小鸡,死亡率均超过50%;DLV虫苗2.5×10~4剂量接种3批小鸡,未见明显临床表现。在鸡体连续5次传代,也未出现明显返强现象。通过对260羽3日龄小鸡的3批免疫试验证明,DLV虫苗对10×10~5强毒株的攻击有100%的保护率。又用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消长发现,免疫后7周左右抗体效价达高峰,至14周抗体效价仍可保持在一定高度,足以对再感染具有保护力。该虫苗易于保存,一般在4℃可保存6个月以上,仍有良好的免疫效果。通过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区的田问试验,发现免疫鸡的平均发病率为2.8%,死亡率为0.48%。常规用药鸡平均发病率为11.8%,死亡率为2.9%。空白对照鸡(不用苗,不用药)平均发病率为80%,死亡率为28%(经及时抢救治疗减少了死亡率)。免疫鸡比常规用药鸡节省耗药费用0.20元/羽。在大批量扩大免疫试验中,对24,800羽鸡用苗后的平均保护率可达99.66%,死亡率为0.34%,效果十分显著。通过实验室和现场应用试验,证明DLV虫苗可靠、安全、稳定,且有高度免疫原性和足够的抗体水平及免疫期。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最近21个月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诊疗中心就诊禽病病例进行统计,接待门诊病例5430例,发病鸡约310万羽,发病率约10%左右。据调查,宁波市常年鸡的饲养量约1950万羽,鸡病的发病率约为5%左右。近年来,鸡病虽严防,但各种类型的鸡病仍不断发生,严重危害着养鸡业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5月 ,某养鸡场饲养的 2万羽AA肉鸡发生以拉黄白色稀粪 ,运动失调 ,喙尖触地 ,头颈震颤为特征的疾病 ,发病率 3 %~ 5 %。经临诊及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肉鸡脑炎型大肠杆菌病。1 发病情况鸡群于 2 2日龄时出现部分鸡拉稀 ;有的鸡表现神经症状 ,每日死、淘 2 0 0羽左右。病鸡精神萎靡 ,食欲废绝 ,运动失调 ,羽毛松乱 ,翅膀和尾羽下垂 ,喙尖触地 ,头颈震颤 ;有的鸡突然向前冲撞 ;有的瘫痪 ,呈昏迷状态 ;有的角弓反张 ,侧卧挣扎 ,尤其是人为刺激后神经症状更为明显。剖检病死鸡 ,可见 :十二指肠有出血斑 ,肠粘膜脱落 ,脑水肿 ,脑膜血…  相似文献   

13.
<正> 笔者用5%百部液喷治一批鸡羽虱,效果良好,一日后检查鸡体无羽虱存在,较之使用农药具有安全可靠,无副作用,不影响产蛋等优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市的3农户,今年3月2日从×苗禽厂同进4万羽三黄鸡饲养.3农户鸡舍距离相互不少于500m,可这批鸡在2周龄左右时相继暴发弯曲杆菌性肝炎,共死亡2000多羽.其中最严重的一户饲养1万羽,发病率达20%以上,死亡率达到10%以上.现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某蛋鸡场饲养蛋用雏鸡 30 0 0余羽 ,53日龄陆续发生死亡 ,经综合诊断确诊为鸡曲霉菌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批蛋用雏鸡在 30日龄内 ,以正大饲料为主逐步过渡到自产配合料饲养 ,并按鸡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雏鸡脱温后上架以自产配合料饲养 ,开始一段鸡群长势良好。后因喂食受潮霉变的麸皮 (占日粮10 % ) ,于 53日龄开始发病、死亡 ,在 1周内死亡 345羽 ,死亡率达 11.5%。2 临床症状 病鸡呼吸困难、喘气 ;食欲减退 ,饮水增加 ;分散群聚、畏寒 ;羽毛松乱无光 ,精神萎顿 ,有的两羽下垂 ;缩头闭眼 ,眼、鼻流浊液 ,一侧或双…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丰城市某鸡场发生一种慢性呼吸道病,病程可长达一个月以上,生长较快的小鸡发病率较高,附近的几个鸡场也发生类似的情况,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败血霉形体病。1发病情况该鸡场有小鸡12361羽,产蛋鸡10362羽,发病集中在4~8周龄的小鸡,到4月时,共死亡小鸡3083羽,产蛋鸡518羽,其中小鸡死亡率为24.9%,蛋鸡死亡率为5%,发病后用青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效果不佳。2临床症状小鸡流浆液性鼻涕,打喷嚏,后来出现咳嗽、喘气和气管罗音,小鸡生长停止,逐渐消瘦,产蛋鸡产蛋量减少,病鸡眼睑肿胀,眼部凸出…  相似文献   

17.
2005年3月江苏苏州某个体养鸡场的1000多羽45日龄草鸡发生了一种以鸡逐渐消瘦死亡、剖检腺胃严重肿大、胸腺和法氏囊萎缩为特征的疾病,鸡群的发病率约为11%,死亡率为3.6%,经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后  相似文献   

18.
1688年5月3日我校实习生所在鸡场,一批4周龄肉用仔鸡发生了传染性腔上囊病,1200羽鸡发病率达75%,致死率7%,停止死亡后3天又继发了急性新城疫,死亡率增至75%以上,几乎全群毁灭。  相似文献   

19.
<正> 传染性腔上囊炎是雏鸡一种急性经过的病毒病,甘前尚无特异治疗方法及特效药。江西省饲料科学研究所1990年4月28日从进贤县种鸡场购AA肉用仔鸡1000羽,饲养至第三周末发生了本病,发病鸡672羽,发病率70%,死亡鸡81羽。死亡率12.1%,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个体户卢某于 2 0 0 2年 1 1月饲养的 3 0 0 0羽肉鸡在 2 4日龄发病 ,出现血痢。当时畜主就用抗球虫药进行治疗 ,投药 2天后 ,病情不见好转 ,死亡鸡数反而增多。在鸡 2 6日龄时 ,死亡鸡数达 3 0羽 /天 ,2 7-2 8日龄时 ,死亡鸡数达50多羽 /天。鸡群发病率达 50 % ,死亡率达7%。经笔者临床观察及病原学检查等诊断为鸡球虫病并发鸡坏死性肠炎。现将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萎靡 ,羽毛松乱 ,在鸡舍角落呆立 ,扎堆 ,驱赶时行动迟缓 ,食欲不振 ,嗉囊有积液。病鸡开始时排血痢 ,投球虫药 2天后 ,粪便呈烂番茄样稀粪。2 剖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