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证日本落叶松造林后林相整齐,减少苗木分化,提高林分质量,确保尽快郁闭成林。2009~2011年间,开展了苗木分类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论用哪个类别的苗木造林其成活率和保存率没有太大区别;造林后连续3 a地径、树高新生长依次为:1 a生超级苗>2a生Ⅰ级苗>2 a生混合苗>2 a生Ⅱ级苗。造林时,一定将苗木进行分类,在2 a生Ⅰ级苗用完后,可采用1a生超级苗造林,不提倡混合苗造林。  相似文献   

2.
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闽楠造林质量,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正态分布等方法研究了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可作为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分级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与正态分布分级法,得到2种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的分级标准。通过调查统计不同育苗圃地闽楠轻型基质苗木的生长情况,确定1年生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Ⅰ级苗,H≥35cm、D≥0.35cm;Ⅱ级苗,35H≥20cm、0.35D≥0.25cm。  相似文献   

3.
《热带林业》2000,28(4):179-180
苗木出圃是育苗的最后一道工序,包括苗木调查与统计、分级、包装运输等内容。桉树苗木经过全光照培育(炼苗),待苗高至一定高度时可出圃造林,在出圃前15天再追肥一次。并且在出圃前10天将成活的苗再进行一次按苗木大小的分级排列整理。选择Ⅰ、Ⅱ级苗木出圃,余下较小的苗木再继续管理成合格苗。桉树扦插苗从开始扦插到苗木可以出圃造林在夏天约需60天,冬天生长稍慢约需70天。实生苗从播种至出圃需80~100天。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定赣南八角苗木的分级标准,提高八角苗木造林质量,结合造林试验,开展以1~2年生八角苗木的苗高、地径指标为主的分级标准研究。结果表明,1年生苗木合格苗率低,出圃后造林成活率低,不宜出圃;2年生苗木合格苗率85%,造林平均成活率87.5%,均达到质量要求。经聚类分析,得出2年生八角苗木分级标准为Ⅰ级苗:苗高≥65 cm,地径≥0.74 cm;Ⅱ级苗:65 cm苗高≥45 cm,0.74 cm地径≥0.43 cm;Ⅲ级苗:苗高45 cm,地径0.43 cm。  相似文献   

5.
云南高氏甜龙竹苗木质量分级及造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障高氏甜龙竹(商品名)苗木质量,提高造林效果,在昆明市嵩明县、富民县,保山市昌宁县,玉溪市元江县开展了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试验,以苗高、地径为分级指标研究了高氏甜龙竹1年生苗的分级标准。结果显示,不同地区苗木的分级标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富民县和元江县对Ⅰ级苗的要求较高,富民县Ⅰ级播种苗要求苗高≥8.31 m、地径≥4.63 cm,元江县Ⅰ级扦插苗要求苗高≥6.55 m、地径≥3.67 cm。高氏甜龙竹不同育苗方式,其苗木生长状况存在差异,表现为播种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好于扦插苗,特别是根系的生长状况和每丛株数,播种苗的平均根系数量、根系总质量、每丛株数分别是扦插苗的7.07倍、7.13倍和6.69倍,表明播种苗以后的生长潜力更大。不同等级的高氏甜龙竹苗木的造林效果,无论是播种苗还是扦插苗,Ⅰ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达到100%,Ⅱ级苗的造林成活率也可达到95%以上,Ⅲ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低于82%。  相似文献   

6.
红松苗分级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红松Ⅰ、Ⅱ、Ⅲ级及混合苗的造林成活率、幼林保存率及幼林的高径生长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不同级苗木造林后幼林的生长差异,提出了红松造林苗木的分级标准,并指出红松Ⅰ、Ⅱ级苗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快,是最适宜的造林用苗。  相似文献   

7.
苗木全封闭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药剂或材料对造林苗木从起苗直至造林成功,进行封闭式的全面保护及其相应的造林方法,形成了一套新的造林技术─—苗木全封闭造林。本文阐述了该技术的由来,所含内容、实施方法、对造林的影响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辽西半干旱地区,以苗圃地播种获得的刺槐1年生幼苗为对象,研究了刺槐实生苗不同留苗密度对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苗密度在12万~20万株·hm-2范围内,产出的Ⅰ级苗木的数量最多,达到6万~9万株·hm-2,且Ⅰ和Ⅱ级苗占总留苗株数的百分率达90%以上;留苗密度12株·hm-2,Ⅰ和Ⅱ级苗占总留苗株数的百分率能够达90%以上,但产出的Ⅰ级苗木的数量减少;留苗密度20株·hm-2,Ⅰ和Ⅱ级苗占总留苗株数的百分率低于90%,且产出的Ⅰ级苗木的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扦插密度下苗木的生长性状,质量,产量和生产成本。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密度下,苗木的基径,高径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扦插密度的增加,苗木基径下降,高径比增大,质量下降,整齐度更差,Ⅰ级苗比率和成苗率均下降,苗高和分枝数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落叶松是我省东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本文通过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试验,表明选特级苗和I级苗上山造林,可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加速幼林的高、径生长,确保幼林尽快郁闭成林。造林时,一定将苗木进行分级,混合苗造林不宜提倡。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扦插密度下苗木的生长性状、质量、产量和生产成本。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密度下,苗木的基径、高径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苗高和分枝数未达显著差异程度。随着扦插密度的增加,苗木基径下降,高径比增大,质量下降,整齐度更差,Ⅰ级苗比率和成苗率均下降,苗高和分枝数也呈下降趋势。综合苗木质量、产量以及生产成本,闽北及类似地区杉木扦插育苗的适宜密度为4.5~5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12.
肉桂种子于每年2~3月成熟,播种迟,生长期短,苗木矮小,因此一般采用二年生裸根亩造林,且苗木占地时间长,造林成活率低,生长缓慢。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育苗方法,苍梧县林业局和白楠林场从1992年开始进行“快速高效肉桂苗培育技术的研究”,育出的一年生平南桂Ⅰ、Ⅱ级苗占68.%,南肉桂Ⅰ、Ⅱ级苗占83.5%;造林成活率达96%,当年主杆净增高23.9厘米。而同时用二年生苗造林成活率只有86.7%,当年主杆  相似文献   

13.
浅谈林业苗木质量评定与质量控制文/周景莉林业苗木(以下简称苗木)质量的好坏是关系着造林成活和林木速生丰产的首要条件。如何科学地评定与控制苗木质量,使之在造林时能够识别和区分苗木等级,做到使用名符其实的一级苗、二级苗,就成为当前提高造林质量,促进营林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滇润楠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开展不同切根强度和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ABT)浸泡处理对滇润楠苗木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对滇润楠进行春季切根处理能有效提高苗木质量。切除主根长度的1/2能显著提高苗木Ⅰ级侧根数和地上部分鲜质量,其苗高、地径、地上部分鲜质量和全株干质量均显著大于对照。ABT处理能使苗木主根和侧根生长加快,苗木生物量与对照差异显著,特别是苗高、地上部分鲜质量及全株干质量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国营苗圃作为苗木生产重点单位,保证苗木质量,提高苗木造林后的生命力和苗木成活率,是苗圃生产者的首要目标,起苗管理自然成为提高苗木质量最重要的环节。多年来,通过起苗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观察以及不同苗木购买者的信息反馈,笔者认为加强起苗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苗木全封闭造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琢人  刘石丁 《林业科技》1995,20(4):7-8,61
樟子松苗木全封闭造林研究邓琢人,刘石丁,孙显苍,马春成(黑龙江省林科所)(扎赉诺尔矿务局林业处)(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苗木全封闭造林就是在高活力苗木的基础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使苗木从苗圃起苗到造林成活这一段时间内,全株处于较好的微环境中,即苗木茎、...  相似文献   

17.
将3个杉木无性系的一年生扦插苗分成5个等级进行造林试验,成活率均在95%以上。造林后4年,无性系间胸径生长差异极显著,Ⅰ~Ⅲ级苗的树高、胸径均显著或极显著超过Ⅳ、Ⅴ级苗,并提早一年郁闭成林,可节省一年的抚育投资。因此,采用壮苗加上优良无性系造林,能显著促进幼林生长,取得更大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选择杉木二代种子园9个优良家系,按福建省杉木造林苗木分级标准,分超级苗、Ⅰ级苗、Ⅱ级苗和Ⅲ级苗4个等级,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对5年的生长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的苗木,在造林后的前4年树高和粗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但随着年龄增大其差异明显减弱,5年生时差异不显著。对年抽高的影响主要在造林的前2年,第3年差异不显著。而家系间的差异在树高和胸径等性状上,均达极显著水平,差异随年龄增大而加大。在营林生产中应特别注意选择优良家系或品系,在这基础上选择壮苗,同时家系和个体的早期生长量受到苗木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优良家系或优良个体的选择应在5年生以后进行,才能取得更好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9.
《福建林业科技》2022,(1):117-120
采用主成分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福建省2012—2017年间繁育的红锥1年生容器苗的地径、苗高、生物量比、根幅比、成苗率和种子千粒重6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苗木质量主要性状指标,并分析相关量化标准。结果表明:影响红锥苗木质量的主要性状指标是苗木地径、苗高、生物量比和种子千粒重;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苗木繁育生产实际,选定苗高和地径作为红锥容器苗质量分级的性状指标,制定得出Ⅰ级苗质量标准为:苗高≥35 cm,地径≥0.30 cm;Ⅱ级苗质量标准为:苗高≥25.0 cm,地径≥0.20 cm。研究结果可为红锥良种优苗的选择及苗木繁育生产上的苗木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毛叶木姜子(Litsea mollis)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毛叶木姜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对黔产1年生毛叶木姜子裸根苗进行生长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苗木质量评价指标,采用快速聚类方法对苗木进行分级。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毛叶木姜子苗木质量评价与分级以地径和苗高为量化指标、冠幅为直观判断指标。建立的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Ⅰ级苗:地径≥1.18 cm,苗高≥77.60 cm,冠幅完整、均匀;Ⅱ级苗:地径≥0.89 cm,苗高≥60.30 cm,冠幅完整;Ⅲ级苗:地径<0.89 cm,苗高<60.30 cm,冠幅损伤。Ⅰ、Ⅱ级苗为合格苗,Ⅲ级苗为不合格苗。以该分级标准进行苗木分级,紫云A、西秀和紫云B育苗点的合格苗占比分别为80.61%、67.96%和65.19%,西秀育苗点的Ⅰ级苗占比最高,与生长指标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