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本文从营养缺乏、产道损伤、心包创伤、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产后瘫痪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并阐述了其临床症状,提出了详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防治效果,最后举例进一步论证了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后瘫痪主要发生在5岁以上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在产奶量最高之时,因此大多数发生在3~7胎次,并随着产犊胎次的增多,其发病率相应增高。日产奶25千克以上的舍饲奶牛多发,发病季节以3-8月青草充足时为多,其他季节较少发病。 相似文献
4.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对产奶牛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病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6.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或分娩胎次较多的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代谢性疾病.通常在产后12~72h发生,临床上以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站立不稳,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知觉减退或消失为主要特征,其不利于奶牛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养殖户对于奶牛的产后瘫痪这一病症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对这... 相似文献
7.
在奶牛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不实施奶牛产后的护理措施。或者实施了错误的护理方法,奶牛的产科和代谢类疾病就会接踵而至,例如,乳房炎、乳房恶性水肿、乳热症(产后瘫痪)、酮血病、酸中毒、瘤胃积食、胎衣不下、真胃移位、真胃积食、真胃炎等奶牛产后综合症状,轻则花费巨大的治疗费用,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影响经济效益;重则治疗不愈,不得不淘汰奶牛.为此,我们从饲养管理和预防措施上,提出奶牛产后的护理方法来避免和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体温降低、食欲不振、精神忧郁、四肢麻痹、卧地不起,并伴有咽、舌以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病。阐述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预防及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易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逐年升高,威胁母牛的产后恢复及牛犊的健康生长,因此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本文着重对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及诊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12.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是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的所有疾病的统称。一般在产后72小时之内发病,病发后应用足够量的钙制剂注射或应用乳房送风法治疗仍不能起立者称“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一、病因“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的病因是复杂的。我们所见到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分娩、特别是难产时,以骨盆为中心的肌肉、神经及韧带等组织的损伤。多见于胎儿过大,或者胎水流失时间过久难产时的粗暴强力助产,造成产道的损伤。分娩后体质虚弱起立或者行走时滑倒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瘫痪是兽医临床上遇到的常见普通病.近几年我国奶牛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奶牛产后瘫痪病也时有发生.笔者用中西兽医相结合疗法,对11例瘫痪病畜,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奶牛的危害较大.分析了引起奶牛产后瘫痪的营养因素和产犊因素,结合治疗措施提出,对奶牛产后瘫痪应重在预防,平时要注意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分娩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助产方法,注意消毒,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奶牛泌乳疲劳综合症是奶牛在泌乳高峰期乃至泌乳后期 ,因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 ,日产奶量减少 ,抵抗力下降而发生一系列症侯群。此病发生较为普遍 ,给奶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严重的。1 临床症状1999年底 ,我们分别对黑龙江省嫩江农场 10 2头和平顶山市北渡镇奶牛公司的 46头 (计 148头 )患有奶牛泌乳疲劳综合症的奶牛进行调研。其症状主要有下列三种表现形式 ,既慢性型、亚急性型和急性型。1.1 慢性型既从发病到出现明显症状的时间较长 ,患畜表现为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咬牙、磨牙 ,口角有白沫 ,体温、脉搏、呼吸一般正常 ,食欲正常或微减… 相似文献
16.
17.
母猪产后厌食综合症是产后母猪以食欲顽固性减退或废绝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本病临床较为多见 ,据调查我县各地时有发生 (尤其是在规模猪场 ) ,有的甚至高达母猪产后疾病的 5 0 %以上。轻者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重者造成母猪死亡。近年来我们对规模猪场 38例 ,农村散养母猪 2 2例进行了诊治探讨 ,现简述如下。1 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1.1 发病特点 :该病不分胎次和年龄 ,也无论产仔数多少均有发生 ,但以初产或年老体弱母猪更为多见 ;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饲料粗劣、缺乏青绿饲料或有异嗜癖者更易发生 ;栏舍狭窄潮湿 ,运动和光… 相似文献
18.
奶牛产后瘫痪也叫做生产瘫痪,是产犊后突然出现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疾病,往往是由于摄取钙、磷过少,生产中损害肌肉神经等原因导致。该病是奶牛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通常是产奶量高、膘情状况好的青壮奶牛易发。奶牛各个胎次和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在3~6胎易发,且以晚秋至初春阶段易发。大部分奶牛在产犊后15天内出现发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只能够被淘汰,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兽医临床难治的疾病之一。本病好发于高产或分娩胎次较多的青壮年奶牛,急症者产后1~3小时,慢者2~6天出现临床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急,恢复慢,给奶牛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一般的西药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通过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依据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特点,采取中西医结合并辅以乳房送风的治疗方法,治疗奶牛产后瘫痪24余例,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综合治疗奶牛产后瘫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产后瘫痪症,中兽医称产后瘫痪,产前胎气,均属于产科疾病的范畴,目前在我区奶牛养殖场时有发生,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常见病。笔者自1996年以来在兽医临床上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节省开支,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治疗50例产前产后瘫痪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