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藏系绵羊分布范围广泛,品种资源丰富,目前主要分为三大类群,但藏系绵羊群体结构不清。为分析藏系绵羊SNP位点及群体结构,实验利用Illumina Ovine SNP 600K商业化芯片对西藏阿旺绵羊、岗巴绵羊、多玛绵羊和霍尔巴绵羊等150只藏系绵羊进行了SNP基因分型,并通过PCA和NJ-tree等方法分析了藏系绵羊群体结构。SNP质控结果表明,共有147个个体符合质控条件,共获得456 418个SNP位点。群体结构分析表明,西藏地区的岗巴绵羊、多玛绵羊和霍尔巴绵羊分别聚为一类,而其他地区的藏系绵羊混乱聚集在一起。本实验研究结果为今后西藏当地绵羊遗传资源的鉴定和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藏系绵羊遗传多样性及其品种(系)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青海和甘肃省分布的8个藏系绵羊群体为对象,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o值平均为0.37,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1.51;藏系绵羊的遗传多样性75.5%分布在品种群间,24.5%分布在品种群内;品种内个体间的平均D值为0.0177(0.0152~0.0197);品种群间的平均D值为0.0492(O.0419~O.0569)。现有藏系绵羊可划分为高原草地型(Altiplano Meadow Type,AMT)和山谷草地型(Valley Grassplot Type,VGT)两大类群。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的论述了藏系绵羊在表型和地域、形态学遗传标记、细胞学遗传标记、生化遗传标记和分子遗传标记等不同方面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概况,说明了藏系绵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水平,因此有必要对藏系绵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尤其加强DNA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青海和甘肃两省分布的8个藏系绵羊群体为对象,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o值平均为0.37,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1.51;藏系绵羊的遗传多样性75.5%分布在品种群间,24.5%分布在品种群内;品种内个体间的平均D值为0.0177(0.0152~0.0197);品种群间的平均D值为0.0492(0.0419~0.0569).现有藏系绵羊可划分为高原草地型(AltiplanoMeadowType,AMT)和山谷草地型(ValleyGrassplotType,VGT)两大类群.  相似文献   

5.
6.
采集西藏地区5个牦牛类群(西藏高山牦牛,类乌齐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娘亚牦牛)共49头牦牛的血样,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西藏牦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SNP变异检测结果表明,经过滤后得到7 655 923个SNP位点;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西藏地区不同牦牛群体之间的基因杂合度差异并不显著,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杂合度下降现象,类乌齐牦牛的观测杂合度最高,为0.336 4;群体结构分析发现,5个牦牛类群之间存在基因交流现象。说明目前西藏牦牛各群体整体存在遗传多样性下降的潜在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群体保种工作,以确保不同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和序列分析技术,分析了测定西藏昌都地区8只阿旺绵羊和8只藏绵羊mt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GeneBank中绵羊mtDNA的两种变异类型A和B序列进行了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阿旺绵羊mtDNA控制区长度为1180~1183 bp,而藏绵羊为1 180 bp,序列中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将两品种(类群)9种单倍型序列与mtDNA的两种变异类型A和B序列进行比对,共发现106个变异(突变)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8.945%.两品种(类群)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1.755%、0.928%和0.857±0.082、0.893±0.086;序列的分歧度为3.8%,Kimura 2-parameter距离为0.0344.系统发育NJ树表明藏绵羊和A类线粒体聚为一类,而阿旺绵羊mtDNA单倍型序列同B型线粒体聚为一枝,说明藏系绵羊mtDNA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剖检20头牦牛和镜检30份新鲜藏系绵羊粪便,对若尔盖县牛羊进行了寄生虫病调查。结果表明:感染牛羊的寄生虫主要为前后盘吸虫、鞭虫、仰口线虫、绦虫和牛蝇蛆,其中前后盘吸虫的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杜长大三元杂交群体5个种群,斯格配套系8个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基因杂合度、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纯种间的遗传距离、F-统计量和迁移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的平均基因杂合度存在一定差异。纯种、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群体的平均座位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随着群体在杂交繁育体系中位置的由高到低而逐渐升高。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显示,父本和母本间的遗传距离大,遗传距离大的父本和母本用于杂交,产生的杂种优势最大,这与实际的杂交组合一致。Fst衡量等位基因频率群体间方差,杜长大群体大约总变异的1.02%~15.60%来自种群间,而剩余的84.40%~98.98%来自种群内,斯格群体大约总变异的3.02%~15.22%来自种群间,而剩余的84.78%~96.98%来自种群内,斯格和杜长大纯种的遗传分化处于较小到中等之间。  相似文献   

11.
旨在了解柯尔克孜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其遗传资源。本研究利用绵羊SNP 50K v3芯片检测61只柯尔克孜种羊(31只公羊、30只母羊)个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Plink(V1.90)软件对数据进行质控,计算群体有效含量、多态标记的比例、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Plink计算连续性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 ROH)和近交系数FROH;构建状态同源距离矩阵(identical by state, IBS),并采用Gmatrix软件构建G矩阵,解析柯尔克孜羊群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使用Mega X软件构建种公羊进化树,分析群体家系结构。结果显示,61只柯尔克孜羊共得到64 734个SNPs标记,通过质检的SNPs为56 763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273±0.112,平均观察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68±0.140和0.368±0.130,平均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国绵羊mtDNA D-环遗传多样性,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中国五个绵羊群体mtDNA D-环全序列进行研究,发现这五个绵羊群体mtDNA D-环碱基组成: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34.66%、28.94%、13.90%、22.50%,(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碱基突变以转换/颠换为主,且在绵羊mtDNA D-环区存在75bp的重复序列,含有4个重复序列是中国绵羊的基本特征;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甘肃滩羊与其他中国绵羊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为0.0459-0.0573,其他四个绵羊群体之间遗传距离相对较小,为0.0246-0.0342,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323%,说明这五个绵羊群体mtDNA D-环遗传多样性均较贫乏,应该对其遗传资源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心产区典型群随机抽样方法采集了67只洼地绵羊样品,并用PCR-PAGE电泳技术检测了其7个微卫星位点(oarFCB11,oarFCB128,oarFCB48,oarFCB304,MAF33,MAF70和oarAE101)的遗传多态性,同时引用了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参照群体)相同资料进行群体遗传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标记在洼地绵羊、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6个品种中均存在多态性,可以用于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的评估;7个微卫星标记在6个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9182、13.9839、0.9511、0.9250、14.5013、0.9579、0.9157、12.9416、0.9446、0.9249、15.1723、0.9639、0.8835、10.0377、0.9333、0.8880、12.5156、0.9550、0.9078、12.1543、0.9389,其中oarFCB304遗传变异最大,oarAE101最小;6个绵(山)羊群体中小尾寒羊和洼地羊的遗传变异较大,对照群体(山羊)最小。通过计算DA距离和DS标准遗传距离,采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绘制聚类图,得出洼地羊先和小尾寒羊聚为一类,然后和滩羊合并为一类;同时湖羊和同羊聚为一类;绵羊五个品种为一类后与山羊合并为一类。  相似文献   

14.
采用PCR—SSCP技术及mtDNA D-loop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云南昭通绵羊、腾冲绵羊、宁蒗绵羊及西藏的多玛绵羊、江孜绵羊5个地方绵羊群体共232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分析。PCR-SSCP分析显示,在西藏的多玛绵羊和江孜绵羊中均检测到线粒体编码区的Cytb和ND2基因的3种单倍型A、B和C,且在西藏的多玛绵羊、江孜绵羊中C单倍型比例高于B型;而在云南的昭通绵羊、腾冲绵羊和宁蒗绵羊中只检测到单倍型A和B。根据不同的单倍型从5个群体中筛选出39个样品进行mtDNAD-loop区克隆测序,经过系统进化分析揭示西藏绵羊存在A、B、C3种mtDNA单倍型;而云南绵羊只存在A、B2种mtDNA单倍型。以上基于PCR-SSCP和D-loop区序列的分析结果一致提示西藏绵羊有3个母系来源,云南绵羊有2个母系来源。基于mtDNAD-loop序列的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西藏多玛绵羊和江孜绵羊的单倍型多样度(Hd)、核苷酸多样度(Pi)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均高于云南3个地方绵羊品种,提示西藏绵羊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云南绵羊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筛选出30对微卫星引物,以中国西部7个地方绵羊(Ovisaries)群体和1个外来对照品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群体间、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在30个位点中,MB067、BL6位点只得到部分扩增结果。其余的位点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和杂合性。利用DISPAN程序得出标准遗传距离(DS),并进行了NJ法和UP-GMA法聚类。结果各绵羊品种聚类结果与其来源、育成史和地理分布基本一致,其中有争议之处仍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学优选法筛选藏羊最佳畜群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数学优选法,根据果洛州藏羊生产性能和组群实际情况,通过屠宰阉羊羔和和2岁羯羊筛选藏羊的最佳畜群结构。以当前生产力为基础,砂增加存栏的情况下,提高出栏率。通过对不同年龄羊群铁经济效益分析,找出羊群中最佳的母畜比例为66%,建议果洛州藏羊畜群结构应以66%米进行调整。这样既有利于畜草矛盾的逐步解决,可使草地得到合理利用,又可大幅度地增另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7.
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13个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杂合度(H)、群体内近交系数(Fis)、遗传分化系数(Fst)、总群体近交系数(Fit)和基因流(Nm)等参数,评估各品种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遗传分化。结果表明:13个绵羊群体10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803;平均杂合度为0.7192,其中中国美利奴羊平均杂合度最高为0.7530,山区和田羊最低为0.6754;13个绵羊群体总近交系数为0.1066,群体内近交系数为0.0565,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0531,说明5.65%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94.35%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基因流Nm平均值为4.4621(3.0808~7.4589),说明各种群间存在或者在过去某个时期发生基因交流;各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较低,为0.1702,平均遗传一致度数值较高,为0.8448,也再次证明了新疆13个绵羊群体间分化程度不高。基于Nei′s标准遗传距离运用UPGMA聚类法获得的新疆13个绵羊群体的聚类图与其品种育成史和地理分布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以凉山半细毛羊、山谷型藏绵羊为研究对象,以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经对大量分裂相的分析结果表明:凉山半细毛羊、山谷型藏绵羊二倍体细胞核型均为公羊2n=54,XY,母羊2n=54,XX;两品种羊染色体数目变异频率分别为33.00%,32.25%;结构变异频率分别为12.00%,17.60%,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表现为染色体断裂、染色单体臂断裂及着丝粒处变异等;将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位点与Ag-NORs特殊位点作比较发现部分位点间存在一一对应情况;同源染色体不等长现象在两品种羊中均有发现,且凉山半细毛羊较山谷型藏绵羊明显。  相似文献   

19.
To investigate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indigenous chicken breeds in Guizhou, a total of 150 individu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2 breeds, including seven local chicken breeds in Guizhou Province, three Chinese native breeds found in other provinces, and two commercial breeds. The genotype datasets were obtained using a 50K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method, and then a series of population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he obtained population parameters and linkage disequilibrium decay indicated a higher degree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Guizhou chickens than in commercial breeds. Two Guizhou local breeds, Wumeng black-bone and Weining, were clustered with a breed from a neighboring province, Xinwen black-bone, which exhibited similar ancestral composition patterns. A newly found breed, Wumeng crested, had high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played genetic differences from other Guizhou breed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icient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programs for Guizhou chicken bre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