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次研究主要针对青海省尖扎县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当地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病死率较高,为今后的防治提供了合理化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某牧户家40多头牦牛中有7头发病,5头死亡.死亡的牛中母牛4头,公牛1头.进行诊治后有如下体会:病初无典型病症,后期哮喘较重,呼吸次数增加.体温升高,反刍次数减少,剖检见肺脏黑色坏死灶为典型病症,后倒地不起,3~4 d死亡.早期用磺胺嘧啶钠等治疗无效后,进行对症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耕牛出血性败血症调查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牦牛是生长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动物之一,由于其生长环境相对严格,牦牛也逐渐形成耐旱抗冻的身体素质,在当地居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牦牛非常容易出现出血性败血病,对牦牛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牦牛出血性白血病发生的现状,对其病理性现状进行探讨,同时提出诊断方法和防治牦牛出血性败血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和富饶的自然资源。青海省依托其独特优势,畜牧业十分发达,牦牛养殖作为其畜牧业中的特色,已成为特色产业。出血性败血病作为牦牛养殖中的常见病长期困扰着人们,本文将青海牦牛出血性败血病的发生、预防及养殖过程中的防治进行讨论,希望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防治牦牛出血性败血病的经验,促进牦牛养殖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猪出血性败血症也称猪肺疫,是由生猪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出血性败血症等.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往往呈地方性流行,严重威胁生猪健康,给生猪养殖户带来巨大的困扰.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有效防控及生...  相似文献   

7.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牛的一种致死率较高的传染病,在世界热带地区,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国家常有发生,该病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患该病的牛体内各个器官出现广泛性出血,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并治疗,将会导致牛群大面积的死亡。因此,如何预防该病是牛养殖户重点学习的内容。本文对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治作了详细分析,供养殖户参考,以期降低养殖场中病牛或疑似感染病例的死亡率,而且避免该病在当地养殖场中复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高体革鯻链球菌出血性败血症病原与组织病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某养殖场患出血性败血症的高体革  相似文献   

9.
龟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龟的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该菌具有传染性,龟皮肤上有出血的斑点,严重者皮肤溃烂、化脓。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对病龟解剖发现:肝脏肿大,肺脏充血,脾脏淤血,肠粘膜充血,肠内容物污黑,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10.
施氏鲟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患典型出血性败血症死亡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Brandt)脾脏组织分离到1株致病性病原菌。依Koch法则建立室内感染模型,一次感染试验和回归感染试验的试验组均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情况下相同的症状,根据Reed-Muench法计算病原菌半数致死浓度为1.17×107cfu/mL。对从自然发病和一次感染试验的病鱼体内分离的致病菌进行形态和VITEK全自动细菌生理生化表型鉴定以及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施氏鲟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对氨卞青霉素、舒巴坦、头孢唑啉等药物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11.
张欣 《饲料博览》2021,(4):79-80
猪败血症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部分病猪发病初期病症不是十分明显,容易导致养殖户的判断失误,防治不及时,易引发群体感染,造成经济损失.另外,在发病后,养殖户诊治不够准确,没有对症用药,甚至将该病诊断为猪瘟,继而放弃治疗,使得猪败血症未得到有效的防治.因此,需要养殖户对该病有明确认识,并熟知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近几年,随着防疫体系的健全,牛出血性败血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部分养殖农户防疫观念淡薄,对病死畜处理简单,消毒不严,零星散发时有发生。此病死亡率非常高,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对牛出败的病因、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等进行阐述,希望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应激是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以全身症状为主,剖检病变以内脏器官和肌肉典型的广泛出血为特征;细菌分离培养和PCR法是实验室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加强牛群管理和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能有效预防本病,抗生素配合调节机体恢复的药物可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从某养殖场患出血性败血症的高体革(鱼刺)(Scortum bacoo)中分离到一株细菌,人工回染健康高体革(鱼刺)证明该菌株为其致病菌,并具较强毒力,LD50为3.48×105 CFU。该菌株在形态、多项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与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相同,因此可初步鉴定该菌株即为溶血性海豚链球菌。病理学观察表明该菌株主要引起高体革(鱼刺)的肝肾病变,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红霉素、复合磺胺、头孢哌酮等多种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获得编码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ir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virus,VHSV)核蛋白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在E.coli BL21(DE3)中得到表达,用SDS-PAGE与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通过RT-PCR扩增获得长度为1 221bp核蛋白基因片段,诱导表达重组质粒pET28a-N,经SDS-PAGE检测,IPTG终浓度为1mmol/L时,诱导5h蛋白表达量最高,获得的目的蛋白大小与N蛋白的预测分子质量一致,约为48ku。诱导后的菌液进行超声波破碎后,将沉淀和上清分别用于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表达蛋白经过复性、纯化,得到了较高纯度的可溶性蛋白。经Western-blot检测表明,该表达产物能被羊抗VHSV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  相似文献   

17.
胎衣不下是养牛业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但牦牛胎衣不下较少见.2002年6月30日,铁岭市某公园发生一例牦牛的胎衣不下,经诊治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西藏牦牛源肠出血大肠杆菌强毒力岛(HPI)基因以及ESBLs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复壮笔者所在实验室保存的14株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采用麦康凯培养基和伊红美蓝培养基进行筛选,镜检确定复壮成功后,应用PCR方法检测HPI携带情况,并对HPI相关毒力基因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测序结果同时采用K-B纸片法对被检菌株进行药...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西藏地区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利用PCR检测和生物进化分析方法,对西藏林芝、拉萨不同地、市149株牦牛源大肠杆菌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相关毒力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6对毒力基因中,只检出ehxA基因,检出率为9.40%;对检测到的14株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进行克隆测序,经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菌株内同源性达到99.9%左右,与GenBank中所录其他菌株的同源性达到99%。因此,西藏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基因确实存在,其毒力基因主要为ehxA基因;西藏林芝、阿里、日喀则、昌都均有分布,拉萨、山南和那曲地区未检出,应引起重视。西藏地区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需要加强监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建立流行毒株预警机制并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牛巴氏杆菌病的急性型常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所以过去又叫"出血性败血症";慢性型常表现为皮下结缔组织,关节及各脏器的化脓性病灶,并多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本病多为散发,该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等时,可引起牛发生本病。该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如牛往往因饮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