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0年来广东水稻害虫发生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并针对水稻播种面积变化大的特点,采用害虫发生面积占当年水稻播面积的百分比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找出水稻害虫发生与耕作制度、品种、天气条件及包括化学防治在内的耕作活动的关系,用1981-1994年的数据与1975-1980年作对比,分析了20年来广东水稻害虫发生的演变及原因;概述了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以来,广东水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发展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逐步向超级稻、优质化方向发展,水稻品种结构的变化、氮肥用量的增加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水稻病害发生程度加重,如纹枯病等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栽培制度的不断变化,我区成为早、中、晚稻混栽区。由于分散耕作,各农户劳力不一,栽插时期参差不齐,品种多样,二化螟在我区发生逐年加重,成为水稻上发生面广、危害严重的害虫。为寻求有效防治药剂,2005年水稻二代二化螟大发生之际,我们进行了5%氟虫腈悬浮剂和其他几种药剂防治二化螟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水稻害虫预测及防治上的新问题,本人以我市水稻害虫为对象,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多年的观察和调查,积累系统的资料,并参考历史资料,详细分析和综合,得出结论:建国以来,随着农业生态系的变动,水稻害虫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果树是害虫发生极为频繁而且相当严重的植物之一。果树种类多,品种复杂,又系多年生植物,为害虫发生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成为害虫繁衍与爆发的有利场所。随着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作物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果树品种的更新,特别是外来品种、引进品种的推广,使果园害虫发生了极大变化,果农面临害虫侵袭的新挑战。本文就果园害虫的一般趋势作一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水稻二化螟逐渐上升,已成为仙游县晚稻主要害虫之一,由于栽培作物改变、品种的抗虫性、气候因素、农药使用不当,二化螟抗药性导致成灾。本文对其发生特点、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技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种植品种的不断变化,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有了相应变化,水稻二、三化螟危害有所缓和,而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有逐年加大发生的趋势,近两年甚至有四代褐飞虱和四代稻纵卷叶螟的暴发,是近10多年来未遇的,现就2007年二、三代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主要害虫,近年来,由于异地虫源迁入量大,当地的气候、天敌和水稻品种等生态环境适宜,稻纵卷叶螟发生明显回升,自2003年徐州市大发生以来,2005年再次大发生,五(3)代(指全国第五代,江苏省第三代,下同)成虫迁入持续时间长,蛾、卵量之高为历年罕见。1发生特点1.1峰  相似文献   

9.
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介绍了二化螟的发生与不同粗细茎秆水稻品种的关系及二化螟危害不同粗细茎秆水稻品种的特征,以便为二化螟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粳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筛选适合耒阳栽培的粳稻品种,2015年在耒阳市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防治条件下,各粳稻品种的二化螟发生程度略重于籼稻深两优5814、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差异不明显、纹枯病轻于籼稻深两优5814、稻曲病发生程度显著重于籼稻深两优5814,不同的水稻品种及农艺性状与其抗虫病能力密切相关,孕穗至抽穗期间的降水天气是引起稻曲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1.
根据省植保站五常、北林、庆安等水稻主产县的实地调查,结合当前稻瘟病发生情况及栽培、气象等条件综合分析,继2005年后,今年全省水稻稻瘟病再次出现大发生趋势。主要依据:一是目前水稻已进入最易感染稻瘟病的孕穗期,且去年发病较重,田间菌量充足,易于稻瘟病大面积流行;二是近日连续降雨,多高温潮湿天气,非常有利于稻瘟病发生;三是各地种植的水稻品种仍然以极易感病的优质米品种为主,出现病害大面积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12.
川东北地区属中稻区,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品种更新,土肥条件的改善,水稻稻纵卷叶螟已上升为我地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近3年来,其发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09年特大发生,未冶田的稻纵卷叶螟白叶率高达85%,如此高频率大发生,给本地区的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笔者通过大量调查,对该地区稻纵卷叶螟发病原因、特点及其防控对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稻飞虱在福建省原是局部间歇性发生为害的次要害虫。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的改制,品种的更换,密植程度的提高,水肥条件的改善,以及连年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降低了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致使其为害逐年加重,成为水稻常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福建省稻飞虱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07年为特大发生年,发生面积达100万hm2(次),创历史新高,占水稻病虫发生面积的三分之一。1 2007年早季稻飞虱发生特点2007年福建省双季早稻种植面积29·3万hm2,单季稻种植面积44·3万hm2,与2006年相当;至8月上旬稻飞虱发生面积达73·3万hm2(次),较2006年同期增…  相似文献   

14.
稻瘿蚊学名为Orseolia oryzae(Wood-Mason),属双翅目,瘿蚊科,别名稻瘿蝇,是一种专食性强,区域性、间歇性发生,砧蛀性危害的灾害性水稻害虫。20世纪80年代传人境内以来,其分布危害逐年扩大,局部地方已成主要害虫,其危害超过了螟虫等害虫。为有效防治该虫的危害,进行了发生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耕作制度改变、超高产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及害虫抗药性等原因,致使稻螟年年发生,对水稻的高产优质造成严重威胁。文章简要分析了东北地区二化螟发生规律及危害上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归纳了水稻病虫发生的几种类型,分析了演变原因与水稻品种更换、栽培管理技术、气候条件等诸因素的关系。并预测今后水稻稻瘟病仍位于水稻病虫害之首,水稻稻飞虱、稻蓟马等将成为水稻上新的虫害,特别是稻飞虱演变为水稻上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越冬基数,2011年耕作方式与作物布局、品种抗性等因子,并结合长期天气预报与近年来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综合分析,预计2011年江苏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将偏重发生,程度比2010年重。其中,水稻纹枯病、水稻"两迁"害虫、玉米粗缩病、烟粉虱、夜蛾类害虫等偏重以上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稻瘿蚊在韶关市发生较轻,80年代末开始回升,尤以晚造本田发生较重。从1990年发生面积1.09万hm^2、损失稻谷576t,发展到1999年发生面积2.25万hm^2、损失稻谷1795t,成为韶关市稻作生产的主要害虫,严重威胁着韶关市水稻生产的发展。根据近10多年来稻瘿蚊在韶关市发生的情况,提出其发生原因及综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栽培制度、水稻植期和水稻品种的变动,加上冬春气候温暖,雨量少,文昌地区三化螟普遍发生为害。每年螟害发生面积为4800hm^2次,一般为害率为2%~3%,严重达11%以上,稻谷损失756t。为了摸清三化螟的发生规律和控制其为害,确保水稻产量。从2003年至2006年,我们在全市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区对该虫的发生规律、为害程度进行定点定时调查和结合历年的有关资料等进行分析,基本上掌握了三化螟在我市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三化螟是邗江区水稻生产上的灾害性害虫,2000-2001年在邗江稻区发生猖獗,灯下蛾量,田间卵量超过历史同期水平,三化螟为害程度民水稻品种布局的变更和品种特性,栽培技术,人为因素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有关,三化螟的防治最为突出和明显的措施采用“避”与“治”相结合的方法,“避”即通过农业措施使水稻易遭三化螟危害的生育期避开,“治”即在三化螟卵孵盛期,高峰期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