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候变化特别是全球气温上升对鸟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该领域已经成为生态学、动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在气候变化对鸟类的影响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根据野生鸟类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气候变化对于野生鸟类分布、繁殖生态以及种群动态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鸟类的地理分布范围向高纬度地区移动,繁殖期过程中产卵期提前,并且种群数量逐渐减小.文章还探讨了近几年在该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方法,大多数以建立模型进行预测评估为主.最后,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我国鸟类资源的实际情况,建议今后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对鸟类的影响,并建立长期有效的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的气候脆弱性研究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100年气候变暖的速度将会逐渐加快,势必会引起农业生态环境、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因此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的气候脆弱性研究是气候变化脆弱性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内容.在阐明农业气候脆弱性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其脆弱性研究评价的现状、方法,归纳和介绍了脆弱性研究和评价的4种主要方法,即统计分析法、指标体系法、模型模拟法和综合评估法,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工具、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等5方面进行了展望,指出了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学欣 《北京农业》2014,(27):180-181
农业作为气候变化中最为脆弱与敏感的领域之一,直接受到气候变化及气象要素的制约。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平顶山市的气候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分析平顶山市近50 a的气象资料,指出该地区气候变化的特点,并研究了平顶山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以期为平顶山市的农业生产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研究与探讨各项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是迫在眉睫.气候变化对国内外的农业生产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世界部分国家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并对中国东北、西部及南方等不同地区农作物生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高适应能力的5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亢艳莉 《农业网络信息》2007,(6):125-126,128
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愈益成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尤其是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在目前大量的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宁夏的农业生产实际,具体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业结构、作物的品质、产量、农业生态、农业灾害及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业影响研究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任何微小的气候变化都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潜在或显著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持续,气候的异常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越来越大。当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生长潜力、农业气候资源环境、农业种植制度和结构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对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经济造成损失。因此,科学合理的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光、温、水、土壤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揭示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的机理,分析和模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采用文献综述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气侯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潜力、农业生产环境、种植制度、农业经济的影响,指出了当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自然环境,并与整个社会发展相互作用,北非区域发展也面临着这一巨大挑战.气候变化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脆弱性、适应能力和引发的社会冲突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农业是摩洛哥的经济支柱,也是该国贫困人口的主要谋生手段.因此,在北非主要国家中,气候变化对摩洛哥的影响尤为显著.该研究简述了非洲气候变化背景下摩洛哥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发展变化,讨论了气候变化对该国农业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绿色摩洛哥计划、光伏发电等适应性应对策略和政策及其影响.该国现有的农业激励措施不足以缓解旱灾的影响,为了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农业政策需要从农业输出最大化向稳定化转变.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对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是全球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中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采取了积极政策和科学措施,在保障粮食九连增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在中国农业影响事实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领域等有关项目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研制和推行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并相继建立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评估模型和方法,指明了今后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非洲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娇  陶福禄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6):3157-3166
非洲是全世界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地区,而非洲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敏感。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非洲农业和粮食安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提高气候变化对非洲作物产量影响的理解,揭示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及时、正确和有效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本文综述了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作物机理模型、统计模型和经济模型目前研究这一问题的三大主要方法,系统阐述了非洲农业对过去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及适应措施。未来气候变化对非洲农业的可能影响,不同的研究在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随着气候情景、研究方法和作物种类的不同,影响程度的结论差异性较大:作物机理模型方法显示的影响范围是-84%-62%;统计方法评价的影响范围则是-57%-30%;而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显示的影响范围是-100%-168%。随着气候变化对非洲农业的影响得到公认,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选育抗旱品种、发展保护性农业、完善灌溉设施、调整技术管理等适应措施将有可能对粮食安全带来更大的益处。另外,加强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增强气候预报、有效结合气候变化制定农业生产种植和管理措施、调整作物布局、发挥区域和国际组织(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在非洲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合作和对非洲的援助等措施均可提高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本文进一步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包括数据、方法、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气候变化的间接影响、缺乏综合研究等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非洲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为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和消除非洲贫困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也为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气候变化是影响农业最直接的环境因素。近些年我国平均气温升高,气候异常,极端天气频发,对我国气候资源的分配及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气候变化和农业影响评价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方法的3个不同阶段进行阐述,总结了3个阶段的研究特点和发展过程,提出了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的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农业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产业。通过对欧盟、美国及澳大利亚在农业领域对气候变化适应政策的研究分析,提出对中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研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全球气候变化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政府的极大关注。本文从CO2浓度和气温升高、UV-B辐射增强等方面综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作物、土壤、畜牧业、病虫害以及气候灾害的影响,提出了全球气候变化下未来应加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产量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定量研究历史和将来的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关心的科学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研究现状,讨论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机理、程度和范围,并介绍了应用综合评估模型对全球领域的粮食生产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32%~39%的地区表现出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的产量波动与气候变化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不同地区的粮食产量受到温度、降水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作用的影响不同。通过综述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对世界农业生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比较严重,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粮食作物的种类,CO_2的施肥效应以及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为新时期保障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51年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方法]以延安市为例,利用1957~2007年延安市9个气象站温度、降水的气象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曲线、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延安市51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的气候变化,并总结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是冬季升温高,暖冬趋势明显;春季回暖迅速,干旱不断加剧;秋季连阴雨发生频繁。气候变化对延安市的农业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冬季气温升高,使设施农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苹果北移范围不断扩大;同时,由于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干旱发生程度加剧,春播不能顺利进行;秋季连阴雨频繁发生,红枣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结论]该研究为地方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少华  谢立勇  宁大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19-16821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并结合该地区对水的需求情况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结果]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虽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但总体来讲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而该地区的需水情况因为近年来人文因素的破坏较大,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正面效果仍不能使该地区摆脱需水紧张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应该继续时刻关注气候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的影响,提高人民节水意识,逐步开展水利工程,运用适宜的农业技术,建立更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快西北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西部大开发。[结论]该研究为西北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郝伟罡  申军  张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46-10348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环境变化对水资源、草地资源及其承载力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阐述了研究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与草地资源及其承载能力影响的方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干旱牧区在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北海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候变化影响各个领域,农业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象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本文结合北海市农业生产实际,在分析了北海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的同时,提出了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对策,以期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稳定事关中国的长远持续发展,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界和农业气象研究界对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的评估未有一致的认识。本文从农业科学角度讨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涉及的气象资源、土地资源、农业生物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从作物生长和经济产量形成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业、养殖业不同产业行业的影响,气候变化中一些趋势性变化因不同作物和不同区域而异,例如温度和CO_2浓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不同作物和不同时相而异,反之,极端性气候/天气事件对农业不同行业的生产都显得危害很大,而气候变化中区域性干旱将成为我国未来农业生产愈来愈严重的挑战。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甚为复杂,一些气候变化因子的实际影响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当前,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9.
农田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必要的农田碳汇管理措施在减缓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采用经济学上的生产函数来评价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成为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华北平原,其农业生产明显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看,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将直接受制于气候变化及其与减缓气候变化效应密切相关的实施农田碳汇管理措施所产生的综合影响。该文以华北平原为案例区试验并测算了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区域水平实施碳汇管理措施以及在适应并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气候变化甘农业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气象因子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气候变化甘农作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种类、地理分布、种植制度、农业灾害以及农业成本等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