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李生荣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1,31(4):18-18
根据本场1998~2001年,所产148头次奶牛的统计,奶牛发生胎衣不下的有25头次,胎衣不下率为17%。对胎衣不下的奶牛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则易继发子宫内膜炎,从而造成奶牛不孕,最终被淘汰,本场对胎衣不下的奶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1 常用的治疗方法1.1 胎衣容易剥离时,可用手术剥离,剥离后用土霉素5g加生理盐水500ml,一次宫内注入,同时肌肉注射催产素50单位,每日一次,连用2~3次,有体温升高症状者,可进行全身治疗:青霉素960万IU,链霉素600… 相似文献
4.
5.
采用微型压力传感器,初步研究了16头胎衣不下奶牛产后后海穴注射促宫缩药后的子宫活动性(子宫内压变化),及其对滞留胎衣的排出效果。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监测了注射前后血浆孕酮(P4)及17β-雌二醇(17β-E2)的水平。结果表明,后海穴注射垂体后叶注射液(PPI,n=6)或甲基硫酸新期的明注射液(NMSI,n=5)均可增强RFM奶牛产后子宫的活动。PPI组于注射后1h宫缩波幅和子宫活动单位均显著高于注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是奶牛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平均发病率为7%,有些地方可达23%,饲养条件差的奶牛场更为严重。该病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提前淘汰。因此本病给牛的繁殖尤其对奶牛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通常的手术剥离胎衣操作复杂且易造成子宫损伤,从而导致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使繁殖机能降低,其临床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应用抗生素、缩宫素配合生化汤有一定效果,但疗效不确实。笔者经实验研究,应用当归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经交巢穴注射,治愈率可达98.2%。该方法的优点在于不损伤子宫,促进胎衣排出和防止发生并发症,从而尽快恢复母牛的繁殖机能,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西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 ,胎衣在 1 2 h以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的一种疾病。胎衣不下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 ,发病率通常在 1 0 %~2 5 % [1,2 ]。该病处治不当时最易继发子宫感染等多种疾病 ,不少胎衣不下母牛因不孕而被淘汰 ,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 ,造成病牛死亡。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 ,采取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 1 0 7例 ,治愈 1 0 2例 ,治愈率 95 .33%。1 病因胎衣不下是由于母牛妊娠后期饲养管理不当 ,以及分娩时外界的不良因素刺激 ,母牛正常的内分泌活动、分娩节律和子宫收缩被扰乱在胎衣不下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通… 相似文献
8.
韩鑫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5)
奶牛产后12h内胎衣不排出或者尚为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RFM).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为30%~50%.奶牛胎衣不下,极易激发产后疾病的发生,致使许多高产奶牛被提前淘汰.甚至危及奶牛的生命,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给养牛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在正常时限内(一般为12 h左右)尚未全部排出胎衣。此种不良状况直接影响奶牛的繁殖机能,造成奶牛长期不孕,生产性能下降甚至被淘汰。目前认为直接影响胎衣不下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母子胎盘分离障碍(营养不全和病理性问题);二是母体子宫收缩乏力(生理功能紊乱或失调问题)。为解决奶牛产后胎衣滞留时间过长(产后超过6~12 h)、胎衣不能正常顺利排出体外的问题,笔者于2002—2005年,对产后胎衣未正常排出的53头母牛给予交巢穴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也称新斯的明,4~20 mg)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方法先将牛尾纵向举起,… 相似文献
10.
11.
12.
放血疗法治疗奶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衣不下是奶牛养殖业中的常见疾病,该病能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子宫脱出和奶产量下降,若子宫感染严重还能导致乳房炎、蹄病甚至全身败血症发生。,怎样治疗胎衣不下是当前奶牛临床疾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从1997~2004年在临床工作中创造性地采用放血疗法治疗了200多例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治愈率100%,生产性能完全恢复,许多经治母牛甚至超过以前的生产水平,效果相当显著。因国内外目前很少有关于放血疗法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报道,现将这一方法整理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胎衣不下引起奶牛败血症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胎衣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排出体外,滞留在子宫内发酵分解,产生大量毒素而吸收导致奶牛败血症的发生,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奶牛死亡。我院对多例此类病症采取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举2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1.1病例1双城市单城乡王某家1头6岁黑白花奶牛,于产后第4天来我院就诊,主诉牛产后胎衣不下,找当地兽医进行剥离,因胎衣粘连较牢固,所以剥离时出较多的血液,第2天牛就不吃草,能喝点水,不反刍,体温40.5℃,当地兽医给治疗1天,未见好转。经检查,体温41.6℃、呼吸89次/分、脉搏123次/分,患牛精神高度沉郁,可视黏膜发绀,磨牙… 相似文献
14.
<正> 奶牛分娩后8~12小时仍不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正常情况下奶牛产后4~6小时排出胎衣。发病原因孕期饲料单一,矿物质及维生素缺乏;舍饲奶牛消瘦、过肥或运动不足,胎儿过大,双胎及胎水过多;流产、早产、难产等原因引起产后子宫收缩、迟缓无力等。孕期子宫感染发生子宫内膜炎及胎盘炎,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勃连,也能造成胎衣不下。诊断要点胎衣全部不下时呈带状悬挂于阴门外,(也有的全部胎膜滞留在子宫内);部分胎衣不下时,多因排出过程中断离,部分胎衣残留在子宫内,几天后腐败的胎衣和恶露一同排出来,这种情况下,易引起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如果不经过治疗,多数要在3~12天排出;如子宫颈闭锁,滞留的胎衣甚至可以到产后第一次发 相似文献
15.
李四清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2,(4):45-45
<正>母畜产后胎衣不下,往往因怀孕期运动不足,饲料中缺钙及其它矿物质,或母畜过肥,过瘦,双胎,胎儿过大,或胎水过多,造成子宫收缩不够。或因子宫炎,布氏杆菌病引起的绒毛膜和子宫粘膜粘连等。 相似文献
16.
<正> 2006年2月初,河北省涿州市东城边坊镇某养牛户饲养的一头高产奶牛产后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胎衣还是未产出,用一部分药不见效果,后来本处就诊。1 临床症状此牛发生胎衣不下时,表现为弓背、努责,并从阴道内排出淡红色恶臭液体,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瘤胃弛缓,腹泻,产奶量下降等。经上述症状确诊为奶牛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7.
18.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称为胎衣不下(ReainedFetalMembranes,RFM)。正常分娩的奶牛,RFM的发病率为3%~12%;异常分娩,如双胎、难产、流产或患有布氏杆菌病,发病率则高达30%~50%。牛的RFM常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不育、发情推迟、配种次数增加、产奶量下降。1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1.1异常分娩异常分娩包括产双胎、难产、流产、死胎。国内陈东人等对782头分娩母牛进行统计,发现产双胎牛的RFM发生率为57.1%,而产单胎牛的RFM发生率为18.6%。国外Echternkamp等对1014… 相似文献
19.
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重要的产科疾病之一,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影响奶牛的正常受孕和产奶,也可以导致其他疾病,例如病牛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和导致不孕症,使奶牛繁殖能力降低。牛分娩后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为3~8小时。一旦超过12小时以上胎衣仍不能完全排出,即为病理现象,称作胎衣不下或胎衣停滞。该病以年老而高产牛多发,一般第3胎次以上奶牛较容易发生,一般发病率为3%~12%,有的高达30%~50%。 相似文献
20.
奶牛胎衣不下是牛分娩后胎衣不能在正常的12小时自然排出,而滞留在子宫内的一种常见病。据双城市兰陵镇畜牧防疫站统计,该病的发病率为26%,多数由于治疗不当,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奶牛不孕,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