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8年全球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已占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抗除草剂成为最主要的转基因应用的性状.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极大地降低了杂草防除成本、增加了安全性和减少了除草剂的残留药害.但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产业化将导致除草剂市场单一化,从而冲击除草剂产业,还会产生杂草抗药性和基因逃逸等环境安全问题,因此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面临着挑战.在我国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还没有实际的商业化,不过由于市场巨大、政策支持等面临良好发展机遇.此外,从抗除草剂基因利用、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研究与开发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可能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美国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频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美国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频次分析揭示转基因作物研发的概貌和规律.采用EXCEL"数据透视表与数据透视图"软件,对美国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数据库和世界经济合作组织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数据库近20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至2008年9月止,美国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累计达13782次,涉及158种作物,10大类性状和98家公司或研究机构.1987-2008年间,审批的田间试验次数先呈直线上升,其后稳定在每年1000次左右.试验物种以玉米、大豆、棉花为主,分别占45.8%、9.7%和6.4%.涉及的主要性状有抗除草剂、抗虫和品质性状.62.7%的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由孟山都和国际先锋等五家私人公司完成.分析认为,只有经济价值高、安全性好、技术成熟、消费者容易接受的转基因作物才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我国加强非粮食作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欧盟转基因植物田间试验频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1~2008年间欧盟转基因植物出间试验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欧盟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的特点和变化趋势.18年间,欧盟先后有22个成员国在83种植物上共批准了2352次试验,其中玉米(Zea mays L.),油菜(Brassica napus L.),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和甜菜(Beta vulgaris L.)是欧盟进行最多的4种作物,共占总田间试验次数的74%,批准得最多的4个成员国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此外,还比较了欧盟与美国和加拿大及各成员间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趋势的异同,并分析了相关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转基因作物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离中所用的通用简并引物对TAIL-PCR的影响,本研究使用5个通用简并引物分别对8个转基因大豆、30个转基因水稻和2个转基因油菜株系进行了TAIL-PCR分析,结果表明,5个简并引物在TAIL-PCR中的扩增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同一简并引物在不同转基因物种的扩增效果显著不同.AD1引物在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油菜中扩增效果较好,AD2引物在转基因水稻、油菜和转基因大豆中扩增效果均较好,AD3引物在转基因水稻中扩增出1个株系,在转基因油菜中扩增出1个株系,但AD3引物与pFGC5941 T-DNA RB上游有匹配,不适用于以pFGC5941为载体的转基因材料分析.AD4和AD5 2个引物在3个转基因物种的扩增均较差.对AD1和AD2两个引物的TAIL-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产物均对应转基因材料的侧翼序列.研究表明,不同通用引物在不同转基因事件中侧翼序列的分离效果差异较大,通用引物AD1和AD2TAIL-PCR成功率最高.不同通用引物的应用效果不仅与不同物种有关,也与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有关,而且还与载体序列匹配程度相关.为提高TAIL-PCR中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离成功率,建议同时采用多个通用引物平行扩增.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作物--恶魔还是救星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一直受到各国政府与科学工作者的重视。然而,最近在欧洲开展的一场关于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争论已经超越了科学的范畴,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转基因作物的抵制,这场争论的最终结果将深刻地影响着未来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走向。本文回顾了这场争论的经过和潜在的原因,指出这场争论最根本的原因是各种经济利益的冲突。目前,可靠的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与政策保障体系已经建立,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  相似文献   

6.
2008年7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这是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重大举措之一。在中国分子植物育种领域面临如此重要的标志性机遇之时,本文回顾了全球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历史和中国转基因作物发展的现状,对中国今后转基因作物研发与商业化中知识产权和研发模式两大瓶颈问题进行了讨论。作者还列举了近期国内有关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和生态风险方面争论的各方观点,阐明了在中国当前情况下,通过完善相应的法规并强化贯彻落实来规范转基因研发和商业化的必要性。毫无疑问,中国转基因作物又迎来了一个值得期待的春天,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作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及其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海珍  徐建民  谢正苗 《土壤》2005,37(4):370-374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和应用,其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的潜在危害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转基因作物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其对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为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环境的生态风险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探索》2008,(3):46-46
近日,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有关部门联合宣布,备受全社会关注的“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16个重大专项之一,“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专项就是适应这种发展要求设立的,而且也是在全国率先开始启动的。该项目的实施不但表明北京市转基因研究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也标志着北京市的作物育种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欧盟一直对转基因作物持审慎态度,而近日情况有了转变。2010年3月2日欧盟批准了Amflora转基因马铃薯在欧洲的商业化栽培。这一决定打破了欧洲转基因作物长期等待商业化批准的僵局,被认为是欧盟委员会转变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立场,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效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具有目的性状的转基因植株,是进行作物品种改良的有效方式.但基因沉默等现象降低了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效率.从外源基因的DNA修饰水平、翻译后蛋白的定位、以及转基因方式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植物基因工程中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外源基因表达效率低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基因沉默并实现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