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益生菌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益生菌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泌乳量相似的黑白花奶牛,在饲料配方、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冬、夏两季进行试验,试验组添加益生菌,对照组不添加,统计产奶量和奶比重。结果冬季试验组比同期对照组产奶量增加7 26%,奶比重增加0 048%。夏季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能减少奶牛高温期产奶量的下降,改善泌乳性能,提高奶牛抗热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生产胎次和季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该试验对陕西省西安市规模化养牛场134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泌乳情况进行统计,并采集样品检测牛乳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生产胎次的奶牛泌乳性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3、4胎次的奶牛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体细胞个数随胎次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秋季时奶牛产奶量和40%乳脂校正乳最高,分别为25.15和28.19kg/d,且夏季和秋季奶牛牛乳的乳脂率显著高于春冬两季(P<0.05)。可见,奶牛泌乳性能与生产胎次和季节息息相关,随着生产胎次的增加,奶牛泌乳性能在第3、4胎次时最高,而后逐渐降低;一年中秋季时奶牛的泌乳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中低产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及奶牛体况调整是奶牛生产健康发展的关键。试验在中低产奶牛干奶期、泌乳初期及泌乳高峰前期饲料中添加曲霉属真菌发酵提取物“保增乐”(商品名);对奶牛干乳期体重、泌乳初期产奶性能改变及奶牛机体代谢情况进行检测。试验结果:饲喂“保增乐”奶牛干乳期体重显著增加(P〈0.05),奶牛泌乳初期产奶性能显著增强(P〈0.05),奶牛泌乳初期隐性酮病状况以及机体代谢内环境的酸碱平衡都有明显的改善。研究表明.添加“保增乐”对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及机体代谢状况的改善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奶牛不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差异很大,采用阶段饲养能更好地满足各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要,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一个泌乳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奶期。本文阐述了奶牛各泌乳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饲养奶牛是奶牛场经营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母牛产奶性能的高低和繁殖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因为不同生长周期奶牛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都不同,所以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也不同。奶牛的主要生产性能是泌乳,因此,它的生产周期是围绕泌乳进行,又称泌乳周期。一般奶牛的1个泌乳周期包括泌乳期和干奶期两个阶段。现将奶牛不同泌乳期及干奶期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于冬春两季选用相同28头体况良好的中国荷斯坦奶牛,记录奶牛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能量、中性洗涤纤维等摄入量,在呼吸代谢室测定奶牛胃肠道甲烷排放量,研究冬春两季奶牛胃肠道甲烷排放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季泌乳牛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春季;春季青年牛和泌乳牛胃肠道甲烷排放量和甲烷转化因子均显著高于冬季;胃肠道甲烷排放量随着干物质采食量增加而线性增加,回归方程显示春季斜率(22.36)明显高于冬季(17.04),说明奶牛春季胃肠道甲烷排放的转化效率高于冬季.这可能是因冬春两季的温度和光照时间等因素引起.相比冬季,春季奶牛甲烷转化因子较高,导致其胃肠道甲烷排放显著提高.春季甲烷转化因子显著高于冬季,这可能因季节影响奶牛对日粮的消化利用、瘤胃发酵方式和日粮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选择9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对象,按照产奶量分为3组,研究奶牛泌乳性能与乳中尿素氮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奶牛乳中尿素氮含量高于中产奶牛与低产奶牛,但差异不显著,奶牛泌乳性能与乳中尿素氮存在弱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及泌乳阶段布鲁氏菌病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南方地区某奶牛场297头奶牛2014年的DHI生产性能测定记录,采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布鲁氏菌病阴性与阳性奶牛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泌乳性能(日产奶量、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尿素氮、产奶高峰日、90 d产奶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的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高峰日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对其他泌乳性能无显著影响。布鲁氏菌病对荷斯坦奶牛的日产奶量、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奶损失、产奶高峰日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尿素氮和90 d产奶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产犊季节、泌乳阶段、胎次、测定季节等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奶牛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殖能力(繁殖力),其是实现泌乳,获得奶牛生产的目的物—牛奶的基础,也是奶牛自身再生产和人类奶牛生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二是奶牛的泌乳性能,主要是奶牛能够泌乳的数量及其质量,就是能够生产优质牛奶的能力。培育有高生产性能和较高经济价值的后备优质奶牛,  相似文献   

10.
<正>虽然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习性,但是,由于冬季异常寒冷、气候干燥,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青绿饲料匮乏,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现将冬季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牛舍温度一般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2~14℃,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6~20℃;  相似文献   

11.
适宜的奶牛日粮蛋白质营养水平和来源是保证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发挥的重要条件,蛋白含量过高会导致养殖成本增大和生态环境污染。选用体况良好、产奶量(28 kg/d)和泌乳天数均接近的泌乳奶牛30头,平均分成2组,用精料补充料、带穗青贮、苜蓿和全株燕麦配制而成的奶牛全混合日粮(营养水平达到NY/T 34—2004)进行饲喂。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设计,精料补充料蛋白质含量设17.5%(低水平,试验组)和19.0%(高水平,对照组) 2个处理,试验期4个月,每天上料2次,奶牛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研究了低蛋白精料补充料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高蛋白精料补充料相比,采用低蛋白精料补充料对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影响均不显著,但可明显降低奶牛子宫炎的发病率,并降低奶牛的饲养成本。对于产奶量在28 kg/d左右的泌乳奶牛,日粮提供的精料补充料蛋白质含量达到17.5%即可满足其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2.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尤其在干奶期发生乳房炎,可导致奶牛产后初乳期发生乳房炎,由此造成产后2—3个月内的泌乳高峰期奶牛泌乳性能得不到充分表现,严重时则使泌乳母牛丧失泌乳能力而被淘汰。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冬季,气温将逐渐降低,低温对奶牛生产和产奶性能造成极大影响,出现产奶量下降,高的能下降40%;有的可使奶牛乳头冻坏、乳房冻伤,新生犊牛因寒冷死亡率会大幅度上升。为减少严寒冬季对奶牛生产造成的影响,奶农应该加强防寒、防冻措施,强化饲养管理。一、加强保暖御寒,减少寒冷应激一是做好牛舍的保温。一般奶牛舍内最适宜温度为12~14℃,妊娠奶牛与泌乳奶牛舍内最适宜温度为16~20℃,犊牛舍内最适宜温  相似文献   

14.
季节气候寒冷多变,青饲料匮乏,奶牛大都体质欠佳,生产性能低下。加强泌乳奶牛饲养管理,可提高奶牛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增加产奶量、提高经济效益。本文详细阐述了泌乳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非苜蓿日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生产成本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产奶量及泌乳天数接近的泌乳奶牛40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饲喂苜蓿日粮、试验组饲喂非苜蓿日粮,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为6个月。结果表明:不同日粮对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日粮可降低乳中尿素氮含量;非苜蓿日粮可以降低奶牛的饲养成本,每产1 kg奶降低0.08元;对于产奶量在8.5 t左右的奶牛,可以不使用苜蓿或者少使用苜蓿。  相似文献   

16.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主要包括系统测定奶牛泌乳性能与乳成分,及时发现奶牛养殖中的潜在问题,从而为奶牛养殖技术调整与养殖场管理与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奶牛养殖业向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奶牛亚临床酮病是奶牛在泌乳早期表现出的一组症候群。亚临床酮病较常发生于高产奶牛,并伴有奶量和体况的下降。泌乳早期,由于产奶量增加,日粮中的能量水平满足不了高产奶牛维持能量平衡、用于产奶和维持体况的需求,因而,在泌乳的最初2~4周内,便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能量失衡。高产奶牛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酮病是正常现象,但在泌乳早期处于最佳体况和生产性能的奶牛及患有临床嗣病的奶牛中,仍有大量奶牛患有亚临床酮病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低温环境下奶牛饮水温度过低会导致泌乳量降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空气能热水器的饮水加热系统并应用于规模化奶牛场,连续监测2组奶牛在环境温度>15℃、4℃≤环境温度≤15℃、环境温度<4℃中不同饮水加热模式下的泌乳量,分析2组奶牛的日均泌乳量曲线,探究低温环境下不同饮用水温度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饮水加热系统能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稳定控制饮水温度。低温环境下长期为奶牛供给12~15℃的水,奶牛平均泌乳量随环境温度变化显著(P<0.01),平均每7天下降0.45 kg,而将饮用水温度提高至22~25℃后,奶牛平均泌乳量随环境温度变化不显著(P>0.05)。排除不同泌乳期影响分析奶牛泌乳量,提高奶牛饮用水温度能有效增强处于泌乳盛中期奶牛的泌乳量。本研究设计的系统能够在环境温度<4℃的条件下稳定提供22~25℃的热水,有利于提高奶牛的泌乳量以及对环境变化的生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师河 《现代农业科学》2009,(2):115-115,140
围产期是奶牛饲养的关键时期,关系到泌乳量和繁育性能。因此,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高产奶牛一般指在日泌乳量30千克以上,产奶期(305天)的产奶量达到6吨以上的奶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奶牛的健康以及使用年限和生产性能。因此加强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1奶牛的泌乳规律母牛在同一泌乳期内,不同泌乳月的产奶量常随其品种、个体、健康和年龄状况,以及饲养管理不同而异。通常是牛产犊后,产奶量逐步上升,约在第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