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究千层金叶片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本文研究了千层金叶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和总多酚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千层金叶片醇提物正丁醇相的总多酚含量最高,为(453.75±0.75) mg/g;75%甲醇粗提物及其正丁醇相对ABTS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抗坏血酸(VC)强;各组分还原力强弱顺序为VC>正丁醇相>75%甲醇粗提物>水相>乙酸乙酯相>BHT>石油醚相;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醇提物和水相强,石油醚相最弱;千层金叶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清除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均与其总多酚含量呈正相关。除石油醚相外,千层金叶片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良好天然抗氧化剂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浓度乙醇对叠鞘石斛[Dendrobium aurantiacum Rchb. f. var. denneanum (Kerr.) Z. H. Tsi. ]叶进行提取,再用不同极性溶剂对抗氧化活性较高的60%乙醇粗提取物进行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层、二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各部位进行成分分析,以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主要的抗氧化活性部位。其中,总黄酮在正丁醇层最高(24.89%);多糖在水层最高(0.23%);各萃取层均有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为水层>正丁醇层>乙酸乙酯层>二氯甲烷层>石油醚层。筛选出正丁醇层、水层为抗氧化主要活性部位,其抗氧化活性是黄酮类、多糖等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为进一步提取抗氧化活性化合物,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嫩果期槟榔籽为研究对象,采用75%乙醇浸提制得槟榔籽提取物(arecanutextract,ANE),再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总提取物进行萃取,依次得到嫩果期槟榔籽7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PE-ANE)、乙酸乙酯部位(EAC-ANE)、正丁醇部位(BU-ANE)、水部位(W-ANE)的萃取部分。通过体外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抑制试验测定槟榔提取物各极性部位对高血压的抑制潜力;通过酶动力学实验分析ACE抑制活性最好的极性部位对ACE活性的抑制作用类型;测定不同极性部位蛋白质、总糖及多酚的总含量,并分析其与ACE半抑制浓度(IC50)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对4种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中的多酚组分进行初步定量。结果表明:嫩果期槟榔籽提取物各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ACE抑制活性,其中EAC-ANE的ACE抑制活性最好。酶动力学实验表明,EAC-ANE对ACE活性的抑制作用类型为竞争与非竞争的混合型抑制。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极性部位ACE的IC50值与多酚、总糖及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且与多酚含量之间具有极强相关性(r=-0.912)。在4个极性部位中定量了儿茶素、L-...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辽东丁香枝的总提液、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水层进行抗氧化活性的评定。方法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还原性和总酚含量测定的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辽东丁香枝不同部位在不同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及总酚含量。结果辽东丁香枝不同部位具有明显的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能力,且有较好的还原能力和较高的总酚含量。在清除DPPH自由基体系中,乙酸乙酯层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IC50值最低为0.033mg/m L,正丁醇层和氯仿层的次之,IC50分别为0.0546,0.0638mg/m L,在清除ABTS+自由基体系中,各部位抗氧化活性大小为:乙酸乙酯层总提液氯仿层正丁醇层水层;还原性体系测定中,乙酸乙酯层的还原能力接近于BHT的;乙酸乙酯层的总酚含量最大,为164.7μg/mg,接近BHT的168.2μg/mg。结论辽东丁香枝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槟榔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以75%乙醇为提取溶剂,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槟榔多酚(槟榔籽和槟榔壳多酚),采用S-8大孔树脂对粗提物进行纯化,探讨纯化前后的槟榔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动力学实验判断对酶活性的抑制类型,同时对添加不同浓度槟榔多酚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的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槟榔籽多酚提取物纯化前后的IC50分别为(0.34±0.12)、(0.33±0.10) μg/mL,槟榔壳多酚提取物纯化前后的IC50分别为(1.73±0.31)、(0.14±0.09)mg/mL,纯化后的槟榔壳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动力学实验表明,槟榔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类型为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的混合型抑制。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槟榔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内源性荧光具有淬灭作用,但对酶的构象没有影响。槟榔籽和槟榔壳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可为天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苦丁茶超声辅助不同有机溶剂(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及超临界CO2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和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苦丁茶不同提取物DPPH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依次为:超声-乙醇提取物>超临界CO2萃取物>超声-乙酸乙酯提取物>超声-石油醚提取物,羟基自由基和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依次为:超声-乙醇提取物>超声-乙酸乙酯提取物>超临界CO2萃取物>超声-石油醚提取物。GC-MS结果显示,苦丁茶不同提取物中主要有5类物质,共有49种化学成分,7种共有成分。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了解海南岛热带野生植物的保健功能及其活性成分,用CCK-8法检测山地五月茶(Antidesma montanum)果和叶的乙醇提取物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山地五月茶果和叶的乙醇提取物作用72 h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83 μg/mL和306 μg/mL。叶的乙醇提取物分别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比较各有机溶剂萃取相及剩余水相对乳腺癌细胞抑制增殖活性,结果显示乙酸乙酯相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其处理细胞72 h的IC50为150.5 μg/mL。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具有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提取物能够使MDA-MB-231细胞周期S期显著延长。UPLC-MS/MS分析结果显示,乙酸乙酯相含有穗花杉双黄酮活性成分。穗花杉双黄酮处理MDA-MB-231细胞72 h的抑制增殖IC50为192.6 μg/mL,表明其是山地五月茶抑癌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叶蟹甲草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BTS、DPPH自由基及还原性反应体系,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叶蟹甲草的总提液、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石油醚层在不同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及其总酚含量。结果大叶蟹甲草的不同萃取部位对AB'IS、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其结果与浓度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层抗氧化能力最强,在浓度为0.62mg/mL时,对ABTS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1.57%,对DPPH·的最大清除率为94.87%,与同浓度VC的清除率接近,且其IC50分别为0.066mg/mL、0.004mg/mL,测得乙酸乙酯层总酚含量最高,达10.45%。大叶蟹甲草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乙酸乙酯层抗氧化能力最显著,与总酚含量有较大的相关性,同时该结果也客观地反映了DPPH法、ABTS-+法及还原性法测定大叶蟹甲草抗氧化活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原始热带雨林鹦歌岭土壤放线菌(Streptomyces sp.)YG-7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对土壤放线菌YG-7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经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1) 2-acetamido-5-chlorobenzamide, (2) cyclo (L-Pro-L-Leu), (3) 3,6-dibenzylidene-2,5-piperazinedione, (4) albonoursin, (5) (3Z,6S)-3-benzylidene-6-isobutylpiperazine-2,5-dione, (6) 3-hydroxy-2-methyl-4-pyrone, (7) isophthalic acid, (8) methyl 3-carbamoylbenzoate, (9) 2,3-dihydroxypropyl hexadecanoate. 其中,化合物1、7和8为新天然产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5和7~8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
对4个不同地理种源金线莲(‘三明尖叶’、‘三明圆叶’、‘漳州尖叶’及‘台湾AF’)种植满120 d时的生物量及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单株鲜重和干重及多糖含量以‘漳州尖叶’金线莲品种最高,而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则均以‘台湾AF’金线莲品种最高。同时对4个金线莲品种不同采集时间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除‘台湾AF’金线莲品种外,其余3个品种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即随着移栽时间的延长,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缓慢增长,而多糖含量则递减。金线莲‘三明尖叶’与‘三明圆叶’品种中,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均在种植满150 d达到最大值,此时,在‘三明尖叶’金线莲中,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分别为(9.81±0.24)、(4.62±0.16) mg/g;在‘三明圆叶’金线莲中,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分别为(9.27±0.22)、(4.60±0.17) mg/g。‘漳州尖叶’金线莲品种的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均在种植满120 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74±0.05)、(4.63±0.04) mg/g。‘三明尖叶’、‘三明圆叶’以及‘漳州尖叶’金线莲品种的多糖含量分别于种植满90、0、120 d时达到最大值,多糖含量分别为(26.05±2.11)、(24.29±2.33)、(45.90±4.70) mg/g。此外,对‘三明尖叶’与‘三明圆叶’金线莲品种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分析发现,多酚与黄酮主要在叶片累积,而糖类物质则主要在茎段累积。  相似文献   

11.
以澳洲坚果青皮为原料,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总黄酮工艺条件以及抗氧化活性。通过L9(3 4)正交试验得到超声功率为300 W条件下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时间为45 min、乙醇浓度为50%、提取温度为50 ℃、料液比为1:60 (g/mL),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638.59±44.26) mg/100 g。通过抗氧化实验发现,澳洲坚果青皮总黄酮ABTS自由清除能力约为Trolox的2.48倍,总抗氧化还原能力约为Trolox的1.90倍,由此表明澳洲坚果青皮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张旭  李静  徐静 《热带作物学报》2017,38(5):849-853
植物抗氧化研究对寻找高效率、低毒性天然抗氧化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在海南分布较广的红树林植物海莲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以期对海莲开发利用的可能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和清除ABTS自由基对海莲不同部位———根、茎、叶、花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抗氧化能力评价,采用比色法和福林酚法测定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结果显示,海莲茎的提取物在4个部位中抗氧化活性最好,清除二者的IC50分别为(0.234±0.053)mg/m L和(0.196±0.080)mg/m L,海莲中酚类物质含量较大,4个部位中茎的总酚含量最多,含量为13.2 mg。说明海莲各部位均显示出了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处理胡椒叶,确定了胡椒叶的乙醇提取相和水提取相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较高的多酚含量;通过对胡椒嫩叶、完全稳定叶和老叶的乙醇和水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多酚含量的测量,得出胡椒嫩叶的多酚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高,老叶次之;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常温搅拌浸提胡椒老叶,得出50%左右的乙醇水溶液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较高的多酚含量(5.4 g/100g)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0.8 g/100g)。  相似文献   

14.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首,然而目前关于海南槟榔抗炎活性的研究甚少。本文制备了海南槟榔籽75%乙醇提取物(EA-ANE),并依次得到石油醚部位(PE-ANE)、乙酸乙酯部位(EAC-ANE)、正丁醇部位(BU-ANE)和水相(W-ANE),考察了不同萃取部位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一氧化氮(NO)、细胞因子和活性氧(ROS)的抑制作用,且测定了不同萃取部位的总多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HPLC-QTOF-MS/MS)对抗炎活性较好的萃取部位进行了类黄酮组分的定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200μg/mL,EAC-ANE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NO、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2(PGE2)和ROS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EAC-ANE中,总多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的含量分别为(517.18±21.81)、(406.40±8.16)、(91.23±5.01)mg/g;从EAC-ANE中鉴定出76种类黄酮化合物,其中,儿茶素的相对含量最高(58.35%),其次为L-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1、原花青素B2、原儿茶酸、桔皮素、原儿茶醛等。  相似文献   

15.
茯砖茶不同萃取物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茯砖茶依次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后制备样品,测定各部分样品对α-淀粉酶及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茯砖茶各部分样品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三氯甲烷层稍有抑制作用,活性只有对照的0.82倍,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层及正丁醇萃取层有显著的激活作用,正丁醇萃取层部分激活作用最明显,达2.54倍。茯砖茶各部分样品对α-淀粉酶活性均有激活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萃取层部位的激活作用最强,激活倍数为4.09,其次是水提物,其激活倍数为2.99,水层的激活作用不显著。三氯甲烷萃取层抑制作用不显著,活性只有对照的0.88倍。乙酸乙酯萃取层及正丁醇萃取层部分经过HP-20树脂再分离后,各部分仍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新鲜澳洲坚果青皮为对照组,研究6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对澳洲坚果青皮总酚、总黄酮提取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干燥处理对澳洲坚果青皮总酚、总黄酮提取量及抗氧化活性均有影响,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对其影响最小,总酚提取量、总黄酮提取量分别为935.61、995.75 mg/hg,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6.83、63.84 mg/L,总抗氧化能力约为Trolox的1.74倍;不同干燥处理后,澳洲坚果青皮总酚、总黄酮提取量及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处理后抗氧化活性与总酚、总黄酮提取量显著相关(p<0.05)。因此,与6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相比,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的保留澳洲坚果青皮中酚类物质,并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适于澳洲坚果青皮干燥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盐渍化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甜瓜品种‘新银辉’为材料,采用NaCl和NaHCO3单独处理和复合处理模拟盐渍化,观测不同处理下甜瓜种子萌发情况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NaHCO3、NaCl和NaHCO3复合处理模拟的盐渍化几乎都对甜瓜种子萌发产生了抑制作用,胁迫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仅低浓度(50 mmol/L)的NaCl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NaCl和NaHCO3复合处理后甜瓜种子萌发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处理时间增加,呈升-降-升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Pro)含量持续上升;可溶性糖含量持续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始终显著高于蒸馏水对照;淀粉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增加呈下降的趋势,α-淀粉酶活性和β-淀粉酶活性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模拟盐渍化明显抑制甜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保护酶活性、淀粉代谢在应对胁迫中起到了明显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为甜瓜耐盐机制和设施栽培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三白草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lCl3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DPPH·)法和测定还原Fe3+能力的方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芦丁在0.01~0.1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为2.37%,5月和8月份采收三白草中总黄酮含量较高,分别为67.56和44.61mg/g,同时清除DPPH·活性亦较强,IC50分别为2.35和2.57mg/mL。结论不同采收期三白草中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较大差异,为三白草采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大麻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并评估大麻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总黄酮浸提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采用FRAP总抗氧化能力测定试验、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对总黄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提取大麻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0(g/m L)、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70℃。在该最优提取条件下,大麻叶总黄酮浸提量为14.28 mg/g。抗氧化试验表明,大麻叶总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1.288 mmol/L Fe SO4,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IC50=3.7μg/m L)低于VC的清除能力(IC50=2.3μg/m L),而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力相当于0.391 mmol/L的Trolox。该工艺提取大麻叶得到的总黄酮含量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可为未来大麻叶总黄酮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甘肃酒泉产甜叶菊中总黄酮提取条件、成分与其抗氧化活性间的关系。采用乙醇超声水浴提取法,探讨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功率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条件的影响;用HPLC柠檬酸-甲醇流动相梯度洗脱法测定甜叶菊中芦丁、圣草枸杞苷、山奈素、槲皮素、橙皮苷的含量;用FRPD和DPPH法评价甜叶菊茎叶中总黄酮提取物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乙醇超声水浴的最佳提取条件:80%乙醇、提取功率450 W、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50 min、温度85℃、提取3次,总黄酮提取率最高可达到0.88%;HPLC法检测甜叶菊茎叶中5种黄酮成分,以芦丁的含量(701.42μg/g)为最高,槲皮素含量(451.55μg/g)居其次,橙皮苷含量(297.54μg/g)与山奈素含量(241.21μg/g)较少,圣草枸杞苷含量(57.44μg/g)极微;用FRPD和DPPH法评价甜叶菊茎叶总黄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高达10.02 mg/g DW,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二者呈较显著的正相关性(R=0.769~0.792)。这为甜叶菊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