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牛的冻配改良是家畜繁殖的先进技术,主要优点是扩大优良种公畜配种辐射面和充分利用生产性能加快牛的品种改良,提高其繁殖受胎率,可以少养或不养种公畜,减少饲料和管理费用,预防疾病的传染,如布氏病等,可以克服公母畜体格大小悬殊配种的困难.实践证明,它是繁殖改良家畜品种最经济迅速的方法对于发展我县畜牧业经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牛冻配受胎率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2.
家畜去势手术,中兽医又称阉割.目的是消除家畜的性欲和繁殖能力,使家畜的性情变得温顺耐劳,便于管理;使肉用动物的肉质得以改善,提高产肉量;还可控制畜群中的交配行为,从而有利于良种的繁殖和选育.雄性去势手术又名睾丸摘除术;雌性去势手术又名卵巢摘除手术.此外还有雄性的药物去势及睾丸的无血去势术.虽然家畜去势手术是基层常见、常用的小手术,但术后并发症多,其中阴囊症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杀灭患病家畜或带菌家畜排泄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菌,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同时,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其它家畜,引起疾病发生和流行必须进行消毒;消毒是目前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它不但可以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防止传染病的扩大和蔓延,也可保护相关人员免受感染。消毒是兽医卫生防疫工作疾病防治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际兽医卫生防疫中经常用消毒药来进行消毒,根据被病原菌污染的程度、环境等,要选用不同的消毒药物。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性病,过去主要在北方流行,进入2000年后随养殖业的发展,传播范围逐步扩大,现在已经波及全国。该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般由患病的牛、羊、猪等家畜传染给人。家畜患布鲁氏菌病常常出现流产、不孕、空怀、繁殖成活率降低、使牲畜头数明显减少、产肉、产奶量下降。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各农民致富。布病的诊断以血清学诊断为主,基层常见的布病诊断方法为虎红平凝集试验,这种检测方法有价格便宜,方便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我就不足之处说几点自己的看法,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家畜中毒性疾病是当前危害畜禽较大的一类疾病,发生普遍、既是群发病,也是多发病,特别是有毒植物中毒,又常具有地区和季节性,在草原和牧场更是造成影响家畜繁殖、增重、管理甚至死亡的一种严重问题,同时某些植物毒素还间级影响人类健康。为了预防植物中毒的发生和防制毒草的繁殖,将引起家畜中毒的原因,常见有毒植物及其有毒成份,中毒症状等简介如后:  相似文献   

6.
瘤胃臌气是家畜养殖中较为常见的消化类病症,常见于牛等反刍类家畜,且不具备传染能力。这一疾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某种不正常情况的发生,使得家畜所食饲料长时间停留在牛的瘤胃里,饲料发酵产生了气体,并在瘤胃中大量积累直至超出正常气体量,阻碍家畜正常嗳气的同时,造成家畜的肚胀、气胀等症状。本文从中西兽医角度探究了牛瘤胃臌气的治疗方法和具体疗效。  相似文献   

7.
前言根据有关资料介绍,野生动物布病的传染源可成为家畜布病的来源。例如欧洲野兔中流行的猪布病第3生物型能使猪体受到传染。感染布病的野生动物和鼠类,可经其体表寄生的扁虱而使家畜受到感染。由于布氏杆菌在扁虱体内繁殖,存活的时间较长,可以长期保持对家畜的致病力。感染布病的野生的鼠、兔等在家畜布病的传播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草原上防治布病在家畜中的传播中,研究布病对野生动物的感染情况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8.
掌握家畜的正常繁殖规律对于应用常规和现代育种技术、提高家畜繁殖力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家畜的繁殖规律不同,且同种家畜不同品种的繁殖规律也不尽相同。掌握家畜的发情排卵规律,为人工授精(AI)和胚胎移植(ET)等繁殖控制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9.
<正>秋季天气凉爽,饲草充足,家畜食欲旺盛,生殖机能活跃,是牛、羊、兔等多种家畜配种、繁殖的黄金时节。为提高配种成功率,下面介绍几种有助于增强雄性家畜生殖机能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家畜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在家畜传染病的教科书中均归纳为传染源、传染途径(或传染媒介)、易感动物(或易感畜群)三个基本环节。南京、江苏、山东农学院主编的《家畜传染病》一书中写到:“流行过程是由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正>家畜性别控制技术是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家畜繁殖出人们所希望的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新技术,是继家畜人工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之后家畜繁殖领域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对家畜的性别控制主要有2个途径:(1)人工受精前通过对X精子与Y精子的分离加以控制性别;(2)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加以控制。目前,在奶牛生产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主要是采用第1种  相似文献   

12.
<正> 家畜繁殖过程受到很多激素的控制,这些激素以极微的量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如何正确地测量激素在体内的各种变化,是进行家畜繁殖生理研究和探讨繁殖技术与药物效用机理的一个关键问题。Yalow等(1960)首次利用免疫反应的原理和放射测量技术检测血浆中胰岛素的含  相似文献   

13.
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家畜繁殖档案资料的记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家畜繁殖生产实践中逐日发情记录和产科疾病的防治记录等都离不开一些形象、简洁、易懂的记录符号。家畜繁殖记录符号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在马匹繁殖改良中就曾有过探讨,后来我国畜牧业生产中,黄牛、肉牛、奶牛逐渐成为主要的养殖家畜,所以牛的繁殖改良工作提上了日程。但是直到目前,  相似文献   

14.
犬毛囊虫病又称犬蠕形螨病或犬脂螨病,是由于犬毛囊虫寄生于犬毛囊或皮脂腺而引起的一种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病。人与其他家畜也各有其固定的蠕形螨,但彼此互不传染,具有非传染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热应激在家畜很常见,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夏季高温天气会导致家畜采食量减少、产奶量减少、体重和繁殖性能下降等。研究表明小鼠在冷应激、鸡在热应激、兔子在缺氧应激、以及人在辐射应激等条件下,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体内自由基含量和过氧化产物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6.
家畜螨病是指由疥螨科或痒螨科的螨寄生于家畜体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接触性寄生虫病。饲养管理不良可导致该病的发生。病情较轻者常影响动物生长发育.严重时则引起动物死亡,给养殖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于伴侣及观赏动物(如犬、猫、兔等),若治疗不及时可降低毛皮质量和观赏价值;螨病还可传染人,影响人体健康。因此,科学的防治家畜螨病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几年来畜牧科学与繁殖生物学已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发展成一门新的学科——家畜繁殖免疫学。它是研究机体内部环境与全部繁殖过程保持统一性规律的科学。通过免疫学、免疫遗传学和免疫化学的综合研究,发现在家畜正常繁殖各个阶段都存在免  相似文献   

18.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伪狂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科的猪Ⅰ型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高度致死性疾病。猪是本病毒最重要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来源,猪感染后的症状因日龄而异,种猪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并且对养猪业的损失最大。  相似文献   

19.
《北方牧业》2013,(11):15
<正>近日,美国国家猪肉董事会表示,通过开发一种效果更佳的利用生猪繁殖系统综合病病毒来使生猪获得免疫力的方法,科学家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该种疾病的传染。生猪繁殖系统疾病是一种可以传染繁育母猪的传染疾病,会造成仔猪的生长率下降,是当前北美最为严重的生猪传染疾病。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什么叫家畜的繁殖力? 家畜的繁殖力是指在一定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家畜繁衍后代的能力。家畜的繁殖力与生产力有密切的关系,种畜的繁殖力就是它的生产力。影响繁殖力的因素很多,除公、母畜本身的繁殖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外,繁殖技术和环境条件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