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沈福加《是成功,抑是败着?——就《榆》及其创作体会和钱泽滨先生商榷》及钱泽滨先生《力求以形传神——榆树桩景的创作经过与体会》(本刊97.1期30页文,彩页树照)后,觉得准确地把握盆景的造型形式,是盆景创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读完石华同志《精益求精,可成佳作》(贵刊1995第7期)一文后,觉得有些看法不够恰当,试述一二。陈荣森先生所作的榕树盆景(见贵刊1995年第5期),主干轴线是向右上方的斜线,盆的中心线是竖直线,不可能“重合”。该作上半部出枝如石所说,稍嫌“空”了一点。按照  相似文献   

3.
近日,仔细拜读了沈定山先生的《好题名自磨砺出》(见95年第10期29页)和王子先生的《关于几个作品的题名》(见96年第3期25页)二文,相比之下,我觉得还是沈先生的观点较正确。盆景作品的题名,是作者与观者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桥梁。它能够引导观者的思维走向作品更深的意境之中,进而与作者的情感沟通并产生共鸣。因此,  相似文献   

4.
谢克英先生在本刊1994年9、10两期发表了《银花满天》、《阅尽人间春色》和《田园乐》三幅盆景照图(见94年9、10期),引起了人们的注目。谢先生是一位电子工程师,工作十分繁忙,搞盆景,纯属业余,且涉足这门艺术的时间不算长。但纵观其三盆作品,不论在培植管理、造型立意等方面,都显示出较深的功力。  相似文献   

5.
饶其海先生的《老鸦柿》盆景(见《中国花卉盆景》2007年第1期封4),是令人喜爱的。笔者深入欣赏后认为,作品还可以进一步因材施艺,使艺术价值更上一层楼。素材的树干为稍微倾斜一点的高干直立型;虽一本多干,但  相似文献   

6.
96年第3期《中国花卉盆景》上李润先生的《根艺配座的要求》,提出了一个根艺制作与欣赏中不能忽视的问题。这里对作者所持的某些观点提几点不同看法。一、作者在文章中所举的三个例证,其实两个并无配座。一件是李久贡的《冲浪》(见1995年第4期《中国花卉盆景》彩页)。这件作品中三只鸭下面的部份,显然是“浪”,作品既然题名《冲浪》,那么这“浪”就应视为主体,是与鸭相辅相成的主体的构成部份,而  相似文献   

7.
盆景的题名是主题思想的表述,美的题名使其意境更为深远,使观者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如一棵大树形的榕景题名为《故乡的回忆》(见本刊一九八八年第九期彩页),就使人悠然想起  相似文献   

8.
创作优秀盆景作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我以为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作者必须有正确的创作意识。那种以为得到一根好的树桩,便可以事半功倍地创作出优秀盆景作品的想法,是一种极片面的误解,可称之为唯素材论。对于习惯制作树桩盆景的人来说,把扦插的幼弱枝条组合成一件作品,比驾轻就熟地对“生桩”造型还要难。难在哪里?正如沈荫椿先生给《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的信《请勿“东施效颦”》中指出的那样:“培植者大多缺少翰墨文化艺术修养。”(见《中国花卉盆景》1992年4期)。  相似文献   

9.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这首诗,已为好几位盆景艺术家立意进行创作。在我的案头,就有两件作品照片的印刷件:一件叫《孤帆远影》(见《中国花卉盆景》1987年第1期24页);又一件叫《孤帆远影碧空尽》,刊于《成都盆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图版36。这两件作品,均以大江为画面的中心,前者把大山放右侧,左侧小山作陪衬对比;后者则相反。前者的布局位置构成不等边三角形;后者基本呈正方形。  相似文献   

10.
《三干飘枝半悬崖造型探索》一文发表后(见《花木盆景》2000年9期)引起彭友洲先生和田学中、王思成先生两种不同的见解(见本刊2000年6期、10期)。笔者认为:这种直抒已见、认真探讨的精神,值得发扬,对造型的探索、充实、完善有很大的好处。我赞同田学中、王思成文的观点,但不赞同抛开特定的三干飘枝半悬崖造型而提出题外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附石的树木盆景在盆景作品中是较常见的一种,成为一种模式,为广大盆景制作者和欣赏者所钟爱。对于这类盆景,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具有和谐美,即树与石的搭配要和谐。若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件作品就是失败的。贵刊1993年第11期彩页中一盆题为《孤松盘桓》的榆附石  相似文献   

12.
“昭彰盆景形神,提领观众入胜”。作为中国盆景的闪光一点,题名的重要意义已为人所共识。潘仲连先生的《刘松年笔意》,贺淦兹先生的《风在吼》,赵庆泉先生的《小桥流水人家》,许介文先生的《欸乃一声山水绿》等等,不但作品形神光彩照人,题名亦炉火纯青,堪称一代风范。但是,我们的另一种现状是:相当一部份作品的题名(包括艺术创作水准)还在低起点上徘徊。这是中国盆景提高环节中不应忽视的一环。下面,让我们剖析几个作品(均见《中国花卉盆  相似文献   

13.
仔细揣摩《中国花卉盆景》1997年第9期彩页上钱泽滨先生创作的《爱在深秋》刺柏桩景以后,有几点不同看法,希望钱先生及同好指正。笔者愚见,将左边的小刺柏与大刺柏合栽是不适宜的。我未见过该桩景实物,但从照片上看,左边倾出盆外的小刺柏的弧形主干刚好与盆沿的弧线连成一线,长跨度的弧连线破坏了原来的刚阳之美,这是配树与盆景搭配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4.
拜读了冯蜂鸣先生撰写的《宁静清新、幽雅温馨——赏盆景作品一幅》(见1995年2期)后,总觉得不是滋味。冯先生首先肯定“这是一件典型的组合盆景作品”,这足以证明冯先生对中华民族的特殊艺术——中国盆景,应有的主观审美力,还不完备。因为冯先生还不够了解中国特有的文人写意性的组合盆景具有多方面严格要求,并非可以随便凑合,它应该是“神州大地瑰丽风光移情化了的艺术再现”。然而作品首先显示出来的是用盆不当,盆边太宽,如  相似文献   

15.
观盛冬生先生的《老骥伏枥》和《探幽》这两幅盆景图照(见1996年第12期彩页)犹如在赏两幅工笔画。《老骥伏枥》是配石曲干式,《探幽》是小悬崖式。尽管两者定植、布局的形式不同,但它们明显的共同特点是:自然形态呈S形作弯,根系粗壮发达,主干下粗上细,过渡收梢自然。这些,均符合画理所说的“画树要从根至枝梢有一个形态渐变的过程,要枝干上下多曲折,不要单用直笔”的要求。凡工笔画或半工半写意甚至泼墨  相似文献   

16.
1986年12期刊载的《富有意境的佳作》一文,肯定、赞赏了盆景作品《古道西风》(见1986年第1期彩页)。我则认为,这个作品不值得称道。《古道西风》盆景是以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小令为题的,它和现在的时代已相差七百年了。对待这首元曲,也和欣赏其它古代作品一样,应该历史主义地去分析它,因为它毕竟不是现在的现实。这个曲子的中心内容是“断肠人生在天涯”,配景是灰色的,一  相似文献   

17.
读贵刊87年第五期,林忠明先生的《一代风流初露锋芒》一文,其中报道了盆景艺术新秀王孝金夺魁之作《欲穷千里目》榕树盆景。从附图一榕树形格态势来看,是一件可喜的佳作。但从树、石的构图、配盆点饰、命题意境的综合结构等方面来看,情景不协调。而  相似文献   

18.
注重盆景的自然美,是盆景界的永恒潮流。现在中国盆景界基本摒弃了"规则式"造型,正向着自然式造型迅猛发展。国外盆景的情况也是这样。本文举一件日本真柏盆景为例,就能说明这一问题。这件作品(见图1,来自《中国花卉盆景》1992年第1期彩页)曾荣获日本盆景最高奖项——"国风大奖"。它极为苍古,仍  相似文献   

19.
《中国花卉盆景》今年第8期,发表了河北石家庄白求恩医院周永友同志的一组盆景作品。周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盆景创作的。综观这六盆姿态各异、苍古雄劲、生机蓬勃的雀梅和榆树盆景,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业余爱好者之手。初看一遍几乎是无懈可击!这里,我想如同针对专业盆景作品那样以挑剔的眼光,对周同志的作品提一些粗浅的看法,供他参考,并与广大读者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读了《中国花卉盆景》2000年第12期林士坤先生《留空布白应在“舍”字上下功夫》的文章,笔者颇不以为然。依笔者看法,曾先生的雀梅桩景总的看非常舒展,自然而又苍劲,较好地表现了岭南盆景风格(当然也有值得商榷之处)。而林先生修改后的画面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原树风格,成了“风吹式”树相,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大相径庭,其结果已不是象林先生所说的那样只是“留空布白”的增减,而是按林先生自己的爱好将原作改得面目全非,真正是“大刀阔斧取舍”了。但依笔者拙见,就算林先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