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也叫生长分化因子(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8,GDF8),其作为肌肉生长发育及分化的负向调控因子,可通过抑制正向调控因子--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ation gene,MyoD)的转录活性来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MSTN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突变性,在不同动物中的表达量和表达范围均不相同。作者就该基因的表达、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在不同动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肌肉生成抑制素(MSTN)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肌肉生成抑制素(myostatin,MSTN),又称GDF-8(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是控制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也是近些年研究发现的又一影响畜禽瘦肉率、改善肉质性状的重要营养基因。它通过抑制MyoD家族成员转录活性负向调控肌细胞的生长发育,它的表达量与肌肉重量的变化呈负相关。本研究就MSTN的发现、基础研究及其在各种动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该基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边鸡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5′调控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边鸡的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MSTN基因5′调控区检测到4个突变(C1346T、G1375A、A1473G和G1491A)。在6~18周龄时(10周龄除外),ST基因型个体的体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SS型(P<0.05或P<0.01)。在14~18周龄时,TT基因型个体的体重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SS型(P<0.05或P<0.01)。研究结果提示,MSTN基因可能是影响边鸡生长性状的一个主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
张宇光  许海涛  刘梅  胡兰 《饲料工业》2006,27(12):59-61
动物肌肉生成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Mcpherron等研究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时发现的一种新的生长因子。当时命名为生长分化因子-β(GDF-β),后经研究发现,其对骨骼肌的生长具有负调控作用,因此改名为肌肉生成抑制素[1-3]。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对骨骼肌有负调控作用,动物缺乏MSTN时出现肌肉增大,骨骼肌肌群分布广,而且不增生脂肪等现象。MSTN主要在胚胎期的骨骼肌中表达,它的缺失使一些动物表现双肌性状[4-7]。1MSTN基因的发现及组织分布Mcpherron等(1997)根据TGF-β超家族的保守区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  相似文献   

5.
肌肉生长抑制素,属TGF-β超家族,是一种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或受到抑制,会导致骨骼肌增生从而引起动物肌肉的过度发育,表现为双肌性状。本文综述了MSTN基因的发现、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在牛科物种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一种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试验以不同生长阶段的阿勒泰羊羔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肌肉和脂肪组织中MSTN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该基因在不同月龄阿勒泰羊羔羊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阿勒泰羊0~6月龄羔羊MSTN mRNA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均有表达.4月龄羔羊MSTN mRNA表达量在肌肉中最高,0~4月龄的表达量逐渐上升,4~6月龄逐渐下降.6月龄羔羊脂肪中的MSTN mRNA表达量最高.不同月龄阶段阿勒泰羊羔羊肌肉和脂肪MSTN mRNA表达量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等指标,这对进一步理解MSTN基因的调控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关学敏  郭传甲 《养猪》2004,(1):28-29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是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其活性的丧失或降低,会引起动物肌肉的过度发育,表现为双肌征状。最早在小鼠中发现该基因,随后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法将猪MSTN基因定位于15q2.3上,进而分析了MSTN以及其分子结构,比较。MSTN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边鸡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5′调控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边鸡的生长和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MSTN基因5′调控区检测到2个突变(A326G、C334G);6~8周龄,KK型的体重显著高于JJ和JL型(P<0.05);14周龄,KK和LL型的体重显著高于JL型(P<0.05);16周龄,KK型的体重显著高于JJ、JK和JL型(P<0.05);18周龄,KK型的体重极显著高于JL型(P<0.01),显著高于JJ和JK型(P<0.05),LL型的体重显著高于JL型(P<0.05),KK型的开产体重显著高于JJ和JL型(P<0.05);不同基因型对其余4个繁殖性状(开产日龄、开产蛋重、300日龄产蛋数以及300日龄蛋重)均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MSTN基因可能是影响边鸡生长性状的一个主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也木勒白羊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0~6月龄)的表达量,采用2-ΔΔCt分析不同生长阶段表达量的差异,旨在掌握也木勒白羊不同生长时期MSTN基因的表达规律,为也木勒白羊肌肉生长性状的选育提供遗传学资料.结果发现,MSTN基因在3月龄也木勒白羊肌肉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月龄(P<0.05),其余各月龄差异不显著(P>0.05);MSTN在脂肪中的表达量0月龄相对较低,随月龄增长,表达量升高,在5月龄达到最高,后随月龄增长表达量降低.MSTN基因在肌肉和脂肪中的表达量随着月龄增长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表达规律可为也木勒白羊肉用性能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对肌肉调控的分子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MSTN作为胞外信号分子可与成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受体自身的磷酸化,启动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导过程,作用于生肌决定因子(MyoD)靶基因的调控区,调节肌肉组成蛋白和蛋白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为制备猪圆环病毒3型(PCV3)Cap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初步应用于感染细胞或组织样品中PCV3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或免疫组化(IHC)检测,本研究将PCV3 Cap蛋白的去核定位信号肽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IPTG诱导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融合蛋白。以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共获得8株能够稳定分泌针对PCV3 Cap蛋白的MAb杂交瘤细胞株。Western blot与IFA试验结果显示,8株MAbs均能够与真核表达的重组Cap蛋白反应。选取3株杂交瘤细胞制备3株MAbs,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409 600、1∶204 800和1∶409 600。利用3株MAbs对自然感染PCV3临床病猪的腹股沟淋巴结进行IHC检测,结果显示3株MAbs的腹水均能够与感染PCV3的临床样品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制备的MAbs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为深入研究Cap蛋白的结构和PCV3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自噬现象的发现以来,有关自噬的研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而鼠伤寒沙门菌与自噬之间的研究报道较少。文章主要阐述了自噬发生的整个机理过程,标志性蛋白LC3及其上下游蛋白Atg和p62之间的作用机制,自噬信号通路的激活位点和条件,基于鼠伤寒沙门菌刺激TLR系统激活TAK1,导致免疫细胞中的AMPK和ULK1的活化,抑制mTOR的活性,进一步阐述了沙门菌与自噬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在江苏地区收集60只自然感染跳蚤的犬进行研究,观察吡虫啉滴剂对犬跳蚤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吡虫啉滴剂对试验犬的血液指标无明显影响。用药后1 d、3 d、21 d和28 d,治愈率分别为85%、96.67%、100%和100%,且3 d、21 d和28d的减虫率和1d相比时,差异极显著(P<0.01)。故吡虫啉滴剂对犬安全可靠,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扬州鹅种蛋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18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扬州鹅种鹅90只,随机分成5组(Ⅰ、Ⅱ、Ⅲ、Ⅳ、Ⅴ组),每组15只母鹅、3只公鹅。I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 000、8 000、12 000、16 000 IU/kg的维生素A。试验期为28周。结果表明:1)试验组种蛋哈氏单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12 000 IU/kg添加组蛋壳厚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8 000和16 000 IU/kg添加组(P <0.05),4 000 IU/kg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4 000和12 000 IU/kg添加组蛋黄颜色极显著深于对照组(P<0.01),8 000 IU/kg添加组显著深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种蛋比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12 000和16 000 IU/kg添加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4 000和8 000 IU/kg添加组蛋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且8 000 IU/kg添加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12 000和16 000 IU/kg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提高的趋势(P=0. 058,P=0. 066)。2) 4 000、8 000和12 000 IU/kg添加组蛋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 000 IU/kg添加组显著高于16 000 IU/kg添加组(P<0.05),12 000与16 000 IU/kg添加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 4 000和8 000 IU/kg添加组蛋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 000 IU/kg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P=0.084); 12 000 IU/kg添加组蛋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000和8 000 IU/kg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提高的趋势(P=0.087,P=0.051); 8 000和12 000 IU/kg添加组蛋黄谷胱甘肽(GSH)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4 000和16 000 IU/kg添加组(P <0. 01)。综上所述,种鹅饲粮中添加8 000~12 000 IU/kg的维生素A能提高种蛋的蛋品质,提高蛋黄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提高种蛋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火鸡组织滴虫感染黄羽肉鸡后在其体内的动态分布,本研究将JSYZ-A株虫体通过泄殖腔感染15日龄苏禽黄羽肉鸡,在感染后1d^34d内,每3d迫杀5只感染鸡,采集其不同组织脏器样品,并对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火鸡组织滴虫主要靶器官为肝脏和盲肠。感染后4d,感染鸡肝脏和盲肠中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感染后13d和16d虫体检出率即达到100%,之后检出率逐渐降低,一直持续到感染后34d还能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感染后10d^22d从鸡十二指肠、直肠和脾脏能够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感染后13d^19d从鸡腺胃和空肠、心脏均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感染后19d从鸡肺脏检测到虫体特异性基因,并且呈现一过性感染。感染鸡的胰腺、脑、肾脏和睾丸组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并未检测到虫体DNA。上述结果为临床火鸡组织滴虫致病机理的研究、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以分离培养的原代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材料,研究了ZEA对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以刀豆蛋白A(Con A,5 mg/L)作为T细胞活化特异性刺激剂,试验设空白对照组(不加Con A)、Con A组(5 mg/L Con A)、不同浓度的ZEA染毒组(Con A+ZEA 10、20和40μmol/L),处理48,72 h后,使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T细胞分泌IL-2、IL-3、IL-5、IL-6和GM-CSF等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on A组细胞在48,72 h时间段5种细胞因子分泌均明显上升;与Con A组比较,染毒48,72 h后,10,20,40μmol/L ZEA染毒组各细胞因子分泌浓度均有极显著下降(P<0.01),并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ZEA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L-2、IL-3、IL-5、IL-6和GM-CSF的分泌,从而影响机体正常免疫反应的进行,降低整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癸氧喹酯(decoquinate,DQ)作为畜禽抗球虫药使用已有50多年历史,因其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而备受关注。DQ主要通过破坏虫体线粒体细胞色素bc1复合体的电子传递而捕获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子的发育而发挥作用。家禽球虫易产生突变而较快产生抗药性,而反刍动物球虫少有抗药性的报道。除抗球虫作用外,DQ对疟原虫和弓形虫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对隐孢子虫和肉孢子虫的作用还需要研究确认。近年研究表明,DQ纳米颗粒和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抗疟活性,值得深入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DQ抗几种常见寄生原虫的研究进展,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华东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流行情况及变异程度,采集临床疑似病料和活禽交易市场家禽的棉拭子样品,通过鸡胚接种、HA和HI试验及RT-PCR等方法分离鉴定H9 AIV,对其中部分毒株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筛选4个代表毒株免疫SPF鸡制备抗血清,利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抗原差异性。结果如下:共分离鉴定出62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率为2.02%(62/3 074)。对25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株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株属于h9.4.2.5谱系,并进一步细分为A和B亚系。 HA 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为PSRSSR↓G,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与Y280代表株 HA 基因的推导氨基酸相比,分离株受体结合位点左侧臂全部变为NGLMGR。在抗原位点92位氨基酸出现R(64%)/K(36%)的变化。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间的HI抗体滴度相差2~8 log2,可分为2类抗原型。因此,目前流行的H9亚型AIV发生了抗原变异,至少同时存在两种抗原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低水平镉(Cd)暴露对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分化的影响,试验以RAW264.7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为材料,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存在的条件下,用不同浓度Cd处理4 d;利用CCK-8法检测破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活性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试验观察破骨细胞生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破骨细胞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破骨细胞标志性蛋白及其mRNA水平。结果显示,随着Cd浓度升高,细胞活力受到明显的抑制(P<0.01),并呈浓度-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破骨细胞产生的数目和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2、5μmol·L-1 Cd处理组破骨细胞封闭带的形成均受到抑制;2和5μmol·L-1 Cd处理组破骨细胞特异性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低微摩尔水平镉暴露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20.
非编码小RNA(small non-coding RNA,sRNA)是一类基因组中被转录但不翻译成蛋白质的RNA分子,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与蛋白质介导的调控系统不同,当细菌遇到不利的生长环境时,sRNA介导的调控可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应答。沙门菌RyhB-1和RyhB-2是两种相似性较高的s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在调控因子作用下共同或单独调控靶基因表达。铁匮乏时,RyhB-1和RyhB-2可促进沙门菌摄取铁元素、限制胞内非必需含铁蛋白生成以及加快铁硫蛋白的储存,是沙门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铁稳态的主要元件。此外,当沙门菌遭遇氧化应激、缺氧或酸性环境等不利环境胁迫时,RyhB可分别控制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平衡硝酸盐等无机物稳态、调节细菌运动性以及沙门菌毒力等应对环境变化。本文就沙门菌RyhB生理特征及其调控机制和功能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沙门菌RyhB的研究提供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