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金宝  程天印 《畜牧兽医学报》2021,52(10):2895-2904
旨在探明豪猪血蜱卵原生质蛋白成分,为探索干扰蜱类胚胎发育和新型控蜱策略奠定基础。采用FASP法消化豪猪血蜱卵蛋白提取物,LC/MS/MS法对其进行分析、检测,搜索褐黄血蜱卵巢转录组文库、唾液腺转录组文库和中肠转录组文库,分别检出特异性肽段359、312、357条,鉴定多肽108、170、161条,终而鉴定高可信蛋白103种。豪猪血蜱蜱卵原生质中富含酶类、蛋白酶抑制剂、转运蛋白、细胞骨架蛋白、蛋白质合成与修饰、分泌蛋白以及未鉴定的蛋白共8类蛋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明4个时间段褐黄血蜱(采自刺猬体表)中肠蛋白质成分,揭示参与血餐消化的蛋白种类及其含量变化规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采集于刺猬体表的4个时间段褐黄血蜱的中肠蛋白组成分进行检测。基于该蜱的唾液、中肠转录组翻译文库及Uniprot数据库,利用软件Mascot 2.2对所获肽段及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褐黄血蜱中肠蛋白提取液中共检测出特异性肽段3 046条,鉴定303种蛋白,其中271种为高可信蛋白;在所有的高可信蛋白中,23种含量较为丰富,125种在后期消化阶段(第2至第4阶段)的含量为0,123种的含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24种蛋白的含量变化明显,其中12种含量上升明显,12种含量下降明显)。确定148种高可信蛋白来自于刺猬血清,推断24种可信蛋白可能参与蜱虫对血餐的消化。  相似文献   

3.
徐义葳  李丹  程天印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11):4410-4419
【目的】 探明褐黄血蜱卵蛋白成分及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为筛选抗蜱生殖疫苗分子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褐黄血蜱孵化0、7、14、21 d的卵蛋白,以过滤器辅助样品制备(filter-aided sample preparation,FASP)法酶解卵蛋白,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分离、检测酶解特异性肽段,搜索该蜱中肠转录组文库鉴定卵原生质中的蛋白,登录NCBI对各蛋白进行注释;以Maxquant计算各蛋白的iBAQ (intensity-base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和非标记定量(Label-free quantification,LFQ),分析各蛋白在不同孵化时间的相对丰度及其增减,并对高可信蛋白序列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检出特异性肽段1 044条,由此鉴定多肽291种,其中高可信的(unique peptides≥2)112种,但仅39种有相关文献。基于文献,按照功能将39种蛋白归类于酶、酶抑制剂、转运蛋白、热休克蛋白、细胞骨架蛋白及未知蛋白6类;酶、酶抑制剂、转运蛋白、热休克蛋白都有家族蛋白共存的情况。定量分析显示,在新产褐黄血蜱卵中,丰度最高的是Contig14782,其次为Contig6575。至孵化结束时,在20种高丰度蛋白中,1种(Contig2242)显著升高(P<0.05),14种显著下降(P<0.05),5种增减不显著。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本次鉴定的高可信蛋白主要定位于胞外区域,参与免疫调节过程,发挥结合蛋白质和RNA的作用。【结论】 褐黄血蜱卵蛋白成分复杂、种类众多,包括酶、酶抑制剂、转运蛋白、热休克蛋白、细胞骨架蛋白等,其中酶是最多的一类。在孵化期间,绝大多数蛋白酶和酶抑制剂丰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褐黄血蜱体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ystatin)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的情况,试验基于褐黄血蜱唾液腺转录组数据库中搜索的注释为cystatin的contig_43533序列设计引物,RACE扩增其5′端和3′端,拼接获得cDNA全长,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以饱血褐黄血蜱雌成虫全蜱总cDNA为模板,扩增cystatin-ORF,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原核表达、纯化制备cystatin重组蛋白。结果表明:褐黄血蜱cystatin cDNA全长635 bp,包含396 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一个含131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原核表达可获得褐黄血蜱cystatin重组蛋白。说明褐黄血蜱cystatin蛋白能在大肠杆菌内以可溶性形式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区域褐黄血蜱的基因变异情况及其遗传进化关系,试验以采集自湖南、河南省的20只褐黄血蜱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其内转录间隔区Ⅱ(ITS-2)和烟酰胺脱氢酶亚基Ⅰ(nad1)基因序列,并对所获序列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在所获ITS-2和nad1基因序列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褐黄血蜱的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ITS-2和nad1基因序列分别构建褐黄血蜱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褐黄血蜱ITS-2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 160 bp,nad1基因序列长度均为285 bp;两省褐黄血蜱ITS-2及nad1基因的种内差异分别为0~1.9%和0~0.4%;湖南省褐黄血蜱的种内差异分别为0~1.4%和0~0.4%,而河南省的种内差异分别为0~1.2%和0~0.4%;两省褐黄血蜱ITS-2及nad1基因的种间差异分别为37.0%~52.0%和13.6%~24.8%。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所有来自于两省的褐黄血蜱共处于同一分支上。结果表明,来自于两省的褐黄血蜱之间均存在基因变异的现象,但湖南省褐黄血蜱的基因变异程度和遗传多样性均高于河南省;两省褐黄血蜱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暗示两省褐黄血蜱之间有基因交流,未出现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6.
褐黄血蜱是我国中东部各省、市、自治区的优势蜱种,其可携带多种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等病原,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由于该蜱偏好于侵袭野生动物,尤其是刺猬,故长期被忽视。该论文对褐黄血蜱产卵和孵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褐黄血蜱卵呈椭圆形,其大小约535.63μm×361.56μm,重量0.064 mg。26℃~30℃均是褐黄血蜱产卵的适宜温度,在这些温度下,雌蜱产卵量与体重有正相关关系;产卵过程受培养温度、雌蜱体重影响较大。在26℃~30℃下,孵化温度升高则孵化时间缩短。32℃不是孵化褐黄血蜱卵的最适温度。研究温度对黄血蜱产卵和孵化的影响,对建立实验种群、开展试验研究和防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山羊褐黄血蜱分离株的线粒体(mt DNA)部分序列(pcox1)的遗传变异情况,并利用cox1序列分析山羊褐黄血蜱与其它蜱的种群遗传关系,本研究利用PCR扩增山羊褐黄血蜱的部分cox1片段,并对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16株山羊褐黄血蜱分离株的cox1序列长度均为800 bp左右,且分离株与基因库中褐黄血蜱位于同一分支,与其它蜱类得到了很好的鉴别。本研究表明pcox1序列种内相对保守,种间差异较大,可作为山羊褐黄血蜱的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褐黄血蜱的带菌情况及其公共卫生意义,本研究在无菌条件下采集褐黄血蜱中肠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为模板,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细菌16S r DNA V3区,经DGGE电泳回收DGGE 16个优势条带,并选取其中13个条带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选取条带分别与立克次氏体属、柯克斯氏体属、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大肠杆菌属等高度相似。采用传统细菌学方法,从中肠内容物培养分离到2株细菌,经鉴定其中1株为蜡样芽胞杆菌。对各地区褐黄血蜱半饱血雌成蜱和吸血雄成蜱中肠菌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其带菌情况基本相同,但饱血雌成蜱3个地区间具有较大的差异;而饱血雌蜱和其它两种状态下的蜱肠道菌群也有差异。贝纳柯克斯氏体、菊欧文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软腐果胶杆菌是褐黄血蜱中肠内的优势菌。本研究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褐黄血蜱中肠内容物,为蜱传播疾病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1989年9月,上海动物园职工在本市西郊野外捕获一只幼龄刺猬。作者从小刺猬体表共采集到外寄生虫—蜱10余个,雌雄皆有,全为成虫,经鉴定均是硬蜱科(Ixodidae)血蜱属(Haemaphysalis)的褐黄血蜱(Haemaphysalis flava)。据文献记载,褐黄血蜱主要分布于日本、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等国,我国江苏、湖北、台湾的猪、  相似文献   

10.
鉴定采自河南信阳、湖南华容、山西太谷刺猬、犬的蜱。借助体视显微镜对蜱样进行形态观察;克隆、分析其COX1与ITS1序列,对比分析同源性并构建系统发生树。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采自河南信阳、湖南华容、山西太谷刺猬、犬体表的蜱均为褐黄血蜱。湖南、河南、山西也成为褐黄血蜱的分布地。  相似文献   

11.
二甲基砜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含硫有机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预防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被广泛用于保健功能和医疗用途,对于维持人和动物机体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动物的健康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二甲基砜的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以及生物学功能与相关机制,以期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是中药厚朴中2种主要多酚类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现代畜禽养殖业中新型抗逆保健添加剂开发的有效选择之一。本文主要围绕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生物学特性、代谢、功能及初步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其饲用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肉鸡的视觉器官发达,可分辨出不同的光色。光色可以通过影响肉鸡下丘脑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与行为活动等。文中就不同光色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和行为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XUE Junjing;LI Siyuan;FANG Rejun(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Hunan Co-Innovation Center of Animal Production Safety,Changsha 410128,China)  相似文献   

15.
枯草芽孢杆菌(BS)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饲用益生菌之一。BS具有维护家禽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缓解热应激、改善畜舍环境、提升肉蛋品质和提高生产性能的功能,还具有替代抗生素的巨大潜力。本文就BS的主要生理功能、作用机制及其在家禽生产中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饲养密度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和应激指标的影响。选用日龄相近、健康的长×大二元杂交生长猪216头,平均体重为(24.64±0.13)kg,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单栏饲养。Ⅰ组每栏6头(1.52 m^2/头),Ⅱ组每栏8头(1.14 m^2/头),Ⅲ组每栏10头(0.91 m^2/头),Ⅳ组每栏12头(0.76 m^2/头)。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生长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呈线性降低(P<0.05),料重比(F/G)呈线性升高(P<0.05)。Ⅰ组、Ⅱ组的ADFI、ADG和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生长猪的血清球蛋白(GLB)、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浓度呈线性降低(P<0.05),血清葡萄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均呈线性升高(P<0.05)。Ⅰ组、Ⅱ组的血清T3、T4、GLB、GLU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Ⅱ组相比,Ⅳ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生长猪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呈线性升高(P<0.05)。Ⅰ组、Ⅱ组的血清IgA、IgG、IL-1β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4)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生长猪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呈线性变化(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Ⅰ组、Ⅱ组的血清CAT、SOD活性,T-AOC,MDA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Ⅳ组的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较Ⅱ组、Ⅲ组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皮质醇(COR)浓度有升高趋势(0.05≤P<0.10)。由此可见,Ⅰ组、Ⅱ组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免疫、应激及抗氧化指标大部分无显著差异,且考虑到经济效益,Ⅱ组(1.14 m^2/头)更适合夏季生长猪的生长,此时生长速率快,饲料转化率高,机体炎症应激水平低。  相似文献   

17.
德氏乳杆菌在维持畜禽肠道健康、促生长和改善肉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肠道微生态、机体免疫、抗氧化及脂代谢等方面综述了德氏乳杆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对石门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540只55日龄、体重[(0.75±0.02) kg]相近的健康石门土鸡母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300和600 mg/kg BS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 1~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300、600 mg/kg BS组石门土鸡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有提高趋势(P>0.05); 15~28 d和1~28 d时,各组间的ADFI、ADG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 0.05)。2)与对照组相比,600 mg/kg BS组石门土鸡的屠宰率显著提高(P<0.05),300、600 mg/kg BS组的腹脂率有提高趋势(P>0.05);各组间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14 d时,300 mg/kg BS组石门土鸡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 <0. 05); 14和28 d时,300、600 mg/kg BS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提高(P <0.01)。4)与对照组相比,300、600 mg/kg BS组石门土鸡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均有提高趋势(P>0.05),300 mg/kg BS组的空肠绒毛宽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的回肠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和绒隐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BS提高了石门土鸡的屠宰性能,增强了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了肠道形态。  相似文献   

19.
高虎  冉茂良  翁波  彭馥芝  罗荟  陈斌 《经济动物学报》2019,23(2):94-101,106
采用生物学信息方法在miRBase中搜索动物miR-125a/125b基因家族序列,利用Ensembl数据库信息确定miR-125a/125b在基因组中的位置,采用MEGA 5.0构建miR-125a/125b家族的系统进化树,并利用qRT-PCR检测miR-125a和miR-125b在沙子岭猪睾丸组织不同发育时期(D1、D30、D60、D90、D120、D150、D180)的表达变化。结果在miRBase数据库检索29个物种共58条miR-125家族序列,分布广泛,且有高度的保守性,除一个位于内含子区,两个位于外显子区,其余miR-125a/125b位于基因间隔区,在进化过程中,同种物种的进化方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进化速度也有所不同。qRT-PCR检测结果显示,miR-125a/125b在沙子岭猪睾丸组织中不同发育时期的具有相同的趋势,即出生后其表达水平缓慢升高,保育期开始降低,性成熟期又开始呈现升高趋势,随着体成熟表达量开始降低。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明miR-125a/125b基因家族在猪睾丸组织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热休克蛋白27(Hsp27)是一种结构上高度保守的小热休克应激蛋白,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在调节蛋白质稳态以维持细胞骨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热休克蛋白(HSPs)在疾病预防和药物开发中取得较大突破,有研究发现在许多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中Hsp27的表达会发生显著变化,表明Hsp27与病毒感染之间有密切关联,但Hsp27在病毒感染中的应用尚不成熟。论文主要介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Hsp27通过抑制细胞的自噬、凋亡、干扰素形成及维持病毒复制等发挥其在病毒感染中作用,此方面研究为以HSPs为靶点研发抗病毒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