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提高黔南黑猪的养殖效益与品质,对黔南黑猪某养殖场使用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前后的猪群分别进行伪狂犬病gE-ELISA、gB-ELISA检测,经过4次采样检测,结合对野毒感染猪采取淘汰净化措施。结果: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显著下降,生产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良圻原种猪场2003年开始实施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通过全群采血检测、淘汰野毒感染种猪、采用伪狂犬病g 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引入阴性后备种猪、完善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疫制度和日常饲养管理等综合性措施,成功地在大于6 000头母猪的种猪场净化了猪伪狂犬病,构建阴性种猪群。建立了伪狂犬病毒感染低阳性率的大型种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净化模式。2011年底和2012年上半年国内部分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疫情(后证实为变异株),为应对疫情,良圻场在2012年12月再次开展不同疫苗比对试验,发现应用优质"活+灭"疫苗可显著提高猪只中和抗体水平。被变异伪狂犬病毒感染的规模猪场,执行净化方案时,对基础猪群加免灭活疫苗,可缩短基础猪群猪伪狂犬病净化的进程,进一步表明多年前制定的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3.
当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率居高不下,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压力仍然巨大。文章从国内常用净化手段以及净化困难的原因着手,解读猪伪狂犬病净化进展缓慢的原因,并对养殖场猪伪狂犬病净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养猪》2020,(5)
为落实国务院《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的要求,在两年(2017—2019年)内达到猪伪狂犬病免疫净化场的目标。嘉定区梅山猪育种中心加强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严格检疫、淘汰阳性猪、净化猪群、建无毒猪群、消除隐性感染、定期消毒等措施,此外猪场还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灭蚊灭鼠等工作,使生产公母猪、后备公母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检测全部为阴性,伪狂犬病抗体水平90%,窝均产活仔率提高10.20%。经过两年的努力,成功净化了猪伪狂犬病,建立阴性猪群,可为其它猪场净化该疫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目前猪群中伪狂犬病流行出现的新情况,分析了猪伪狂犬病流行态势,提出了猪伪狂犬病防控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研究推广种猪群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的技术。[方法]在3个试验猪场的种猪群中开展应用研究。对试验种猪群采取g 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免疫,每隔3个月检测PRV-g E抗体,淘汰阳性猪,采取外引种猪隔离、检疫、灭鼠、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结果]持续性监测和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期间,随着检测次数的增加,3个猪场不同类别种猪群的伪狂犬病阳性率不断下降,到第3次检测时全部为阴性;3个猪场30%的后代猪群的伪狂犬病g E抗体检测结果全为阴性。在根除猪伪狂犬病2年后,3个猪场的抽检结果全为阴性。[结论]持续性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3个试验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得到净化,提高了猪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某个曾流行猪伪狂犬病的规模化商品猪场实施了仔猪初乳前滴鼻接种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进行首免的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免疫方法的免疫可靠性。随后,建立了以实施初乳前首免、建立严格隔离检疫和消毒卫生制度、淘汰可疑带病毒种猪、建立健康种猪群等技术措施为主要内容的猪伪狂犬病净化技术,并在该场应用。经2年时间的净化后,目前,该场已达到净化猪伪狂犬病的目的,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未发现临床病猪和健康的gE抗体阳性猪。  相似文献   

8.
选择徐州六马种猪科技有限公司种猪场作为伪狂犬病净化创建场,通过开展对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种猪、待售种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gE抗体)和疫苗免疫抗体(gB抗体)检测,进行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的本底调查,了解各阶段猪群健康状态、免疫情况、免疫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状况。根据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状况,采用不同的净化方案,进行猪伪狂犬病净化。通过净化,该场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种猪及待售种猪连续2次以上抽检结果均为伪狂犬病gE抗体阴性且gB抗体合格率70%以上,达到猪伪狂犬病净化创建场标准;同时,猪群的健康状况、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成活率均有明显提高,为今后猪场伪狂犬病净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索和探讨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2012年7月~2014年3月,对长沙市某规模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净化的试点工作,通过近两年的净化,该场种猪野毒(gpI)抗体阳性率从30.8%下降到3.7%,育肥猪野毒抗体阳性率从44.0%下降到6.7%。猪群的猪伪狂犬病的野毒抗体阳性率明显下降,种猪群的生产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猪场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提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1年以来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株导致了免疫猪群暴发该病,对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种猪场应抓住严防非洲猪瘟的有利契机,同时做好猪伪狂犬病的净化非常重要。文章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净化方案、净化措施,为养猪场实施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农业部和上海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关于原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目标的要求,嘉定区动物疫控中心抓住梅山猪育种中心新场建设的有利契机,适时开展了梅山猪的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实践,通过采用"免疫、检测、淘汰"的疫病净化模式,于2017年终于实现了梅山猪育种中心猪伪狂犬病的成功净化。至今猪群仍维持感染抗体阴性,可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其他省市的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种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引发仔猪下痢和神经症状表现。实验室通常采用鸡胚接种法、血清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法进行检测,猪一旦感染伪狂犬病毒,只能通过淘汰阳性猪和培育非带毒猪的方法得到净化猪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调研及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分析了我国新型猪伪狂犬病流行的特点及暴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分群分阶段饲养、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伪狂犬病净化方案、培育健康猪群、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等一系列净化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及净化猪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8,(6)
河南省某规模化种猪场2015年被评为国家疫病净化创建场,为了对猪伪狂犬病进行彻底净化,2016年采取了部分清群法结合检测淘汰法进行猪伪狂犬病净化,对符合体重要求的肥育猪和保育猪进行出售,剩余猪全部转移至另一扩繁场进行饲养,对猪场肥育区和保育区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圈舍修整;对所有种公母猪进行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淘汰抗体阳性猪。在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基础上,严格选择疫苗,并对猪群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进行监测,适时调整免疫程序,淘汰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猪。结果显示:2015—2017年期间,在部分清群法和持续不断的检测淘汰法的净化下,截至目前猪场种公母猪群伪狂犬病gE抗体维持阴性,伪狂犬病gB抗体合格率大于90%,猪场生产成绩明显提高,净化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目标猪场实施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的全面免疫,配合定期的血清学检测,对3个养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净化研究。在净化过程中,对3个猪场的生产公母猪群、后备猪群进行血检,对阳性猪、可疑猪实施淘汰,后备猪必须是阴性才留作种用,并辅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最终使整个种猪群伪狂犬病的阳性数为零,表明利用伪狂犬基因缺失的弱毒疫苗对生产的公母群、后备猪群进行全面免疫接种并配合血检淘汰阳性种猪的方法来净化猪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2012年后猪伪狂犬病在国内的流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是引起目前生长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和母猪发生流产的主要病原,1986年Vanoirschot首先建立了针对g E的阻断ELISA方法,该方法自建立起,已经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且过去几十年,世界上一些主要伪狂犬病流行国家相继启动了根除计划并已取得了成功。目前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在借鉴国外伪狂犬病净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江苏省目前养猪条件下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策略的研究,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发现"免疫→检测→淘汰→补充阴性后备猪→免疫→检测→淘汰"的净化措施是切实可行的,江苏省的2家规模种猪场在实施猪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后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型集约化猪场成功清除伪狂犬病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彻底清除种猪群中的伪狂犬病病毒、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保障种猪质量,笔者对猪群采取严格的疫苗免疫、基础猪群检测淘汰、整体防疫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进行猪伪狂犬病的清除与净化.3个种猪场共有4 713头基础公母猪,每个猪场分3个阶段检测,每个阶段间隔2个月.通过场内全群检测淘汰法,共检测12 631头份,淘汰(或隔离)伪狂犬病阳性猪和可疑种猪共182头,在3个大规模种猪场成功地清除了伪狂犬病.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对种猪后代(测定种猪、后备猪和重胎母猪)、各阶段猪共抽检16 314头份血清进行PRV-gE抗体的检测,结果全为阴性.表明猪伪狂犬病被成功清除净化后,猪场一直保持伪狂犬病阴性.该项清除净化工作共投资48.5万元,新增纯收益210万元,有效提高了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某600头母猪的伪狂犬病阳性猪场,应用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苗对全场所有猪只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强化免疫,8个月后对本场种猪群猪伪狂犬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当抽样检测gE抗体阳性率低于5%时,对全群种猪进行检测并淘汰gE阳性猪只,对免疫后的后备母猪进行逐头检测,gE阴性猪只并入生产群。通过反复检测、淘汰,3年后,该场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率由2008年的11.53%下降为0,达到净化标准。  相似文献   

19.
刘玉梅  张锐  刁新育  杨林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0):3063-3069
为了评定猪伪狂犬病净化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作者调查了中国9个省63个规模化猪养殖场,以调查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了伪狂犬病净化对猪死亡率、猪群伪狂犬gE阳性率、母猪流产率等生产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不同规模、不同净化阶段养殖场的猪生产性能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通过实施疫苗免疫、检疫诊断、淘汰阳性动物、培养健康动物等净化措施,生猪的生产性能明显提高;养殖规模在1.65~8.47万头的养殖场其生产性能提高的效果最优;伪狂犬病净化时间越长,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20.
在750头基础母猪的规模化种猪场,由于引入未经检测的带毒公猪导致猪群感染伪狂犬病,通过对所有公猪和其他猪群抽样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果断清除带毒公猪,采用人工授精配种以及选用高质量gE基因缺失弱毒活苗强化母猪群和仔猪群伪狂犬病免疫,加强消毒隔离,提高生物安全措施,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成功净化了伪狂犬病,明显提高了种猪的繁殖表现和生产成绩,伪狂犬病净化取得显著成效。由于伪狂犬病在中国呈流行性发生,为消除伪狂犬感染引起的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猪场有必要考虑控制并最终净化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