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曹华  李新旭 《中国蔬菜》2012,1(3):40-41
小型大白菜比普通大白菜小,但比娃娃菜大,单株净菜质量1 kg 左右,也被称为迷你白菜(图1)。迷你白菜特别适合于小型家庭食用,深受市场欢迎,地头批发价比普通大白菜高30%~50%,但比娃娃菜价格低很多,普通市民易于接受。在种植上,尽管迷你白菜种子投入比普通大白菜每667 m2 增加30 元左右,但通过密植栽培,一般每667 m2 净菜产量7 000 kg 左右,比普通大白菜增收3 000~4 000 元,增幅30%~50%。可见,在秋播大白菜产区适当推广迷你白菜,不但能增加菜农收入,而且还给市民生活带来方便。2010 年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北京8个郊区县推广种植18 个示范点,种植面积6.6 hm2。  相似文献   

2.
以普通白菜品种苏州青为试验材料,采用穴盘基质栽培方法,研究温室覆盖不同光伏组件密度对普通白菜生长、光合作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光伏板覆盖处理的普通白菜株高、叶片数和叶面积比对照显著降低了27.34%、12.50%和22.64%,而33%光伏板覆盖处理对普通白菜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除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外,光伏板覆盖(33%和50%)处理对普通白菜有机酸、硝酸盐、VC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植株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亦不显著;50%光伏板覆盖处理显著降低了普通白菜单株质量和单个穴盘产量,而33%光伏板覆盖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上,33%光伏板覆盖温室可用于普通白菜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3.
成型有机基质种植板栽培是将农业有机废弃物栽培基质压制成较大尺寸的设有定植孔的种植板,由机械手臂摆放于设施菜田内进行蔬菜生产的设施蔬菜宜机化栽培模式。为了探求该栽培模式对蔬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叶用莴苣为试材,进行成型有机基质种植板(腐熟羊粪∶豌豆秸秆=2 V∶1 V)栽培试验,以常规土壤栽培为对照。结果表明:成型有机基质种植板栽培的叶用莴苣生长势较土壤栽培明显增强,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地上部的鲜质量及氮磷钾积累量均较土壤栽培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34.85%、10.42%、14.98%、101.00%、98.16%、69.96%、78.48%;可食用部分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较土壤栽培显著增加,而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说明成型有机基质种植板栽培在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同时,能够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厨余垃圾、蔬菜秸秆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利用垃圾好氧发酵设备进行废弃物的堆肥发酵处理,使垃圾转化为有机肥,以用于种苗生产和蔬菜种植,试验将蔬菜秸秆、厨余垃圾粉碎发酵后产生的有机肥与基质按照不同体积配比混合应用于蔬菜种植。结果表明:厨余垃圾与基质按5∶6体积配比混合应用于辣椒种植最佳,蔬菜秸秆、厨余垃圾的混合物与基质按3∶8体积配比混合应用于白菜种植最佳。  相似文献   

5.
许启新 《上海蔬菜》1999,(1):6-6,17
青菜,又称不结球白菜、普通白菜、油菜、菘,是上海地区栽培最多的蔬菜品种,全市种植面积约在1.5万公顷,占蔬菜栽培总面积的30%左右,消费量占全市市区人口蔬菜总消费量的37%左右。青菜对温度的适应性强,能耐-3至—5℃低温和35℃以上高温,在江南地区可以全年生产,周年供应,也是冬淡和夏淡供应的主要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叶菜类蔬菜基质栽培中N素的高效利用模式,以普通白菜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以全量硝态氮供应(N素供应量17.33 mmol·L~(-1))为对照,设置25%、40%、60%3个增铵水平,观测普通白菜生长过程中根系的生长、活力以及N素代谢关键酶活性,测定其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增铵25%~40%能够提高普通白菜根系总长、根表面积和体积,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其对N、P素的吸收;相对全硝态氮素供应,增铵能够显著降低普通白菜硝酸盐含量,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但对单株质量无显著影响;增铵40%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比增铵25%、60%处理分别提高了3.7%和3.8%,并显著提高了普通白菜地上部干物质量。综上,北方冬季设施栽培普通白菜,以硝态氮(17.33 mmol·L~(-1))为主配增施40%铵态氮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根域体积对普通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128、200、288孔3种穴盘规格,分别播种1、2、3粒普通白菜种子,研究营造出的不同单株根域体积对普通白菜生长势、光合能力、经济产量以及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白菜幼苗在不同根域体积下生长差异显著,200孔穴盘、每孔播1粒(单株根域体积13.0 mL)可获得符合商品性要求和较高经济产量的产品。在单株根域体积13.0 mL下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品种间差异显著,供试品种中华王为最优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基因型的普通白菜为试材,研究盆栽和池栽两种栽培方式下土壤中Cd 浓度对普通白菜Cd 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模式下普通白菜的Cd 累积量均随着土壤Cd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品种间差异明显;盆栽普通白菜的Cd累积量总体上高于池栽,在土壤Cd 浓度为1.08 mg·kg-1 时盆栽普通白菜Cd 累积量均值为115.08 μg·kg-1,而池栽仅为64.57μg·kg-1。  相似文献   

9.
<正>娃娃菜是一种袖珍型白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娃娃菜种植效益较好,已常出现于超市货架、宾馆饭店的餐桌及礼品蔬菜包装箱中。我国的娃娃菜主要以进口韩国的种子为主,其种子价格较高,增加了菜农的生产成本。笔者已在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试验田内培育出几份适合中原地区春、夏、秋三季栽培的品种,并对娃娃菜的栽培方式、密度和播期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现着重将春播娃娃菜的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尚庆茂 《中国蔬菜》2022,(1):109-114
<正>按照农业生物学分类,白菜类蔬菜主要包括白菜亚种和大白菜亚种。白菜亚种又包括5个变种,即普通白菜变种、乌塌菜变种、菜薹变种、紫菜薹变种和薹菜变种;大白菜亚种包括散叶变种、半结球变种、花心变种和结球变种。白菜类蔬菜以柔嫩的叶片、叶球或花薹为食用器官,生长期间要求温和的气候环境,耐寒而不耐热,生长速度快,对氮肥需求量大。我国白菜类蔬菜以大白菜栽培面积最大,年种植面积约180万hm2(张凤兰等,2021),  相似文献   

11.
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se)的苗菜—鸡毛菜生产中的采收期确定仍以传统的经济产量为主, 而忽略了品质。本试验以普通白菜品种华王为试验材料,使用72、128、200、288 孔4 种穴盘规格,于播种后5、8、11、14 d 和17 d 采样,研究不同规格穴盘栽培普通白菜苗菜的生理形态与营养品质变化规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普通白菜 综合品质的重要指标,提出“采收指数”这一指标对普通白菜的苗菜综合品质进行评价,以期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以营养 品质来确定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穴盘普通白菜形态的变化趋势较好地拟合二次多项式函数。随着播种后时间的 延长,VC 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播种后14 d 达到最大值;硝酸盐含量前期高,在大幅度降低后小幅度回 升;72、128、200 孔穴盘普通白菜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播种后14 d 增长至最大值,而288 孔穴盘普通白菜总叶绿 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播种后5~17 d 变化不大。主成分分析共提取4 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2.244%。各规格穴盘 普通白菜采收指数均在播种后14 d 达到最大值,由大到小顺序为288 孔> 200 孔> 128 孔> 72 孔。至播种后17 d,288、 200 孔和72 孔穴盘采收指数均大幅下降,而128 孔穴盘普通白菜的采收指数下降幅度较小。因此,在本试验的5 个采收时 期中,上海地区春季玻璃温室穴盘生产普通白菜苗菜的最佳采收期为播种后14 d,其中288、200 孔穴盘的采收期不宜延迟, 而128 孔穴盘可适当延迟至播种后17 d。  相似文献   

12.
以普通白菜早生京华为试材,研究了沼渣与复合肥配比对普通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适当比例沼渣代替基肥中的复合肥,植株的各项生长指标以及产量均明显优于单一施用复合肥,与单一施用复合肥相比,普通白菜的可溶性糖、VC、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在基肥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沼渣,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显著增加。用一定比例沼渣代替复合肥作基肥,可促进普通白菜生长,改善品质,提高土壤肥力,本试验中以沼渣40%+复合肥60%的配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刘娟  黎黎  陆柄辰  邓朴  艾辛 《中国蔬菜》2019,1(9):37-43
以64 份普通白菜种质为试材进行露地栽培试验,通过对耐抽薹指标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 以及隶属函数、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普通白菜种质的耐抽薹性。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普通白菜9 个指标转化为抽 薹时间、植株生长状态和生长量3 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9.14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抽薹期、现蕾期、开花期 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现蕾期的观测最为简单可靠,可快速评价普通白菜的耐抽薹性。运用隶属函数法将64 份材料分 为5 个耐抽薹等级,并筛选出4 份极耐抽薹种质和6 份耐抽薹种质。聚类分析将隶属函数法筛选出的极耐抽薹种质和耐抽薹 种质均划分到第Ⅱ类群,说明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均能有效鉴定普通白菜的耐抽薹性,其中隶属函数法更为简便直观。  相似文献   

14.
王福东 《中国蔬菜》2020,1(7):76-82
以北京地区9家甜玉米生产销售企业为调查对象,分析影响甜玉米采后品质的相关因素,探究延长甜玉米货架期的采后保鲜措施。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影响甜玉米采后品质的因素主要有品种、采收温度、预冷温度及方法、产品分级、包装材料、运输方式、贮藏温度等;根据销售要求选择适宜的品种,气温较低时进行采收,采用碎冰预冷的方式快速降温,长期坚持采取分级措施,选用适宜的包装材料、运输方式、贮藏温度等可以延长甜玉米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以甜瓜品种西州蜜25 号为试材,以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2∶1∶1)为基础基质,将2 倍或4 倍Hoagland 营养液、 保水剂、枯草芽孢杆菌等混配成不同复合功能性基质,探究营养液浓度、保水剂和枯草芽孢杆菌混配对甜瓜生长发育及果实 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仅添加2 倍和4 倍营养液肥料的处理(T1、T5)相比,营养液、保水剂和枯草芽孢杆菌三者混 配的基质(T4、T8)均可显著增加甜瓜植株的生物量,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单果质量,促进果实可溶性蛋白 和可溶性糖含量积累,降低果实硝态氮和可滴定酸含量。由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保水剂对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单果质量和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态氮含量效果最明显;枯草芽孢杆菌对增加植株生物量、促 进光合作用、提高果实可溶性蛋白及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效果最明显。所有处理中,4 倍营养液条件下与保水剂和枯草芽孢杆 菌混配(T8)的处理效果最优。为此,在甜瓜基质栽培生产中,推荐选用以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2∶1∶1)为基质, 混配含有4 倍营养液、保水剂(8 mL · L-1)和枯草芽孢杆菌(2 g · L-1)的复合功能性基质。  相似文献   

16.
农药制剂的形态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及在环境中的残留量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制剂的最佳施用量和安全间隔期,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2.5%鱼藤酮微胶囊悬浮剂在普通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2.5%鱼藤酮微胶囊悬浮剂在普通白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2.58~2.74 d和2.88~3.07 d;施药量为100 g·(667 m~2)~(-1)和150 g·(667 m~2)~(-1)时,鱼藤酮在普通白菜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符合残留要求,可以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以普通白菜(小白菜)品种夏满多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生防菌(活芽孢数为100亿个·g~(-1)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结合土壤调理剂综合处理模式对普通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包衣+土壤调理剂+枯草芽孢杆菌300倍液灌根处理的效果最好,普通白菜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生物量和防效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根肿病的防效达93.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