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养蜂业是对人类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绿色畜牧业",将小蜜蜂变为大产业不仅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农业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达州市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蜂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蜂群和蜂产品数量成倍增长。1资源优势达州地处大巴山南麓,地形复杂,区  相似文献   

2.
养蜂业作为一项"甜蜜事业",是对人类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绿色畜牧业",将小蜜蜂变为大产业不仅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更是通过蜜蜂授粉,提高农作物单产,增加农牧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一、养蜂业是一举多得的幸福产业 养蜂业是自然蜜粉资源的再利用,是一项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供人类优质保健产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幸福产业. 1.养蜂业是促进农作物生殖的重要传媒.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20,(3):53-54
<正>五莲县把蜂业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之一,发展养蜂业,不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高农村贫困户的经济收入。五莲县在蜂业精准扶贫中依托合作社对贫困户传授养蜂技术,对没有养蜂能力的贫困户实行委托代养模式,利用养蜂车转地养蜂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精准扶贫效果。  相似文献   

4.
晋城市位于山西东南部,境内山峦叠嶂,河流深切,沟谷纵横,森林茂盛,气候四季分明,温和宜人,构成了丰富多变的小区域生态环境资源,非常适合不同种类药用及开花植物生长,为规模化发展蜜蜂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悉,为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从2016年起,该市持续实施“蜂产业慈善扶贫项目”,不仅促进了养蜂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养蜂业作为绿色发展的"空中产业",对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助力农民脱贫攻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养蜂大国,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党和国家历来对蜂产业高度重视,从朱德同志提出的发展养蜂将成为农业增产除‘八字宪法’以外的又一条重要途径"的呼吁,到习近平同志  相似文献   

6.
在精准扶贫的众多措施中,产业扶贫是良性且可持续的重要扶贫措施,但所选择的扶贫产业必须因地制宜,兼顾当地的生态环境,符合市场需求,能够持续而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基于精准扶贫的要求和蚕桑产业发展的特征,阐述了蚕桑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机理,即蚕桑产业兼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蚕桑产业能够快速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解决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兼顾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循序渐进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分析总结了云南省陆良县、四川省兴文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发展蚕桑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成效与经验;提出了选择蚕桑产业精准扶贫应该做好蚕桑生产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蚕茧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开展生产经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产村融合发展的蚕桑产业精准扶贫的要点,可为其他贫困地区通过发展蚕桑产业脱贫致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畜牧业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迫切要求。近年来,重庆市渝北区大力推进"市级生态文明区"建设,以养殖污染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有所改善,但是养殖污染风险仍然存在,需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一、基本情况1.畜牧业仍是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临空都市区建设和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严格落实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赣州市发展养蜂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赣南山区,蜜粉资源丰富,农民素有养蜂传统习俗,加强指导与统筹,适度扩大种植蜜源植物,发展生态养蜂与推进农作物授粉并举,使养蜂产业真正成为赣州市一项重要的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农业增产提质的生态产业,行之有效。一、养蜂发展状况与目标近年来,瑞金、石城、寻乌、大余、安远诸县市区,把养蜂业列为精准扶贫的主要产业来抓,2016年,全市蜜蜂饲养量132,661群,蜂蜜产量2,252吨。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在精准扶贫中采用发展蜂产业的省份多达18个~([1]),养蜂扶贫已成为各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一村一品"和"一户一策",而基于国家~([2])、大区域~([3])、省级~([4-5])、市县级~([6-7])等层面的养蜂扶贫研究结果比较缺乏实践指导性。因此,开展村域尺度养蜂扶贫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但目前相关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以国家生态乡镇——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山门镇白杨树  相似文献   

10.
林下蜂业经济助推全国精准扶贫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蜂业》2016,(2):57-59
正2015年以来,全国上下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单位等积极行动起来,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这一核心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发挥各自优势,在"精准"上下功夫,在"扶贫"上见实效,取得了精准扶贫攻坚任务的初步胜利。养蜂业做为一项特种、特色的畜牧养殖业,有着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不占田、不占地、不占水肥、不污染环境、不与农业争劳动力,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易学易懂,是真  相似文献   

11.
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地膜覆盖的广泛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水分不足对冬小麦生产的制约,并使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如何调优品质已经成为该区域冬小麦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研究以不施任何肥料(T_0)为对照,选择常规化肥(T_1)、等量化肥+地膜覆盖(T_2)、等量化肥+有机肥(T_3)、高量化肥+地膜覆盖(T_4)、高量化肥+有机肥(T_5)5种不同的施肥(有机+无机)和覆盖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地膜覆盖"模式对旱地冬小麦籽粒加工品质、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并分析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肥+地膜覆盖"组合显著影响小麦籽粒的加工品质和产量。比较对照T_0,不同"施肥+地膜覆盖"模式(T_1~T_5)显著提高籽粒产量(GY)、蛋白质(PC)、湿面筋含量(WA)和沉降值(SDS),增加面团吸水率(WG)、延伸性(EX)和淀粉糊化粘度,相反降低了面团稳定时间(ST)和拉伸阻力(RE)。两年平均产量依次为T_3>T_5>T_4>T_2>T_1>T_0,T_1、T_2、T_3、T_4、T_5比T_0分别增加85.60%、90.99%、118.32%、102.30%和106.65%。增施有机肥(T_3、T_5)对籽粒产量和加工品质的改善优于地膜覆盖(T_2、T_4)。籽粒产量的提高是叶面积(LA)、千粒重(TGW)、穗长(SL)、穗粒数(SGN)协同增加的结果,加工品质的改变部分归因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生育期降水量和分布影响谷物产量和品质。本研究结果证实,等量化肥+有机肥(T_3)不仅能达到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而且有利于小麦加工品质的改善,在降水量500 mm左右的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是更加持续、稳产、优质的冬小麦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生猪产业是天水市畜牧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天水市生猪产业发展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天水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俗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山羊和绵羊为主。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我国将其列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天水市对羊进行了全覆盖免疫接种。为掌握该病的免疫效果,天水市采取竞争ELISA试验方法检测其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2015~2018年全市七个县(区)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达到了农业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熊蜂授粉能有效提高甜瓜的坐果率、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而熊蜂的授粉采集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授粉效果。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在一天当中,10:00~12:00熊蜂的出归巢数量最高,10:00~11:00之间花朵上可见熊蜂采集的数量最高;熊蜂在早上起棚的前10㏕出勤会呈现3个高峰,从高到低依次为第1㏕、第3㏕和第8㏕;熊蜂在起棚后单次的采集或适应性飞行时间在3㏕~10㏕之间;在一天当中,熊蜂单花有效采集时间最长的是11:00~12:00之间,为15.36s,其次为10:00~11:00和14:00~15:00之间,分别为14.92s和14.81s,从单花有效采集时间可以准确预测当地温室甜瓜泌蜜泌粉规律。  相似文献   

15.
树苜蓿Chamaecytisus palmensis是一种具有饲用、观赏和水保等多功能的长绿豆科灌木树种,2002年首次从澳大利亚引进甘肃,且分别在该省的定西、天水和武都进行了各种育苗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但一年生苗木在定西和天水越冬出现失败.为此在对树苜蓿引种、育苗和越冬保护进行简述的基础上,对其越冬失败的原因和保护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微波处理对甘肃省4个苜蓿地方品种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芳 《草业科学》2004,21(11):41-43
试验对4个甘肃省地方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天水苜蓿、定西苜蓿、庆阳苜蓿、酒泉苜蓿)进行了不同强度的微波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各苜蓿品种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芽长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强度微波处理苜蓿种子,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芽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用这3个指标衡量苜蓿品种抗旱性时,定西苜蓿的抗旱性最强,酒泉苜蓿次之,天水和庆阳苜蓿最差.  相似文献   

17.
20份扁蓿豆材料在甘肃武威地区的生产性能与品质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晰不同扁蓿豆材料在河西地区的产草量和品质特性,在甘肃省武威黄羊镇对20份扁蓿豆材料进行了株高、枝条长、茎叶比、产草量以及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采集于天水的扁蓿豆在播种当年的干草产量为13 978.6kg/hm2,其次为宁县(13996.9kg/hm2)和镇原扁蓿豆(10 349.5kg/hm2),产草量较低材料是临夏(4 003.8kg/hm2)和夏河扁蓿豆(3 875.7kg/hm2);镇原扁蓿豆植株自然高度最高,为63.7cm,其次为宁县扁蓿豆,为63.3cm、天水扁蓿豆为57.7cm,永昌2号扁蓿豆自然高度最低,为32.9cm。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永昌2号扁蓿豆,为12.49%,其次是CF021287和临夏,分别为11.79%和11.49%;最低的材料是CF021284(8.87%)。天水、宁县和镇原扁蓿豆粗蛋白产量最高,分别为3 192.4,2 846.7和2 654.6kg/hm2;临夏为1 315.9kg/hm2,景泰扁蓿豆最低,为1 295.4kg/hm2;CF021289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为56.87%,其次是土默特为56.19%;CF021294最低,为47.7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的是土默特49.25%,最低的是夏河,为37.66%。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天水扁蓿豆综合性状表现最为优秀,宁县和镇原扁蓿豆次之,CF021284和CF009614扁蓿豆综合性状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贮藏时间对燕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白燕2号和白燕7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燕麦种子萌发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随贮藏年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燕麦种子发芽势等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贮藏8年时发芽率显著降低,白燕2号低于40%;而白燕7号仍有60%以上。在0~4年的贮藏期内,燕麦种子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白燕2号抗氧化物酶活性随贮藏年限的增加显著下降,白燕7号的则明显上升。贮藏8年后燕麦种子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酶活性急剧下降,有毒物质积累增加,种子贮藏特性变劣。白燕7号的耐贮藏性明显优于白燕2号。  相似文献   

19.
葡萄霜霉病是为害天水地区葡萄的主要病害,为明确当前环境条件下天水地区田间霜霉病发生、霜霉病菌孢子囊数量时间动态及病害初始发生的关键因子,本研究采用捕孢法及病害定点调查,对葡萄生长期田间霜霉病菌孢子囊数量及霜霉病发生动态进行了观测,用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仪记录田间气象数据。结果表明,天水地区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始见期一般为7月初左右,若条件适宜,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扩散盛期,9月以后进入快速消退期;田间病害始发期为7月上中旬,条件适宜时8月中下旬进入盛发期。在田间检测到霜霉病菌孢子囊后7 d左右田间开始见到霜霉病斑,从病害始发期至盛发期田间病情扩展与霜霉菌孢子囊数量呈显著正相关;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温度、相对湿度、降水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其中有效降水是影响葡萄霜霉病初始发生及蔓延流行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20.
渭河是黄河水系的一个较大支流,为了解渭河天水段的渔业资源,为保护濒临灭绝的秦岭细鳞鲑的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2012年10月,在天水地区七条主要河流选取采样点,采集样品进行水质监测、浮游生物测定和鱼类调查.结果得出水质为碳酸盐类—钙组—Ⅱ型水;总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41种(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达15种(属);浮游动物18种,其中原生动物种类最多,达9种;底栖生物6种;鱼类共3科7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