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盛宝钦 《植物保护》1992,18(1):34-34
小麦白粉病菌寄主范围的研究,我国尚未见报道。Nava Eshed等在以色列发现有18个属37个种的野生植物,是小麦白粉病菌的中间寄主。笔者收集了54份小麦近缘植物,进行小麦白粉病菌的接种和回接,均获得成功,现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麦白粉病菌子囊孢子释放和侵染实验向齐君,段霞瑜,盛定钦,周益林(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我们以往释放和收集小麦白粉菌子囊孢子是在冬天将着生子囊壳的病叶用水浸泡后,倒贴在培养皿盖上,然后将培养皿盖扣在罩有无菌麦苗的玻璃罩上,置于温室培养,经...  相似文献   

3.
 小麦白粉病菌的无性世代可在夏季冷凉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上越夏,这一点国内外已有许多文章报道。  相似文献   

4.
小麦白粉病菌毒性基因侦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置小麦白粉病菌毒性侦察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全国各主要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毒性结构、动态及各主要已知或未知抗病基因的抗性表现和变化,为抗源的合理利用、杂交亲本的选配,抗性基因的合理布局和更替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永顺  陈俊 《植物保护》1988,14(1):27-27
1987年2—5月,在贵阳花溪地区农家小麦地和我院农场,采集了小麦白粉病菌标样40个,用7个鉴别寄主(百泉565、毕麦6号、洛夫林13号、高加索、白兔3号、肯贵阿、Khapli),放在垫有以50ppm苯并咪唑浸湿的脱脂棉的培养皿内,以抖落孢子法进行接种,重复2—3次,待感病品种百泉565充分发病后,按0、1、2、3、4定性分级记载,鉴定出9个生理小种。贵白16号小种所占比例为25%;64号、32号小种各占20%,0号、4号、13号、各占7.5%;128号、52号各占2.5%、1984年以前的优势小种为4号,已下降为无关紧要的小种。 但本院小麦地采的22个标样,64号小种占33%,而农家小麦地采集的16个标样无64号小种,16号的比例高达36%,其原因是我院小麦地长期用作小麦抗病鉴定和抗病育种工作,品种来源广,杂交材料多,  相似文献   

6.
在开展小麦白粉病的有关研究中,需要长期保存菌种,传统的方法是将病菌接种在试管内种植的小麦幼苗上,发病后放在2—4℃有日光灯照明的冰箱中,能保存30天左右;Bennett等(1979)报道:将摘取的小麦幼苗叶片、接种发病后、置于3—5℃每天日照8小时的生长室内,该病菌可保存90多天。但一般单位因设备条件限制而难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感病的小麦品种上影响白粉病菌(Ery siphe graminis f.sp.tritici)侵染机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平均温度(T)和平均相对湿度(RH)。平均温度与侵染机率的关系符合ŷ=X/(a+bX+cX2)的二次抛物线函数关系,最适温度范围在5.15-10℃之间。平均相对湿度与侵染机率的关系一般符合直线关系,最适湿度范围在81.15-97.0%之间。通经分析表明,平均相对湿度较平均温度对白粉病菌侵染机率的直接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理小种的分布问题 1980年10月—1981年5月期间将各地标样在室内采用幼苗和离体叶片进行接种鉴定。幼苗鉴定方法是将鉴别寄主播种(或将幼苗移栽)在圆柱形玻璃瓶内,瓶口复盖以4—6层纱布;离体叶片鉴定是剪取各鉴别寄主的1.5厘米左右的叶段,浮载于动力精(10ppm)或苯并咪唑(40ppm)的水溶液上,进行接种鉴定。鉴定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河南省小麦白粉病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病害初侵染源的明确是研究流行规律、预测预报和制定防治策略的重要一环,为此1987和1988年作者在河南省南阳地区对小麦白粉菌无性世代的越夏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987年在平原地区(海拔120-130米)的南阳县官庄乡和新野县城郊,于麦收后在麦茬玉米地边种植2-3平方米的感病品种小麦各1处,8月中旬对这些麦苗和地边、地内、麦场等处的自生麦苗是否有白粉病进行仔细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播种的感病品种麦苗或是地边、地内、麦场等处的自生麦苗(每处调查1000多株)都未发现白粉病。同年8月12日在丘陵地区的南召县荞端乡从海拔320米至780米处有自生麦苗的场所进行了调查,结果在海拔630米以上地区多数麦场的自生麦苗上发现新鲜的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对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方法及我国部分麦区生理小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的监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小麦白粉病是世界性病害,因缺少抗性品种,长期以来依赖于药剂防治。三唑类药剂是防治白粉病的高效药剂,由于长期、大量、单一的应用,致使病菌抗药性发生。我国胶东沿海是小麦白粉病的多发地区,使用三唑酮防治该病近10年,病菌抗药性的研究与探明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应用小株法和叶段法进行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监测,3年共监测单孢堆菌系333个。结果较基线MIC高3~7倍者占86%,表明已进入抗药性发展初期。由于近年春旱抑制发病而抗药性发展很慢,一旦白粉病有中度以上流行条件,大面积连续用药即会发生抗药性,使防治失效,威胁生产,建议尽早治理。  相似文献   

12.
小麦白粉病菌31号小种迅速上升我们自1983年开始鉴定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1990年采用全国统一的9个鉴别寄主品种,以幼苗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法,系统监测了河南省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生理小种组成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当前白粉病菌群体中31号小种的频率在迅...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小麦白粉菌闭囊壳越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世界各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小麦白粉菌闭囊壳的越夏情况差异很大。在夏季干燥无雨炎热的地区,闭囊壳能顺利越夏,成为小麦白粉病在秋苗上的初侵染源;在夏季多雨潮湿的地区,闭囊壳则不能越夏,关键在于是否导致自生麦苗发病,北京地区小麦白粉菌闭囊壳的越夏行为尚未见报道,作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菌侵染信号传递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抗病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在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后钙调素含量的变化发现其存在差异。如抗病品种钙调素含量高峰出现在接种后4 h,即寄主与白粉病菌接触阶段。而感病品种接种后24 h出现钙调素含量高峰。比较测定了不同的钙调素抑制剂对小麦品种抗白粉性的影响,发现10mmol/L TFP和5 mmol/L CPZ处理使抗病品种变为高度感病,50 mmol/L CPZ处理使小麦感染白粉菌后反应型下降,表明钙调素与小麦抗白粉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据现有国内外资料报道,小麦白粉病菌的闭囊壳于小麦收获后形成子囊孢子在自生麦苗或冬麦秋苗上引起初浸染;也有资料报道闭囊壳越冬后形成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本文结果与上述有不同之处,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麦条锈病菌和白粉病菌多重TaqMan Real-time 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和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条锈病主要发生在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各省、自治区;白粉病则在西南各省和河南、山东、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发生较重,且西北、东北麦区也日趋严重[1]。条锈病菌依靠夏孢子造成小麦初侵染和再侵染并随气流远距离传播导致大区流行,白粉病菌则依赖于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二者作为典型的气传病害,空中的接种体在  相似文献   

17.
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与病菌毒性的监测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1991~1994年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结果表明,11,15号小种这几年的优势小种,315号小种有上升的趋势,用毒性频率分析的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表明,V1,V3,V5及V8等毒性的当前白粉菌群体中已基本固定(毒性频率接近100%),小麦白粉菌对Pm4a的毒性频率呈较快的上升趋势,说明Pm4a基因的使用应该审慎,白粉菌对Pm21为目前最有效的抗白粉病基因,对北京,西南及江浙三地区小区白粉菌  相似文献   

18.
2015年度采用定容式孢子捕捉器对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传播的初步研究表明,在病害发生初期病菌分生孢子捕捉量比较低,但随着菌源中心病害的逐渐加重,病菌分生孢子在距菌源中心20 m和40 m远处捕捉量随之增大。线性弧度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距菌源中心北向20 m和40 m处的孢子捕捉量与风向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距菌源中心不同距离处的孢子捕捉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且在相同方向上,距菌源中心20 m处孢子捕捉量显著高于40 m处孢子捕捉量。  相似文献   

19.
湖北麦区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北省不同年度(2001、2003年和 2007年)、同一年度(2007年)不同生态区间的小麦白粉病菌毒性基因频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毒性基因 V2、V4b、V13、V20、V21、V2+MLD、V2+6、V4+8和V4b+Mli在测定的 3个年度中毒性频率均低于25%,而V1、V3b、V3c、V3d、V3e、V5、V8、V17和V193个年度的毒性频率均高于50%;白粉病菌毒性结构年度之间和生态区之间均基本相似,但个别毒性基因年度及生态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V2、V3a、V3b、V3c、V3e、V5、V6、V7、V8和V20在十堰以及武昌 2 个生态区毒性频率年度间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V4b、V5(MLi)、V13、V21、V5+6则表现为下降的趋势;2007年仅在十堰生态区检测到V2+Mld和V2+6菌株。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湖北小麦白粉病菌有性时期对自生麦苗侵染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侵染自生麦苗的主要菌源是病残体上的闭囊壳释放的子囊孢子,且闭囊壳量大、阴湿条件下自生麦苗发病重,而闭囊壳量少、阴湿条件下则自生麦苗发病轻,干燥、阳光直射条件不利于闭囊壳向自生麦苗传病.田间病残体上的闭囊壳无法与秋苗形成菌源衔接,即不能直接为秋苗提供菌源,只是侵染自生麦苗的重要菌源,在小麦白粉病侵染循环中起着间接越夏的重要作用.导致麦苗发病的闭囊壳必须在土表以上,埋于土壤中的闭囊壳一般不会导致麦苗发病,土表以上病残体或闭囊壳量愈大,发病的可能性也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