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腹泻是仔猪养育阶段最常见也是最棘手的一类病症,在猪场中该类病症占到仔猪发病的70%左右,由其导致的死亡占到仔猪死亡总数的近50%,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因 仔猪腹泻是一类综合性病症,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仔猪腹泻往往是多种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哺乳前期的仔猪黄痢、哺乳中后期仔猪白痢、断奶仔猪综合症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正断奶仔猪的管理,特别是断奶后的第1周,是仔猪管理环节的"重中之重",因为断奶是仔猪出生后的最大应激因素。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技术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搞不好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迟缓、仔猪腹泻、发生水肿病,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一、解决断奶仔猪高死亡率的问题、腹泻的问题,提高仔猪断奶重。1、首先要防止母猪子宫炎-乳房炎-三炎连症。仔猪吃奶期间腹泻,绝大多数是因为母猪因为子宫炎症引发乳房炎或者产奶少或者乳汁  相似文献   

3.
影响哺乳仔猪断奶窝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初生环境改变、仔猪自身生理特点、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文中对初生仔猪的应激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加强哺乳仔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提高哺乳仔猪断奶窝重:严格控制仔猪腹泻及科学免疫接种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哺乳仔猪断奶窝重的综合技术措施,对提高哺乳仔猪断窝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仔猪养殖过程中,仔猪低血糖证成为了常见疾病,当仔猪感染了上仔猪低血糖症时,死亡率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着仔猪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仔猪低血糖症是一种非传染性营养代谢病,又称仔猪憔悴病,是由于仔猪出生后吃初乳不足等原因导致体内血糖大幅度降低引起的。当仔猪感染上低血糖症后,主要的表现为明显的神经症状,不吃奶、迟钝、体温低、昏迷,最后死亡。本文对引起新生仔猪的低血糖症的原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进行综述,以期对新生仔猪的低血糖症的防治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仔猪黄痢,是初生仔猪常发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多在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到3天以内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是危害哺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临床表现为病仔猪排出黄色稀粪、急性死亡为特征。当一窝中有一头乳仔猪发病时,就会迅速地传染给全窝。据对153窝乳仔猪的统计,有138窝乳仔猪、在初生后3天以内发生仔猪黄痢。占总窝数的90.2%。仔猪发病后,如不及时积极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全窝仔猪死亡,损失很大,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分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两种。仔猪黄痢多发于1~7日龄;仔猪白痢多发于10~20日龄。仔猪黄白痢是导致仔猪哺乳期腹泻的主要疾病,特别是仔猪黄痢,发病后死亡率较高。本文主要通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预防和治疗等几个方面介绍仔猪黄痢和白痢,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初生仔猪干燥消毒粉是结合了仔猪生理特征研制的小环境改良剂,具有干燥、吸附有害气体、抑制和杀灭病原、有效防治腹泻等效果的猪场小环境改良剂。选择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研制的初生仔猪干燥消毒粉,通过3个试点示范场,120窝仔猪,选择仔猪吃初乳时间、仔猪腹泻率、窝断奶仔猪头数作为试验指标,开展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腹泻率降低11.2%,成活率提高4.98%,窝产断奶成活仔猪提高0.65头,仔猪吃初乳时间降低了5.67min,极大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笔者长期在金墩乡仔猪市场开展检疫、免疫工作,对仔猪市场较为了解。一般仔猪价格是肥猪价格的双倍,一只最优秀的仔猪比一般仔猪高100元左右,一只最差的仔猪要比一般仔猪每头低100元左右。仔猪价格波动差异除与市场有关外,还与养母猪的技术差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岩理 《农民致富之友》2014,(16):254-255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是养猪业上常见多发的一种一类传染病。以初生仔猪排出黄白色稀粪或急性死亡为特征。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出生1周龄以内的仔猪,多呈急性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紧随10-30日龄的仔猪主要发生仔猪白痢,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仔猪断奶窝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发展。显然,要搞好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必须弄清仔猪黄白痢的病源、病因、发病流行及危害等情况,本文通过对仔猪黄白痢的病源、病因、发病流行及危害等情况认真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仔猪腹泻现代养猪生产过程中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是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仔猪腹泻导致仔猪出现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毛色差、饲料转化率低等症状。由于引发仔猪腹泻发生的病因复杂,通常表现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呈交叉混合感染,从而致使临床诊断与防治困难,引起仔猪大量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能够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提高仔猪  相似文献   

11.
仔猪腹泻病在临床中非常常见,也是哺乳仔猪最主要的“杀手”。仔猪自身特点是生长速度极快,易导致营养缺失,免疫力低下。因此,气候突变、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均可引起仔猪腹泻。在疾病预防控制过程中,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和做好免疫工作。随着养猪产业的规模化、集成化,如何做好仔猪腹泻的防治,降低仔猪的发病率,对养猪产业至关重要。仔猪腹泻根据其发病原因主要分为有两种,非传染性仔猪腹泻和传染性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2.
正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对初生仔猪的养殖是非常重要的,养猪的基础是保证仔猪的正常生长。但是仔猪的养殖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虽然仔猪的生长速度快,但是仔猪消化能力差、免疫力低下、保温能力非常差这些养殖难题成为仔猪养殖的一大障碍。消化能力差、免疫力低下、保温能力差是造成仔猪容易生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做好仔猪养殖的重要工作就是做好初生仔猪常见并的诊治。1仔猪低血糖症1.1病症诊断仔猪常见病中比较容易诊治的一种病症是仔猪低血糖症。  相似文献   

13.
仔猪腹泻是养猪场的常发病、多发病,尤其是1~2月龄仔猪最常见。仔猪腹泻轻则引起生长发育缓慢、饲料转化率低、体质下降和抵抗力弱;重者还会引起仔猪的死亡,降低仔猪的成活率,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有效防治仔猪腹泻,已成为养猪生产中关注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预防苏姜猪弱仔的发生和救治提供参考,选取同日龄体重相近健康情况良好的保育仔猪100头,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42d后,从中选取体重最轻的4头弱仔猪、体重最重的4头健壮仔猪,研究2种生长性能苏姜猪保育仔猪不同器官的发育差异。结果表明:弱仔猪的平均体重极显著轻于健壮仔猪,主要免疫器官胸腺、脾脏重量显著低于健壮仔猪;弱仔猪胸腺指数和胸腺脑比显著小于健壮仔猪;弱仔猪胸腺切片观察边缘区较薄,淋巴细胞较稀疏,凋亡小体较多;弱仔猪肺部切片观察有轻微病变,胃肠粘膜厚度极显著变小,小肠杯状细胞增多,胃肠道免疫功能受损;弱仔猪小肠绒毛长度极显著低于健壮仔猪,隐窝深度极显著高于健壮仔猪,消化吸收功能变弱。弱仔猪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显著弱于健壮仔猪,其他器官发育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仔猪的饲养管理要根据仔猪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生理、生长和消化特点,掌握仔猪营养需求、饲养方式、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培育健壮仔猪,充分发挥生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正断奶前后的仔猪饲养管理,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仔猪断奶过程中,是疾病的高发期,仔猪的机体免疫力可能会出现下降。因此养殖人员要提高断奶前后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能力,这样才能确保仔猪断奶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断奶前仔猪饲养管理、断奶中仔猪饲养管理、断奶后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1断奶前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由于仔猪生长到约14 d时,哺乳母猪的乳汁已经无法满足仔猪的基本生长需求。因此为了确保仔猪断奶的顺利进行,应当开展相应的断奶前仔猪饲养处理工作。仔猪在  相似文献   

17.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是危害生猪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大肠杆菌感染仔猪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以及猪水肿,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分别总结了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以及猪水肿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哺乳仔猪具有生长快、消化功能不完善、易病和怕冷的生理特点,从出生到断乳就成为养好仔猪的关键性时期。为获得最高成活率、最大断乳窝重和个体重,必须抓好哺乳仔猪的初生、补料和断乳三个关键时期。1初生仔猪的护理1.1吃足初乳仔猪出生后,应尽快让其吃到初乳。刚出生的仔猪,尤其是弱小仔猪,不能及时找到奶头,寒冷季节有的被冻得不会吮乳,应进行人工辅助。及时扶助弱小仔猪尽早吃到初  相似文献   

19.
猪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肠毒素是造成幼畜腹泻的主要因素,常引起仔猪黄痢、仔猪白痢。致水肿毒素和神经毒索可引起仔猪水肿病。  相似文献   

20.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多变,如猪舍内过于拥挤、阴暗潮湿、寒冷、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仔猪饲养管理不当,保温不善,长途运输等,则极易诱发仔猪副伤寒的发生。因此,秋冬季节养猪场户(特别是农村散养户)要注意严防仔猪副伤寒。一、仔猪副伤寒的发生症状仔猪副伤寒又称之为仔猪沙门氏菌病,该病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仔猪发生的一种全身性感染的烈性传染病,一般2~4月龄的仔猪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