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地球上大气、海洋、陆地和冰冻圈构成了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源,同时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抗御自然灾害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21,(17)
正近些年,由于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过度利用与开发森林资源,并且严重影响了生态保护,最终导致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的发生,进而对人类造成了极大威胁,人类已经认识到自然生态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保护和改善环境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护和改善好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相似文献   

3.
植物病害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实,作为自然生态系的一个子系统,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前它就以相对平衡和稳定的形式存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和社会因素改变了它的本来面貌,便发生一系列演变,使得本来稳衡发展的体系变为不平衡的系统。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受环境的影响,国家乃至世界的气候有了明显的变化,自然灾害频发,使得国家及政府必须加大防范力度,降低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效果越来越明显,对提高我国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极为重要。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人工影响天气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气象防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钟启顺  郭灿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801-7804
民国时期湖南自然灾害异常频繁,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主要有地质、地理、气候以及自然生态方面的因素。社会原因主要有社会政治与社会经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江西的自然灾害以大水和大旱交替发生为特点,频率高,且霜、雹、虫等灾害也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破坏极大.农业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有全球气候的变暖和人类长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江西人民取得了一些成功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7.
洪水灾害因其发生频繁、破坏力强而成为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本文根据清原县的自然及水利发展状况,结合历史洪水灾害的特点,对本县洪水防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梳理,提出了粗浅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建议,以期为更好地防洪减灾、切实发挥出防洪非工程措施系统的预期成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旱灾、水灾是我市从历史至今反复发生的“自然”灾害,特别是近几年的大旱,已严重地束缚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也将威胁到城市的生活用水。本文通过2001年我市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初步分析,使我们懂得旱灾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而且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说,人类在与各种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流淌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参与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繁衍生息,与其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近百年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口呈爆炸式膨胀,人类对大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打破了原始的自然生态平衡;同时,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能源,使得地球形成以来储备的能量消耗殆尽。  相似文献   

10.
森林是生物环境资源的典型代表,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自然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提供人类所需的木材及林产品和非木材林产品,更重要的是它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免自然灾害,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1.
雷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836-3839
新疆作为我国多种自然灾害群生的典型地区,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造就了绿洲灌溉农业与畜牧业并存的生产方式,通过与当地严酷的自然灾害斗争不断改进农业技术,发展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农业生产体系。通过分析历史时期发生的自然灾害与农业的关系,简要探索新疆农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达1 747亿元,占GDP的比重平均超过3%,农业的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和受灾面积的比例分别超过20%和50%.因自然灾害造成农村的经济损失占农业总产值的7%左右.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与世界平均水平比,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18个百分点,自然保护成本高27个百分点,生态恢复成本高3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是一个兼具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的高风险产业,面对多发的自然灾害,单靠国家财政补贴,难以规避农业风险。因此,为防范农业灾害,农业保险成为农民依靠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农民对投保的需求越来越高,但高额的保费抑制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使得商业性保险在农村中很难顺利开展。基于"蛛网模型"引起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现象,对农业保险现状、政府扶持政策和商业性保险运作等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并利用大数据对农业风险管理做可视化分析,使得农民能够及时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加强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认识,能够有效保障了农作物的生产数量和生产面积,增强市场透明性,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自然灾害发生背后潜在的社会性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剖析。分析了自然灾害社会属性的具体表现,包括致灾原因的社会性、灾害影响的社会性和防灾减灾的社会性;以及认识自然灾害社会属性的现实意义,即有利于帮助人们全面、客观地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利于规范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增强相关部门防灾减灾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化灾为利、造福人类;提出了发挥社会力量增强防灾减灾成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快。为了降低自然灾害对人类正常活动的影响,一些新型的灾害预防技术得到了应用,比如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河道治理工作中,水土保持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水土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当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自然生态平衡被打破,影响土壤肥力,引发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降低农林牧副业的产量。因此在当前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优化水土保持措施,以此来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恢复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西部山区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农业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由于长期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注重短期效益行为以及人地矛盾的尖锐化等原因,使得西部山区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土地退化较为严重。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使得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发展适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调整产业结构,落实水土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才能恢复与重建一个有利于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自然灾害虽然是自然现象,但损失的承担者却是社会.只有社会不足以应付自然异常现象而造成损失,才成其为灾害.因此,所有自然灾害必是由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共同导致的,二者缺一不可.但是,社会原因的变化远大于自然原因.本文在分析自然灾害对社会带来危机的同时也指出自然灾害也给社会带来机遇,从而为以利用为方向的新型灾害防治方法找到了出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国家,林业生物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林业生物灾害是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使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失衡,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一种灾害。目前我国的林业生物灾害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目前的形势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给人类社会造成直接的损害,还具有极强的后效效应-本文以分析暴雨洪涝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灾区经济的影响情况,揭示了暴雨灾害对社会经济发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