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7,(6):64-67
新疆草原面积辽阔,生态群落丰富,而近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草原退化较严重,自2011年起,国家和自治区都在不断地加大对草原生态的奖补。本文从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方面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新疆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评价草原奖补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成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是建国以来国家投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新策,预期也将是长期实施的一项保护草原生态最重要的政策措施.本研究从宏观视角,分析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实施对草原生产力和生态保护、牧业产出、牧民收入的作用效应.结果显示,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后,天然草原产草量、草原理论载畜量有所增加,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明显下降,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牛出栏及牛肉产量呈波动态势,羊存栏、羊出栏、羊肉产量、奶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牧业收入、牧业收入比重均高于政策实施前水平.  相似文献   

3.
国家对于草原牧区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不仅是建设草原的基本政策,更是促进草原保护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生态补奖机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草原生态补奖机制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就怎样处理好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户生计的不相容问题,依据牧户减畜损失来制定具有差别化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是实现牧户减畜与补偿对等关系的一种设计理念。以甘肃省玛曲县的草畜平衡为例的实证结果表明:当考虑牧户减畜损失后,测算得到的理论平均补奖标准为330元/hm~2,而实际的补奖标准为32.7元/hm~2,现行的补奖标准明显偏低;无差别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由于未考虑不同牧户的减畜损失,导致占23.36%的未超载牧户,无需减畜便可获得37.88%的补偿金,占46.73%的超载较严重的牧户却只得到29.50%的补偿金,减畜与补偿出现明显的不对等,从而抑制了超载牧户的减畜积极性;而差别化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由于考虑了不同牧户的减畜损失,实现了减畜与补偿的对等关系,从而解决了原有政策因偏低的补奖标准造成的低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甘南州美仁草原为例,通过甘南州草原监测数据及牧户调查问卷资料,对两轮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草原奖补政策的实施,甘南州草原平均年降水量、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草原植被盖度、草群平均高度和产草量呈增长趋势,增加了草原可利用面积和草原理论载畜量。甘南州两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对改善草原气候、提高草原产草量、增加草原可利用面积和提升草原理论载畜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是我国建国以来对于草原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该政策来说,其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而实施时间却较短,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本文中将就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进行一些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前后南疆牧民生活生产方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效果,利用柯克亚乡、哈拉峻乡、尼雅乡等3个样本乡的牧户调查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政策实施前后牧户生活生产方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原补奖政策不仅提高了牧民的畜牧业收入,而且促进了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然而,南疆畜牧业尚处于转型过渡阶段,现代科学养殖技术投入不足、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牧民定居点配套基础设施滞后是当前牧区面临的三大问题.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继续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稳步推进畜牧业转型;二是加强对牧民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普及科学养殖技术,并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三是继续完善牧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玛纳斯县奖补机制实施前后草地生态指标的地面监测,结合遥感影像、气象数据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全县天然草原植被平均盖度、平均高度比实施前分别增加了7.9个百分点和45%,鲜草总产量比实施前增加了8.87%,草地载畜能力比实施奖补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草原奖补政策生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我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出台的背景入手,主要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估计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以牲畜规模为中介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对草原植被恢复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导致草地NPP(net primary product)降低了2.28%,且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牲畜总规模和舍饲规模在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对草原植被恢复的作用机制中都存在中介效应,通过牲畜总规模的增加抑制了草原植被的恢复,但通过舍饲规模的增加能够促进草原植被的恢复,舍饲饲养模式是更符合草原生态保护要求的路径。因此,提出加强对偷牧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优化牲畜饲养技术,加大对舍饲饲养方式的奖补力度和方式,提高人工草场的建设数量和质量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牛肉供需呈紧平衡格局,与此同时,2011年以来国家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将对我国肉牛生产产生一定影响。基于局部均衡理论,以2003-2012年数据为依据,构建了综合牛肉生产、消费、贸易环节的我国牛肉局部均衡模型,进一步设计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情景,进行政策冲击模拟,分析此项政策对未来我国牛肉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在实施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推进牧区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同时,对于增加我国牛肉生产供给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对于缓解牛肉供求紧平衡格局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内蒙古赤峰市草原为例,分析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草地植被盖度和生产力、土壤肥力的促进作用,对补奖标准偏低、牧民就业空间狭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补奖额度、加强草原管护和科学研究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草原生态伦理在各游牧民族中,尤其是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思想文化中广泛存在,千百年来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生产力的进步等因素,各民族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念遭到了冲击.为了增强草原生态伦理在维护草原生态平衡中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规范人们的行为,重新构建科学的生态伦理观.生态奖补政策...  相似文献   

14.
马晓萍  恩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7,(31):219-222,258
基于牧民对第一轮和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简称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评价的调研数据,对比分析两轮政策的满意度,运用描述统计法和有序Logit回归模型,探究牧民对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牧民对第二轮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评价有所提高,总体满意度提高16.2百分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的牧民对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评价存在差异;补贴金额、牧业收入、草料支出等对政策满意度评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提高牧民满意度对落实草原奖补政策和控制牧民牲畜养殖规模意义重大。基于村干部在草原奖补政策执行过程工作效率与程序公平视角,利用西藏肉羊养殖户调查数据,分析村干部工作效率和程序公平对牧民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的影响,运用Logit模型,探讨牧民对草原奖补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相关变量的边际效应。结果表明,牧民对草原奖补政策满意的仅为46.83%,主要体现为干部工作效率低、补贴标准低和程序不公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获得奖补资金总额、村干部工作效率、奖补程序公平、务工经历、家庭劳动力人数等均对牧民满意度的提高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在控制被调查者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的情况下,各因素的边际影响差异较大,但村干部工作效率与程序公平的边际影响较高,有务工经历的牧民和家庭劳动力较多的家庭对草原奖补政策的满意度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提出提高和扩大草原奖补标准与范围,加强对村干部政策执行的培训与支持,加强牧民技能培训拓展外出务工渠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2016,(4):42-43
正从青南草原到环青海湖地区,再到祁连山脚,一路走来,说不尽的是草原的变化,数不尽的是牧民群众的赞叹,这些变化得益于国家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这些赞叹正是牧民群众对这项政策的认可。这五年,是青海草原生态恢复最显著的五年;这五年,也是草原牧民群众最受益的五年;这五年,更是草原发展变化最深刻的五年。牲畜数量大幅核减袁草原生态得到显著恢复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五年来,实现禁牧2.45  相似文献   

17.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前不久制定了《关于建立草原补奖政策进村入户联系制度的意见》,决定建立草原补奖政策进村入户联系制度。草原补奖政策进村入户联系制度,旨在推动政策落实、改进工作方法、培养锻炼干部、服务牧民群众。根据《意见》,中心将从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的省区中选择7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嘎查),中心每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开始在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截至2020年,国家已实施两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政策重点针对实施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的草原地区农牧民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有效地激发了村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和筹资筹劳的主动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一事一议”工作的成效和问题,最后对完善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实施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实施效果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适当探索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补奖政策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