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仔猪源大肠杆菌血清型调查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6,(3):27-32
从第六师五家渠市7个地区规模化猪场疑似仔猪腹泻病例中采集了361份病料,分离并鉴定其中335份病料的病原为大肠杆菌。采用26种主要大肠杆菌O抗原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 258株大肠杆菌可定型,分属17种血清型,其中O14、O65、O157、O24、O138为优势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四环素等13种抗菌药的耐药率从14.93%~-97.01%不等,多重耐药从耐2到耐13。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猪场分离菌株血清型有所不同,同一地区猪场可存在多个血清型,不同地区可流行同一种优势血清型,分离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呈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四川省规模化肉牛养殖场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试验采集四川省部分规模化肉牛养殖场腹泻犊牛的肛拭子、粪便等样品151份,采取细菌分离与鉴定,生化试验,PCR鉴定、测序与同源性分析,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分离致病性大肠杆菌,并采用凝集试验和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到72株大肠杆菌,其中50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属于10个血清型,以O_(101)、O_(36)、O_(126)、O_(26) 4种血清型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分离的5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的耐药率为14.0%~28.0%,对林可霉素、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的耐药率为30.0%~64.0%,对强力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多黏菌素等的耐药率为72.0%~96.0%。说明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流行的血清型复杂,耐药现象严重,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3.
采集36头腹泻犊牛的新鲜粪样,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和PCR鉴定,并进行致病性试验、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和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初步分离到25株疑似大肠杆菌菌株,经16S rDNA鉴定全部为大肠杆菌。致病性试验显示,分离株有较强的致病性,取死亡小鼠实质器官进行病原鉴定,均分离到大肠杆菌。25株分离株共覆盖6种血清型,其中O157和O152为优势血清型。25株分离菌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达88%;对氨苄西林、链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6%,72%,56%。所有分离株均携带大环内酯类ermB基因和四环素类tetB基因,大部分携带blaTEM(72%)、aaC2(64%)、aaC4(68%)和qnrB(60%)基因。治疗试验表明,新霉素与白头翁散结合治疗大肠杆菌所致犊牛腹泻的效果最佳。结果表明,犊牛源腹泻大肠杆菌菌株对临床常见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建议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该病。本研究为大肠杆菌所致犊牛腹泻的合理用药和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保定市不同鸡场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鸡中,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54株,对此54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除了6株未能定型外,其余分离株的O血清型共有8个,分别为O1、O2、O5、O18、O78、O26、O76和O88,其中O78、O26、O1为主要血清型,分别占鉴定菌株的39.6%、27.1%和16.7%。用20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阿莫西林。大多数为多重联合耐药;而阿米卡星、头孢噻呋和头孢噻吩的敏感率较高,其中以头孢噻呋(94.5%)最敏感。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河南省濮阳市致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致病性、血清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耐药性等生物学特性,对2018—2020年采集的243份腹泻犊牛肛拭子以及粪便、肝脏等病料样品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玻板凝集试验以及结晶紫微孔板法和K-B药敏纸片法,对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相关特性检测。结果显示:从243份病料样品中分离到87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率为35.8%(87/243);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属于14种血清型,其中O101(18.4%)、O38(17.2%)和O142(14.9%)为优势血清型;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中,被膜形成能力强的24株(26.6%),中等的34株(43.6%),弱的17株(19.5%),不形成的12株(15.4%);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链霉素10种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均在49.4%以上。结果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在濮阳市可能呈地方性流行,O101、O38、O142为犊牛源优势血清型;该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外界生存能力较强,且对多种临床常用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因此,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科学使用敏感抗菌药物,研制优势血清型多价疫苗,加强犊牛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防控。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山东、河北和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养殖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方法对鸡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动物试验确定分离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应用血清学方法和药敏试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119株大肠杆菌中致病性菌株有110株,其中92株致病性菌株能够定型,分别属于15个血清型,有5株出现交叉凝集,O14、O35、O1、O2、O78、O88为优势血清型;分离鉴定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最敏感,对林可霉素、头孢克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达60%以上。说明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存在复杂性,对大部分临床常用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泉州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无菌采集的患病仔猪肝脏、肛拭子和粪便等病料组织样品87份,通过细菌的分离鉴定得到了42株大肠杆菌,其中,30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利用玻板凝集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结果显示,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属于9个血清型中,定型的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27株,定型率为90%(27/30),2株未鉴定出来,占分离菌菌株的64.3%(27/42),以O147和O141为该地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对新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5种药物的耐药率在80.0%~100%之间,对克林霉素、多西环素、丁胺卡娜霉素等5种药物的耐药率在60.0%~73.3%之间;对其他的药物耐药率在33.3%~53.3%之间,且呈现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该地区的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安徽池州地区宠物犬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使用无菌肛门拭子采集26家宠物医院腹泻宠物粪便样品63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获得了30株大肠杆菌。对分离的30株大肠杆菌用灌胃方式攻毒小鼠验证其致病性,结果显示,20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利用玻板凝集试验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测定2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结果显示,2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共有10种血清型,以O8和O13为优势血清型; 2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均对头孢克肟、头孢曲松、恩诺沙星、丁胺卡那霉素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其他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本试验为该地区的宠物犬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桂林地区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布与耐药性,从桂林地区不同养猪场中采集患腹泻仔猪肝脏、肛拭子及粪便等病料中分离到67株大肠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在67株大肠杆菌中52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玻板凝集法和K-B药敏纸片法对5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5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共属于12个血清型,以O149、O109和O9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5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呈现多重耐药,对阿莫西林、磺胺间甲氧嘧啶、新霉素3种药物的耐药率高达100%,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氨苄西林等9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1.9%~98.1%之间;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23.1%~48.1%之间。本试验为该地区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白城地区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流行的血清型与耐药性,从采集的腹泻羔羊粪便样品127份中分离鉴定得到了56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玻板凝集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5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情况。结果显示,5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属于9个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以O119、O101、O24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5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且呈现多重耐药性,对头孢克肟、头孢曲松两种药物的耐药率最低,在12.4%~28.6%之间;对阿米卡星、新霉素、多西环素等7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0.0%~78.6%之间;对大观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5种药物的耐药率在82.1%~96.4%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