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各农户养牛正从役用向乳肉兼用、肉用及乳用牛方向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改良牛的品种。但门源县牛品种改良工作起步较晚,力度不大,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牛品改良工作的力度,更好更快地改良本地牛,以提高牛个体生产性能,使牛的总体质量不断提高,使肉、乳的质和量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互助县牛品种改良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助县牛品种改良工作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 ,随着经济的发展 ,养牛逐步由役用向肉乳兼用、肉用方向转化 ,特别是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肉牛育肥户不断增多 ,养牛业已成为互助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 ,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此 ,必须以品种改良为重点 ,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 ,改良本地牛 ,以提高牛个体生产性能 ,增加农民收入。1 牛品种改良的现状与存在问题1 1 牛品种改良现状 互助县牛品种改良工作始于2 0世纪 70年代 ,经过 30多年的改良工作 ,先后在威远镇、双树乡、五峰乡、台子乡、南门峡镇等 11个乡镇建立了 …  相似文献   

3.
伊犁地区是自治区养牛基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养牛历史。为了进一步促进伊犁地区牛品种改良进程,自1962年先后引进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品种进行改良本地牛。从几年来的改良情况看,效果显著,西杂牛深受广大农牧民喜爱。目前我地区有西门塔尔纯种牛86只,西杂牛4255头。我们于一九八七年始对我地区西门塔尔  相似文献   

4.
肉牛业是我国畜牧业中新兴起的部门。利用肉牛品种改良本地蒙古牛,是促进养牛科技进步,实现效益型畜牧业的重要技术措施。本文介绍了锡盟地区肉牛杂交改良本地牛的进展、成就及存在问题,并建议在培育内蒙古肉牛新品种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牛养殖产业化不断发展,品种改良工程已成为推动畜牧养殖产业现代化发展,实现优良品种快速覆盖的重要举措。品种改良需依托人工授精技术,而人工授精技术的好坏对品种改良进程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不断加强牛品种改良进程,依托人工授精技术,实现本地牛的快速更新复壮,切实提高后代生产能力,为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该文在探讨河南驻马店泌阳县牛品种改良现状基础上,分析提高牛品种改良的人工授精技术要点,论述牛品种改良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更好地提高牛品种改良质量、改良效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宣汉县高度重视牛业发展,把养牛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目前已建成养牛基地34个,其中奶牛基地4个,肉牛基地30个。1地方品种改良建设1.1品种供种能力建设全县建成蜀宣花牛扩繁场60个,存栏蜀宣花牛8 700头。宣汉黄牛保种选育场(大户)16个,存栏本地黄牛216头。同时,各种牛场加强了针对蜀宣花牛种公牛的选育  相似文献   

7.
牛的品种改良是使用外种优良公牛给本地母牛配种,利用杂交优势,繁殖生产性能好的后代,提高牛群的质量,增强牛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品种改良的牛体型好,生长速度快,养殖收入是同期饲养本地牛的2~3倍,能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格尔木地区的肉牛杂交改良发展迅速,采用利木赞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其体质外貌及生产性能均有很大改善.但杂交牛与黄牛的肉用性能有何区别,以及适合于何种营养水平才能使其达到最佳增重效果尚不清楚.本试验就是针对这2种牛不同营养水平下的肉用性能,以发掘其适宜的育肥方案,从而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格尔木地区的肉牛杂交改良发展迅速,采用利木赞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其体质外貌及生产性能均有很大改善。但杂交牛与黄牛的肉用性能有何区别,以及适合于何种营养水平才能使其达到最佳增重效果尚不清楚。本试验就是针对这2种牛不同营养水平下的肉用性能,以发掘其适宜的育肥方案,从而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1前言在我国市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市场对牛的质量也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国家大力推行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的情况下,就需要肉牛和基础母牛养殖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好牛人工授精技术,不断提升牛品种改良过程中的技术和成效,生产更优质的牛肉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发展需求。2牛品种改良存在问题在现今牛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着以下问题:第1,经费难以满足。在牛品种改良工作当中,对资金投入具有较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1梨树县肉牛养殖的基本情况梨树县是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吉林省优质肉牛系列开发项目的龙头县之一,秸秆饲料资源丰富,肉牛产业发展平稳。1.1肉牛种源基础好,品种优良我县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德系、苏系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对本地肉牛进行品种改良,是全省第一个黄牛改良"全冷县",现有牛人工授精改良站点88个,繁改技术人员112人,繁改网络覆盖全县。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养牛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品种改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品改可提高牛肉产量及品质~([1])。广西牛品种改良也取得显著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对广西牛品种改良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和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港北区是农业大区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蔗、玉米 ,年产秸秆约 2 6万吨 ,有 2 .2万公顷可开发利用的草山草坡 ,有可供开发种草的冬闲田 1 0多万亩 ,发展草食畜牧业有很大潜力。但是由于本地牛体型小 ,产肉少 ,生长慢 ,商品率低 ,效益差 ,养牛的良好效益一直没有体现出来 ,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为实现养牛增效 ,2 0 0 2年 ,港北区通过引进优良种公牛及冷冻精液 ,采用人工授精和本交相结合的办法 ,杂交改良本地牛 ,取得了明显效果 ,通过一年的实践 ,笔者认为 ,加快牛品种改良 ,发展杂种牛养殖是实现畜牧业增产 ,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1 牛品…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牛的品种改良工作在全国的推广十分迅速,改良一头本地黄牛,其杂交后代生长速度比本地牛提高38%以上,杂种牛每年增值1000元以上,而改良一牛本地水牛,杂种水牛生长快、长肉多,每年增值1000元以上,杂种母牛(奶水牛)年产鲜奶1000千克-1500千克,牛奶纯收入2000元以上。目前用于品种改良本地黄牛的种公牛主要...  相似文献   

15.
西门塔尔、短角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报告杜忍让,张军强(陕西省农科院宜君基点,727204)发展草食动物搞好黄牛改良是发展畜牧业生产,扩大肉食来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根据宣君养牛发展现状,在该地区原黄牛改良的基础上,引进西门塔尔、短角红牛品种改良当...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牛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经过“三退三进”(退出庭院、退出村庄、退出散养,进入养殖小区、进入规模养殖、进入市场循环)战略的实施,规模养殖发展迅速,牛品种改良、快速育肥和秸秆青贮氨化等综合配套新技术得到普及推广。但是本地能繁母牛养殖的减少与规模肉牛育肥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造成了本地犊牛紧缺。通过调查发现,规模养殖场的犊牛90%以上是从外地高价购进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牛产业的发展。如何破解犊牛紧缺瓶颈,探索牛源基地建设模式与新思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伊犁州作为新疆重要的养牛和良种牛培育基地,近年来不断从国外引进优质牛冻精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通过编制伊犁州牛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优质冻精使用规章和技术示范、培训制度,其中引进的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对本地牛改良效果显著,市场反应良好,每头犊牛比本地牛高1 500~2 000元,杂交F1代牛表现出了很好的生长性能,初生重、体尺、生长速度等普遍优于本地饲养的西门塔尔牛,同时能够很好的适应本地饲养环境,对农牧民增收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外来品种作父本与本地牛为母本生产杂种牛,发挥杂种优势,是各地开展牛品种改良工作的重要方式。杂种牛胎儿比本地牛胎儿大,犊牛初生重和体形明显增大,本地黄牛体形矮小,母牛在分娩时出现难产的现象时有发生,难产发生率增高。防止难产的发生,是牛品种改良工作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湘中地区的涟源市和新宁县为主,调查和研究了分别以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和利木赞牛为父本,本地牛为母本的不同杂交组合F1杂交牛的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①无论采用何种杂交模式,湘中肉牛F1杂交牛各阶段的体重和体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几种杂交模式中,就增重效果而言,西本杂最好,利本杂次之,安本杂最差.但安本杂个体小,善于爬坡,所需饲料也较少,因此适合山地和牧草资源相对贫乏地区饲养,如涟源市.而西本杂,增重效果最好,适合养牛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新宁县.②以冷配为主的杂交改良本地牛的观念基本已被农民接受,但良种覆盖率和品改率还不高,还受本地公牛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同时还有待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特点,研究出更好的既能解决养牛饲草来源,又能降低成本的农村肉牛养殖新模式,更好地调动农民养牛积极性,提高农民养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1我县肉牛养殖的基本情况梨树县是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吉林省优质肉牛系列开发项目的龙头县之一,秸秆饲料资源丰富,肉牛产业发展平稳。1.1肉牛种源基础好,品种优良。我县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德系、苏系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对本地肉牛进行品种改良,是全省第一个黄牛改良"全冷县",现有牛人工授精改良站点88个,繁改技术人员112人,繁改网络覆盖全县。1.2肉牛养殖起步早,群众基础较好。多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