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条槭(AcerginnaldMaxim)产于我国东北、内蒙及华北山地,喜湿润土壤,耐寒,抗风雪,属阳性树种。其叶部含有大量的没食子酸(Gaeeicacid),每1000g茶条槭干叶含200g左右的没食子酸,而没食子酸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轻工、印染、军工等方面,目前每吨销售价格在9~12万元人民币。仅黑龙江省每年就计划生产600t,需茶条槭干叶8000t左右,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外贸易的扩大,对其需求将越来越大。但目前茶条槭多为零散分布,质量和产量不能保证。据黑龙江省康尔药业公司测算,茶条槭叶部没食子酸含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降低没食子酸生产成本5000元/t,因此,选育没食子酸含量高的优良品种,显得意义重大而迫切。本研究就是通过对茶条槭叶部没食子酸的含量个体变异规律进行探讨,从中选育出高没食子酸含量的茶条槭优秀个体加以扩大繁殖,为专用经济林建设选择优良品种。1 试验材料供试样品均于1996年7月20日采自苇河林业局,选取表型优良的茶条槭单株,计50株,年龄基本一致(6~10年)。每株树采集的叶片占其总叶片的1/3左右,单株采样编号,采后立即摊撒,自然阴干,以备测试。测试时每个编号进行3次重复。...  相似文献   

2.
翻臂式原条装车机的研究闫成忠,郭恒发(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曹均,郭廷民,牛凤玉,陈乃跃,续文清(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林区木材生产中,大部分伐区楞场原本原条装车使用固定式架杆装车机,...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型试验装置来模拟河岸带。选取东北地区常见的5种乔木组合成两种不同的配置方式,考察不同乔木树种和不同配置方式对径流和渗流NH4+-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NH4+-N的去除效果黄菠萝、水曲柳(29.77%)的混种优于黄菠萝、茶条槭(23.89%);蒙古栎、茶条槭(17.07%)的混种优于黄菠萝(7%)单一种植;卫矛、茶条槭(7.62%)的混种优于卫矛(0.52%)单一种植。并且配置方式一(黄菠萝、茶条槭、蒙古栎、卫矛)渗流的平均去除率为43.48%,配置方式二(黄菠萝、水曲柳、卫矛)渗流的平均去除率为40.54%,可见配置方式一的去除效果优于配置方式二。  相似文献   

4.
应用PV技术对北方4种阔叶树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在温室内用盆栽法研究茶条碱(Acer ginnala)。山荆子(Malus baccata),山桃(Prunus davidiana)和山梨(Pyrus ussuriensis)的抗旱能力。设置4种土壤水分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75%,61%,46%,35%)。应用压力室和PV技术测定4个树种多项水分参数,并对4树种耐旱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山梨吸收水分能力最强;4树种均有一定的渗透调节和保持膨压能力。茶条槭,山梨,山桃能通过增加束缚水含量来实现渗透调节,但其依靠改变束缚水含量来实现渗透调节作用有限,山桃,茶条槭在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61%时,山梨在土壤相对含水量降至46%时,由束缚水含量所引起的渗透调节作用消失;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山桃,茶条槭通过改变细胞壁弹性来保持膨压,山梨,山荆孔子主要靠渗透调节来维持膨压,干旱胁迫能增强山桃,山荆子,茶条槭保持最大膨压的能力。而降低山梨维持最大膨压的能力;茶条槭能通过提高原生质忍耐脱水能力来适应干旱,山荆子,山桃原生质耐脱水能力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差。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其耐脱水能力减弱。通过对4树种渗透调节和维持膨压能力进行综合比较。4种种抗旱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山荆子,山梨,山桃和茶条槭。  相似文献   

5.
试论低产林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低产林改造马阿滨,薛茂贤,尹淑清,石殿林(黑龙江省林科院)(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1引言低产林改造技术的研究工作一直是国内外比较重视的问题,但由于各国森林资源条一件的差异,经济发达程度和工业化水平的不一致。以及对森林价值取向的不同,其改造技术也有不...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指接生产设备(150040)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所郝金城(150001)黑龙江省林业厅吕连英回结构及工作原理这种自动化指接机床属于高效指接生产设备,两个工件在同一条作业线内和同一机组上完成指样加工、涂胶和加压,工件相互间只是纵向运动.自动化指接...  相似文献   

7.
中绥4号杨培育试验初报孟亚麟,刘振兴,王乃玉(黑龙江省林科所)(黑龙江省青河林业局)(黑龙江省南岔林业局)孔祥峰,王树海,王丽媛(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黑龙江省双城林业局)(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局)本文根据黑龙江4种主要杨树品种的不同生长时期亩高、生物量...  相似文献   

8.
护根粉泥浆裹根造林试验马春成,刘秀香,梁伟群,张忠(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牡丹江青梅学校)(黑龙江省宾县林业局)李青峰,尹彦君,孙佳丽(伊春市科委)(黑龙江省林业厅)(黑龙江省林科所)提高春旱地区杨、榆等大苗造林的成活率,一直是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营造...  相似文献   

9.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之”说明我国用茶的历史应早于我国的“四大发明”,在4700年前已发现茶的用途。我国不仅用茶早,种茶也早,有文献可查的和追溯到3000年前。根据古书记载周武王(公元前11世纪)时已有用茶叶作贡品,并有“园有芳较,香啻”的记载,日见已白人工栽培茶例。秦u裁条具己斯会,西汉时已成为商品销售于市场。魏晋N已学会制作“供条”非懂厚“都亲王仕,光奚守兵自,揭末置瓷器中,以扬浇疆之”一章表、四条的方注O因而在八魏、西昌、南北朝时期已成为一种风使性、区域性的四根,gi人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四川木本植物6新记录种,分别是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云南溲疏Deutzia yunnanensis,瑞香科Thymelaeaceae短管瑞香Daphne brevituba,小檗科Berberidaceae独龙小檗Berberis taronensis,五加科Araliaceae多脉鹅掌柴Schefflera multinervia,茶茱萸科Icacinaceae毛假柴龙树Nothapodytes tomentosa及无患子科Sapindaceae茶条木Delavaya toxocarpa。茶条木隶属茶条木属Delavaya Franch.,为单种属植物,相关文献记载,其分布于我国广西及云南,越南北部也见,四川会理市和攀枝花市的发现确定茶条木属为四川新记录属。相关凭证标本保存于西昌学院植物标本室(XIAS)。新记录的发现丰富了四川种子植物多样性,同时为研究相关类群的起源、扩散路线及分布范围等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兴安落叶松容器苗的造林技术徐永波,周永泉(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科所)(黑龙江省韩家园林业局)吴荣喜,刘泽锁,于常慧(黑龙江省新林林业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规划院)(黑龙江省图强林业局)兴安落叶松是东北林区重要的用材树种。历年来,只有在春秋两季用裸根苗进...  相似文献   

12.
曹均  李琪 《林业科技》1996,21(3):52-52
BSM—A型运材汽车随车吊装机的研究曹均,李琪,孟宪银(黑龙江省木材采运研究所)(黑龙江省佳木斯林机厂)(黑龙江省牡丹江林管局)颜景波,王隆森,许洪久,陈冬妍,任彦瑞(黑龙江省南岔林业局)(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我国林区原本汽运比重...  相似文献   

13.
试管苗温室移植成活率主要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管苗温室移植成活率主要因素的研究张雅君,徐妙珍,张方春,鞠新和,赵同林(黑龙江省林科所)(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于英华,祝长义(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哈尔滨市林业局)为了扩大黑龙江省杨树丰产林的营造面积,1991年我们引进了欧洲山杨(Populus...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建设防火林带工程必要性张同伟,张宗林(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营林局)(黑龙江省讷河林业局)孔德贵,郭春宜(黑龙江省佳木斯郊区林业局)(黑龙江省塔河林业局)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是全国最重要的用材林业生产基地,是保护东北三江平原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原始红松林天然次生林的更新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始红松林天然次生林的更新评价郭树平,张晓巍,吕秋银,吴振华,吴德森(黑龙江省林科院)(黑龙江省丽林实验林场)(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黑龙江省方正县林业局)黑龙江省丰林保护区。位于小兴安岭南坡北段,1931年的一次森林火灾,使2.440hm2的森林由...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火烧区森林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火烧区森林恢复的研究宋玉福,杨立强(黑龙江省第三林业调查观划设计院)(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马广辉,蒋志军,周永泉,胡文利(牡丹江市林业局)(黑龙江省北安市林业局)(黑龙江省韩家园林业局)大兴安岭林区经过1987年“5·6”大火之后,森林资源和...  相似文献   

17.
紫椴芽的离体培养诱导分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椴芽的离体培养诱导分化条件的研究张亚君,徐妙珍(黑龙江省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王凡秀(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宋云平(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董玉霞,凌云(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紫椴(TiliaamnrensisKupr)是我国东北林区珍贵的阔叶树种之一,其材质...  相似文献   

18.
白桦“维他”机制研究(Ⅳ)──中层采伐和凹形效应包青,于海中,韦国颜,郑学良,刘万福,郑洪生(黑龙江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林业厅)(黑龙江省庆安国营林场公司)(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一些学者研究认为,白桦林皆伐后,灌木、草本植...  相似文献   

19.
苗木失水的一般趋势──苗木失水状况研究(Ⅰ)马阿滨,张丽华,尹淑清,康迎昆(黑龙江省林科院)(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黑龙江省林科院)(黑龙江省林科所)苗木在正常情况下的蒸腾失水问题是人们所熟知的,但起苗后苗木离开土壤,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水...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红松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红松引种试验初报郑志田,房贵生,高作文(黑龙江省甘南县林业局)(齐齐哈尔林业学校)(齐齐哈尔市林业局)李淳,戴凤文,王道友(黑龙江省林业厅)(讷河市茂山林场)(讷河市林业局)红松(Pinuskoraiensis)也叫果松、海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