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喹硫磷     
商品名称 Ekalux 瑞士山都士公司通用名称 Quinalphos化学结构 (?)理化性质白色晶体,熔点31—32℃,20℃时蒸汽压为39×10~(?)毫米汞柱,24℃时在水中溶解为22ppm,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生物活性为杀虫,杀螨剂,共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有好的渗透性,能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对蚜虫、粉虱、蚧壳虫等亦有高效.  相似文献   

2.
喹硫磷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熔点为31-36℃,120℃分解,不能蒸馏.难溶于水,易溶于甲苯、二甲苯、乙醇、甲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遇酸易水解. 毒性对大鼠急性口服LD_(50)为62-137毫克/公斤;对大鼠急性经皮LD_(50)为800-1400毫克/公斤.对蜜蜂有毒. 剂型 25%乳油,5%颗粒剂.  相似文献   

3.
吴嗣勋  赵福超 《湖北植保》1994,(2):15-15,28
为了探索喹硫磷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我们采用江苏吴县农药厂提供的25%喹硫磷乳油对棉铃虫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农药 25%喹硫磷乳油(江苏吴县农药厂),2.5%敌杀死乳油(法国),2.5%功夫乳油(英国)。  相似文献   

4.
乐果在茶叶中残留降解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介绍有机磷农药乐果及其主要代谢物氧乐果在茶树上的残留降解动态。根据实验结果,在自然条件下,乐果在茶树芽梢上的降解速度中等。喷施800倍和1600倍药液后,芽梢中的乐果含量10天后可降至<0.5ppm和<0.05ppm。干茶中的乐果含量5天后降至<1.0ppm以至0.7ppm,9天后降至<0.1ppm。在喷施乐果的茶树芽梢上可检出其氧化物一氧乐果。喷药后3—5天达最高值,以后渐降,6—9天后即降至相似文献   

5.
杀螟硫磷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C法测定了杀螟硫磷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研究了混剂中杀螟硫磷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杀螟硫磷在甘蓝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2.5、6.9d,该药属易分解农药.  相似文献   

6.
天王星在茶叶中的残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联苯菊酯EC(商品名称天王星,下称;EC为乳油,下同)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在茶树害虫防治上应用较多。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施用方法对天王星在茶叶中残留的影响,正确指导无公害茶叶生产,2002年我们做了天王星在茶叶中的残留动态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天王星由美国FMC公司提供;2.5%溴氰菊酯EC(商品名称敌杀死,下称),由浙江威尔达公司分装,市售。1.2试验方法试验在浙江省的新昌县和杭州市余杭区两地进行。设天王星30ml/农药名称每次施药量(ml/667m2)施药次数(次)残留量(mg/kg)新昌余杭ⅠⅡ平均ⅠⅡ平均天王星3010.07400.31500…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丙溴磷在稻田中的残留动态过程,借助气相色谱技术,得到添加回收率为80.1~113.2%,相对标准偏差为2.7~9.4%。丙溴磷在稻田水、土壤及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9~2.2d,3.6~4.3d,1.8~2.5d;丙溴磷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及水稻植株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5.0×10-2mg/L、5×10-2、5.0×10-2mg/kg。  相似文献   

8.
丁草胺在农田中的残留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哒嗪硫磷     
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体,工业品为淡黄色固体.具有有机磷药剂的特殊嗅味.熔点53-54.5℃.难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甲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对酸、热较稳定,对强碱不稳定. 毒性急性口服LD_(50)雌小鼠为458.7毫克/公斤,雄小鼠为554.6毫克/公斤,雄大鼠为769.4毫克/公斤;经皮急性LD_(50)大鼠为2300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10.
三硫磷     
张启佑 《植物保护》1964,2(2):94-94
三硫磷(Trithion)是国内最近已经试生产的一种有机磷农莉。据报导三硫磷能有效地防治多种蚜、螨、介壳虫、蝽象、潜叶虫、实蝇等害虫,有较长的残效作用,并能杀卵,而对益虫如瓢虫等则毒害甚轻。  相似文献   

11.
茶树品种对侧多食跗线螨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结果表明:侧多食跗线螨种群在各品种上的田间密度有明显差异,平均螨量早白尖上最多,906最少。室内该螨在各品种上的发育历期、产仔动态、增长速度、生命参数均有明显差异。雌成螨历期蜀永3号最长,蜀永1号最短;产卵数以早白尖最多,906最少,内禀增长率蜀永3号最大,蜀永1号和906最小。因此,蜀永1号和906抗螨性强,蜀永3号抗螨性弱。  相似文献   

12.
DELAYED SPORULATION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ON INFECTED POTATO SHOOTS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3.
茶萎芽病害是茶场中严重病害之一。据3年来的研究结果认为,每年7~8月高温季节,引起茶树芽梢枯萎,主要是由茶萎芽病菌所致。此病原菌在适温28~30℃时,人工接种2~4天后茶芽出现症状,4~6天茶芽枯萎,14天左右能产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洋梨形或球形、炭质黑色、直径159.6~292.6微米。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卵形,初期无色单胞,后为淡橄榄色,中间具一隔膜无收缩,表面平滑无纹,大小为19.2~25.6×9.6~12.8微米。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接种并对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大小、形态特性、生理及寄主范围等的测定,认为此病原菌是壳色单隔孢属(Diplodia Fr.)中的一个种。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目前在茶上此病尚未见报道,因此暂定此病原菌为 Diplodia sp.,由此病原菌引起的茶树病害定名为茶萎芽病。此外,根据本病的特性和诱病因子,在防治上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茶蚜在茶树不同部位上刺探行为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学穿刺记录技术(EPG)研究表明,茶蚜口针在茶树芽下第1叶、芽头、嫩茎和第4叶韧皮部中分泌(E1)和吸食(E2)的历时分别占总试验时间的30.6%、22.8%、9.6%和5.4%,差异显著(P<0.05).在第1叶上,多数供试茶蚜的口针第1次刺探就能够深入韧皮部、分泌消化液而产生E1波,第1次在韧皮部中的分泌(E1)就能引发从韧皮部的吸食(E2).但在芽头、嫩茎和第4叶上,只有少数供试茶蚜有这样的刺吸活动.证实茶蚜嗜好第1叶.该习性与第1叶的营养组分和物理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茶树对茶橙瘿螨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作者分析了对茶橙瘿螨抗性和感性的两组无性系茶树新梢叶片下表面形态特征、叶片组织结构和新梢内含物含量。结果表明,抗性品种的叶片下表面茸毛密度、新梢咖啡碱和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感性品种;叶片下表面气孔密度和新梢还原糖含量则相反。叶片组织结构、新梢茶多酚和可溶蛋白的含量抗、感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在氨基酸的组份中,以茶树特有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差异最显著,其次是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和丝氨酸。采用反渗叶盘法测定了多种氨基酸、咖啡碱、葡萄糖对该螨生物学的影响,明确了咖啡碱和多种氨基酸具有增加该螨活动时间、抑制其取食,从而影响其生长、繁殖的生理效应;葡萄糖有助于该螨的取食和繁殖。据此表明,茶树新梢叶片下表面多茸毛、低气孔密度的形态学抗螨机制和新梢高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和低还原糖含量的生化抗螨机制。  相似文献   

18.
 茶皱叶病在我省各茶场均有发生,近年来我们采回典型的皱叶病病叶进行电镜观察。经病原鉴定,确定为类细菌(Bacteria Like Organism)。其大小为96.0—312.0nm,壁厚度平均为20.5nm左右。青霉素对茶皱叶病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作媒介,茶皱叶病病原菌能引起长春花(Vin-ca rosea L.)发病。  相似文献   

19.
南岳茶场害虫-天敌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南岳茶场害虫一天敌群落的系统调查,应用群落指数进行多样性、主分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南岳茶场害虫一天敌群落的季节动态明显受到气候条件、茶树生长习性及农事活动的影响。全年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即10月至翌年3月为群落的越冬期,4~6月为群落的活跃期,7~9月为群落的波动期。由于采取了生态控制措施,全年中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都较大,害虫优势度指数较小,害虫与天敌之间处于较好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