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成科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2):90-92
Sperber 和 Wilson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话语交际进行了有效探讨, 提出了以明示推理原则为根基的关联理论。在话语实践中, 交际双方通常凭借认知语境与最佳关联的有效介入来实现话语的准确理解, 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8):90-91
侦查讯问话语分析是法律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同时也引起了语用学界一些学者的关注,而侦查讯问话语本身也是一个侦查员运用明示性话语引导犯罪嫌疑人找到话语的最佳关联,并获得有效信息的过程。本文尝试用关联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去考察它,针对"中国警察侦查讯问口语语料库"中的两场同一案件性质(涉嫌杀人)的侦查讯问转写语料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理论上找到侦查讯问交际成功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唐晓慧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3):76-77
21世纪广告已成为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宣传媒介。而一个好的创意能成就一个好的广告,一个好的广告则可能成就一个企业。本文从关联理论中的语境效果和最佳关联等理论出发分析广告创意中的应用,以期更好地为使广告期望和消费者的欲望产生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沈美华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175-176
学习了一门外语不一定能成为合格的口译者,口译还需经过一定的训练。口译课程是实践性强的课程,如何展开口译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也成为口译教学研究的课题。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日语口译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丽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86-89
广告的主要目的是劝说。广告是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话语活动。用明示推理交际模式、认知语境和关联性三个语用原则对广告语进行动态的研究,有助于广告撰写人更好地运用语言策略,创作出有说服力的广告。以关联理论为视角来透视广告为广告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徐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2):128-130
本文主要将语用学理论引入翻译这一学科当中,并指出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首先介绍了传统意义上的语境观,并从关联理论出发,通过阐述明示推理模式,解释了翻译的本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任务是在交际中谋求原文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达到交际成功,完成其翻译任务。并指出关联理论中动态语境观对于翻译在文化差异及历史变化中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境,作为语言交际发生的环境,对翻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义是翻译的核心,语境是翻译的基础。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均离不开语境。关联理论要求翻译过程中在动态语境中找出各种信息之间的最佳关联。本文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入手,分析在翻译实践中考虑语境因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嵇丽娜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90-92
关联理论以交际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已经被应用到诸多研究领域。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广告翻译被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因此,关联理论可以比较完美地解释广告翻译。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0):81-82
英语口译要求快而准,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语言进行消化、加工和处理,准确地转化为目的语言,且要求口译发音地道标准。商务环境中的英语口译更加注重语言的精确性和谨慎性,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术语和基础文化知识,注重对使用字词的考究,掌握科学的口译技巧。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口译能力发展的重要过程,本文就以学生口译能力发展为目的,分析如何有效开展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87-89
关联理论提出翻译是一种认知过程,译文必须能让读者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这样译者必须选择最相关的语境,以达到最佳关联。默认值是指不言而喻的语义,每种语言、每种文化乃至每个行业的认知中都有其独特的默认值,如何翻译这些默认值,我们可以从关联理论中找出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一个热词的翻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达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2):107-108
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以胡锦涛讲话中"不折腾"的译文为例,从"不折腾"的字面含义、时代内涵和深刻寓意出发,以严谨和科学的态度,提出了自己的译法,期望学术界对此类政治性强的翻译进一步商榷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它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随着我国加入WTO,学好外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对于我国的中、大学生来说显得更加重要。与语言研究者不同的是,一般的语言学习者(比如我们学生)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即是在与人会话交际中通过对对方话语的正确理解和自己的正确表达来确保会话的顺利达成,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正确理解文章。如何正确理解一句话并得体地应用,从而成功达到交际意图,达到阅读目的,是我们在日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邵黎黎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4):106-108
翻译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是一种包括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在内的三元关系。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原作者的意图能否被译文读者所认识。翻译中的等值是相对而言的,它主要体现在语用等值、语义等值、形式对应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的《围城》吸引了无数个中外读者的目光,其独具特色的"钱钟书式的比喻"既饱含了哲理又风趣幽默。隐喻是参照一个知识领域去理解另一个知识领域,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两轮交际活动,关联则是根据彼此相关的信息来认知事物。《围城》英译本对隐喻的翻译主要表现在写人、状物、喻世议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定性描述和例证法,对大学英语听力对话进行语用分析,说明"语境效果"、"关联的推理"和大学英语听力理解的关系,认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要使学生正确理解话语,应引导学生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结合语境进行认知推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4):29-30
由于高职学生自学能力差,基础较弱,学生个体行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并学生的成绩呈现出两级分化较大的趋势。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针对高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学生基础及认知特点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法,内容与目标,因材施教,从而不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们的个体需求。 相似文献
17.
18.
盛腊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5)
口译理论的发展以描述口译模式为核心内容,口译模式经历了数次变迁,主要代表性口译模式有三大类.口译模式的构建以研究者根据不同学科理论视角而作出的理论假设为基础.从对各口译模式的理论假设分析可以看出,译员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译员主体性的反映程度提供了分析口译模式科学性的一个新视角.译员主体性应纳入口译模式和理论研究的考虑范围.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口译过程的基本特点和译员能力构成入手,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处理模式,着重从理论上探讨在口译教学中使用任务教学法时,实施任务重复对学习者操作口译步骤、提高学习者各项口译能力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在口译教学过程中,使用任务重复这一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习者在口译活动三个环节中提高他们输入、存储和处理语言信息的效率和准确度,也能帮助学习者在语言输出阶段提高译语的流利性和得体性.同时任务重复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地提高语言知识和翻译技能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帮助学习者提升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对于学习者的百科知识、交际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也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9):35-36
翻转教学起源于美国,是改变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欧美国家的高校已经普遍得到应用。在我国,很多教育界同行虽然力求把翻转教学引入我国的高校教育中,但是至今翻转教学开展的不是很普遍。尤其是在外语口译课中,如果能够引入翻转教学,会很好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外语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