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18nt~23nt的非编码单链RNA,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通过促进靶mRNA降解或抑制mRNA翻译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miRNA的异常表达影响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miRNA在肿瘤形成发展中可作为肿瘤抑制基因或癌基因存在。miRNA可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与预后复发的潜在标志物,同时miRNA差异表达对肿瘤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就miRNA的生物学功能、检测方法及与乳腺肿瘤的关系,分析miRNA作为潜在的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19~25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非编码RNA(ncRNA)。它们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内及细胞外液中,通过不完全碱基互补配对与mRNA的3'-UTR结合实现对靶基因转录后的调控。近年来发现miRNA广泛参与哺乳动物生殖调控。文章根据近年的研究文献综述了miRNA在生殖内分泌、精子发生、卵巢功能、妊娠、胚胎发育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并指出目前关于miRNA调控生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猪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重要的肉产品,而且作为良好的动物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icroRNA(miRNA)是生物机体内重要的调控分子,鉴定猪miRNAs种类及挖掘miRNA对猪生产性能、激素分泌和疾病等的功能不仅有利于改善其肉品质和营养代谢功能,还有利于养殖业的发展。本文将从猪miRNAs的鉴定方法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胚胎着床是指处于活化状态的胚泡和处于接受态的子宫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胚胎滋养层与子宫内膜建立紧密联系的过程。胚胎着床过程发生在特定的时期并伴随一系列的细胞变化、细胞间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细胞内的microRNA(miRNA)可以被释放到细胞外环境,这些由细胞释放并在细胞外环境中稳定存在的miRNA被称为细胞外miRNA。细胞外miRNA在胚胎着床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与胚胎活力有关,也可以调节子宫内膜容受性并参与胚胎-母体相互作用。母体的循环miRNA具有稳定性、非侵入性和易于获取等特点,可以作为妊娠相关疾病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文章简述了细胞外miRNA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以期为提高哺乳动物妊娠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病毒等有机体中。miRNA通过与靶mRNA互补配对结合,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在基因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iRNA在精子的运动、获能、受精和胚胎发育中都有重要作用。文章对miRNA在精子发生发育、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及与精液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蛋白RNA,其长度约为22nt,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在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miRNA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骨代谢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作为体内唯一一种负责骨吸收的细胞,破骨细胞(OC)在机体骨组织生理及病理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OC的形成和分化受多种因素调节,研究发现多种miRNA对OC有着调控作用,如miR-21、miR-422a和miR-148a能够促进OC形成,miR-124、miR-155和miR-503则抑制OC形成,除此以外,某些miRNA还能通过OC调控肿瘤骨转移。对这些机制的研究将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代谢性骨病的病因,并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论文对miRNA在OC形成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miRNA(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的、长度约为21~26nt的单链小分子RNA。mi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序列特异、高度保守。近来研究发现,miRNA广泛参与有机体各个生物学过程,本文就miRNA的发现、作用机制以及在鸡生长发育、生殖以及疫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miRNA发现1993年,Victor Ambros,Colleagues Rosalind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9,(5):1040-1044
外泌体(exosomes)广泛存在于动物的唾液、血液、尿液及乳汁等体液中。大量研究表明,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5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其在不同样本中表达呈现独特的miRNA指纹,可以作为理想的生物标志物。了解外泌体miRNA的分子作用机制,对动物早期妊娠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外泌体miRNA参与了生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糖脂代谢、神经元形成、造血、妊娠以及疾病发生过程的调节。本研究总结了近几年外泌体miRNA的研究进展,对了解母畜繁殖调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microRNA在猪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非编码小RNA,通过与目标基因的3′端非编码序列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分化、增殖和凋亡等。miRNA的生物合成始于细胞核,分为3个阶段,即pri-miRNA、pre-miRNA、成熟的miRNA分子。前两个阶段在细胞核中完成,第三阶段转移到细胞质中完成。miRNA具有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长度21~24nt、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3个特点。研究表明,miRNA参与调控猪胚胎期肌肉发育、胚后期肌肉生长及肉质性状形成,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沉积,猪体的免疫应答,以及影响病原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等过程。因此,了解更多的猪miRNA研究进展,可以加深对猪肌肉发育、脂肪代谢、疾病免疫等分子机制的理解,为生猪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对全球养禽业造成了严重危害。而现阶段主要依赖疫苗接种的方法对防控新城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现已经有多个研究证明宿主miRNA对病毒具有调节作用。根据新城疫病毒NA-1感染鸡细胞HD11 microRNA(miRNA)表达谱分析,选取表达量显著上调的miRNA155作为研究对象,研究miRNA155在介导新城疫病毒感染中的作用。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新城疫病毒感染后miRNA155表达量明显上调,但是miRNA155表达量的改变无法影响新城疫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病毒微滴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微滴数字PCR方法,为非洲猪瘟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在《OIE陆生动物诊断与疫苗手册》中提供的q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微滴数字PCR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可达0.8copies/μL,敏感性高于qPCR方法,不与猪常见的6种病毒发生交叉反应,而且重复性较好。采用建立的微滴数字PCR和OIE的qPCR方法分别对78份临床病料进行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结果显示2种方法的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微滴数字PCR方法具有理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临床上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欧洲株国家核酸标准物质,将PRRSV欧洲株代表毒株LV接种Marc145细胞,待出现细胞病变后,反复冻融收集病毒液,并灭活分装。制备后进行均匀性评估、稳定性评估、数字PCR法定值、不确定度分析和临床试用。结果显示,制备的标准物质的定值为(1.83±0.22)×10~4 copies/μL;样品均匀;-20℃稳定保存12个月以上,4℃稳定2个月以上。经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的专家评审,该制备物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的要求,可以作为核酸扩增检测的PRRSV核酸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13.
评价鸽副黏病毒(PPMV)致弱毒株aYQ的生物学特性,为研制鸽副黏病毒灭活疫苗奠定基础。将PPMV aYQ株经SPF鸡胚连续传代,建立种子批。测定各代次毒种的血凝效价(HA)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并进行纯净性检验;测定毒种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毒种对鸡胚和鸽的毒力、遗传稳定性和抗原相关性。PPMV aYQ株经SPF鸡胚传代至F10,HA效价为1∶256~1∶512,病毒含量为10-8.5 EID50/0.1mL~10-8.9 EID50/0.1mL,毒种各代次均无细菌、霉菌、支原体以及外源病毒污染;PPMV aYQ株的ICPI和IVPI结果均为0,MDT测定结果大于120h;以103倍稀释的PPMV aYQ株病毒液接种10日龄SPF鸡胚96h无死亡,无眼观病变。以106EID50/羽的剂量人工感染鸽,未见异常症状;PPMV aYQ株各代次F基因均未发生基因突变,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均为-112GRQGRL 117-;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和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PPMV aYQ株与NDV La Sota株间存在明显的抗原性差异。鸽副黏病毒弱毒株aYQ能够在SPF鸡胚上稳定传代,且生物学特性稳定,免疫原性良好,可以作为鸽源副黏病毒灭活疫苗的毒种。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沙门氏菌的快速现场检测,根据沙门氏菌invA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合成1套引物,通过对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沙门氏菌属特异性LAMP检测方法;通过对invA基因8个区域的6条引物配对进行等温扩增,并在反应体系中加入HNB来指示反应结果,实现了反应的快速闭管检测。灵敏度试验显示,建立的方法可以检出稀释至3.6×10~1 CFU/mL菌液所提取的DNA;特异性试验显示,建立的方法与大肠杆菌DNA、志贺氏菌DNA、布鲁氏菌试管凝集抗原DNA、炭疽沉淀抗原DNA以及猪链球菌2型DNA不发生交叉反应,但能检出鸡白痢、禽伤寒沙门氏菌凝集抗原以及马流产试管凝集抗原提取的DNA;重复性试验显示,3个稀释度菌液DNA的3次重复检测均为阳性;应用试验显示,从经增菌培养的200份进境猴粪拭子样品中检出阳性2份,与细菌分离鉴定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重复性满足实际要求,可用于进境动物样品的沙门氏菌检测。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分析日粮中添加纳米蒙脱石吸附剂后奶牛生产性能、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血清中酶的活性以及血清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变化,研究吸附剂对奶牛日粮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效果。试验选取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奶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奶牛,每头奶牛一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品,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品+3 g/kg的纳米蒙脱石吸附剂。预试期7 d,正式期14 d,共21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的产奶量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降低0.64 kg/d和0.50 kg/d (P <0.05);试验Ⅰ组的4%校正乳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降低1.01 kg/d和0.65 kg/d (P <0.05);试验Ⅰ组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提高1.57μg/L和1.44μg/L(P <0.05),试验Ⅱ组稍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 0.05);三组之间干物质采食量(DMI)和各项乳成分均无显著差异。(2)试验Ⅰ组的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AFB_1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8.86、5.31、1.23 U/L(P <0.05);试验Ⅰ组的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AFB_1含量分别高于试验Ⅱ组8.64、4.25、1.20 U/L(P <0.05);对照组和试验Ⅱ组的各项指标均未产生显著性差异(P> 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B_1,同时添加吸附剂可以显著减少奶牛产奶量的下降,对黄曲霉毒素起到很好的吸附效果,牛奶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低于国家最高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十分重要的时期,奶牛要经历生理、日粮、环境和管理等一系列变化,因此,采食量下降,机体处于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负平衡状态,易诱发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脂肪肝和酮病等。烟酸和胆碱能够调控脂肪代谢,提高产后泌乳性能,改善奶牛健康。本文总结了烟酸和胆碱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其对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的调控机理,为进一步研究烟酸、胆碱在奶牛围产期合理应用及保障围产期奶牛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sf9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重组表达牛病毒性腹泻病毒P80蛋白抗原,经纯化鉴定后将P80蛋白用胶体金标记作为示踪抗原,未标记的P80抗原作为捕获抗原,并以羊抗牛IgG抗体作为质控抗体,建立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快速诊断试纸条。试验结果表明,该试纸条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良好,与牛口蹄疫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无交叉反应。使用建立的胶体金试纸条和IDEXX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80头份牛血清,阳性结果符合率为86.7%,阴性结果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为95%。该试纸条可用于临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的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18.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至今已举办9年,约11万人通过考试取得了执业兽医资格,为提升国家兽医服务水平,保障"四个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自2009年以来的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纸笔考试在考试设计上成效显著,但受到纸笔考试方式的制约,保密压力大、考务成本高、考生作答不便、作弊风险大、考查形式单一等问题也影响着考试工作的发展。2018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在辽宁、河南、上海、重庆开展计算机考试试点,取得了初步成功。计算机考试具有实施高效、成本低、保密和作弊风险小、作答便利、考查手段丰富等优势。通过考试方式的转变,为更加全面评价兽医人员的执业水平提供新的探索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养殖业的兽医服务方式多样,其中兽医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由来已久,亟需发展壮大。在有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多地结合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探索推行了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本文介绍了兽医服务公司承接、"企业+农户"、"购买产品+服务"、合作社承接、科研院所服务、信息化平台服务等6种养殖业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服务组织、服务内容、服务机制、服务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其中"兽医服务公司承接模式"和"合作社承接模式"的社会化程度较高,也是目前基层最为推广的模式。这提示当前的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需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对象、提升技术能力,推动整体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河北省承德市接坝地区牛羊群包虫病潜在风险因素,对承德市接坝地区23个乡镇的184个养殖户进行风险因素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牛羊养殖方式粗放、犬粪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犬密切接触羊牛群、驱虫后没有对犬进行拴养是包虫病感染的重要风险因素。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证明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较好。结果表明,养殖户加强牛羊管理,对犬合理驱虫,限制散养犬接触牛羊群对于降低包虫病感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