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斑锦天牛Acalolepta sublusca Thomson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沟胫天牛族。原为南方蛀干害虫,山东1982年发现于青岛和枣庄,危害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Linneaus。关于该虫资料,除对其形态及分布有少量描述外,国内记载甚少。为此,我们于1988年以来对该虫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1.天牛类。有桑天牛、星天牛、栎红颈天牛3种。2~3年发生1代,为害木质部和髓心,被害部位表皮正常,每隔一定距离有一排粪孔,虫道笔直,红褐色虫粪排出堆积于地面,用棉花球、蘸少许80%敌敌畏  相似文献   

3.
以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为主的杨树天牛是我国最重要的毁灭性蛀干害虫,控制难度极大.树种单一的防护林体系,抗御生物灾害能力弱;因此,许多地区“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中营建的以杨树为主的林分大多已被天牛毁灭殆尽,其中以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受害为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损失惊人.为控制杨树天牛灾害,原国家科委和科技部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立项启动了“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应急计划“宁夏青铜峡杨树天牛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示范区”(编号:85 0 2 1 0 4 0 1)和“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防护林杨树天牛持续控制技术研究”(编号:96 0 …  相似文献   

4.
害虫天牛综合高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牛为鞘翅目天牛科害虫,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蒙古和西伯利亚东部。国内分布较广,种类很多。据田间调查,常见的有星天牛、桔褐天牛、桑天牛、桃红颈天牛、长牙土天牛、曲牙土天牛、蔗根锯天牛和葡萄虎天牛等十几种,主要危害柑桔、苹果、葡萄、桃、  相似文献   

5.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发生原因分析1.内因。虫害发生的内因是由虫类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由于天牛生殖能力较强,暴露期较短,易造成人为传播等特点,导致数量上升较快。  相似文献   

6.
新疆黄斑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dou和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是2002年前后从外省传入新疆林业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摸清它们在新疆的发生发展规律,抓住其生活习性中的薄弱环节,为开展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6~2009年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试验对该天牛生物学特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观察研究.[结果]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生活习性极其相似,在外部形态上除了卵和蛹外,其幼虫和成虫有些差异,据国内有关专家用分子遗传标记(RAPD)等技术分析鉴定后认为它们是同一个种类[1]统称为黄斑星天牛.据调查在新疆光肩星天牛多于黄斑星天牛.它们在新疆都是1年发生1代,大多以卵和幼虫越冬,在焉耆县翌年5月上旬化蛹,成虫于6月初出现,成虫羽化盛期在7月初~7月底.雄成虫寿命为8~65 d(平均32 d),雌成虫寿命为6~67 d(平均34 d).由于新疆南北的气候差异,南北疆成虫发生期也有差异,伊宁市比焉耆县提前半个月左右.它们在新疆主要危害杨、柳、榆、槭等15种树木,危害树木的主干和直径粗3 cm以上的枝干.[结论]基本掌握了黄斑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为防治该天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中国天牛科Cerambycidae,天牛亚科Cerambycinae中的3个新记录种,即为柄天牛属Aphrodisium的紫胸柄天牛A.semipurpureumPic、绿天牛属Chelidonium的二斑绿天牛C.binotaticollePic和长绿天牛属Chlori dolum的绒领长绿天牛C.cinnyrisPascoe.  相似文献   

9.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扬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  相似文献   

10.
双条杉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蛀干害虫,1996年被列为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双条杉天牛是为害圆柏、侧柏等柏类树种和杉木等园林绿化树种以及石灰岩质山地造林树种的重要害虫,在大连地区发生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