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丹 《食药用菌》2012,(5):309+311
秀珍菇又名姬菇、小平菇,其朵形美观,口感脆嫩鲜美,适合炸、炒、煲等烹饪,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逐年猛增。由于秀珍菇生产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每年6~10月份期间鲜菇量少价高。而反季节设施栽培则是一种见效快、收益高的栽培模式。现将我们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技术介  相似文献   

2.
秀珍菇又名鲍鱼菇、环柄斗菇、小平菇,秀珍菇形态优美纤小,质地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但由于其受栽培季节、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故在栽培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防空洞的温度常年都在20℃左右,因此利用防空洞栽培秀珍菇弥补了市场的季节差,也是栽培秀珍菇的最佳温度因素。现将防空洞栽培秀珍菇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秀珍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秀珍菇又名白平菇 ,其学名为黄白侧耳。秀珍菇菇形秀小、白漂 ,口感柔嫩 ,美味爽口 ,营养丰富 ,富含蛋白质、多糖、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人体必需 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 ,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由于品种来源不同 ,部分秀珍菇品种表现特征稍有差异。据卢政辉等报道 ,秀珍菇有两个菌株 :一是引自日本的“小平菇” ,出菇温度 8~ 2 4℃ ,菌盖灰色 ,成熟后色白 ,丛生柄短 ,产菇集中 ;二是引自台湾的小平菇 ,出菇温度 8~ 2 4℃ ,菌盖浅灰色 ,单生、柄短 ,中生或偏生。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1 .1 营 养 栽培…  相似文献   

4.
在贺州地区2011年秋冬季节自然环境条件下,对8种秀珍菇菌株进行栽培选优试验,从中选出适宜贺州地区推广栽培的优良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秀珍菇0抗杂菌能力强,菌丝生长速度快,栽培的第33天现蕾,6d~7d转潮;生长周期最短,64d内产3潮菇;袋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343.5g和85.9%,是8种秀珍菇中是最有栽培前景的菌株,其次是秀珍菇845和秀珍菇3,袋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为336.9g、329.1g和84.2%、82.3%。  相似文献   

5.
秀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志生 《食用菌》2007,29(1):64-65
5秀珍菇周年栽培工艺 福州地区秀珍菇栽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自然温栽培;另一种是利用制冷设施进行周年栽培。两者的区别在于利用自然温栽培的,在夏季基本不出菇,转潮不明显,每包原基数、菌包出菇率均有较大变数;而利用制冷设施进行低温处理栽培的,能做到周年出菇,潮次明显,出菇整齐率高,能进行集约化栽培。  相似文献   

6.
废树枝屑栽培秀珍菇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珍菇又名环柄香菇、环柄斗菇,是一种深受广大市民青睐的珍稀菇,其菇形优美、味道可口、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较高,营养丰富。同时,秀珍菇又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木腐菌,生产上可利用农林业的副产品及下脚料作为栽培原料。奉贤区于2002年引进该菇后,近年来在我区的栽培量渐增,2009年我区秀珍菇的总栽培量为689万袋,产量达到3 055.5 t,消耗木屑为3 739.3 t。  相似文献   

7.
不同碳氮比栽培料对秀珍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秀珍菇为试材,研究了31种不同碳氮比栽培料对秀珍菇菌丝和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宜秀珍菇生长发育的最佳碳氮比的栽培料.结果表明:秀珍菇菌丝在31种碳氮比栽培料处理上均能生长,且都能形成子实体,但存在差异.在碳氮比为67:1~69:1的栽培料处理上菌丝生长最好,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快,且洁白浓密.在所设置的处理间,随碳氮比的增加,生物学效率呈增加趋势,当碳氮比达到69∶1时生物学效率达最高峰,此后随碳氮比的增加生物学效率逐渐下降.综合考虑营养生长和生物学效率二方面的因素,最适宜秀珍菇生长发育的碳氮比为68∶ 1~69∶1.  相似文献   

8.
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Fr.)Quél],也称肺形侧耳、袖珍菇、小平菇,在分类学上隶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通过种间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技术的鉴别应用,秀珍菇被定位为与凤尾菇同属肺形侧耳的变种[1~2]。20世纪90年代,秀珍菇由台湾一栽培菇场通过改变凤尾菇的栽培工艺,并进行多代菌种自然变异筛选和多次工艺改进定型,形成规范化生产与商品化名称。1998年,由台湾同胞引种进入上海市和福建罗  相似文献   

9.
以秀珍菇为试材,采用桑枝木屑为主要原料,部分代替棉籽壳栽培秀珍菇,设置7个不同桑枝木屑含量的培养料配方,研究了桑枝木屑不同添加比例配方对秀珍菇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低成本在热带栽培秀珍菇的配方。结果表明:添加桑枝木屑替代棉籽壳栽培秀珍菇时,随着桑枝木屑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推迟,原材料成本降低,但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当桑枝木屑添加比例为30%时,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当桑枝木屑添加比例为35%时,生产收益最高。因此,桑枝木屑35%、棉籽壳25%、玉米芯20%、麸皮18%、生石灰2%为推广桑枝木屑栽培秀珍菇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10.
对5个不同秀珍菇菌株,设置了1个配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秀1号、杭秀1号菌株的产量相对较高,品质也好。中农秀珍菇出菇密集,菇蕾较多,菇形小,商品性差;转潮快,菇形也很小,成品菇率很低,不适应栽培;中农秀珍菇较抗病虫害,杭秀1号抗病虫害差,其余菌株抗性一般。  相似文献   

11.
孙育红  郭倩  张军 《食用菌》2004,26(5):45-46
随着我国平菇属品种的不断增多和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平菇、秀珍菇和姬菇等品种在栽培过程中黄菇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特别在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过程中,病情严重,轻者减产欠收,重者只菇无收。为了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笔者在上海南汇康桥等地试验了一种新型的消毒剂——菇安消毒剂(中试产品,其主要  相似文献   

12.
高明金 《食用菌》2011,33(2):47-47
有一江西抚州市临川菇友来我行交流他的种菇经验,他利用窗机冷库栽培反季秀珍菇成功后,由于上市的秀珍菇价格偏高影响了销量,无奈之下他将秀珍菇留大作平菇销售,由于留大的秀珍菇依然肉厚质优、口感鲜嫩,加之适逢高温市场没有鲜菇,结果在市场上一炮打红,  相似文献   

13.
蒋其根  钱益芳  蒋峰 《食用菌》2005,27(2):40-41
秀珍菇又名环柄香菇 ,原产印度。因其外形悦目 ,质地鲜嫩 ,炒煮后菇形不变、颜色不变 ,口感好 ,又无平菇的腥味。故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秀珍菇栽培原材料来源广泛 ,出菇温度范围广、季节长、栽培管理粗放 ,只要措施运用得当 ,均能获得高产 ,故为广大菇农接受。 1999年我福星农产品公司从台湾引进种植秀珍菇获得成功后 ,至 2 0 0 4年全区秀珍菇种植数量在 10 0 0万袋左右 ,塑料袋 ,平均单产 0 .2 6 5kg/袋 (17cm×33cm) ,成为本地区食用菌生产的主导品种。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季节及品种选择 根据秀珍菇的生物学特性及上海地区的…  相似文献   

14.
徐汉亿  徐明 《北方园艺》2016,(13):152-153
介绍了秀珍菇液体菌种制作、接种等技术要点和用液体菌种技术栽培秀珍菇的管理方法。液体菌种栽培秀珍菇可减少菌种生产成本60%、缩短发菌时间20%、污染率降低2%、每袋节本增效达0.182元。  相似文献   

15.
秀珍菇设施化栽培的出菇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良水 《食用菌》2009,31(1):38-39
设施化反季节秀珍菇的发展,填补了因季节因素造成的产品断档、供应不足的问题,延长了秀珍菇市场的销售时间。然而秀珍菇反季节生产受高温天气的影响,出菇管理难度较大,直接影响了秀珍菇的高产及稳产。近年来,我们采取低温处理、湿差刺激、催蕾护蕾、补水增养等关键技术措施,解决了高温、干旱季节栽培秀珍菇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现将秀珍菇反季节栽培的主要出菇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增术 《食用菌》2011,33(2):19-20
试验比较了5个秀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抗杂性及出菇产量等。结果表明,从福建罗源县新咏综合农场引进的秀珍菇台秀57和罗源县科源食用菌中心提供的秀珍菇HC810综合性状好,是较适合在福建福州地区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7.
用金针菇菌渣不同比例的配方栽培秀珍菇,观察其菌丝生长、测定子实体产量、分析各配方投入产出比。试验表明,培养料中用33%左右的金针菇菌渣代替木屑栽培秀珍菇,可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8.
秀珍菇又名环柄侧耳.子实体单生或丛生.柄白色、盖淡褐色,是近年国际市场上的食用菌新品种。秀珍菇口感脆嫩清爽。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颇受美食界、餐饮业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商业化前景。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次袋栽试验-现将袋栽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秀珍菇适宜出菇温度15~30℃,以18~24℃出菇较正常.品质亦较好,我们安排在6~7月繁殖母种、原种.8月下旬生产栽培种.9月下旬至翌年5月栽培出菇。2 原料与配方 秀珍菇菌丝生活力极强,适宜生长的基质很多.稻草、麦秸、棉壳、杂木屑…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氯消毒剂拌料栽培秀珍菇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稳定态二氧化氯一元粉剂溶解和稀释后,拌入栽培基质进行生料栽培秀珍菇,稀释比例(药水比)为1∶(2 300~2 400)的处理对杂菌抑制的效果较好,秀珍菇的生长状况与熟料栽培的相当,但生物学效率略低;装袋后放置168 h再接种,秀珍菇菌丝长势较好,杂菌感染率较低。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可作为一种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菌栽培料灭菌剂。  相似文献   

20.
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板栗苞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板粟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平菇、秀珍菇菌丝长势良好,平菇的生物效率高于秀珍菇,但秀珍菇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