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付老板喜欢开会,大会套小会,开起会来云山雾罩,没完没了。有时一场会从早晨上班一直开到夕阳西下,甚至凌晨一两点钟。付老板还喜欢讲话,属于那种特别能讲的一类人,而且基本上是脱稿,他为此非常得意。付老板也喜欢教育人,但他教育的方式却带有居高临下的气势以及轻视和数落的神态。表扬!与赞美的少,批评的多。  相似文献   

2.
《北京农业》2010,(1):34-34
她去应聘一个秘书的工作,对方问:“你喜欢怎样的老板?”她顺口答:“老板不是被喜欢的,他是付你工资、你得替他工作的那个人。所以,喜欢怎样的人,与老板无关。”  相似文献   

3.
老板,不管大小,不管是企业主还是经销商,老板可以不会做事,但一定要会做人;如果老板不会做人,但一定要会用人;如果老板不会用人,那只有等着员工闪人了。  相似文献   

4.
迟到的爱     
我认识的一个企业老板,七八年前一次来省城,我去看他,恰巧碰见两家银行的人和他的手下谈减贷的事情,“每家能减个几百万”,老板翘着二郎腿,右手食指和中指轻松欢快且有节奏地点击着桌子。  相似文献   

5.
《饲料博览》2006,(4):28-29
误区一: 误解忠诚度,幻想员工可以终身廉价 许多民企老板口口声声说自己极其重视人才,再三强调员工要有忠诚度,希冀以忠诚度来“愚化”员工,换取员工的“死心塌地”。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愿,相反,许多跟随自己的部下都在“打小算盘,敲怨气鼓”,一肚子不满和愤懑。笔者对此表示理解,并认为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措施是老板应该早日放弃“愚化”员工的念头,应更多倾听员工们的呼声和要求,尽量以不同方式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2008牟金融飓风的影响下,一个农资生产公司对经销商队伍进行了整合。张老板是他们的经销商,张老板在农资行业经营了很多年,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经销公司的产品也有8年了,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也比较认同,对企业也很有感情,属于情感型经销商但在这次经销商调整过程中却被淘汰了。原因是:张老板不懂得如何让钱更好的生钱?在农资行业的经销商、不懂得钱生钱的人,远远不是张老板一个人,而是很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美国某公司在珠海招人,广告登出后,不少人前往应试。笔试过关的有11人。 最后一关是面试,个个进去与老板直接交谈。阿明这一天也去了,当他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时,老板突然惊喜地站了起来,径直向阿明走过来,握着阿明的手,兴奋地说:“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你。  相似文献   

8.
间谍情缘     
"子昂,到我办公室来一下。"一上班,我接到老板的电话,声音嘶哑。老板是个宽容随和的人,平时讲话和蔼可亲,听今天的口气,一定有麻烦。果然,他咬着雪茄,用沮丧的神情告诉我,做美国ABC公司广告总代理的事情遇到麻烦,是如迪公司的丫头们伸手了。现在的局面是两家竞争,3天内拿出策划方案,由美国方面比较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们连工人都算不上。工人给老板干了活儿,就能拿到工资……我们建筑工人不一样。我们就像贱民、低等人。我已经给老板干了286天了,还一分钱都没有拿到。我在这儿等工资,就只能碰运气。”逼近年关的严冬,建筑工人老陈和他的工友却滞留在北京郊外的一处工地上为工资发放问题焦虑不已。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通常只有两种角色:老板和打工的。成功的民营企业里,通常是一个或最多是几个老板对着成百上千,甚至是成千上万的打工者。所以有位资深的职业经理人讲了句经典的话语:在民营企业里,对于打工者而言,最大的不是宪法,而是老板对你的看法。老板的喜怒之间就是员工的生存空间。一语中的,很多的民营企业依靠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很多打工者往往是为了赢得老板的欢心而煞费苦心,而忽略了很多实际的工作,多年来演绎了几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简云 《农村百事通》2007,(13):50-51
在外工作遇上个好老板是幸运的,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比如说有些老板给人感觉很抠门儿。这就让下属觉得不解和困惑,甚至是难以忍受,进而考虑是否该继续在其手下做事。其实,老板的角色决定了老板们具有“抠门儿”的特点。企业利润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与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有关。所以“抠门儿”就成为老板惯用的间接增加利润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农业》2012,(2):34-35
正老板能够成就你的职业生涯,也能毁掉它。笔者在此列出了五种体例,让你赶早辨别出那些坏老板。好老板能让你投入工作,感到自己有权处置事务,会让你远离不需要的办公室政治,能辩白并发扬你的利益。而坏老板可让看上去最好、薪水最高的工作迅速变得难以忍受。坏老板不仅会让你对每周  相似文献   

13.
有一家中型饼干企业,由于竞争日趋激烈,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老板如坐针毡,急切希望能找到突围之道。该老板热爱学习,经常外出听专家讲课。一次,听了某品牌专家讲课,老板感到如同醍醐灌顶,认为企业陷入困境,原因在于自己的产品品牌不够响亮,产品的附加值太低。  相似文献   

14.
倾听 一个谈判高手通常提出很尖锐的问题,然后耐心的倾听对方的意见。商务专家说,如果我们学会如何倾听,很多冲突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的关键是倾听已经成为被遗忘的艺术,而很多商人都忙于确定别人是否听见他们说的话,而不去倾听别人对他们说的话。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在给一些大中型民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做培训时,经常听到一些关于员工与老板沟通方面的事情,这些沟通方面的事情成为影响员工与老板上下级和谐管理的瓶颈。高效的沟通文化是保障企业执行力和高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条件,老板发号施令靠沟通,员工真实领会老板的指令也靠沟通,这个环节出现问题的话,企业的高效执行力如何能实现呢?  相似文献   

16.
报低价报高价都不是长久之计 那时候我还在广州做机器业务。业务收入主要靠提成,那时我恨死老板了,因为他把机器的价格定得很高,好多单都做不下来。就是能做下来的,几乎都是一再跟老板反映,突破底价而成交的单。反正能卖多低我就卖多低,销量才是第一的。我跟客人一伙,一起对付我那个又笨又硬的老板。我那时做业务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多跑,二个是低价。  相似文献   

17.
营销总监在市场部经理和省总代理商的陪同下考察市场。三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当地市场的销售工作。包房外有人敲门。一张稚嫩的笑脸探进室内,“几位老板晚上好.能让我进来吗?”  相似文献   

18.
“老李,今年能赚个千儿百万元吧!”2008年11月的一天,在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坊头村恒发种鸡场,前来拉鸡苗的临沂老板一边指挥工人装鸡苗,一边跟鸡场老板李克俊开着玩笑。  相似文献   

19.
《当代农业》2009,(18):55-55
江苏省靖江市敦义乡读者应某来电:我买东西时,因保质期问题与小卖部老板发生争执,被其打伤。我要起诉赔偿损失,他当时对围观的人说,谁要敢出庭作证,他就让谁“好看”。请问:他这种行为能管吗?答复:对方如果用暴力手段阻止证人作证,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相似文献   

20.
引言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去发展各项事业。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提出:要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并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若干年前伟人的讲话及当今党的最高层反复发出的声音,对指导我们搞好农技推广工作、创新农业科研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