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绵羊和牛是新疆的主要家畜,也是棘球蚴的重要宿主,在棘球蚴病的传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2011年来家畜包虫病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新疆不同地区的绵羊和牛棘球蚴病感染特征不同,我们在2007年至2010年期间,在南疆的阿克苏地区、北疆的伊犁州,进行了牛和绵羊棘球蚴病感染特征的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摸清常牧乡牦牛、绵羊棘球蚴病感染情况,笔者于1991年11月利用冬季屠宰之机进行了剖检调查。检查牦牛50头,感染棘球蚴的有16头,感染率为32%。检查绵羊100只,感染棘球蚴的有40只,感染率为40%。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巴州地区绵羊棘球蚴病流行情况,在该地区4个县的4个牛羊屠宰场总共调查了2 579只绵羊。结果表明:被调查的2 579只绵羊中感染棘球蚴的有426只,整体感染率为16.52%,整体包囊数为1 970个,整体感染强度为4.62。分析数据发现,4个牛羊屠宰场中棘球蚴病感染率最高的是和静县晟鑫牛羊肉屠宰场,调查的绵羊中2岁以上的棘球蚴病感染率高达81.08%,肝肺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新疆和静县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及流行株基因分型,对和静县屠宰场的1 115只1岁以上绵羊的细粒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并利用PCR技术对包囊病灶进行了基因分型鉴定。结果表明:有88只绵羊脏器表面发现棘球蚴包囊,感染率为7.89%(88/1115),其中来自农区的感染率为3%(10/331),来自牧区的感染率为9.9%(78/784)。通过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1(mtCO1)特异性引物对剖检的感染病料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和NCBI中的Blast比对,发现新疆和静县绵羊细粒棘球蚴流行株基因型均为G1型。本研究为和静县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诊断家畜细粒棘球蚴病方法,提取绵羊细粒棘球蚴包囊新鲜囊液,盐析囊液抗原,点样于硝酸纤维膜,以胶体金-驴抗羊IgG和胶体金-兔抗鼠IgG为检测标记物,采用垂直流渗滤装置检测绵羊与人工感染细粒棘球蚴小鼠血清和全血特异性抗体。患病绵羊阳性血清及全血检出率在90.91%~94.4%,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血清及全血检出率均为100%;细粒棘球蚴阴性羊血清和全血假阳性率为4.00%~4.59%;与脑多头蚴病血清交叉反应率为28.57%(2/7)。研究结果表明细粒棘球蚴全血金标渗滤法(DIGFA)可应用于绵羊棘球蚴病的诊断与检疫。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天祝种羊场绵羊棘球蚴病感染比较严重,平均感染率60%左右.笔者于1987-1988年用丙硫咪唑对幼龄绵羊进行了棘球蚴病防治试验,效果较理想,在此基础上,笔者于1989年对用药剂量和投药次数作了调整,对成年绵羊棘球蚴病进行治疗试验,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绵羊选择6岁左右、卡束尼皮内试验阳性、剖腹探查肝脏感染棘球蚴病的甘肃高山细毛羊12只.2.试验药物丙硫咪唑,农业部兰州生物制药厂产品,每片含量100mg,批号03103.3.分组与剂量试验羊随机分为4组,1、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4年11月份对门源县皇城乡、仙米乡和珠固乡的牦牛、绵羊棘球蚴病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一、门源县牦牛、绵羊自然感染棘球蚴病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共和地区绵羊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 ,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笔者于 1 999年 9~ 1 0月利用海南州肉联厂屠宰检疫之机 ,对共和县收购的部分绵羊 (铁盖乡、英德尔乡、廿地乡、黑马河乡、恰卜恰乡、曲沟乡 )进行了调查 ,检查方法肉眼观察和用手触摸。检查结果 :棘球蚴病羊的肝、肺表面包囊数一般在 2个以上 ,有的达 40个 ,大的有鹅蛋大 ,小的豌豆大 ,感染严重的羊肝 ,肺全部被棘球蚴包囊覆盖 ,详见附表。附表 :绵羊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调查乡调查羊数 (只 )感染数 (只 )感染率 ( % )包囊数 (个 )平均感染强度感染范围肝脏感染数 (个 )肺脏感…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门源县珠固乡犬和绵羊棘球蚴感染情况,笔者从2007年8月~2008年5月,对本地区犬和绵羊进行了棘球蚴感染调查.被调查羊来自珠固乡所属7个村的243只绵羊.  相似文献   

10.
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哺乳动物的脏器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细粒棘球绦虫寄生在犬、狼的小肠内,棘球蚴则寄生在牛、羊和人的肝、肺内。由于蚴体生长力强、体积大,对人畜危害严重。我们于2007年7月,对尖扎县坎布拉镇部分自然村、牧羊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8月借当地牛、羊大量上市,屠宰人库、外运的机遇,对我县各定点屠宰场内牦牛和绵羊棘球蚴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尖扎县人棘球蚴的感染情况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藏绵羊棘球蚴病的调查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球蚴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984 年经过调查发现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患棘球蚴病的藏绵羊3699只,发病率为98%。经过投喂丙硫咪唑、吡喹酮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1997年和2006年再次调查,感染率分别下降为72%和46%,说明投喂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和治疗藏绵羊棘球蚴病。  相似文献   

12.
黄南州畜间棘球蚴病发病率甚高,造成了一定损失。为能有效地防治该病,我们在完成丙硫咪唑防治绵羊、牦牛棘球蚴病试验后,1989—1991年又对绵羊棘球蚴病进行了田间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动物:泽库县王加乡叶金木村第三牧业社藏系绵羊5000只。 (二)试验药物:丙硫咪唑片剂,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厂产。  相似文献   

13.
细粒棘球蚴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动物(牛、绵羊等)的内脏组织,引起棘球蚴病或称包虫病。该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徐之杰等于2003年6月收集黑龙江省病例78例,2004年11月10日,我们在大庆地区发现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病例。  相似文献   

14.
经调查海晏地区绵羊棘球蚴病的感染率为46.13%,牦牛棘球蚴病的感染率为16.85%,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33.33%,人的棘球蚴患病率为0.69%。这与1991年的调查数相比感染率有所下降,而与综防后的1994年相比,感染率大幅度回升,说明海晏地区棘球蚴病的危害依然严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防治,促使棘球蚴病达到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因棘球蚴病(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阶段,即棘球蚴寄生于藏绵羊肝脏、肺脏等组织器官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细粒棘球绦虫虫体长2~6 mm,由一个头节和3~4个节片组成。头节有顶突和四个吸盘,顶突有2列小钩。棘球蚴呈囊包状,大小不一,小的有豌豆粒大,大的有小孩的头大。2感染途经狗是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人误食含细粒棘球绦虫虫卵的食物或饮水时,同样会感染棘  相似文献   

16.
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等野生食肉类动物小肠内的细粒棘球蚴绦虫的幼虫所引起的.幼虫中绦期寄生在多种食草动物和人的肝肺等脏器中形成包囊,由于棘球蚴的类型不同,形成的包囊数量和形状也不同,此病是严重威胁食草动物和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是棘球蚴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西北及青藏高原牧区生产生活方式及防病知识的欠缺,造成了动物和人畜间棘球蚴病的高度流行.为了摸清青海省玉树县放牧绵羊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和危害程度,笔者于2008年11月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了解门源县牛羊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于2019年对门源县5个乡镇的屠宰牛羊肝脏和肺脏进行棘球蚴检查.结果表明,调查的150只羊中有5只羊棘球蚴检测为阳性,整体感染率为3.33%,100头牛中有3头牛棘球蚴检测为阳性,整体感染率为3.00%.从总体的感染情况来看,门源县牛羊棘球蚴病...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剖检法对牛羊进行细粒棘球蚴病的调查,结果显示,牛羊棘球蚴病感染严重,羊棘球蚴病的感染率为74.8%,牛棘球蚴病的感染率为31%;不同地区的牛羊均有感染,涉及全县浅、川、脑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新疆塔城地区绵羊细粒棘球蚴流行株基因型,根据GenBank公布的12S rRNA基因和CO1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58个绵羊细粒棘球蚴包囊进行PCR检测,再通过CO1特异性引物对检测阳性病料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基因分型。通过12SrRNA基因检测发现58份样品均为阳性;对所测得的58条CO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新疆塔城地区绵羊细粒棘球蚴流行株基因型均为G1型,且CO1基因序列存在多态性,为塔城地区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和幼虫-棘球蚴寄生在动物和人的肝脏及其他器官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1包虫病的危害我区的绵羊、山羊、猪、骆驼以及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感染,其中以绵羊感染最严重,感染率平均在50%左右。感染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感染率随羊只的年龄增长而加大,成年羊感染率高达602%以上,老龄羊只几乎无一幸免。从感染强度来看,在剖检的绵羊中,轻度感染时,在肝或肺上有1个一2个棘球蚴,中等感染时有7个~8个,严重时,一只羊肝脏上寄生的包虫囊数目可达百余个,甚至几百个,包囊大小不等,大的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