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的综合性状结果表明,参试的10个品种中,辣味较强鲜食型的有航椒1号、航椒2号、航椒5号、航椒6号、航椒8号、航椒9号6个品种,强辣味鲜干兼用型的有航椒3号、航椒4号、航椒7号、航椒10号4个品种;10个品种的亩平均产量5 772 kg,较对照陇椒2号增加552 kg,增10.6%;亩平均产值1.34万元,较对照陇椒2号增加0.09万元,增7.2%;参试品种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对照陇椒2号分别降低10%、6.4%、5.9%和3.5、3.1、3.2。试验证明,10个航天辣椒新品种的风味适应大多数食椒人群的口味,田间丰产性、抗病性、经济效益均明显高于对照照陇椒2号,是山川皆宜种植的高产高效栽培的辣椒系列优良品种,应在同类地区的辣椒产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三樱椒是从日本引进的朝天簇生型干椒品种,我县已裁培20多年,种植面积达到2万多hm2.近几年,我县从三樱椒自然杂交变异中选育出一个新品种--柘椒1号,属朝天簇生椒类的一个变种,因椒尖钝圆似子弹头,也称为"子弹头".该椒高产优质俏销,一般产干椒300kg/667m2,比日本三樱椒增产50%以上.现行收购价,柘椒1号7.60~8.00元/kg,日本三樱椒5.00~6.00元/kg.柘椒1号的推广,使椒农收入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D椒2号、3号是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的园艺师董三岐老师主持的课题组于2001年育成的甜椒系列杂交品种,4年来经全国多点试栽表明,该系列甜椒品种抗病毒病、疫病能力较强,耐热性好,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适宜于在长江以北地区栽种,本文针对D椒2号的栽培技术、D椒3号的育苗技术作以简要说明.D椒2号以温棚秋延后、温室越冬、春季拱棚及春季地膜覆盖等模式栽培.D椒3号肉质松脆,微辣,生食、熟食品质俱佳.这种辣椒以果实硕大,色泽黄白,光亮剔透.经试验种植,其生产效益每亩超过1万元,最高达2.68万元.  相似文献   

4.
郝萍  吴国兴 《新农业》2009,(11):10-11
1.怎样选择辣椒品种和确定播种期 辣椒早熟栽培选择销路好、高产、抗病品种,可从灯笼椒类型中选择,如中椒2号、中椒4号、中椒8号、辽椒4号、海花19、同丰17、沈椒4号、茄门等。长辣类型可选择沈椒1号、辽椒2号、保加利亚、湘研3号、湘研4号、湘研5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三樱椒在西华县有多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8年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主要品种为三樱椒8号系列、天问2号、天问5号等,亩产最高达500 kg,亩均效益3000元左右。为了给各地三樱椒无公害生产提供借鉴,归纳总结了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1种子处理1.1晒种播前2 d晒种4~6 h。可将辣椒种子摊在透气的布上,薄摊,并经常翻动,使每粒种子能充分接受阳  相似文献   

6.
<正>秋延后种植辣椒,一般10月下旬开始采摘上市,可一次性采收,省时省力,每667米2产量可达3 000千克以上,经济效益较高。一、品种选择选择抗病、生长势强、商品性好、耐贮藏的品种。如猪大肠、改良猪大肠、新椒11号、陇椒3号、陇椒6号、航椒7号、航椒8号。二、育苗技术1.种子处理①温汤浸种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2天,将种子放入55℃热水中,不断搅拌,水温降到30℃左右  相似文献   

7.
1播种 1.1品种选择辣椒品种较多,可根据当地销售习惯、气候条件和保护地类型来选择适宜的品种。保护地冬春栽培可选择早熟、耐寒、抗病性强、优质高产的品种,如龙椒2号、海花3号、麻辣三道筋甜椒、傲龙牛角椒等;秋冬栽培可选择生长势强、抗病性强、高产的品种,如龙椒1号、世界冠军、茄门椒等。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5,(5)
<正>1育苗1.1优选品种选择耐冬季弱光、抗寒性强、抗病,早熟、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如砀椒1号、新丰4号、汴椒1号、江蔬2号、苏椒6号、洛椒2号、赣丰5号等,甜椒有甜杂6号、中椒5号。1.2苗床土壤处理选用未使用过除草剂的肥沃园田土和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按体积6∶4配制,每立方米施入1公斤磷酸二铵、0.5公斤硫酸钾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2.5%敌百虫粉剂80克,过  相似文献   

9.
1 品种 选择津椒3号,新椒2号、3号和四平头等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鸡泽县羊角椒常年种植面积8万亩左右,矮化密植技术就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植株高度,通过增加密度,发挥群体优势,增加产量,提高效益。通过该项技术,鲜红椒亩产可达2 000~2 500 kg,较传统栽培增产10%~15%,亩增效益400~800元。1品种选择应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常用品种:鸡泽羊角椒及从羊角椒提纯的冀泽椒1  相似文献   

11.
<正>1选择适宜的品种应选择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的品种。可选用湘研1号、湘研3号、湘研4号、苏椒5号、中椒6号等国内品种。2培育壮苗于9月上旬开始播种,播前种子处理,除温汤浸种外,还应用10%的磷酸三钠浸种20  相似文献   

12.
沭阳县发展大棚蔬菜生产,2000年秋全县种植茄果类蔬菜6 800hm2,大棚芹菜、黄瓜、西葫芦等3 066.7hn2,大棚蔬菜产量36.2万t;2001春种植茄果类、瓜类、蒜苗、香菜、莴苣、菠菜、青韭等7 933.3 hm2,产蔬菜40.4万t.全县反季节大棚蔬菜总产82.6万t,产值达1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9.5%来自反季节大棚菜.沭阳县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引进推广宝大903、苏抗8号、中蔬4号蕃茄,苏椒5#、中椒6号、中椒4号辣椒、苏崎茄、扬茄1#茄子、超长四季豆81-6、之豇28-2、高产4#菜豇豆,中农5#、早抗黄瓜,徐州白蒜、二水早大蒜、抗病苏密、皖杂1#、郑杂5#  相似文献   

13.
<正>前言红鲜椒种植经济效益可观,是彰武县种植结构调整及发展高效农业主要品种之一,为扩大推广其种植面积,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彰武地区主栽红鲜椒品种有红泽一号、羊角红一号、邯优尖辣椒、博辣6号等。2育苗2.1育苗设施准备:温室育苗,拱棚分苗2.2床土准备与处理配制营养土的配置:选择土质肥沃多年未种过茄科,作物前茬未用过残效期过长的除草剂如2、4-D和阿特拉津等,茬口以  相似文献   

14.
1产量表现 “哈椒一号”与“卫星87—2”太空椒示范。经实际收获,“哈椒一号”平均单果重160g.平均产量5600kg/667m2;“卫星87—2”太空椒平均单果重221g,平均产量5425kg/667m2。每kg按0.30元计价.“哈椒一号”效益是1680元/667m2.而“卫星87—2”太空椒效益是1627.5元/667m2.扣除163元/667m。成本.纯效益分别是1517元/667m2和1464.50元/667m2,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青(辣)椒属茄科植物,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有机酸、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C含量为菜中之首,还含有辣椒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本文依据多年种植经验,总结了一些青(辣)椒栽培要点,期望能指导生产实践。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品种。常用青椒品种中椒107、北星8号、鹿椒7号等,辣椒品种可选择中椒16、中椒106、鹿椒11号等。2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在温室种植蔬菜的生产实践中 ,笔者总结出了日光温室冬春茬辣椒间作甘蓝的栽培模式 ,可在不影响辣椒产量的前提下增收一季甘蓝 ,使总产值达 1 9.5万元 /hm2 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茬口安排辣椒、甘蓝分别于 9月上旬播种育苗 ,1 1月上旬分别定植。甘蓝采收期一般在春节前后 ,正值蔬菜淡季上市。甘蓝收获后 ,辣椒开始进入结果期 ,可分批采收上市。2 品种选择冬春茬辣椒选用优良品种陇椒 2号、陇椒 6号、佳木斯等 ,春茬甘蓝选择冬性强、抽薹迟的早熟品种中甘 1 5、中甘 1 6等。3 育苗9月上旬辣椒用 8cm× 8cm的营养钵温室…  相似文献   

17.
姚明华 《农家顾问》2006,(12):42-43
鄂椒1号、鄂椒2号是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耐热辣椒新品种,具有抗病性强、耐高温、丰产性好、耐贮运等优良特性,属微辣型中晚熟品种。目前该品种主要在长江流域油麦产区和蔬菜产区推广,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播种育苗(1)品种选择。选择耐热抗病丰产的鄂椒1号、鄂椒  相似文献   

18.
<正> 1 选用良种 宜选较耐寒、对低温适应性强、坐果节位低、早熟丰产、品质好的品种。甜椒主要有双丰、甜杂6号、中椒5号、冀研4号;半辛辣型品种有辽椒1号、湘椒1号、早丰1号、洛椒2号;辛辣型品种有苏椒2号、洛椒4号、保加利亚椒、中椒6号、湘研4号、早杂2号等,各地可有选择地应用。2 培育壮苗2.1 苗床准备 菜椒幼苗期对温度要求较高,且幼苗生长慢,苗期较长,因而育苗时用温床作播种苗床,用阳畦作分苗床。温床可选大棚套小棚,电热温床。苗床的营养土按肥沃园土6份、腐熟厩肥4份,进行调制。每立方米培养土再加过筛  相似文献   

19.
一、品种选择 要选择抗逆性和抗病性强、耐高温高湿、高抗病毒病、抗寒性强、早熟、红熟速度慢、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目前主要优良品种有汴椒1号、湘研13号、苏椒5号、开杂2号、洛椒4号等。  相似文献   

20.
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应以选择耐弱光、耐寒、抗性强的品种为原则,如保加利亚羊角椒、早丰1号、湘研1号、洛椒4号、牛角王、华椒1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