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品红枯萎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形态鉴定,确认一品红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引起。采用浸根接种法和灌根接种法进一步对该菌进行寄主范围测定试验,被接种的11个科14种植物中仅有一品红发病,故鉴定该菌为一独立的专化型--尖孢镰刀菌一品红专化型。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区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生理小种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河南省商丘地区患枯萎病番茄植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对引起番茄枯萎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落呈圆形、白色,中心呈淡紫色,分生孢子镰刀状或椭圆状.经PCR扩增番茄病原菌ITS序列后得到长度为582 bp的片段,对该序列在NCBI中进行比对,显示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相似文献   

4.
旨在对引起西洋参枯萎病的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以期为大田生产中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陕西留坝县和太白县西洋参产区发现一种西洋参新型病害——西洋参枯萎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参根维管束呈黄色,病叶黄化萎蔫,后期叶片干枯不脱落。依据Koch’s准则证明分离物YL002是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对YL002菌株的rDNA-ITS TEF1-α RPB1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采用形态学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的致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该研究为国内关于西洋参枯萎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香蕉枯萎病鉴定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cubense(E.F.Smith)Suyder et Hasen〕在福建为首次记录,描述了病害症状、病原菌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并采用麦粒培养物一香蕉组培苗进行了致病性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黄瓜枯萎病生理小种鉴定及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7.
兰州百合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明确引起兰州百合枯萎病的病原菌,对兰州百合枯萎病鳞茎及病田土壤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及土壤稀释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回接试验测定致病性,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分生孢子的大小等形态特征鉴定菌种.【结果】从病株鳞茎上分离得F1、F2、F3、F4共4种镰刀菌,分离频率依次为25%、15%、5%、5%,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镰刀菌F5.经过致病性分析,鳞片刺伤后接种,鳞片发病率达100%,病情指数(DI)分别为85.42、80.83、75.83、64.58、82.08;鳞片无刺伤接种,鳞片发病率分别为85.71%、47.62%、42.86%、19.05%、57.14%,病情指数分别为(DI)分别为53.57、22.62、21.43、9.52、25.00.鉴定结果为F1: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F2:茄病镰刀菌(Fusarium.solani)、F3:三线镰刀菌(Fusarium.tricinctum)、F4:烟草镰刀菌(Fusarium.tabacinum)、F5: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结论】尖孢镰刀菌、茄类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的致病能力较强,为兰州百合枯萎病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8.
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瓜枯萎病是由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引发的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影响黄瓜生产。采用化学防治,虽有一定效果,短期能控制病害的发生,但长期连续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同时严重污染环境和降低黄瓜品质,影响人体健康。生物防治既能控制病害的发生,又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近几十年来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方法进行简单回顾和综述,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清红  李培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47-10748
简述了香蕉枯萎病发生的危害以及国内外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一组防治西瓜枯萎病的微生物菌种进行鉴定。[方法]以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为研究对象,从海洋海绵共生菌和土壤样品中筛选到6株具显著拮抗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活性菌株,并对该6株活性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分子鉴定显示该6株活性菌株均属于芽孢杆菌属的物种。[结论]试验结果为西瓜枯萎病类安全高效的生物农药及功能型生物肥料的创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亚麻枯萎病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麻枯萎病菌鉴定张志铭,刘信义,陈书龙,孙茜,王金月(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关键词亚麻枯萎病菌;鉴定;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尖孢镰刀菌芬芳变种分类号Q949.331.3IdentificationofFlaxwiltpathoge...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香蕉枯萎病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香蕉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um f.cubense( E.F.Smith) Snyder et Hasen]在福建为首次记录 .描述了病害症状、病原菌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并采用麦粒培养物—香蕉组培苗进行了致病性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3.
广东菠萝心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广东湛江地区菠萝心腐病病原菌,研究了病原菌的致病性、菌丝体及孢子囊等形态特征,分析了核糖体DNA-ITS序列同源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属于疫霉属真菌,同源性分析显示,该菌与GenBank中烟草疫霉ITS序列的同源性达99%以上;采用烟草疫霉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确认该病原菌为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草莓枯萎病病原的鉴定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鉴定近2年北京市草莓苗圃及生产园大发生的,给草莓种苗产业及生产者带来严重损失的草莓枯死萎蔫病症的病原以及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以发生枯萎病症的‘红颜’草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并且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另外对病原菌做杀菌剂室内毒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导致北京地区‘红颜’草莓枯萎病发生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 2)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百菌清与腈菌唑等杀菌剂能抑制尖孢镰刀菌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引起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炭疽病的病原,根据Koch′s法则,对从两面针炭疽病病部组织分离的致病菌株L-2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和形态特征观察,并对该菌株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基因进行PCR扩增,运用MEGA7.0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该菌株的形态特征与喀斯特炭疽菌(Colletotrichum karstii)相似,并在GAPDH系统发育树中与喀斯特炭疽菌聚在同一分支.根据形态特征及GAPDH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菌株L-2鉴定为喀斯特炭疽菌.  相似文献   

16.
节瓜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州地区节瓜(BenincasahispidaCoga.var.chieh guaHow)枯萎病病原菌进行了形态鉴定和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广州地区节瓜枯萎病的病原菌属于美丽组尖镰孢菌(Fusariumoxysporum).该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54℃.在弱碱性或碱性环境下,孢子能较好地萌发生长,当pH7 21~9 53时,孢子萌发率>50%.在酸性及强碱性环境下,孢子萌发受到抑制,尤其在强酸(pH<1 10)和强碱(pH>10 07)环境下,孢子都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17.
对宁夏银川市收集的番茄白粉病病叶上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分别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银川市番茄白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单生,呈卵圆形或腰鼓状;其顶端位置萌发出芽管,芽管末端生有乳突状附着胞,附着胞亦着生于菌丝上;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支;未发现闭囊壳。对病原菌的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进行比对,其与新番茄粉孢菌(Oidiumneolycopersici)的一致性达99%以上。形态学鉴定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银川市番茄白粉病的病原菌为新番茄粉孢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广东甘薯疮痂病的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和系统发育学特征,为甘薯疮痂病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从广东省茂名和湛江等甘薯产区采集甘薯疮痂病植株,采用分生孢子悬液梯度稀释分离法分离病原菌,通过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观察、致病力测定,结合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28S核糖体RNA(LSU)、RNA聚合酶II第二大亚基(rpb2)和翻译延伸因子1-α(TEF1)部分序列的多核苷酸序列系统学分析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获得26株单分生孢子分离物,随机选取3株代表性菌株SPEb-1、SPEb-2和SPEb-3进行观察和测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3株代表性菌株的产孢细胞透明,内生芽殖;分生孢子单细胞,透明,短棒形,两侧顶端钝圆,大小为6.1~9.0μm×2.2~3.0μm;分生孢子梗短棒状;致病性人工接种表明,3株代表性菌株均可侵染甘薯引起典型的疮痂病症状.3株代表菌株的ITS、LSU、rpb2和TEF1序列与痂囊腔菌属(Elsino?)的E.ampelina、E.bidentis、E.arachidis、E.mimosae、E.ricini和E.sesseae等多个种的对应序列一致性为95%~99%.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3株代表性菌株与蓖麻痂囊腔菌(E.ricini)单独聚成一支.[结论]广东甘薯疮痂病的病原菌为甘薯痂囊腔菌(E.batatas).  相似文献   

19.
荸荠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eleocharidis)为害所致;病原菌生长和产孢温度范围10~35C、适宜温度为25~30℃,pH范围在2~12、适宜pH为6.0~8.5;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保克和荸荠秆枯净对该病的防效分别为73.17%和60.49%。  相似文献   

20.
从广州地区发生的蝴蝶兰软腐病病叶上分离病原菌并进行分子(16S rDNA)鉴定,结果显示,病原菌与洋葱伯克赫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和新洋葱伯克赫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nocepacia)的16S rDNA同源性达99.76%,进一步通过分子系统发育树分析,广州地区蝴蝶兰软腐病菌与洋葱伯克赫尔德氏菌为同一宗族(clan),表明此病原菌为洋葱伯克赫尔德氏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