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伐方式对马尾松林下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伐作业是森林经营中重要环节,不同采伐方式对森林植被和土壤肥力产生影响。通过对32年生马尾松林开展不同采伐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伐强度增大,林下植被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皆伐方式导致植被严重破坏;土壤孔隙度、持水量等物理性质及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化学性质均随采伐强度增大而不断下降,土壤容重增加,皆伐使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相似文献   

2.
在闽南山地对32 a生马尾松成熟林开展不同采伐强度试验,分析不同采伐强度对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采伐强度30%~70%范围内,随采伐强度的加大,林地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土壤养分下降幅度较小,但不论是何种采伐强度,对土壤物理性状均会造成不利影响.皆伐作业由于人为严重干扰,林地植被受到极大破坏,植被多样性明显降低,林地长时间暴露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趋于恶化.  相似文献   

3.
不同密度马尾松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1年生不同密度马尾松林下植物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增加,马尾松林下植物的平均高、覆盖度和生物量递减;0—20cm和20—40cm土层的通气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递增;0~20cm土层的自然含水量和土壤贮水量递减,20—40cm的土层规律性不明显;0~20cm和20~40cm土层的有机质、全N、全P、水解N和速效P的含量递减。说明林下植物有利于土壤含水量和肥力的改善,为了促进马尾松林地力改善。必须保护和恢复林下植被。  相似文献   

4.
主伐方式对马尾松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建钢 《林业科技》1998,23(3):16-19
择伐使土壤容积质量略有增加,而皆伐却有明显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变化不大,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明显下降;土壤持水能力也明显降低。皆伐后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性氮损失严重。因此,在坡度较大的南方山地,主伐方式选择不当,会引起土壤肥力的严重衰退,影响幼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同的采伐经营方式对地力的作用,分析间伐和皆伐对长白落叶松林下植被及土壤养分的变化,对分析后的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林下植被及其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调查长江中上游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种类,特征及其生物量,将该流域的马尾松纯林划分为9种林分类型,并分别提出其生物量的预估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根据在小兴安岭林区带岭林业局实验的结果。本对采伐迹地清理方式对迹地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尤其是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堆积法有利于迹地地力保持;火烧法有利于改良酸性土壤,但营养元素流失显。  相似文献   

8.
采伐方式对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卢伟  高峰  周泽民 《森林工程》2001,17(3):17-18
本对采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皆伐和择伐对采伐迹地物理性质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显,对采伐迹地化学性质的影响较显。  相似文献   

9.
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发展林下植被、改善群落结构的角度,探讨适合杉木人工林的间伐强度,为提高人工林的稳定性和维护地力、维持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对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采取3种强度间伐:弱度间伐(LT,10%~25%)、中度间伐(MT,25%~35%)和强度间伐(HT,40%~50%),并设置对照样地(CK,未间伐)。于2016年对样地内林木进行每木检尺,调查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盖度、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对测定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Tukey法多重比较进行两两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对林下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间伐3年后,未间伐、弱度和中度间伐的盖度分别为25.52%、52.81%和58.98%,林下植被均未能形成群落,强度间伐的盖度为100%,林下形成灌木蕨类群落;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盖度和生物量均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均匀度指数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盖度和生物量均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间伐3年后,弱度、中度、强度间伐林比未间伐林的表层土(0~10 cm)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71.41%、39.31%和98.10%,全氮含量分别增加82.76%、51.27%和115.87%,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49.47%、25.59%和42.22%,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38.29%、112.23%和174.29%,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6.25%、-24.25%和16.27%,对表层土pH值、全磷含量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均不显著;灌木的盖度和生物量与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P<0.05)正相关,此外灌木的盖度还与速效钾含量显著(P<0.05)正相关,草本盖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不强,草本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以及有效磷含量显著(P<0.05)正相关,林下植被的盖度和生物量均与土壤pH值和物理性质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未间伐的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盖度和生物量均低,林下植被未能形成群落,缺乏稳定性;间伐能够促进林下植被的发育,增加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盖度和生物量,林下植被能形成群落,可提高维护地力的能力,尤其是强度间伐;建议杉木人工幼龄林进行40%~50%强度的抚育间伐,将郁闭度调整到0.6~0.7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林下植被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落叶松人工林连续栽培后地力逐渐衰退的问题,研究通过间伐抚育和调整林分结构增加林下植被数量等措施,以改善林地土壤条件。调查结果表明,上述方法短期内土壤养分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慈利县二坊坪乡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不同经营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马尾松次生林经过1年的经营改造,Ⅱ处理(马尾松密度为900株/hm2)的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改善,表现在土壤养分的提高,特别是土壤速效养分得到了较大的增加;而传统经营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基本上所有指标均存在递减趋势。这说明合理的经营模式对马尾松次生林土壤肥力的维持和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过大或过小的林分密度不利于土壤结构的改良和养分的循环与累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马尾松人工林林隙内土壤的空间异质性,比较了不同年龄及不同大小林隙内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不同林隙内土壤除全K外,都体现出了明显的表聚性;随着林隙年龄的增加,林地土壤的pH值由于硝化作用增强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有机质含量表现为增加的趋势是因为林隙内草本植物的...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恢 《福建林业科技》2012,(1):41-44,52
研究马尾松与6种阔叶树行间混交13 a后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相对马尾松纯林而言,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特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马尾松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优于马尾松非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容重、坚实度表现为:马尾松杨梅混交林<马尾松南岭黄檀混交林<马尾松江南桤木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红锥混交林<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土壤孔隙状况则相反;而6种混交林中土壤养分含量则以马尾松杨梅混交林最高,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最低。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混交林土壤持水性和肥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尾松与格氏栲、青栲、火力楠及杉木等树种混交试验,13年生时测定不同混交林土壤的持水性、土壤结构和养分。结果表明,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土壤饱和持水量大于马尾松火力楠和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土壤结构破坏率以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较低,而马尾松格氏栲混交林土壤孔隙度最大,且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性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混交组合。格氏栲和青栲为马尾松伴生树种可以促进林分涵养水源,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人工幼林土壤肥力变化及其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广西环江县桉树林及砍伐后种植马尾松和荒地的土壤化学性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和评价马尾松和荒地取代桉树后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取代桉树林后,4.0a马尾松和荒地的土壤碱解N、有效P、速效K、交换性Ca和有效Zn有所提高,土壤pH值有所改善,而全N、全P、全K、交换性Mg和有效Cu有所减少。0~20cm层土壤有机质和有效B有所降低,20~40cm层的反而有所提高。不同林龄马尾松和荒地的土壤综合肥力普遍较差。造林4年后,同土层马尾松林的土壤综合肥力低于荒地。除4.0a荒地0~20cm层的土壤综合肥力基本无变化外,其他4.0a马尾松和荒地土壤综合肥力都有不同程度退化,而以4.0a马尾松20~40cm层的土壤肥力退化最严重。研究结果可为马尾松人工幼林的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马尾松飞播林林地土壤肥力低下是制约其林分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通过土壤养分主成分分析,对马尾松飞播林土壤肥力级别进行了排序和分类,在此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肥力水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将湖南省马尾松飞播林地土壤肥力分为Ⅰ、Ⅱ、Ⅲ类,全K、全N,微量元素Zn、Fe,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各肥力级别土壤中均存在显著差异,Ca、Mg、全P在各类土壤中的含量相差不大,全P在土壤中的含量极低,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林分所处立地条件越好,土壤肥力水平就越高,这为马尾松飞播林林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林抚育间伐计算机决策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马尾松单木生长量模型,运用动态模拟方法,以Windows98为操作平台,以VisualC++为开发工具,研制了马尾松林抚育间伐的计算机决策系统.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分别以林分最大蓄积量、最大生物量或最大货币收益为经营目标,求解在各种间伐体制下各龄阶的最适经营密度.模拟结果表明适时间伐明显促进了林分的生长,且立地质量越好,间伐所产生效益越显著.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不同抚育方式对林地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幼林采用全面劈草、全面劈草局部松土、全面除草松土3种抚育方式对林地植被生长、表层土壤变化及幼林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植被枯落物随抚育强度提高而降低,而土壤侵蚀则随抚育强度提高而增强,马尾松幼林生长与抚育强度提高成正比.在南方马尾松集约经营的山区,宜提倡带状抚育,既可促进幼林生长,又能维护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