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包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不仅感染藏羊,还会感染人类,具有较强的危害性。由于病原为细粒棘球蚴的幼虫,又称羊棘球蚴病。寄生虫以藏羊为宿主,大量繁殖并发育。棘球蚴是一种囊泡,囊泡中为透明液体,棘球蚴的内膜会长出很多生发囊,内部也会相应长出头节与发囊,其中便有百万只幼虫。藏羊感染后,棘球蚴会在其体内大量繁殖,以蚕食藏羊体内器官为营养条件,引发藏羊多种并发症直至死亡,该病是影响藏羊养殖效率的重大疾病。  相似文献   

2.
羊包虫病是由多头蚴和棘球蚴感染引起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多头蚴俗称脑包虫,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的大脑和脊髓内而引起以神经症状为主的脑部寄生虫病。棘球蚴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包括无头棘球蚴,人行棘球蚴以及多房棘球蚴,该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羊的肝脏、肺脏,同时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多头蚴和棘球蚴最终宿主是犬科类动物,它们会寄生在犬科类动物的小肠内,成虫成熟以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当健康羊接触到被虫卵污染的垫料、饲料、草料、饮用水后,寄生虫就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多头绦虫会进入到羊的大脑组织,棘球蚴会寄生在羊的肝脏、肺脏等脏器。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民和县羊包虫病发病情况开展调查,然后论述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1流行特点包虫病是因羊大脑和脏器组织中存在棘球蚴而引起的。包虫病作为体内寄生虫病,对羊、牛、马等牲畜及其他野生动物均会造成侵害。棘球蚴会寄生在犬科动物的肠道中,犬科动物是棘球蚴的终末宿主。病原会顺着羊的饮食渠道进入体内,并不断生长发育,逐渐转移到肝肾和大脑等器官中引起病变。棘球蚴呈包囊状,内有黄色液体,包囊内部附着棘球蚴的原头蚴,少部分情况下,棘球蚴会脱落在囊液中。  相似文献   

4.
<正>棘球蚴病是现代规模化羊场羊养殖时常见的一类寄生虫病,其又称包虫病。羊棘球蚴病不仅会危害羊,同时也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一定威胁,进而影响公共卫生安全。临床上,患棘球蚴病的羊生长发育迟缓,毛、肉、奶的产量和品质均明显下降,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将羊棘球蚴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科学做好羊棘球蚴病的防控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是全国包虫病疫区省份之一,多年来人间、畜间包虫病流行严重。为了验证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甘肃地区使用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2015年用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甘肃省甘南州的玛曲县、碌曲县和庆阳市的环县3个点进行了免疫试验,同时采取首免前、二免前及免后90 d的羊血分离血清,采用羊棘球蚴Eg95包被的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组首免前羊棘球蚴抗体阳性率0.99%~11.63%;二免前阳性率73.13%~85.57%;首免后90 d阳性率81.54%~98.44%。对照组首免前羊棘球蚴抗体阳性率为0;二免前阳性率0~5.71%;首免后90 d阳性率11.11%~20.00%。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反应在羊只品种上有差异:山羊上有反应,而藏绵羊上无反应。  相似文献   

6.
<正>一、包虫病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胶样癌症,又称棘球蚴病,俗称"虫癌"。由带科、棘球属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寄生于羊、牛、骆驼、猪、人及其它动物肝和肺等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类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属绦虫种类较多,但在我国主要是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二种。一般将前者的幼虫叫棘球蚴,后者则称为泡球蚴,主要是(细粒)棘球蚴引起家畜和人的包虫病。二、我国包虫病的流行状况通过对近三年全国流行数据及回顾性调查分析:2013年牛包虫病  相似文献   

7.
羊棘球蚴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在我国西北放牧地区,羊棘球蚴病的发病率极高,农牧民感染该种疾病的几率也十分高。羊棘球蚴病属于体内寄生虫病,该种疾病又被称为包虫病,棘球蚴能够寄生在牛、羊等动物的肝脏、肺脏、脾脏中,从而造成动物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成熟的棘球蚴以孕节片形式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孕节片中含有大量虫卵,健康羊接触到被虫卵污染的牧草、饲料、饲养用具、饮用水之后,虫卵通过消化道进入机体,导致患病。  相似文献   

8.
棘球蚴病(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的中绦期—棘球蚴(echinococcus)寄生在哺乳动物脏器内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危害严重。为了掌握贵南县牦牛、藏羊棘球蚴病感染情况,我们利用牛、羊集中屠宰期对近年来我县牦牛、藏羊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发现2011-2014年间牦牛和藏羊棘球蚴病的感染率分别为牦牛26.67%,18.94%,11.25%,22%,藏羊为46.94%,28.94%,12.5%,25.33%。  相似文献   

9.
贵南县包虫(棘球蚴)病基线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全面掌握贵南地区包虫(棘球蚴)病流行程度,制定防治对策,2004年5~10月对本地区人、犬、牛、羊的包虫病感染情况作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人包虫病患病率0.79‰,犬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为28.33%,牛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58%,羊棘球蚴平均感染率为43.73%,表明贵南县为棘球蚴病高发区,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控制包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和幼虫-棘球蚴寄生在动物和人的肝脏及其他器官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1包虫病的危害我区的绵羊、山羊、猪、骆驼以及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感染,其中以绵羊感染最严重,感染率平均在50%左右。感染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感染率随羊只的年龄增长而加大,成年羊感染率高达602%以上,老龄羊只几乎无一幸免。从感染强度来看,在剖检的绵羊中,轻度感染时,在肝或肺上有1个一2个棘球蚴,中等感染时有7个~8个,严重时,一只羊肝脏上寄生的包虫囊数目可达百余个,甚至几百个,包囊大小不等,大的象…  相似文献   

11.
孙雪峰 《现代畜牧科技》2020,(1):146-146,148
羊棘球蚴病也称为包虫病,是由于肝脏、心脏、肺脏等组织中寄生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棘球蚴而发生的一种慢性且危害非常严重的传染性体内寄生虫病,绵羊、山羊以及牛都能够发病。该病属于一种人畜共患病,能够对各种野生的啮齿类动物和人类都造成危害。由于棘球蚴具有旺盛的繁殖能力,寄生于羊脏器内后会对四周组织生长产生压迫,引起功能性障碍,同时还会导致严重的继发感染,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由带科棘球属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寄生于羊、牛、骆驼、猪、人及其它动物肝和肺等器官中所引起,是一类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属绦虫种类较多,但在我国主要是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二种。一般将前者的幼虫称为棘球蚴,后者称为泡球蚴。引起家畜和人包虫病的主要是细粒棘球蚴。包虫病是寄生人或动物体内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国家对该病也是空前的重视起来,改  相似文献   

13.
本场自1975年建场至今,羊只因患细颈囊尾蚴(水铃铛)、棘球蚴(肝、肺包虫)、多头蚴(脑包虫)等寄生虫病而引起乏弱死亡的数量很大。棘球蚴使羊只的产毛量和产肉量明显降低,多头蚴则直接造成羊只的大量死亡。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因此类病乏弱死  相似文献   

14.
羊包虫病包括多头蚴和棘球蚴。多头蚴俗称脑包虫,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羊脑内;棘球蚴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包括无头棘球蚴、人型棘球蚴及多房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羊的肝脏、肺脏,人亦可感染。多头蚴与棘球蚴的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等终未宿主的小肠内,其孕卵体节脱落后,随粪便到体外。  相似文献   

15.
正包虫病(Hydatidosis)是由棘球绦虫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1])。我国是世界上棘球蚴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包虫病流行区人群平均患病率0.34%~([2])。棘球蚴病不仅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也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2013年以来,北京市每年都将包虫病列为常规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显示,牛、羊、犬均存在感染情况(驱虫前犬细粒棘球绦虫检测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16.
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可激发羊体产生针对细粒棘球蚴的特异性抗体,达到避免感染的目的。临床试验表明,新疆、内蒙、西藏、青海等地的羊群在进行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注射后,其免疫保护期可维持一年之久。在免疫区给犬投喂吡喹酮,经羊棘球蚴(包虫)病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的监测,当地羊群包虫病患病率得到显著的降低,且膘情普遍变得良好。由此证明,给羊群免疫接种羊棘球蚴疫苗结合给犬投喂吡喹酮可有效控制包虫病的传播,为保障人畜健康、增加养殖收入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包虫病防控的效果,我们在新疆某地区进行了持续的疫苗使用情况监测。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ELISA抗体检测呈阳性,2011年该地区羊棘球蚴患病率高达57%,2012~2014年患病率分别为26.0%、8.53%、4.63%;2011~2014年犬粪中棘球蚴虫卵的检出率从14.1%下降至7.4%。说明该疫苗对羊包虫病的传播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危害严重的二类动物疫病-包虫病。包虫又名棘球绦虫,在分类上属棘球属,而棘球属又包含5个种,分别是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和福氏棘球绦虫。在我国,主要分布的是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蚴病又称囊型包虫病;多房棘球蚴病又称泡型包虫病。包虫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海、西藏、四川、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宁夏吴忠市畜间包虫病流行范围及防治效果,科学规范指导下一阶段包虫病防治工作,2020年对吴忠市5个县(市、区)采用基本情况调查、实验室抽样检测等方法进行了畜间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测犬粪样品1 861份,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阳性率为0.75%;抽检羊脏器4 027份,棘球蚴感染率为0.22%,有3个县区检出感染;检测牛脏器1 207份,棘球蚴感染率为0.17%,仅1个县检出感染。3个免疫试点县区中,同心县新生羔羊免疫率较低(36.18%),而羊棘球蚴感染率最高(0.66%)。统计分析显示,犬棘球蚴感染与牛羊感染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吴忠市畜间包虫病控制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定的棘球蚴感染,需要继续做好牛羊饲养管理和犬只驱虫,加强包虫病防治宣传,在重点地区大力推广包虫病疫苗免疫,逐步净化包虫病。本调查为该地区包虫病综合防治和净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棘球蚴病(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牛、羊、猪、人及其他动物的肝肺及其他器官中引起的。家畜被棘球蚴侵袭后,幼畜发育迟缓,成畜生产性能急剧减低,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