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肠道疾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病原体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是仔猪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仔猪死亡率高,猪传染性肠胃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在个别地区该病新生仔猪的死亡率高达31%,严重影响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肠道疾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病原体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是仔猪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仔猪死亡率高,猪传染性肠胃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在个别地区该病新生猪的死亡率高达31%,严重影响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肠道疾病,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该病的病原体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常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是仔猪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仔猪死亡率较高,猪传染性肠胃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在个别地区该病新生猪的死亡率高达31%,严重影响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虽然我国生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的改善,繁殖率有所提高。但是仔猪断奶成活率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新生仔猪腹泻和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导致仔猪死亡率增加而影响生猪饲养效益。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养猪生产中饲养管理不科学。为提高仔猪成活率,我们养猪生产者必须加强母仔猪的饲养管理,帮助新生仔猪安全度过"生死三关"。1加强怀孕后期母猪的饲养管理,防早产和死胎,提  相似文献   

5.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仔猪饲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若能度过这个危险期,就可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生猪生产中,新生仔猪的肠道疾病直接影响到仔猪的成活率、断乳体重以及后续生长的体质。断乳仔猪体质好坏对育肥阶段的增长速度、料肉比、饲料回报率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降低新生仔猪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是生猪生产中极其关键的一环。在一般情况下,新生仔猪的肠道疾病主要有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两种,而且普发率极高。仔猪黄痢是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疾病。以剧烈水泻、迅速死亡为特征,其病原一般为溶血性或非血溶性大肠杆菌,新生仔猪在72h内极易感染发病且传染性极强,如治疗不及时,其死亡率可高达100%。仔猪白痢属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7.
防止新生仔猪死亡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仔猪饲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在冬春季节若能渡过这个危险期,就可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仔猪饲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最关键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在冬春季若能度过这个危险期,就可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仔猪饲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最关键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在冬春季若能度过这个危险期,就可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猪从出生到出栏,无论在哪个生长阶段,腹泻病都始终作为影响猪只生长的一个常见疾病。同时,猪的胃肠道疾病也是影响养猪经济效益及养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疾病的有效控制可在无形中提高了饲养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引起猪腹泻的几大疾病作以简单论述。1细菌性疾病1.1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是造成新生仔猪腹泻、仔猪腹泻及断奶后腹泻的重要病源。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病于0~4日龄及断奶后的仔猪。新生仔猪下痢可发生在出生后2~3h。大量仔猪被感染,死亡率在出生后前几天高,腹泻症状较轻,无脱水表现形式或腹泻物清亮、呈水样,粪便颜色不一。严重流行时,少量呕吐,并伴有脱  相似文献   

11.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仔猪饲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在冬春季节若能渡过这个危险期,就可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仔猪饲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若能渡过这个危险期,就可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生产效益.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仔猪饲养管理比较复杂,此阶段疾病的出现和死亡率都相对较高,寒冷应激是新生仔猪发病的最主要诱因之一。因此,实践生产中、在做好饲养管理的前提下,减少外界环境的不良应激、是提高新生仔猪体的抵抗力、避免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麸皮中种皮与糊精粉层的粗纤维含量比较高,且具有结构疏松多孔、表面积大,有利于通风等优点,在新生仔猪护理中,麸皮能很快吸收新生仔猪体表及口腔,鼻腔的羊水和粘液,能有效减小仔猪出生时的寒冷应激。  相似文献   

14.
在生猪整个饲养生产过程中,仔猪饲养是关键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如没有采取防护措施,仔猪的死亡率会达到50%以上.经过多年来养殖户反映,仔猪时期主要的死亡原因有压死、踩死或者是受冷等.养殖户希望自己的新生猪仔全部提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所以,笔者对怎样才能提高新生猪仔的成活率提出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5.
保育阶段的仔猪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做好生猪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保育猪的健康水平,为生猪后续的生长育肥带来益处。本文对生猪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了介绍,旨在为保育猪的科学饲养以及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在猪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仔猪阶段的死亡率占猪整个生长过程死亡率的70%左右,而仔猪出生后1~2周死亡率约占仔猪阶段(出生至断奶后2到3周)的65%。由此可见,养好仔猪是关键。如何养好仔猪笔者分三个部分来阐述。1饲养管理与仔猪易发病之间的联系猪只的发病或死亡与饲养管理有直接关系,如:初生仔猪防寒保暖不当,极易引起感冒、腹泻甚至死亡;因怕冷扎堆造成压死、压伤;电热板保温灯漏电导致电死电伤也屡见不鲜;母猪母  相似文献   

17.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患病猪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下降、呕吐、严重腹泻等。该病多见于新生仔猪,发病仔猪死亡率高,治愈后的仔猪也会因为生长发育不良等因素严重影响生猪生产,造成生猪养殖行业巨大的经济损失。预防此类病毒性疫病除了要注意猪舍的环境卫生和科学饲养以外,选择适合的疫苗接种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此方面研究也进一步深入,对疫苗的研究也有了较大的进展。该文对猪流行性腹泻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和预防猪流行性腹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仔猪低血糖症又称乳猪病或憔悴猪病 ,是 1周龄内仔猪的常发病 ,死亡率可达仔猪总数的 30 %左右。通常表现在同窝的仔猪。笔者于 1998年以来先后诊治过初生仔猪 ,共 5 6头 ,治愈率达 80 %。现介绍如下。病因分析 :(1)新生仔猪饥饿为主要病因 :常见于仔猪的先天性疾病而不能吮乳和吃不到足够的初乳或由母猪怀孕后期饲养管理不当 ,母猪的疾病引起产乳量减少或不产乳 ,乳头坏死等原因导致新生仔猪饥饿 ,从而引起血糖降低而发病。 (2 )寒冷是促使本病发生的诱因 :在冬末春初季节 ,新生仔猪饥饿加上寒冷导致本病发生。 (3)由仔猪的先天性疾病引起…  相似文献   

19.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多个血清群引起的猪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急性型常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型常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及组织化脓性炎症。1流行特点病猪和带菌猪是链球病的主要传染源。新生仔猪的感染多为母猪传染所致,传播途径主要以伤口(如新生仔猪脐带伤口)和呼吸道感染。各年龄猪均易感,其中新生仔猪、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年猪发病较少。该病无明显季节性,  相似文献   

20.
《湖北畜牧兽医》2009,(3):19-19
仔猪饲养是整个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若能度过这个危险期,就可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