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繁殖力是获得更多畜产品的基础,对于乳用牛必须在产犊以后才能产奶,产犊间隔过长,不仅减少产犊数,而且还会影响终生产奶量,对于肉用牛来说只有多产犊才能多产肉,任何产犊力下降和产犊间隔的延长,都明显的影响牛肉生产和增加成本;相反任何产犊率的提高和产犊间隔的缩短,都有利于牛肉生产和成本的降低,牛的育种和改良与母牛繁殖也有密切关系,繁殖力高的牛群可以不断选优去劣,加快育种的进度。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肉牛生产主要是通过引进优良肉用品种(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来改良提高本地黄牛的肉用生产性能。肉牛杂交生产的主体是利用杂交公犊,在杂交利用上要求以杂交犊牛快速生长为主来选择父本,同时考虑能提高本地母牛的泌乳能力和带犊能力。因此在第一轮杂交中应尽可能用泌乳性能好的肉用品种作父本,在第二轮杂交中根据市场对牛肉胴体的需求再选择不同的肉牛品种作父本。  相似文献   

3.
我国肉牛生产主要是通过引进优良肉用品种(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来改良提高本地黄牛的肉用生产性能.肉牛杂交生产的主体是利用杂交公犊,在杂交利用上要求以杂交犊牛快速生长为主来选择父本,同时考虑能提高本地母牛的泌乳能力和带犊能力.因此在第一轮杂交中应尽可能用泌乳性能好的肉用品种作父本,在第二轮杂交中根据市场对牛肉胴体的需求再选择不同的肉牛品种作父本.  相似文献   

4.
日本农林水产省福岛种畜场用移植两个冷冻受精卵的办法,从冷库中取出日本黑色肉用牛的受精卵,移植到18头荷兰母牛子宫中,结果13头怀胎,已产6头,其中5头为双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状态下牛的双胎率因品种、胎次、地区的不同而异,但一般牛的双胎率为1~4%。使用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得到较高的双胎率,从而有可能扩大肉牛生产并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就应用胚胎移植技术生产双犊的方法作一简介。一.双犊生产技术双犊生产有以下几种方法。 1.移植2枚胚胎生产双犊此法是给一头母牛移植2枚胚胎,使之一次妊娠并分娩2头犊牛。应用该项技术,受胎率和双胎率都高,这是当前双犊生产的主要方法。通过移植2枚胚胎生产双犊的方法有两种:向两侧子宫角各移植1枚胚胎或向黄体侧子宫角移植2枚胚胎。  相似文献   

6.
据英国科研人员称,应用高龄母牛繁育肉用牛时,总是不能提高肉用牛的生产性能。英国的家畜育种研究机构发现,随着母牛产犊次数的增加,其生产性能将逐渐衰退。肉用母牛从第二次产犊到第十次产犊期间,生产性能减退15%左右。为此,最好在母牛已生产出一头可替换它的小母牛后,即行淘汰。他们推荐,当母牛  相似文献   

7.
日本农林水产省福岛种畜牧场,通过直接移植牛的冷冻受精卵,一胎双胞小牛犊已胜利诞生。该实验采用日本种黑毛肉用牛的受精卵,分别一双双地移植到菏兰种乳牛的子宫里,移植乳牛共18头,结果13头受孕,6头分娩成功,其中5头均为双胞胎,一头为单胎。在实施移植牛的冷冻受精卵这一技术时,发现影响受胎效率的原因,在于受精卵冷冻保存在甘油中,在移植时必须及时  相似文献   

8.
牛受精卵的培养及移植一般用牛胎血清、犊牛血清、新生犊血清和去势牛血清等。这些血清对受精卵发育的有效性差异很大,使用前需进行试验。本试验以供卵牛血清,培养新鲜和解冻后的胚胎,比较其发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6头中国西门塔尔杂交二代公犊用于小牛肉生产试验。结果显示:经223d育肥,试验末期平均体重达到了221.58kg,日增重0.578kg,每头牛可获利365.36元。说明利用中国西门塔尔二代杂交牛和饲草料资源开展小牛肉生产在高原地区,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每头中国西门塔尔杂交育肥牛可获得18.07kg的高档牛肉,高档肉块重量占到活重的8.90%;优质牛肉22.95kg,优质肉块重量占到活重的11.31%。从牛肉产量上证明中国西门塔尔二代杂交牛可以作为高原地区生产高档优质牛肉的肉用牛种。  相似文献   

10.
第一对试管双胞牛犊,最近在英国剑桥家畜生物工程公司出生。研究者预计,试管双胞牛犊不久将进入实用阶段,普及到所有养牛场中,不仅可显著提高母牛的繁殖率,而且用奶牛生产优质牛肉成为现实。在正常情况下,母牛怀双犊的概率约为3%左右。Polge博士指出,用体外受精(即试管牛犊)的方法可使双犊率提高到40%左右。用目前的技术手段能够生产出便宜、优质的受精卵胚。他预计,胚胎移植技术不久将如同目前的人工授精技术一样在所有牛场普及。两枚受精卵胚同时贮存在塑料细管中,牛场只需花费40美元便可购得一对胚胎进行  相似文献   

11.
受精卵移植术使牛产仔数增加十倍受精卵移植技术即向母牛投喂激素剂,使母牛在排卵时由通常排一个卵子增到排八个卵子,这时注入精子,制造出更多的受精卵,再移植给另外的母牛,使之产仔。这样,可使牛产仔数量增加十倍以上,并能生产出优质牛肉。日本雪印乳业公司,就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和研究安格斯肉牛胚胎移植在武威市的应用前景,指导我市的高档肉牛养殖,〔方法〕我们以西杂母牛为受体,进行了10头安格斯双胚、6头输精后7天移植单胚、389头单胚、10头移植前注射黄体酮和促黄体素a3共4项试验研究。〔结果〕双胚移植受孕2头,产犊结果都为单胎;移植加输精0头、单胚移植受孕率为16.8%、注射激素受孕率为10%。〔结论〕使用体内胚胎,加强妊娠牛的饲养管理,可能会提高产双犊几率,在以后生产中可以推广和应用;输精后牛各项激素和生殖受孕环境发生变化不适合于胚胎移植,在生产中利用不大;胚胎移植同步注射黄体酮和促黄体素a3在提高牛体外胚胎妊娠率的利用中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3.
生产高挡牛肉是近十年在畜牧生产方面的一个新名词。建国以来牛肉的来源都是淘汰的老弱役用牛,根本没有肉用牛和牛肉生产,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已成为其它国家向中国出口的大市  相似文献   

14.
高档牛肉和小白牛肉的生产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小白牛肉的生产 小白牛肉是指生后3月龄左右(100天),完全用全乳、脱脂乳或代用乳饲喂的犊牛肉,因尚未喂青、粗饲料,肉呈白色,故称小白牛肉。日本把这种生产方式称为“肉用乳犊育成新法”。它绝大多数来自乳公犊,或是以肉用种公牛与乳用母牛杂交所生的后代,所以也可以说是一种乳肉牛。这是淘汰乳公犊有效利用的一个新途径。 小白牛肉的生产,在荷兰开始的较早,发展很快。其它如欧共体、德、美、加、澳、日等国也都生产。它已成为国际上旅游、贸易业的大宾馆、饭店、餐厅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15.
黑白花牛的肥育公犊是牛肉主要来源之一。在日本,出生10日龄的黑白花公犊,被肥育专业户买去饲养,在畜禽饲养户中经营利润最高。我国北方黑白花奶牛的育种方向明确规定了以乳为主,并具有一定肉用性能。我们在北京东郊国营奶牛二分场进行了黑白花公牛育肥性能观察试验,该场饲养黑白花牛640头,其中成年乳牛335头。公犊出生后哺乳45天,喂全  相似文献   

16.
六十年代以来,世界肉牛饲养业蓬勃发展,但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牛肉的需要,因而一些国家的淘汰奶牛与奶公犊纷纷转为肉用。尤其是奶公犊不仅育成量大,而且肉质品味好,深受人们欢迎。据统计,1986年全世界肉类总产量为15497.4万吨,其中牛肉占31.4%,人均占有牛肉为9.9千克;英国1982年牛肉总产量为96.1万吨,其中奶公犊提供的牛肉占63.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我国肉牛生产基地很  相似文献   

17.
小白牛肉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白牛”生产即犊牛肥育,又称小肥牛肥育,是指犊牛出生后100d内,在特殊饲养条件下,完全用全乳、脱脂乳或代用乳进行饲喂,育肥至90~150kg时屠宰,生产出风味独特,肉质鲜嫩、多汁的高档犊牛肉。犊牛肥育在不喂青、粗饲料的缺铁条件下饲养,所以肉色很淡,颜色呈全白色或稍带浅粉色,近似鸡肉,带有乳香气味,故称“小白牛”生产,日本称为“肉用乳犊育成新法”。小白牛肉营养价值在人们所食的肉类中最高,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的牛肉要高63.8%,脂肪却低95.9%,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齐全,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是所有人特别是老、弱、病、残人的理想肉食。目前,“小白牛肉”的价格高出一般牛肉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对乳犊牛肉、白牛肉、红牛肉的生产给以极大的关注,使乳犊牛肉、白牛肉、红牛肉由奢侈消费品成为高档次、高品位的时尚紧俏食品。欧洲国家生产牛肉牛源45%~  相似文献   

19.
提高肉用犊牛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已经成为我国肉牛养殖业关键环节,文章根据已有研究结论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从肉用犊牛出生处理、科学吃到初乳、正确哺乳补料到循序渐进断奶操作提高犊牛存活率和健犊率的新措施,以期为提高肉用犊牛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0.
养殖奶牛是乳品企业生产乳业链的源头,在奶牛产业中起着关键性和控制性作用。但是,奶牛从后备牛生长到成母牛,再到产奶量进入高峰期,产奶量下降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被淘汰。淘汰奶牛当成肉用牛屠宰食用。淘汰奶牛肉的肉用价值比肉用牛肉较低,适口性和营养价值与肉用牛肉相比也有区别。另外,淘汰奶牛在收购、屠宰、加工、销售、食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不透明、不规范、不合法的现象。笔者认为,淘汰奶牛肉用应有检疫监督章可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