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2010年我国首次暴发鸭坦布苏病毒病以来,目前已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已成为我国主要鸭病之一。本文从该病毒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诊断方法两个方面对鸭坦布苏病毒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鸭坦布苏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该病毒引发的鸭坦布苏病毒病从2010年开始在我国流行,并迅速蔓延至多个地区.该病主要侵害鸭的生殖系统,以产蛋量急剧下降为主要特征,肉鸭、雏鸭主要症状为站立困难,步态不稳.文章综述了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病原学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2010年春,鸭坦布苏病毒病在我国东南沿海暴发,该病由鸭坦布苏病毒引起并以鸭产蛋下降为特征,对养鸭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研究也引起了动物防疫部门及研究者的日益关注。论文从病原学、反向遗传学、病理学、诊断方法、疾病传播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苗研究等方面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有助于对鸭坦布苏病毒的进一步研究及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一种新发的病毒性传染病,以产蛋鸭产蛋量严重下降和雏鸭或育成鸭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自从2010年首次暴发以来,鸭坦布苏病毒给我国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天然免疫应答以及病毒的诊断与防控等方面对DTMUV进行综述,为今后该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鸭坦布苏病毒病也称为"鸭黄病毒病",2010年春季开始在我国主要蛋鸭养殖区传播,是一种新的禽传染病。该病临床表现为蛋鸭采食量减少,卵泡变形、变性,卵泡膜出血、充血。产蛋鸭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在5%~15%之间,给我国养禽业带来了严重影响。2015年以来,除蛋鸭发生鸭坦布苏病毒以外,产蛋鹅、肉鹅、肉鸭、野鸡和鸡也能发生该病,鸭坦布苏病毒对肉雏鸭的致病性主要体现在对雏鸭全身组织器官损伤,最终使雏鸭代谢和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采食下降、神经症状和腹泻等,有研究表明雏鸭死亡率高于20%。自本病发生以来,我国学者对该病病原学、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疫苗和抗体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鸭坦布苏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10年4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首先出现一种能够引起蛋鸭产蛋下降的传染病,之后本病迅速蔓延到我国主要的养鸭地区,给我国的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本病的病毒最终被确诊为鸭坦布苏病毒,是一种新型黄病毒。本文就该病的发病历史、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及诊断防治做一综述,以期对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坦布苏病毒病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可造成蛋鸭、种鸭产蛋骤降,肉鸭发育迟缓。给我国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坦布苏病毒病流行和防控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鸭、鹅坦布苏病毒病是由坦布苏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种以产蛋量急剧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临床上感染该病的鸭、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采食量降低,产蛋量下降,产蛋率在5天内可降至10%左右,直至停产.该病的发病地域非常广泛,呈世界性分布,给鸭、鹅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概述鸭、鹅坦布苏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  相似文献   

9.
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 tembusu virus disease)自2010年暴发以来,众多科研工作者对于该病毒的病原学、病理学、致病机理、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本文针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病原学、病理学、致病机理、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以来中国大部分种鸭和蛋鸭养殖地区相继发生了以减料、产蛋下降和伴有一定死淘率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淘率高,给中国的养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2010年给中国的养鸭业造成的损失达50亿元。随着研究的深入,该病被确诊为是由一种新型病毒-鸭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本文围绕着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生物学特性、病毒检测方法及致病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鸭坦布苏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自2010年以来,坦布苏病毒病给我国水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坦布苏病毒病是由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该病的鸭、鹅等禽类常出现采食量下降、腹泻、神经障碍、卵巢出血破裂、产蛋严重下降等临床症状。就坦布苏病毒对不同细胞的感染性及对禽类和哺乳动物的致病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坦布苏病毒的致病性研究和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雏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鸭肝炎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可分别引起Ⅰ型、II型和III型雏鸭病毒性肝炎,如果防制不当,死亡率很高,对养鸭场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1Ⅰ型DVHⅠ型DVH最早由Levine和Hofstad于1945年在美国发现。Levine和Fabricant(1950年)用鸡胚分离到了Ⅰ型DHV。1953年后,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前苏联、印度、日本等国相继报道了该病。我国黄均…  相似文献   

13.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Ⅰ型鸭肝炎病毒(DHV-1)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发病率高、死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将鸭肿头出血症病毒(DSHDV)强毒株经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鸭胚,传3代,取第3代尿囊液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传代培养至有细胞病变出现,并对接毒细胞进行TCID50动态检测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第1代接毒细胞培养至120h出现变圆、脱落,并形成少量蚀斑,第2代培养至96~120h,DEF形成大量圆形或椭圆形的典型蚀斑,第3代培养至72~96h,DEF出现典型蚀斑;此后可稳定适应于DEF,典型细胞病变出现于72~96h。DSHDV在DEF上的TCID50值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高,由第1代的10^2.72增加到第10代的10^6.82,最高毒价出现于96h,该点是收获病毒的最佳时间。经透射电镜观察,可见DSHDV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为60~75nm,无囊膜,具有双层衣壳。结果证实,DSHDV强毒株已经适应了DEF,传代后可获得较高的病毒效价。  相似文献   

15.
鸭源新城疫病毒(NDV)SDFC株通过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点眼滴鼻3种途径人工感染15日龄健康雏鹅,观察试验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于感染后不同时间剖杀,观察各组织器官的主要剖检变化,并进行病理组织学研究,同时对病毒在组织中的抗原分布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试验鹅感染鸭源NDV后发病率达100%,静脉注射组死亡率为80%,肌肉注射组死亡率为40%,点眼滴鼻组死亡率为26.7%。病鹅表现下痢、流泪,部分出现瘫痪、扭头、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剖检变化表现为胰腺、脾脏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灶,胸腺、法氏囊萎缩,心包积液,肠道、肝脏、肺脏、肾脏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表现为胸腺、脾脏、法氏囊等器官内淋巴细胞坏死、崩解,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广泛性出血、变性;抗原分布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在病鹅体内多个组织器官中分布。试验结果表明,鸭源NDV对鹅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6.
2017年12月,广西某番鸭养殖场的鸭群出现生长缓慢,临床表现软脚,拉白色粪便的腹泻并伴有一定的神经症状等;剖检可见肝脏肿大出血、腹腔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法氏囊萎缩等病变;于20日龄开始发病,30日龄送检时发病率20%、死亡率10%。无菌取番鸭的病变组织,分别进行番鸭细小病毒(MDP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核酸特异性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并成功分离到一株番鸭细小病毒(命名为MDPV GX1712)和一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命名为GL171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GX1712与GX5、P 1988、 SAASSHNH等MDPV参考株的亲缘性最近,相似性高达98.5%~99.1%,在进化树中处同一个分支,并且与疫苗株FZ91-30亲缘性相距较远,表明该分离株为MDPV野毒株;基于VP1-b序列分析IBDV分离株GL1712与中国新型超强毒株HLJ0504同属HLJ0504-like cluster,而基于vVP2序列则与中等偏强毒力参考株同属C2-intermediate IBDV genotype,为基因重排毒株。根据发病日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该临床发病番鸭群混合感染了番鸭细小病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相似文献   

17.
猪水疱病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水疱病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与口蹄疫和水疱性口炎等水疱类疫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疾病。文章主要介绍了本病病原近年来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概况,主要包括RNA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结构蛋白功能的新发现、抗原结构的研究、病毒的诊断研究以及与柯萨奇病毒B5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病毒多表位疫苗是利用免疫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筛选出病毒的抗原表位,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对表位进行优化,将同一病毒的不同细胞表位或者不同亚型病毒的细胞表位串联表达而制成的新型疫苗。由于病毒多表位疫苗在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免疫效力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已成为当前病毒疫苗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病毒抗原表位的确定方法、不同表位疫苗以及病毒多表位疫苗的免疫途径和安全性等几方面对病毒多表位疫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对鸭源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JSD0812对鸭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于15日龄雏鸭,JSD0812株病毒尿囊液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01mL。15,30,45,60。110日龄鸭肌肉注射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日龄鸭感染JSD0812株后均可发病,但死亡率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110日龄鸭感染后未见死亡。鸭感染后可经咽喉和/或泄殖腔短期排毒,感染鸭组织器官中病毒分离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