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月季抗白粉病资源的筛选 .张喜萍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2 (6 ) :93- 94 .李树叶部病害及防治 .李瑛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2(6 ) :10 2 - 10 4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生态调控理论与技术 .骆有庆 ,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2 (5 /6 ) :16 0 - 16 4 .光肩星天牛不同寄主树种挥发性物质的比较分析 .李建光 ,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2 ,5 /6 :16 5 - 16 9.光肩星天牛取食后复叶槭挥发物的释放机制 .李继泉 ,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2 ,5 /6 :170 - 174 .我国几种松干锈菌亲缘关系的ITS序列分析 .侯丽冰 ,等 .…  相似文献   

2.
有害动物青杨脊虎天牛防治技术.王志英,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1-3.松墨天牛寄生白僵菌的优良菌株筛选.马良进,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4-6.东北大黑鳃金龟对绿叶气味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孙凡,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7-9.侧柏衰弱树中引诱柏肤小蠹的活性成分测定.杨雪云,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10-12.伊藤厚丝叶蜂生物学及其对落叶松生长的影响.王志明,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13-15.利用马尔可夫链方法测报马尾松毛虫发生级别.贾春生.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16.灭多威对松毛虫同工酶的影响.王桂清.东北林…  相似文献   

3.
小蠹蛀梢危害对云南松生长及抗性的影响 .赵涛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3(3) :1- 2 .大、小兴安岭松鼠的食性 .周宏力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3(3) :4 4 - 4 6 .华山松木蠹象的危险性分析 .雷桂林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3(3) :6 2 - 6 3.金龟子防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姚庆学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3(3) :6 4 - 6 6 .文山松毛虫危害程度与发生范围预测预报研究 .柴守权 ,等 .西南林学院学报 ,2 0 0 3(1) :5 9- 6 1.拟松材线虫发生区与未发生区云南松死亡研究 .赵宇翔 ,等 .西南林学院学报 ,2 0 0 3(1) :6 2 - 6…  相似文献   

4.
有害动物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灰色系统模型的建立及其预防 .陈绘画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4 ( 4) :1 9- 2 1 .麻点豹天牛的营养成分 .胡江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4( 4) :31 - 32 .柳九星叶甲的生物学特性 .李怀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4( 4) :96 - 98.云南松  相似文献   

5.
利用锐劲特和氯菊酯两种农药毒杀光肩星天牛成虫 ,分别用 2 .0× 10 - 6和 110 .4× 10 - 6时 ,致死效果都能达到 10 0 % ;锐劲特的浓度 30×10 - 6时 ,对桑天牛的致死效果为10 0 %。锐劲特施药 18~ 4 8d时仍能使光肩星天牛成虫死亡 10 %~2 5 % ,氯菊酯施药 18~ 32d ,能使天牛成虫死亡 15 %~ 2 5 %。  相似文献   

6.
以河套平原的磴口县作为光肩星天牛疫区试点,选用18个速生杨无性系试材,长期观测其对光肩星天牛的抗性并连年调查无性系生长情况。光肩星天牛适应性较强的5个无性系(转基因12、OP-367、新疆杨、美青3-69、北抗16-4),5-8a仍有未愈合的羽化孔,属感虫;7个无性系(Simplot、110、美青64、93美8-6、荷兰速生杨、306-45、DN-34),天牛的适应性适中;其余6个无性系(北抗16-8、北抗16-17、北抗16-18、北抗16-22、北抗16-27、银中杨)天牛适应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复叶槭Acer negundo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选择寄主的影响,采用触角电位仪(GC-EAD)测定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复叶槭在1 d中出现频数和相对含量都较高的10种挥发物1-戊烯-3-醇、β-蒎烯、乙酸-3-己烯酯、莰烯、环戊烯、己醛、D-柠檬烯、庚烯、3-戊醇和烯丙醇4个浓度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触角对10种挥发物均有EAG反应,特别是对2 mol/L和0.2 mol/L 2个浓度反应明显;雌、雄成虫触角对挥发物的EAG反应差异显著。用Y型嗅觉仪测定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对挥发物4种浓度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0.2,2 mol/L的庚烯和乙酸-3-己烯酯对雌雄成虫具有驱避作用,且驱避率与引诱率之间差异显著;2 mol/Lβ-蒎烯对雌雄天牛具有引诱作用,且引诱率与驱避率之间差异显著;2 mol/L的3-戊醇对雌雄天牛的驱引作用相当,引诱率和驱避率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森林病害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病的主导因素 (项存悌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1,3:10 9- 113.)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的流行规律 (董爱荣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1,3:114 - 119.)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的测报技术 (董爱荣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1,3:12 0 - 12 2 .)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寄主抗病良种的筛选 (项存悌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1,3:12 3- 12 7.)杨树冰核活性细菌溃疡病血清学的检测技术 (张景华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 0 0 1,3:12 8- 133.)杨树冰核活性细菌溃疡病的防治技术 (项存悌 …  相似文献   

9.
光肩星天牛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glabripennis)幼虫纤维素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内切 β 1,4 葡聚糖酶 (内切葡聚糖酶 ,Cx)和β 1,4 葡萄糖苷酶 (β 葡萄糖苷酶 )的最适作用温度均为 4 0℃ ,最适作用pH值分别为 4 4 5 6和 4 8,内切葡聚糖酶具有较广泛的pH值和温度作用范围 ,在 2 5 5 0℃之间能保持80 %以上活性 ,pH 3 2 7 2之间能保持 6 0 %以上的酶活性 .内切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也稍强于 β 葡萄糖苷酶 ,但在 6 0℃温育 30min后 ,二者均丧失活性 .用含 0 1%CMC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到光肩星天牛的内切葡聚糖酶具有两种同工酶 ,从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回收该两条酶带 ,并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单一酶带 ,分子量分别为 2 6kD和 39kD .纯化的同工酶处于进一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市区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光肩星天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异小杆属(Heterorhabditidae)的HB-NJ品系线虫和斯氏属(Steinernematidae)的S.glaseri、S.feltiae和Sc-All 4个品系线虫对光肩星天牛幼虫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HB-NJ品系线虫和Sc-All品系线虫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均有较高致病力,侵染5d后对幼虫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3.3%。并对哈尔滨市绿化树种糖槭树上光肩星天牛幼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HB-NJ品系线虫和Sc-ALL品系线虫在林间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14d后防治效果均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的寄主搜索行为 .仇兰芬 ,等 .昆虫天敌 ,2 0 0 3(1) :2 4 - 2 7.昆虫病原线虫和共生细菌培养系统中噬菌体的检测 .游娟 ,等 .昆虫天敌 ,2 0 0 3(2 ) :4 9- 5 4 .杨桃园桔小实蝇综合防治初报 .徐洁莲 ,等 .昆虫天敌 ,2 0 0 3(3) :10 5 - 112 .笋用竹害虫天敌资源研究 .徐华潮 ,等 .昆虫天敌 ,2 0 0 3(3) :119- 12 4 .寄生蜂成虫在寄主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行为 .刘树生 ,等 .昆虫学报 ,2 0 0 3(2 ) :2 2 8- 2 36 .利用生命表评价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的控制作用 .魏建荣 ,等 .昆虫学报 ,2 0 0 3(3) :318- 32 4 .远东地区影…  相似文献   

12.
光肩星天牛成虫寄主选择中的"记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和2005年,对羽化于5种树种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在5种相同寄主树种上的停留、取食、交配、刻槽、产卵等5个寄主选择指标进行了试验.从总体结果看,光肩星天牛成虫在进行寄主选择时,对原寄主具有一定“记忆效应”.具体来讲,受到嗜好树种复叶槭的影响,来源不同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在停留、取食和交配3个指标上没有表现出很强的“记忆效应”.但就刻槽和产卵两个指标而言,光肩星天牛成虫在其来源树种上的比率最高,“记忆效应”表现得十分明显.该结果为在多树种合理配置中发挥诱饵树作用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颜色改进型暗褐色拦截挡板诱捕器诱捕效果;将缓释的1-戊醇和2-戊醇单独或与信息素组合后,结合颜色改进型暗褐色诱捕器进行田间诱捕试验,探究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以期开发监测光肩星天牛的有效工具。【方法】在每个样地用尼龙绳分别将32个诱捕器(4种引诱剂×4种释放率×2种颜色)悬挂在柳树枝干上,3个样地共悬挂96个诱捕器。每天检查一遍诱捕器,统计、鉴定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的雌、雄数量。【结果】诱捕器颜色显著影响对光肩星天牛的引诱效果,暗褐色诱捕器的平均诱捕量为1.521头,显著高于黑色诱捕器的平均诱捕量1.063头(t=4.854,P=0.047),暗褐色诱捕器诱捕到的天牛雌性比为0.58,黑色诱捕器诱捕到的雌性比仅为0.45。在大约8周的田间诱捕期内,缓释量为135 mg·d~(-1)的1-戊醇和2-戊醇与褐色诱捕器组合,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数量均最多(8头),诱到天牛的雌性比分别为0.50和0.63。添加雄性信息素后,进一步增强了缓释量为135 mg·d~(-1)的1-戊醇或2-戊醇与褐色诱捕器组合对光肩星天牛的诱捕效果,尤其增强对雌性的诱捕效果,使诱到天牛的雌性比分别提高到0.55和0.67。【结论】可将暗褐色诱捕器与添加雄性信息素的释放量为135 mg·d~(-1)的1-戊醇或2-戊醇组合,作为监测光肩星天牛发生动态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赤眼蜂分子鉴定技术研究 .李正西 ,等 .昆虫学报 ,2 0 0 2( 5 ) :5 5 9- 5 6 6 .白蚁信息素研究进展 .邓晓军 ,等 .昆虫学报 ,2 0 0 2 ( 5 ) :6 6 6 - 6 72 .大竹缘蝽生物学习性观察及防治初探 .许皓 ,等 .竹子研究汇刊 ,2 0 0 2 ( 3) :5 1- 5 4 .毛竹主要食叶害虫研究进展 .张飞萍 ,等 .竹子研究汇刊 ,2 0 0 2 ( 3) :5 5 - 6 0 .西双版纳橡胶小蠹虫优势种类和为害规律调查 .阿红昌 ,等 .云南热作科技 ,2 0 0 2 ( 3) :9- 11.云南小粒咖啡新病虫害 .莫丽珍 .云南热作科技 ,2 0 0 2( 3) :14 - 15 .橄榄星室木虱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艾洪木…  相似文献   

15.
《林业建设》2007,(6):68-68
期刊名称期刊主办单位邮发代号刊期(定元价)(年元价)编辑部E-mail编辑部电话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北京林业大学82-304双月50 300 bldxeb@bjfu.edu.cn 010-62337673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东北林业大学14-66月刊10 120 dlxb@mail.nefu.edu.cn 0451-82191165福建林学院学报福建农林大学34-9  相似文献   

16.
1997~ 1999年通过系列防治工程连续对为害国槐、柳树、毛白杨等行道树上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锈色粒肩天牛 Apriona suainsoni、星天牛 Anoplophora chinensis和桑天牛Apriona germari等蛀干害虫进行治理 ,树木平均虫蛀率由 56. 74 %降低为 0 . 96% ,平均虫口密度由原来的 35. 53头 /株降低为 0 . 2 4头 /株 ,控制了天牛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为防治危害北京地区柳树上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薄翅锯天牛(Megopis sinica),采用对环境安全的天敌昆虫进行了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直接在光肩星天牛幼虫上接天敌的平均寄生率为63.33%,模拟自然木段释放花绒寄甲卵的为73.33%,直接危害木段的为76.67%。另外,可以寄生薄翅锯天牛1~3龄低龄幼虫,平均寄生率为63.33%,而不能在室内寄生4~5龄的幼虫。在林间条件下,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光肩星天牛的虫口减退率可达90.98%;释放花绒寄甲卵,光肩星天牛的虫口减退率达到80.82%。  相似文献   

18.
光肩星天牛mtDNA COⅠ基因遗传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不同地理来源的24个光肩星天牛、4个不同地理来源的黄斑星天牛及8个近缘种样品和花柳曲窄吉丁共37个样品的线粒体mtDNA COⅠ基因中一段504 bp的序列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与其近缘种、外缘种间存在明显规律性差异;中国、美国、韩国等不同地理来源的光肩星天牛样品间存在一定的基因差异,并呈现出中国北方、中国南方、美国和韩国4个种群的特征,此研究结果不支持"美国的光肩星天牛是从中国传入的"的观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样品间的差异较小,并未达到种级分类水平,应归为同1个种.  相似文献   

19.
在半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选取垂柳(Salix babylonica)、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绒毛梣(Fraxinus velutina)和全缘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var.integrifoliola)4种受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为害严重的树种,使用2%甲维盐和5%噻虫啉·甲维盐两种注干药剂,进行光肩星天牛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噻虫啉·甲维盐对4种树的天牛防治效果显著高于2%甲维盐,其中对绒毛梣的天牛虫孔减退率达到73.29%,对全缘叶栾树的防治效果也达61.53%;5%的噻虫啉·甲维盐在1月对正处于幼虫期的天牛进行树干注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 /科学 名 分布范围危害树种危害部位危害程度一 鞘翅目  Coleoptera(一 )长蠹科  Bostrychidae1四沟异翅长蠹 H eterobostrychus aequalia云南桉树干轻(二 )吉丁科  Buprestidae2中华吉丁 Agrilus sinensis Thom son广西尾叶桉干轻 -中3吉丁虫 Coraebus sidae 广西多种桉干轻 -中(三 )天牛科  Ceram bycidae4皱胸天牛 Aeolesthesholosericea(Fabricium ) 广西、广东云南、四川 多种桉干轻 -中5星天牛 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全国各地多种桉干轻 -中6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 全国各地 柠檬桉窿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