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每年羊只数量不断增加及外来牲畜的引进,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易呈现上升趋势,为进一步做好羊布病防疫工作,尽快遏制羊布鲁氏菌病的反弹势头,保障人民群众自身健康和羊产业持续发展。本着高度重视羊布鲁氏菌病的免疫防控工作,本文主要讲述布鲁氏菌病免疫操作规程,以期达到控制布鲁氏菌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羊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具有一定的威胁,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羊布鲁氏菌病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牲畜本身的生长,同样还会给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对此,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加以诊断和防治,良好控制羊布鲁氏菌病的蔓延。笔者主要针对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养殖业在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虽然我国羊养殖业在近些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各种菌病问题肆意横生,尤其羊布鲁氏菌病尤为突出,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同时也阻碍了养殖业的良好发展.当羊群病发布鲁氏菌病时,养殖户也会通过接触牲畜感染此病.所以本文阐述了羊感染布鲁氏菌病后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该病最初由Burnet(1814)描述为“地中海弛张热”,1887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英国士兵脾脏中分离出羊种布鲁氏菌(Br.melitensis).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牲畜布鲁氏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产仔季节为多,患病牲畜主要症状是引起流产,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牛羊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其发生与扩散,不但会严重影响牛、羊及其他牲畜的健康,也会危胁人类的健康需要积极加以防治,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介绍了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及危害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黑龙江省在历史上是全国布病疫情流行比较严重的地区.为建立羊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方法,实现对羊布鲁氏菌病发生风险的精确预测和预报,2006~2007年,我们应用血清学、病理学、病原学等方法对黑龙江省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并应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对羊布鲁氏菌病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筛选.  相似文献   

7.
青海果洛地区牦牛藏羊布鲁氏菌病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2005年,果洛州存栏牲畜223.45万头(只),其中牦牛102.41万头,藏羊117.04万只。1994年全州布鲁氏菌病防制达到“控制区”标准。为了掌握本病近10年在果洛地区的感染率,从2002年起开展了对牦牛和藏羊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疫病。主要传染原是患病的家畜。近年,随着我区畜牧业的大力发展,牲畜的流通、交易日益频繁,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的滞后,致使本病抬头。根据我区对羊布病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的调查,认识到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被人称为波浪热,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尤其是对牲畜的危害非常严重,主要侵害牲畜的生殖器官,经常会引起公畜的睾丸炎、母畜流产等现象,如果人感染布鲁氏菌病,会导致人体的关节肿痛、发热等,因此,为了避免布鲁氏菌病危害到人畜的身体健康,必须做好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艺娟 《养猪》2020,(1):105-106
为掌握漳州地区牲畜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查找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和感染风险。2017—2019年连续3年对漳州市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的猪、牛、羊进行问卷调查并抽样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血清总样本15151份,平均阳性率为0.16%,2017—2019年阳性率从0.30%下降至0.08%。各种类牲畜阳性率也各不同,其中猪阳性数14份,阳性率为0.50%;羊阳性数10份,阳性率0.14%;牛阳性数为0份,阳性率0。猪、羊散养户的阳性率均比规模场高。该调查为漳州地区下阶段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及净化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国忠 《当代畜牧》2013,(26):21-22
我们通常所说的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的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奶牛"两病"是影响牲畜生产、畜产品安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两种人畜共患病,做好"两病"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发展、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1奶牛布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布鲁氏菌既感染人又感染家畜,家畜中牛、羊比较多见。奶牛布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常见传染病。为了解黑龙江省牲畜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PCR方法对黑龙江省2012—2013年12个规模养殖场12个农村散养户和养殖的牲畜采集血清样品共5 170份进行监测诊断。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12—2013年牲畜布病平均感染率为2.21%,其中规模场平均感染率为1.91%,散养户平均感染率为3.12%;不同牲畜布病感染率为:羊5.44%、肉牛2.44%、奶牛1.13%、猪0.18%。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PCR阳性样品33份,其中规模场14份,散养户19份。通过牲畜布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了黑龙江省牲畜布病流行状况,为制订布病防控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将布鲁氏菌病列为二级动物疫病,布鲁氏菌病主要是布鲁氏菌引起羊、猪感染的疾病,传染性较强.在当前对于羊布鲁氏菌病方面的治疗还没有快速有效治疗的药物,因此,养殖户发现羊患病后,要及时通过专业兽医进行综合治疗,而且在羊的养殖过程中,也要注意羊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自2014年来,羊布鲁氏菌病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反弹态势,其致病菌-羊布鲁菌(马耳他布鲁菌)又是引起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优势菌种,因此做好羊布病防控工作势在必行。结合华亭市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本文从病原、流行病学及症状、防制现状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为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动物检疫》2014,(3):71-71
广东省动物卫生监督总所(广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近为进一步做好牲畜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和净化工作,深入实施《广东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近日,广东省农业厅召开布鲁氏菌病净化防控工作研讨会,华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广东省奶业协会和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广州市奶牛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家教授参加会议。会议交流了当前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分析当前本省防控形势,对如何推进广东省牲畜布鲁氏菌病防控和净化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裴建飞 《当代畜牧》2013,(24):23-24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波浪热、马尔他热、地中海热,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羊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886年,英国军兽医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马的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其为二类传染病。牲畜患该病可引起流产、死胎、不孕、跛行或后肢麻痹  相似文献   

17.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布鲁氏菌会以较高浓度存在于染疫病畜的体液、血液、皮毛、养殖场所、土壤等。人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未熟透羊牛肉、未经消毒的生鲜乳可经消化道感染布病。目前,我国在牲畜屠宰、流通、加工等环节的检疫、监管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还需防范布病给动物性食品带来的安全隐患。一、布病风险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该病最初由Burnet(1814)描述为“地中海弛张热”,1887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英国士兵脾脏中分离出羊种布鲁氏菌(Br.melltemis).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牲畜布鲁氏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产仔季节为多.且牧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农区。患病绵羊及山羊主要症状是流产,  相似文献   

19.
正牛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在牲畜群内常见的频发传染病,一旦病情暴发会导致牲畜集群死亡,降低养殖效益。本文对目前的牛布鲁氏菌病在牲畜群的发病情况、病原等进行探究,提出一些监测疫病的方法以及相关防控疫病的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1牛布鲁氏菌病原布鲁氏菌为不活动微小革兰氏阴性多形性短小杆菌,为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初次分离时多呈球状、球杆状和卵圆形。  相似文献   

20.
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羊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以生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伤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羊布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归纳,同时提出了坚持自繁自养、加强疫苗免疫预防,定期开展布病全群检测等措施,从而有效防控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