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龙斌 《中国稻米》1999,5(3):34-35
(1)冈优725绵阳农科所用不育系冈46A与恢复系绵恢725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全生育期149天,与对照汕优63同。株型适中,叶片长大,繁茂性好.穗层整齐,后期转色好,株高114.7cm,稳长24.8cm,每m’有效穗238个,每穗粒数164.9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7.0g,糙米率80.4%,整精米率引.6%,米质与对照相当,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5~8级,颈瘟5~7级,抗病能力略强于汕优63。1996~1997年省区试两年平均每667m’产量568.9ks,比对照增产3.OS%,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594.5kg,比对照增产8.55%。适宜在种植汕优63的地…  相似文献   

2.
(1)培两代99广西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995年用从湖南引进的培矮645作母本.与桂99作父本测配而成的中熟感温型组合。1997年在广西农科院进行组合比较试验.早季每667m2产量501.6km,比对照汕优桂99增产9.4%;晚季每667m‘产量485.5kg,比汕优桂99增产6.8/。1998年自治区早季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454.1kg,比对照汕优64增产79%。生产试验一般每667m2产量在500kg上下;高的超550kg。该组合分美力强,有效穗数270~300穗/m2,每德粒数140粒,结实率80%~85%,千粒重22~23g,米质优,食味好。米质分析,粒形、直链淀粉含量、蛋…  相似文献   

3.
(1)花有13号天津市水稻研究所1991年用光敏不育系Cg-14s作母本、681作父本组配,1993年进行花培繁殖,经系统选育而成。1995年、1996年品比试验,每667m‘产量分别为491.7kg、446.9kg,较对照津稻1187分别增产7%、减产1.6%。1997年、1998年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分s伪488.4kg、546.7kg,分别较对照增产4.1%、减产0·3%。1997年、1998年天津市春稻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分别为‘sl.0ks、519.8ks,校对照分别减产1.6%和6.2%。粳型,全生育期170天。米质分析:蛋白质含量89%,糙米率829%,精米率75…  相似文献   

4.
(1)豫校8号新乡市农科所以新稻68-11为母本、郑粳107为父本杂交于1990年选育而成。属模型非糯品种。全生育期145天。株高105cm。分率力弱,成穗率80%左右,米质优。粗蛋白含量10.1%,粗脂肪0.68%,赖氨酸0.43%,总淀粉85.9%,直链淀粉18.6%,胶稠度100mm,糙米率83.0%,精米率75.2%。中抗白叶枯病,耐肥水,抗倒力强。1993~1995年省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526.9g,比对照新精68-11增产10.7%;1996~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67.1kg,比对照新稻68-11增产10.8%。适宜于河南北中部粳稻区及河北邯郸地区高肥水田…  相似文献   

5.
两优航2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SE21S与航2号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晚稻新组合。2006年省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493.87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7%,达极显著水平,居第2位。2007年引进福建省新品种中试基地的—个点建瓯市小松湖头村示范种植,种植面积0.133耐,平均实割产量570.1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5%。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1%,垩白粒率80.0%,垩白度15.6%,直链淀粉含量18.3%,  相似文献   

6.
(1)化优128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优IA与广恢128组配成的迟熟早舢杂交稻组合。全生育期130天。分荣力中等,生长壮旺,茎秆粗壮,耐肥抗倒。1996年、1997年参加省早稻区试,每667m‘产量分别为475.2kg和466.0kg,比对照汕优63分别增产8.5%和6.7%,1996年名列第2位,1997年名列第1位。1997年、1998年参加省早稻杂交稻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稻米外观品质鉴定为三级。高抗猪瘟病,全群抗性比98%,其中C群为100%;感白叶枯病(抗性总评为7级)。适宜我省粤北以外地区早稻种植。(2)博优晚3广东省湛江杂化研究中心用博A…  相似文献   

7.
Ⅱ优航2号(Ⅱ-32A×航2号),属中籼三系杂交稻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现将Ⅱ优航2号的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Ⅱ优航2号200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产量602·33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27%,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570·54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7%,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9·98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69%。2006年在尤溪县西城镇音头村连片种植7 hm2,经专家验收,平均干谷产量763·6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02%。2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8.
龙斌 《中国稻米》2000,(3):16-17
(1 ) C优 2 2 : 系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育成。全生育期 1 4 8天 ,比对照汕优 63长 1 .2天。分蘖力强 ,株型较紧凑。米质略优于对照。抗稻瘟病能力强于对照 ,叶瘟 5~ 7级 ,颈瘟 3~ 7级。 1 997~ 1 998两年省区试平均单产 564.2 5kg/ 667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5.64% ,1 998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581 .7kg/ 667m2 ,比对照增产 6%。(2 )冈优 364: 系江油市水稻研究所与四川省种子站联合育成。全生育期 1 4 7.8天 ,比对照汕优 63长 1 .3天。米质与对照相当。抗稻瘟病能力略强于对照 ,叶瘟 6~ 8级 ,颈瘟 5~ 9级。 1 997~ 1 998年两年…  相似文献   

9.
龙斌 《中国稻米》1997,(1):38-39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6年4月审定通过了10个水稻品种,简介如下:(1)I优802:系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所以明恢63×紫圭已单株幼穗通过60Co-γ射线处理并进行花药培养育成的恢复系川恢802作父本,I-32A作母本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组合。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株型紧凑,分菜力较强,穗平均着粒153.2~157.2粒,结实率79.96%~82.40%,千粒重28g左右,糙米率80.0%,精米率70.5%,整精米率45.90%,加工、食味品质与汕优63相当。1994~1995两年四川省区试平均单产8516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2.59%,1995…  相似文献   

10.
特优202是漳州市农科所2002年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龙特甫A和恢复系漳恢202配制的优质、高产感温型杂交早籼新组合。2004年参加漳州市早稻区试,平均产量537.9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8%,达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94.45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9%,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参加漳州市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4.9kg/667m^2,比汕优63增产6.95%。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E02)。  相似文献   

11.
冈优669系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杂优研究室用冈46A作母本与恢复系R669组配成的中、晚舢杂交稻新组合、据1996年福建农业大学的中、晚季杂交稻三重复产量试验,1997年沙县夏茂镇和建区市小松镇引种试种和1997年福建省杂交晚稻的预试,该组合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抗病。一、产量表现同优669于1996年在福建农业大学校内的中、晚季杂交稻三重复产量比较试验中,每666.7m’产量分别为439.O6kg和468.86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5.17%和5.74%,达显著水平;1997年建匝市小松镇湖头村试种,冈优669比对照汕63增产26%,达极显…  相似文献   

12.
籼粳亚种间杂交晚稻组合协优93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优930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私粳亚种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我市从1996年起经三年试种,该组合表现大穗优势明显,分率力偏弱,有效穗数偏少、植株高大,茎秆粗壮,抗倒性特好,抗白叶枯病强,成熟期偏迟,灾年稳产,丰年增产,在浙江省温(岭)黄(岩)平原适宜作连作晚稻种植。(-)产量表现1996年,协代9308参加市晚他杂区试,平均每667m‘产量为585.8kg,名列参试10个组合的首位,比汕优10号增1.9%,比协优46增64%;生产试验每667m’产量613.8kg,比协代914增17.5%,比汕优10号增16.l%。1997年区试中,在8月中旬受到11号强…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1999年审定的水稻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德信 《中国稻米》1999,5(4):36-37
(1)嘉早935(原名Z95-35)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早籼品种,其杂交组合为Z91-105///优905/嘉育293//Z91-43。1997年、1998年省早稻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分别为482.4kg和459.6kg,比对照嘉育293分别增产9.7%和2.0%。1998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34.1kg,比对照减产0.4%。全生育期109天。分美中等,耐肥抗倒,米质测定,精米率,碱消值,胶稠度3项指标达部颁一级食用位质米标准;糙米率、粒形、直链淀粉含量3项指标达二级米标准。中抗稻瘟病。适宜浙江省作早稻种植。注意防治猪瘟病。(2)绍他1号(原名绍93-9)绍…  相似文献   

14.
大豆“湘春豆18号”199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1996-1997年参加湖南省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达到162.7kg/667m^2,比对照品种“湘春豆10号”增产7.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到160.7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2.6%,大面积示范产量达到170kg/667m^2左右。蛋白质含量43.17%,脂肪含量22.84%。对大豆病毒病、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表现高抗,属南方春大豆中熟偏早品种。  相似文献   

15.
冈优 5 2 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冈46A与蜀恢 5 2 7配组而成杂交水稻新组合。 2 0 0 2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 2 0 0 1年由宁德市种子管理站引进宁德市 ,经试验、试种表现丰产性好 ,熟期适中 ,抗性较好 ,米质较优等特点。1 产量表现2 0 0 0年参加省双晚观察圃观察 ,平均 667m2产 45 9 73kg,比对照汕优 63增 2 7 78kg ,增产6 43% ,单产排名第二 ;2 0 0 2年参加省晚稻中迟熟A组区试 ,平均 667m2 产 440 39kg,比对照汕优 63增 5 64%。2 0 0 1年参加宁德市中稻区试 ,平均 667m2 产5 4 5 8kg,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5 0 9kg,增产1 0 …  相似文献   

16.
D奇宝优1号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奇宝优1号是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用D奇宝A与登秀1号配组育成的晚籼杂交稻组合,于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长汀县2006—2007年在全县多点多稻作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产量高,双晚,平均产量565.8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作中稻和烟后稻,平均产量560-620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达显著水平。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在长汀县中稻、烟后稻区或类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均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深受广大农户欢迎。现将其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协代9516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为浙江省"8812"工程之成果,已于1999年通过浙江省审定。我区1996年引入,经3年试种和大面积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抗病、耐肥抗倒、分案力强、穗型大、结实率高、米质优、后期青秆黄熟等特点,适宜我区作连作晚稻种植。(-)产量表现1996年我区引入试种0.54hm2,平均单产521.0kg/667m2,其中一丘0.15hm2,单产565.4ks/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6.2%。1997年大面积连片示范7hm',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平均单产452.6kg/667m',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9.4%。本区三个品试点…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8年11月16日审定通过了1个水稻新品种,即航育1号。航育1号:为浙江省农科院以晚香糯ZRg经空间诱变处理育成的晚粳稻新品种。经衢州市1995和199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分别为339.9kg/667m’和422.3kg/667m’,比对照品种秀水11增产2.13%和203%,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34.3kg/667m‘,比秀水11增产0·65%。全生育期两年平均为119.8天,比秀水11短4.7天。该品种株型紧凑,分素中等偏弱,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成穗率高,德大粒多,千粒重高,加工及外观品质好,米质优,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  相似文献   

19.
宜香1577是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用宜香1A和宜恢1577配制而成的杂交稻组合,具有米质优、米饭口感好并有香味、产量高、制种产量高、易栽培、适应性广等优点。2001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米A组试验,平均单产565.4kg/667m^2,比汕优63增产5.4%,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单产573.9kg/667m^2,比汕优63增产7.63%,极显著。2003年通过四川、贵州、陕西、江西、广西、安徽和浙江等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两优37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37S与R173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6年在武夷山市的武夷、洋庄乡等地试种,2007年在北部山区大面积推广,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等优点。1产量表现根据两优3773的生育期特点,它能充分利用武夷山市北片三大乡镇稻田的光温条件,2006年在武夷山市洋庄乡设3个示范点:其中洋庄村示范0·15hm2,平均产量612·0 kg/667m2,比汕优63增69·4kg/667m2,增产12·8%;大安村示范0·14 hm2,平均产量542·6 kg/667m2,比汕优63增48·0 kg/667m2,增产9·7%;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