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枣树嫁接对枣黏虫越冬场所和虫态的影响,调查了枣树主干、主枝、侧枝嫁接部位、主干绑缚防虫带部位枣黏虫的越冬情况。结果表明,在10~15年生枣树(尚未形成老翘皮)的新嫁接区,枣黏虫已向新越冬场所转移,在4个调查部位均有越冬蛹,以主干防虫带处越冬蛹数最高,平均达16头左右,其次为主干和主枝嫁接部位,平均达6~8头,越冬蛹存活率均在60%以上。另发现枣黏虫除以蛹越冬外,在新嫁接处还有越冬幼虫存在,这些幼虫可能会对枣树的新愈伤组织造成危害。本研究表明枣树栽培模式的改变对枣黏虫的越冬场所和越冬虫态均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4年定位试验结果,甘蔗粉蚧种群动态,提出了甘蔗宿根年限以1年为佳,最多不超过2年。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粉蚧卵Oracella acuta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3±0.74℃,有效积温为134.6日度。 低温冷藏各虫态的方法以剪取有虫源的松枝放在保鲜塑料袋中封装后置于10℃~12℃的低温下冷藏为宜,在10℃下各虫态的平均存活时间以低龄若虫为最长,其次是高龄若虫。冷藏的各虫态可以连续不断地为寄生蜂提供寄主,卵还可用来繁殖本地的一种捕食性天敌—一种捕食螨。  相似文献   

4.
二点委夜蛾冬前田间调查及越冬虫态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11年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对二点委夜蛾越冬虫态及冬前幼虫的田间分布、虫龄、虫量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二点委夜蛾多以老熟幼虫作茧越冬。冬前幼虫主要栖息于有叶片遮蔽或落叶覆盖的地块,普遍为5~6龄。在甘薯地、大豆地、花生地和棉花地虫量较多;果园、蔬菜地、小麦地、玉米地等地块虫量少。幼虫生存与栖息地生态环境关系密切。但室内饲喂显示,幼虫为多食性,喜食多种作物、蔬菜及杂草,甚至可以枯叶为食存活。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甘蔗粉蚧在江西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选种、浸种、水旱轮作、间作营很清洁蔗田、利除枯、老叶为中心,打好3次硬仗为重点的农业防治和积极进行生物防治,使用药剂防治的系列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晓芬  邱新兰 《江西植保》2000,23(2):58-58,56
甘蔗粉红粉蚧SaccharicoccussacchariCockerell是我省甘蔗主要害虫之一。据在我省蔗区调查,一般有虫株在30%以上,严重的蔗田几乎每株甘蔗都被害。该虫在蔗株被叶鞘包裹的蜡粉带吸汁为害,且虫体披有蜡粉,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我们于1994年9月进行了多次室内外药效试验,现将室内进行的药效试验结果整理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药剂:40%乐果乳油(安徽池州农药厂生产);20%灭虫萜乳油(江西新建农药厂生产);28%双效灭虫净乳油(江西南昌特种农药厂生产);1.2 供试害虫:表1 不同农药及浓度对一龄粉红粉蚧…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快速鉴定甘蔗簇粉蚧,利用显微技术对虫体进行观察,再提取单头粉蚧基因组DNA,应用COI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双向测序。PCR产物测序分析后,输入GenBank中进行BLAST搜索并应用MEGA11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甘蔗簇粉蚧主要形态特征为具有18对刺孔群,钉状单孔散布背面,多格腺少,仅在阴门附近,领状管腺无。所获得的COI基因序列与甘蔗簇粉蚧具有100%一致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样品的COI基因序列均与甘蔗簇粉蚧处于同一分支中。研究结果可为该类粉蚧的检疫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武三安  齐晓丰 《植物检疫》2006,20(6):355-355
在鉴定采自北京市植物园温室的蚧虫标本时,发现一种传入我国的,危害仙人球的新害虫,即南美枝粉蚧(Hypogeococcus pungens Granara de Willink)。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贵州甘蔗粉蚧的发生规律及防治高永华,班景明(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贞丰县562200)甘蔗粉蚧是贵州甘蔗的主要害虫之一,世代重叠,终年为害。苗期常潜伏在蔗苗基部的蔗芽周围,伸长期成虫若虫聚集在叶鞘包裹的蔗茎蜡粉带、蔗芽和根带附近危害,甘蔗收获以后...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和方法处理甘蔗种茎对甘蔗粉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试验药剂中,3%石灰水杀虫效果较优于80%敌敌畏1000倍液,且有成本低、无残毒、无污染,并兼有杀菌作用:两种使用方法中,浸种远优于喷洒,主要表现在杀虫效果好,用药量少,用工少,成本低。  相似文献   

11.
二点委夜蛾越冬场所调查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明确二点委夜蛾的越冬场所,为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玉米田、豆田、花生田、棉田、甘薯田等作物植株、地表和0~5 cm表土进行调查,记录二点委夜蛾幼虫的分布部位和数量。结果表明,在玉米植株苞叶、玉米田的麦秸和杂草下、豆田、棉田、花生田、甘薯田、冬瓜田植株下或落叶下、桃园、田边地头和废弃农田杂草下均发现有二点委夜蛾幼虫,以植株密度大、落叶多、地表覆盖程度高的棉田、豆田和花生田虫口密度高。说明二点委夜蛾食性杂,越冬场所复杂, 棉田、豆田、花生田和玉米田等多种作物田以及田间杂草均可为其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12.
对湖北省出口香菇的储藏期昆虫进行了普查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香菇储藏期害虫种类较少.二纹大蕈甲(Dacne picta Crotch)是香菇害虫的优势种,其幼虫和蛹数量在上层较多,尤其幼虫表现明显,成虫在各层分布较均匀,呈现聚集分布.二纹大蕈甲的越冬主要虫态为成虫,但仍有部分是以幼虫、蛹越冬.  相似文献   

13.
刘康成  袁生贵等 《江西植保》2002,25(2):59-60,F003
由于甘蔗种苗调运和施肥水平的提高等原因 ,甘蔗粉蚧在我省各蔗区为害逐年加重 ,为了掌握其发生规律 ,正确估计田间种群数量 ,提高抽样调查精确度 ,为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1 998年开展了甘蔗粉红粉蚧空间分布及取样技术研究 ,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甘蔗粉红粉蚧空间分布的测定1 .1 调查方法 在甘蔗粉红粉蚧发生盛期 ,选择长势较好的甘蔗田 4块 ,采取隔行平行抽样法调查 ,以 0 .5m2 为样方 ,在座标纸方格上按顺序逐一记录每样方的虫数 ,以各田块所得数据列出频次分布表。1 .2 测定方法 根据调查结果 ,计算其方差S2和平…  相似文献   

14.
虞国跃  周在豹  王合 《植物保护》2020,46(3):163-166
有文献报道,枣葵粉蚧"Trionymus sp."是河北省枣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但我国蚧虫的重要文献上并没有记录这一种。国内有关枣星粉蚧Heliococcus destructor Borchsenius(=Heliococcus zizyphi Borchsenius)的生物学,实来自枣葵粉蚧。枣葵粉蚧其实是一个新的枣树害虫,2016年定名为枣树皑粉蚧Crisicoccus ziziphus Zhang et Wu。本文记述了这两种粉蚧的研究历史、形态区别特征,并提供了生态图片,供生产上鉴别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二点委夜蛾越冬虫态及其在越冬场所的空间分布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二点委夜蛾越冬虫态及其空间分布,为二点委夜蛾的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模拟大田自然环境观测区和大田环境下不同类型作物田二点委夜蛾越冬情况的系统调查,明确了二点委夜蛾是以休眠的老熟幼虫结一土茧或叶茧越冬,在空间分布上主要是在地表,占越冬幼虫的77%以上,部分叶茧在覆盖物中越冬.棉田、花生田、豆田、药材田、杂草地等多种田块的残留秸秆枝叶覆盖地为其越冬场所.棉田、豆田、杂草地的越冬存活率研究表明,棉田越冬存活率相对较大,秸秆覆盖厚度对存活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自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对广东和海南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天敌进行调查,共发现8种天敌。其中,捕食性天敌有4种,分别是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Mulsant、双带盘瓢虫Lemnia biplagiata(Swartz)、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us(Fabricius)和圆斑弯叶毛瓢虫Nephus quadrimacu-latus(Kamiya);寄生性天敌有4种,分别是松粉蚧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coccois Smith、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长崎原长缘跳小蜂Prochiloneurus nagasakiensis(Ishii)和粉蚧广腹细蜂Allotropa sp.。文内简要描述了6种天敌的主要鉴别特征,并提供了一些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粉蚧天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汤才  庞虹 《昆虫天敌》1995,17(4):167-171
本文系统调查研究了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Lobdell)在广东新侵入区的天敌种类数量动态以及对该粉蚧的自然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新侵入区,湿地松粉蚧没有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以蜘蛛类的数量为多,其次是瓢虫和草蛉类,通过排除作用的控制指数分析捕食性天敌的控制作用不明显,这些天敌在自然条件下远未能控制该粉蚧的种群数量发展并通过侵入区和原产地天敌的比较,认为引进天敌是解决滚粉蚧防治问题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清我省甘蔗粉蚧的天敌种类及优势种群 ,笔者于 1 993~ 1 999年先后在万安、吉安、泰和、南康、赣州、赣县、东乡、南昌等县、市甘蔗地进行调查观察 ,共采到标本 1 30 0余号 ,经田间调查观察和室内饲养 ,已初步鉴定的种类有1 2种 ,分属 2个纲、4个目、8个科。1 天敌种类1 .1 昆虫纲 INSECTA1 .1 .1 革翅目 DERMAPTERA1 .1 .1 .1 肥螋科 Anisolabidae( 1 ) 黄足肥螋 Eulxrellia pallies Shiraki采地 :万安、泰和。1 .1 .2 鞘翅目 COLEOPTERA1 .1 .2 .1 瓢甲科 Coccinellidae( 2 ) 小红瓢虫 Rodolin pumila Wlise…  相似文献   

19.
柑桔锈螨越冬虫态和场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锈螨 Phylloptrula oleivora(Ashmead)的越冬问题,目前国内还有些争议。我们近几年在湖南省道县对越冬虫态、越冬场所及其分布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表明在道县柑桔锈螨的卵、若虫和成虫皆可越冬,主要在受潜叶蛾为害的僵叶、秋梢叶片等处越冬。在冬季连续晴暖时,成、若虫可取食为害,部分越冬卵可孵化为若虫。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研究方法1.越冬虫态调查:1986年12月~1987年3月,1987年12月~1988年3月,分别每10~30天调查一次,定株选取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每个方位各取一片潜叶蛾为害的叶片和1片秋梢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评估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喷雾法进行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的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3龄幼虫、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25.829 7 mg/L、49.589 8 mg/L,显示了对扶桑绵粉蚧有较强的毒力。田间药效试验显示,相同的处理时间,呋虫胺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效与浓度呈正相关;C1(0.125 g/L)、C2(0.167 g/L)处理在药后7 d达到最高防效,14 d后防效下降;C3(0.2 g/L)、C4(0.25 g/L)和C5(0.5 g/L)防效与药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C5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3 d、7 d的校正防效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的同期效果,药后14 d的防效为92.08%,显著高于C1、C2和C3,与C4差异不显著。【结论】研究表明,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可有效防治扶桑绵粉蚧。在进行防治时,综合考虑防治效果、防治成本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建议使用C4进行防治,当绵粉蚧虫口基数较大时,可在药后10~14 d进行2次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