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学界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所展开的系列研究和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与培训相关的研究和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供给与需求、内容与模式、问题与对策、成效与满意度、政府在培训中的职责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与启示,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已初步形成了政府、农民与社会协同推进的局面。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分治,实现城乡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重组,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宋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22-12423,12437
论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组织发育不健全;管理机制弱化;保障措施不完善。指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路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加强组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完善保障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劳动力持续有效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可逆性越来越差和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弱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就业就更多地依靠推进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实现。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然后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角度分析了新型城镇化滞后的原因,最后分别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互促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6.
7.
在调查山东省烟台市农村劳动力的基础上,总结出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年增加,但农村劳力仍以从事农业种植业为主。转移劳动力的68.6%从事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且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农村劳力转移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体现,是种田效益不高的体现,是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体现。农村劳力转移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和积累了资金,带回了市场意识、经济信息、经营经验,引回了创业人才,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力转移中的问题必须积极扶持引导,加强组织管理。就地转移、完善转移后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值得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温娟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4):156-158173
依据托这罗的人口转移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计量模型,利用1979-200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城乡人口转移规模随着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扩大而扩大;城镇失业规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阻碍作用;制度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作用逐渐下降.针对这些结论,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进城务工就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鹤岗市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已接近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农民进厂、进城务工,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也为二、三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2010年末转移农村劳动力6.5万人,农民务工总  相似文献   

11.
傅汝仁 《山东农业》2003,(12):48-49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近年来,山东省各级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全省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已达35.8%,其中当年转移104.8万人,比上年增长8.6%。实践证明,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加快发展与扩大就业同时并举的发展战略,多渠道、多途径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从山东各地的实践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有:——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践证明,二、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没有二、三产业的…  相似文献   

12.
凤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凤阳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疆昌吉和阿勒泰地区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数据对比的方法,对北疆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数据分析显示:在北疆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中拥有一定文化和技能者、已婚者、青壮年、男性更倾向于转移,以自主转移、县内转移为主,集中转向第一、三产业。  相似文献   

14.
吴建峰  陈泽文 《新农村》2007,(11):38-39
林城镇地处长兴县西南部,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5.8万,是全县第二人口大镇,农村劳动力总数3.5万。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显现大批富余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前提是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临沂市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临沂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非农产业和小城镇为载体,以劳务输出为重要渠道,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979~2001年,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9.1万人,占全市农村总劳动力的26.3%,比全省高出4.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转移5.87万人,年均增长11.94%。 临沂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1.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向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力再生产会产生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应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影响劳动力再生产的不利因素,以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有效、有序转移流动和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在安徽省长期存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既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有个人因素等。而产业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构成产业结构中的相关指标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总值、农用机械总动力、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等因素影响明显,这些因素中除第一产业外,其他因素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正面的影响,因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城镇工业、建筑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能够促使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实现更加合理化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农村现代化要求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发展,"三化"统筹发展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目前三者的发展偏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三化"统筹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状况为切入点,具体联系福建农村劳动力规模和行业的分布、劳动适龄人口的迁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等基本分析,来认识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加速时期的内涵和特征及其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同时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