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季茶园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先意 《福建茶叶》2010,32(1):38-38
春季是茶树一年中新梢生长最旺、茶叶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经济效益最高的季节,因此,抓好春茶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茶树春梢的生长特点,结合茶园的春季气候条件,我市春季茶园管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由于菜价下跌,种茶效益下降,致使有的茶农粗放管理茶园,不治虫,不施肥,不培育,茶园荒芜,低产园面积不断扩大,大部分的乡村小茶场只采制少量的小品种,大宗茶几乎没有采制,制茶厂房被征作它用。茶园被果园、竹园等其它经济作物所替代,严重不利于茶叶生产。笔者认为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茶叶生产管理责任制不完善,承包年限太短,承包人只注重眼前利益,科技、资金投入少,只采不管,造成茶园一部分抛荒失管,单产低,效益差。据1992年不完全统计,三明市集体茶园80%推行个人承包,其中近一半由外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11,(4):24-24
3月17日,湘西综合试验站技术人员一行3人受邀对龙鼻乡茶叶合作社茶农进行幼龄茶园春季管理培训。该合作社大部分茶农以前从未从事过茶叶生产,茶园为2010年新植,茶农们急需幼龄茶园培管方面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茶园建设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我们在备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溪柄镇的马后、表山、北山三个行政村连片的86.6hm2洲地茶园建立无公害茶园。通过二年的实践,对无公害茶园的建设有了进一步认识,就其相关问题谈些看法:1无公害茶园建设的措施茶园建设之初,我们订立了周密的工作计划,使措施逐步得到落实。①办班培训茶农300人(次),发放材料500份,提高茶农科学用药的水平;②预防为主,用0.5渡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冬季清园防治越冬病虫,使次年春季菜园不用药或少用药;③设立测报点,对病虫早预测预报,指导菜农准确及时用药,避免盲目用药;④进行药剂筛选试…  相似文献   

5.
云南德宏州普洱茶种植生产历史悠久,属普洱茶种植生产中心地带之一。近年来,德宏州加大了绿色普洱茶园管理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力度,重点围绕茶园改造、中耕、施肥、覆盖、病虫害防治、低效茶园改造等综合配套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助推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6.
斯里兰卡茶园栽培管理见闻吴洵(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08)笔者于1994年4月赴斯里兰卡参加“茶园综合管理向更高生产力发展”的国际研讨会,考察了斯里兰卡部分茶园,现就目睹的茶树栽培管理作一介绍,以供我国同行参考。1斯里兰卡茶叶生产概况斯...  相似文献   

7.
建阳是我省特种茶区,盛产乌龙茶、绿茶、白茶和红茶四大类。据2003年统计,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146hm^2,产量1774t,产值1616万元。茶叶已成为我市茶农收人的一大经济来源,也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目前茶叶生产现状是,高产茶园面积少,低产茶园却达2133hm^2,占全市茶园面积的67.8%。低产茶园严重地制约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加强茶园管理显得非常重要。现就目前这一现状,特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8.
茶园耕作是土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茶园管理中一项例行的作业。它具有清除杂草、打乱土层、疏松土壤、促进土壤熟化等优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今对茶园耕作的认识、耕作技术的掌握等都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是茶园免耕法的出现,大大地丰  相似文献   

9.
塑料大棚茶园具有茶芽早发,茶叶早上市,卖价高,同时可以避免秋冬霜冻和春季“倒春寒”,提高茶叶产量等优点。但大棚茶园投资多、成本高,生产技术要求高,若管理不善则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甚至导致亏损,为此,针对目前生产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于1996年秋季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初步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茶园的基本情况试验地点选择在祁门县茶场,茶园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茶树为常现双行条植,大行距为150cm,小行距为30cm,穴距为25~30cm,品种为20年生祁门精叶群体,树高100cm,树幅140cm,覆盖度93%…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和现状 茶园管理机械化的内容,从日本的情况看,它包括着一系列的茶园管理作业如施肥、耕作、药剂撒布、采茶、整枝以及鲜叶运输、防霜等多种项目(实际上还有茶园灌溉等),利用各种大小不同的机械来完成。 在当前世界主要产茶国中,日本是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整个茶叶生产过程基本上实行了机械作业。苏联在这方面也有较大的进展,而印度、斯里兰卡、印尼、东非等国则仅在制茶机械化方面保持先进,但在茶园耕作、采剪方面基本上仍是靠  相似文献   

11.
生态茶园的建设与管理是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建设好生态茶园以及更好的管理生态茶园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规程规定了茶园建设、茶树种植、茶园管理和病虫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叶》2011,(7):33-33
恩施州为湖北省重点绿茶产区之一,茶园面积位列湖北省之首,现有茶园面积85.37万亩。其中恩施市、鹤峰县、咸丰县均为恩施州重点产茶区域,茶园面积均超过10万亩。但茶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茶农对茶园高效种植管理技术需求迫切。为了提高茶农种茶水平,促进春茶增产增收,恩施综合试验站于春茶期间分别在恩施、咸丰、鹤峰等县市开展了送茶叶科技下乡等系列活动,通过开展技术讲座、送书籍、送资料、实地指导等多种形式,发放技术资料书籍2200册,培训茶农3000人,受到茶农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4.
土壤过度酸化是影响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有机管理方式对茶园土壤酸碱度的长期影响,以常规茶园为对照,研究了我国18个省份84个产茶县有机管理1~21 a对茶园土壤pH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茶园比常规茶园土壤pH平均高0.36,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有机管理年份的增加,茶园土壤pH总体为先显著上升、后显著下降并维持相对平稳,有机管理1~5、6~10、11~15、16~21 a的pH比常规茶园分别高0.48、0.23、0.28和0.30,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有机管理方式还有利于土壤pH向最适合茶树生长发育的方向发展,pH 4.5~5.5的茶园占比,常规茶园为41.9%,有机管理1~5、6~10、11~15、16~21 a的茶园分别为53.1%、48.9%、58.7%和66.7%,总体随有机管理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可见,有机管理方式能防止茶园土壤严重酸化,使土壤pH向着最适合茶树生长发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我省山地茶园面积广,基础差,水土流失严重和近年出现茶山管理粗放,产出效益低等状况,着重分析我省四季降雨特点,茶园水分、养分无效损失的原因和茶树不同生育期对水分要求;提出了茶园耕管是要采取生物栽培,深耕细作,横沟蓄水,干物复盖和合理采养等农艺措施,以达到茶园保水、保肥、丰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海欧农场是广东省发展无公害茶园时间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效益较好的大农场。现拥有密植无公害投产茶园四千多亩,年总产干茶近千吨,单产高达二百多千克,十分畅销,该场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科学的农业管理经营措施和制茶定技术管理规章制度,为大面积无公害茶园增产、提质增收确立了保证。本文从农业、工业两方面具体论述了无公害茶园创高产优质的做法与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幼龄茶园生长缓慢,覆盖度小,土地利用率不高,管理不善就会造成杂草丛生、病虫危害,给茶园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8.
梅州是典型的山区城市,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发展到现在,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梅州山地茶园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当前梅州山地标准化茶园的建设与关键管理措施展开了一定的研究,希望对促进梅州山区茶业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GIS在茶园管理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凌文  郑永德  杨巍  陈潜 《茶叶》2007,33(3):140-143
本文简要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茶园管理领域的应用状况,建立基于GIS的茶园管理模式,并对GIS技术在茶园管理中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谈生态茶园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茶园源于生态农业。所谓生态农业,就是农业生产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建立农、牧、副、渔协调发展,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达到农业的优质、高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