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更好地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从村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入手是行之有效的关键手段。以湖南省津市市青苗社区为例,重点从土地利用、产业兴旺、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思考村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编制,希望能够对国内村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进行过"迁村并点"工作。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发达国家"迁村并点"规划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迁移与合并问题,实现空间优化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政策的发展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长期发展的主要方向。以乡村振兴的规划为先导,乡村将在空间和功能上发生重大的改变。目前“实用性”的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在海南省还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本文对海南省东方市布套村的“实用性”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进行介绍,分析布套村特色的可持续资源和村庄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规划贴合实际的技术路线、设置多方位协调的工作机制、开展详实可靠的摸底调查以及优化创新务实的经验方法,从而建立布套村的“实用性”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也可为其他乡村的人居环境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深入调查当涂县桃花村乡村发展历程,剖析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认真分析马鞍山乡村振兴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制定科学规划、大力发展农村主导产业、选好村"领头人"、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加大财政引导投入等作为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晨阳 《农家参谋》2022,(11):72-7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乡村的品牌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加强乡村品牌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的途径,科学划分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乡村品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振兴品牌.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在“村域”。对“村域”产业兴旺程度进行量化评价,比较不同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实际效果,引导一个个“村域”单元健康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各地区贯彻落实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提出“村域”尺度产业兴旺的五大核心表征(包括粮食安全、产业壮大、科技赋能、社会稳定、功能升级),以其为目标层,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粮食单产、食物总产量、村集体收入等22个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小数定标标准化方法和特尔菲法实现指标结果归一化,构建“村域”产业兴旺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以深圳市佳兆业公益基金会对广东省龙门县上东村乡村振兴帮扶模式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佳兆业公益基金会和广东省乡村振兴驻蓝田瑶族乡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上东村打造形成田园综合体,其产业兴旺综合指数从0.094上升到0.272,说明佳兆业乡村振兴模式通过“政校企村”乡村振兴路径表现出较好的帮扶效果,其中,产业壮大指数、科技赋能指数和社会稳定指数提升效果较为明显。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我国“村域”产业兴旺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我国乡村振兴效果评价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9,(1):12-13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和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要求,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动各地加强村庄规划工作领导,科学有序引导村庄规划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了《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现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以及省市级5年期乡村振兴规划的相继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进入实施阶段,振兴模式研究创新成为现实紧迫需要.根据大量的国内外实践及其研究文献可以看出,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浙江省不少典型村庄的实践经验值得深入总结和理性借鉴.本文基于大量文献分析和调查观察,对此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总结,并立足于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特性的理解,提出适用于基层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有效推进的4种模式,即"政产学研商"协作建设"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区"模式、镇村统筹联动振兴模式、常态化精准有效帮扶困难村模式、新型村集体组织振兴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对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塘嘴村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村庄建设布局、景观节点构建、产业开发布局、文化环境保护、建筑立面改造5方面对塘嘴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首先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为了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国家颁布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为《规划》)。《规划》的颁布从多角度规划了乡村振兴的思路方案,为实现乡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性保障,同时,这个战略规划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其意义重大,也将成为今后发展农村的战略指南。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目前乡村振兴发展中缺乏对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乡村发展水平的科学度量问题,从自然地理条件、农业资源、开发建设水平及休闲娱乐设施建设4个准则层出发,采用熵权TOPSIS法计算乡村发展指数,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对其发展水平较高的村庄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已编制镇总规、村庄规划文本定义的规划村等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体系能指导乡村分级分类,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量化依据,辅助政府单位精准施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47-250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海南省计划到2020年至少完成100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建设,加茂村被纳入海南省"十三五"美丽乡村创建名录中,通过总体规划和整治规划的制定,对加茂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作出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和安排,力争将加茂村打造成为海南美丽乡村的典型示范点。  相似文献   

13.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乡村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发挥了重要作用。乡村旅游是推进乡村地区发展的新模式,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的有效方式。分析三槐村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挑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规划发展方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充分利用本地区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兴安县乐群村村庄规划为例,从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空间肌理的角度分析目前村庄普遍存在的村庄空心化、路网未完全连通、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村庄风貌不统一、村内景观同质化及忽视村庄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问题,本文从乡愁的角度结合乡村振兴背景和空间肌理理念,在村庄规划中通过合理规划村庄布局、健全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引导乡村建筑风貌统一、保护传承乡村历史文化、营造乡村特色景观,进行能够承载“乡愁”的现代化美丽乡村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从理论出发,对慢村理念的涵义特征、基本原则和建设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绵阳市游仙区曾家垭村为研究案例,结合该村实际情况,运用慢村设计理念,围绕"慢空间、慢交通、慢旅居、慢生活、慢游览"为重点,提出村庄规划的目标定位和发展策略,为地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地区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乡村振兴是我国各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县域村庄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的主要地区,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对于县城村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主要针对新民乡村庄规划布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优化措施,以此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苏  郭欣  刘磊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3):137-140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乡村的发展日新月异,平衡乡村旅游发展与乡土环境保护是乡村发展的首要前提.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原则,并以重庆市石柱县瓦屋村为实践案例,以生态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生态敏感度区域提出不同规划建设意见,最终实现生态旅游目标.  相似文献   

18.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湖南衡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衡阳市以村庄规划、拆除"四房"、农村改厕、垃圾清理、治理污水、整治集镇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相关工作成绩显著,也凸显了一些问题。本文以衡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点示范村G镇Z村为例探索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效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以清流县乡村振兴工作为对象,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乡村振兴的意义和困境,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即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根基;引导农民参与,激活内生动力;制定村庄规划,增强产业引擎;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文明新风。发展强村、改革活村、促进农民增收、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对乡村振兴进行分析,剖析其目标及主要任务,这个大背景对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乡村振兴离不开传统村落、传统文化的振兴,为了更好保护和发展我国传统村落,阐述我国传统村落的大致现状,系统分析现存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应措施。以龙宫村为例,探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能落到实处的有关龙宫村保护和发展的措施,以期为日后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