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是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平均年种植面积约133万hm^2。辽宁省的玉米与国外相比主要差距在于生产成本高,不具备价格优势,品种单一。加入WTO后将有利于玉米品种资源和育种技术的引进,提高玉米育种水平。加速辽宁省玉米种子产业化进程,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玉米深加工利用,实现产品增值。  相似文献   

2.
玉米已成为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由于全省的气候条件比较复杂,不同生态区对玉米品种要求不同,决定了我省玉米品种类型的多样性。近年来,由于我省生产上玉米品种比较繁多,给玉米生产带来不同影响,使我省大部分地区的玉米品种得不到更新,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玉米生产。针对此种情况。锦州农业科学院紧紧围绕玉米升级计划,加强高产、优质、多抗性的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锦单18号的成功选育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品种间粗缩病抗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淑萍 《玉米科学》2001,9(1):094-095
近年来,临淄区玉米粗缩病有逐年加重态势,已成为玉米安全生产的障碍,1999年又在夏玉米上普遍大发生,造成产量损失约740万kg。本文对引进一批新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进行认真总结,综合评价和分析,筛选出了生育性状优良、高抗玉米粗缩病的品种农大108和3303。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晋单4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晋单48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1999年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经山西省区域试验和苗头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晋单48比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同类品种增产10%以上,是一个具有抗矮花叶病、粗缩病、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适应性好、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的中早熟大穗品种。在山西省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郯城县所处的黄淮海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夏玉米集中产区。该区玉米播种面积约为746.7万hm2,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2.7%,总产量占全国的35.5%。玉米生产的特点是:气温高,蒸发量大,降雨过分集中,夏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经常发生春旱夏涝,而且常有风、雹等非生物灾害发生,对玉米生产极为不利;种植制度复杂,生物逆境较重,玉米病害特别严重,因此该产区对品种的抗病性要求特别严格。  相似文献   

6.
牛峰  马广明  郑军  潘志金 《玉米科学》2007,15(Z1):150-151
阜阳市位于我国黄淮海平原的最南端,跨湿润半湿润气候交界线,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渐变的气候过渡带。玉米种植面积达20万hm2,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40%,是我国黄淮海夏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之一。由于该区独特的地理生态区位和自然气候条件,近年来多数玉米品种在该区表现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差,缺乏有突破性的品种应用于生产,给玉米生产和育种研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概述了阜阳市玉米生产现状,对今后该区玉米育种工作设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应用优良品种是粮食增产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对西安市近30年小麦、玉米生产情况调研,将西安市小麦、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分别归纳为大的3次,每次换代粮食产量上一新台阶,论述了品种对粮食生产的贡献。抓好种子工作是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玉米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魏昕  王振华  张前进  张新 《玉米科学》2010,18(2):136-141
对2000~2007年河南省玉米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玉米单产、总产和种植面积都呈逐年上升态势。推广面积在0.667万hm2以上品种保持在20~30个,6.67万hm2以上品种3~7个。自育品种所占比例逐年升高,推广面积占全省比例越来越大,2007年达77.6%,平均每年增幅14.68万2。耐密型品种呈持续上升趋势,稀植大穗型品种则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种质集中在改良Reid、塘四平头和PB系统,占87%。对河南省玉米单产、总产和增产潜力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玉米的杂优模式及血缘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辽宁省是我国主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在玉米抗病育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玉米品种的更新更换方面,从70年代的品种单一化发展至今的品种多样化,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地理条件和栽培条件去选择适宜的品种,这样对发展玉米生产、提高玉米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  相似文献   

10.
张成和  刘爱国 《玉米科学》1995,3(Z1):021-024
河北省为玉米大、小斑病混合发生区,近年来玉米矮花叶病发病逐年加重。通过对河北省玉米生产上的11份主栽玉米杂交种和11份骨干玉米自交系对大、小斑病和矮花叶病的单独接种和复合接合鉴定结果看出,被玉米矮花叶病侵染的玉米对大、小斑病的抗性严重丧失,病级一般加重2~3级,病指增高40%以上,由抗病品种变成了感病品种,所以选育种植抗大、小斑病的玉米品种时,必须同时兼抗玉米矮花叶病。  相似文献   

11.
玉米新品种辽单43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辽4584为母本,自选系辽508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2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02]163。辽单43是一个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的玉米杂交种.生产实践中深受种植者的好评,应用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2.
玉米生产发展的过程与品种选育和更新有着小可分割的关系.就玉米杂交种而言.一般5~7年更换1次:而甘肃省极早熟玉米育种滞后.跟不上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发挥掖单号玉米品种的群体增产潜力,提高玉米生产的综合效益。我们于1991、1992连续两年在公主岭四棵树乡进行了掖单号玉米不同密度及施肥量试验,目的是探索掖单号玉米的最佳密度及施肥量,为丰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丰禾3号是黑龙江省双城市丰禾玉米研究所于2000年以玉米自交系K5003为母本,以H89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经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709.8 kg/hm2,比对照品种东农250增产10.84%.抗病性强、品质优良、出籽率高、增产潜力大,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晚熟玉米品种由于在春播玉米种植区增产潜力大、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很受农户欢迎。但是晚熟玉米杂交种制种难度大,如何提高芽率成为晚熟玉米杂交制种面临的问题。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基地实践经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6.
1996~1997年度在黄土高原沟谷地和旱垣地进行了玉米株型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垣地种植紧凑型、半紧凑型、平展型玉米品种,沟谷地种植紧凑型玉米品种,都可获得高产。玉米拔节到吐丝阶段历时较长,一般都在40d左右,有利于小花分化,奠定了选用大穗型品种的基础。综合评价供试品种的丰产性和抗旱、抗病性,生产上应选用大穗型品种晋单35、晋单37、农大3138、中育7号。  相似文献   

17.
丰禾3号是黑龙江省双城市丰禾玉米研究所于2000年以玉米自交系K5003为母本,以H89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经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709.8kg/hm^2,比对照品种东农250增产10.84%。抗病性强、品质优良、出籽率高、增产潜力大,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高彦东,姜明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110161)玉米生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玉米品种的更新,而品种的更新则以新自交系的育成为基础。王富德等(1993年),姜明月(1994年)在分析我省玉米的种质基础时都曾指出丹34...  相似文献   

19.
滨海县滨淮镇分别被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三级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定为夏玉米高产创建典型,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玉米品种更新步伐的加快,全镇粮饲两用的夏玉米生产呈快速发展趋势,同时紧凑型中熟大穗玉米品种也逐步取代了中小穗型品种。为了及时总结推广夏玉米  相似文献   

20.
玉米穗粒腐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穗粒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发生比较普遍,危害极其严重。一般品种发病率为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达50%左右,可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害已成为玉米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1988年美国玉米穗粒腐病大流行,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继而掀起了一系列对玉米穗粒腐病原菌的研究工作。1997年印度的迈哥哈拉雅州严重发生玉米穗粒腐病,造成毁灭性危害,所有的栽培品种都同样感病,25%以上的玉米穗被严重侵染。病原菌侵染玉米果穗,引起籽粒腐烂,严重影响玉米的品质和降低玉米的产量,而且部分病原菌分泌的毒素可对人畜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引起人畜的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