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俗称"麻花子虫病"。绵羊和山羊常发。该病能引起羊只乏弱、消瘦、死亡。特别是每年春季引起只羊只春乏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对养羊业危害最大寄生虫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它是由主要寄生于羊、牛真胃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的。2012年9月份,某养殖场516只绵羊陆续死亡了36只育成羊,还有40多只羊出现消瘦、可视黏膜苍白、腹泻、走路打晃等症状;死亡羊只无血色,出现肉尸苍白、血液稀薄等病理变化。1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该养殖户的羊只在嫩江江畔的草甸上放牧,饮用草甸中沟、洼、泡里死水。进入9月份,先后死亡36只3~6月龄育成羊,还有40多只临床表现虚弱  相似文献   

3.
对上海市崇明地区白山羊的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危害崇明白山羊的寄生虫主要是捻转血矛线虫。哨羊全年粪便中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数形成的3 个高峰与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月降水量曲线形成的3 个高峰相吻合,证实每年7、8 月份崇明地区白山羊群中大批羊只消瘦、死亡是由于捻转血矛线虫严重感染引起的,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市崇明地区白山羊的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危害崇明白山羊的寄生虫主要是捻转血矛线虫,哨羊全年粪便中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数形成的3个高峰与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月降水量曲线形成的3个高峰相吻合,证实每年7,8月份崇明地区白山羊群中大批羊只消瘦,死亡是由于捻转血矛线虫严重感染引起的,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由寄生于羊、牛及反刍动物真胃为主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此病遍及全国各地,由于人们对此病缺乏认识和了解,常造成高死亡、低繁殖、无收益,甚至经济亏损的局面。2015年8月初,本县定新乡某养羊户前来反映,2013年初建羊场,引进湖羊210只,至2015年7月已发展到480多只。2015年8月大小羊只相继发病死亡,20多天就死羊近百只。请求本单位技术人员前往诊断治疗。现将诊断  相似文献   

6.
对阿勒泰市阿苇滩镇羊疫病种类、发生原因及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引起羊只死亡的主要原因:春季为寄生虫病引起的春乏死亡;秋季为梭菌类传染病引起羊只死亡,本文还提出了减少死亡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顺义县潮白河林场,今年春饲养400余只奶山羊,由于罹患疥螨病,又严重感染莫尼茨绦虫和捻转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为主的消化道线虫,致使羊只极度消瘦、贫血,部分病羊出现浮肿,持续拉稀,精神萎糜,陆续发生死亡,到九月份已先后死亡了约  相似文献   

8.
羊的捻转血矛线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由寄生于羊、牛及反刍动物真胃为主的捻转血矛线虫引起的。此病可引起羊贫血、消瘦、慢性消耗性症状,也可引起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严重损失。下面报道我镇该病的流行和防治情况。  相似文献   

9.
2022年8月,青海省部分牧区陆续出现羊只死亡病例。根据对患羊临床症状的了解,并经剖解检查、当地有毒杂草调研以及实验室相关毒素检测,判断羊只死亡是由棘豆中毒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河南舞阳绿源肉羊发展有限公司饲养的部分小尾寒羊出现了食欲不振、消瘦、贫血、颌下水肿、拉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公司兽医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羊只死亡逐日增多。经发病情况、临床剖检和实验室检验,初步诊断为羊捻转血矛线虫病,通过针对性综合防制措施,疾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1.
1前言入夏以来,某些绵羊及绒山羊群出现急性死亡病例,还有部分羊只呈现颌下水肿、头颈部水肿以及腹泻的症状。经过深入现场调查、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学和寄生虫学检验等综合认定系由羊肠毒血症、羊捻转血矛线虫、羊盖氏曲子宫绦虫混合感染所致。在采取紧急防治措施后,使群体得到了康复。  相似文献   

12.
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寄生于反刍动物第四胃,偶见于小肠而引起的消化道寄生线虫病。因该虫体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红色含血的肠道周围,形成了红白相间的外观,肉眼可见,故称捻转血茅线虫,致病力强。该病分布于全国各地,感染后造成动物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引起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3.
对克拉玛依区羊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引起羊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寄生虫病引起的春乏死亡。本文还提出了减少春乏死亡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市某羊场饲养的小尾寒羊发生一种以逐渐消瘦、贫血而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诊断、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捻转血矛线虫病。经采取了药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后,完全改变了瘦弱病死和繁殖率低的局面,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 某农场羊场于1998年9月从山东菏泽购回有角高腿小尾寒羊64只,买回来之后发现部分羊只食欲不佳,消瘦,下颌、腹下常发生水肿,尤其是在放牧回来后水肿加重。到1999年5月,整个羊群营养状况不良,部分羊只消瘦加重,发生下颌水肿的羊占27只,占总羊数的42%,陆续死亡14只,死亡21.88%…  相似文献   

15.
羊快疫和羊肠毒血症(又名类疫)在严重危害羊群的两种急性传染病,它们分别是由腐败梭菌、D型魏氏梭菌感染羊只引起的,均以羊只突然发病进而死亡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它是由寄生于羊、牛及反刍动物真胃为主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此病遍及全国各地,由于人们对此病缺乏认识和了解,常造成高死亡、低繁殖、无收益,甚至经济亏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 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线虫病,分布全国各地.该虫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皱胃和偶尔见于小肠,是一种重要的寄生性线虫.成年羊多呈隐性感染,但羔羊、青年羊感染时危害较大.捻转血矛线虫成虫的吸血可造成动物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轻,不断消瘦和虚弱,严重时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8.
捻转血矛线虫病,也称捻转胃虫病,主要寄生在羊的皱胃内,并分泌出特殊的毒素,即抗疑血素,使血液流出不止。据报道,每个虫体每昼夜可吸血0.075毫升,羊感染捻转胃虫时能引起明显的贫血、下颌水肿等临床症状,最后导致贫血死亡。  相似文献   

19.
寄生虫不仅引起羊只消瘦、死亡、母羊空怀、死胎、流产,而且羊只生长发育和育肥效果明显降低,严重影响羊育肥的经济效益.羊寄生虫病是危害养羊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无论舍饲育肥还是放牧育肥,寄生虫的防治都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肉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lorlus)是圆形亚目(Strongylata)毛圆形科(Trichostrongylidae)的线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的第四胃和小肠中所引起的线虫病之一,造成羊群的消瘦与死亡,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先后在松江、青浦、嘉定的湖羊饲养场发现羊群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出现饮食欲下降、精神沉郁、消瘦、贫血、腹泻等,发病率45%,不及时治疗常导致羊死亡。剖解尸体在其第四胃中检出大量捻转血矛线虫,其感染强度平均为1256条,经对采集的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